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6評論

第1章 不懂用人,你就自己累到死(1)

不可否認,很多管理者是干實事的一把好手,因為他們坐上管理者的職位之前,大部分是在基層摸爬滾打的,個人能力超強、實戰經驗豐富。他們走上管理崗位后,不習慣只帶人,不干事,他們往往會繼續發揚高效干事的光榮傳統,以向下屬證明自己。但問題是,他們的時間、精力、能力是有限的,單靠一個人去干事,卻不懂得帶領團隊干事,所取得的成效是有限的,甚至干到最后累死了,也無法把企業管理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就是這種人。因此,對管理者而言,會用人比會干事更重要。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1巧妙用人比費盡心思管人更重要

有一位非常負責的管理者,每次分派工作都會從開始到結束,事無巨細,指示得非常清楚。比如,安排下屬布置會議室,他會對下屬小張說:“擺100把椅子。”對下屬小李說:“買10斤茶葉。”對下屬小黃說:“買10箱水果。”對下屬小鄧說:“會標上的字要用毛筆寫,找誰寫……寫多大……”

也許開始下屬們尚能接受,但時間一長,大家肯定不會太情愿,因為他們會覺得上司就像一個喋喋不休的老太婆,什么事情都管,管得那么細,讓他們沒有一點自主權,干起活來挺沒勁的。尤其是當上司的主意并不高明,他們提出意見上司又不采納時,他們更不愿意按照領導的意思去辦,但又迫于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去執行。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迸發出強烈的積極性、責任感嗎?會把任務執行到位嗎?

管理者們要明白,反感被別人管是人的本性。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見小孩說:“你憑什么管我?”“我不要你管!”就連小孩都有排斥的情緒,更何況成人呢?而且管人還有諸多危害,對下屬的成長極為不利,對企業效益的提高也不利。

首先,過度管理會打擊下屬的積極性。原本解決問題的辦法有100種,管理者讓員工用某一種,而這種辦法并非最好的,但員工只能照辦。漸漸地,員工會懶得思考辦法,只知道按照管理者給出的辦法執行,這樣員工的創造性就慢慢喪失了。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對創造者來說,最好的刺激是自由——有權決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管理者越俎代庖,無異于給下屬的思維上鎖,鎖住了他們的積極性,也鎖住了他們的創造性。

其次,過度管理會導致下屬不自信,不利于鍛煉下屬的實際工作能力。許多管理者繼承了為人父母者的品質,對待下屬就像父母對小孩一樣,生怕員工把事情辦砸了,千叮嚀、萬囑咐。這很容易影響下屬的自信心,不利于下屬提高工作能力。

員工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犯錯、摸索、嘗試的過程,走一些彎路、摔一些跟頭有什么關系呢?反而會讓下屬變得更堅強、更成熟。如果處處呵護著下屬,下屬就會變成未經世面的“弱智兒”。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才不會事無巨細地管,他們往往只告訴員工期望得到什么結果,而不會告訴員工應該怎樣去做。比如,讓員工推銷一批商品,他們只會告訴銷售目標、產品的價格、相關的經濟合同等,而不會告訴他們去哪兒推銷,怎么向客戶推銷。這樣下屬就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開動腦筋想辦法完成任務。所以說,巧妙用人比費盡心思地管人更重要。

通用集團前CEO杰克·韋爾奇曾經說過:“掐著員工的脖子,你是無法將工作熱情和自信注入他們心中的。你必須松手放開他們,給他們贏得勝利的機會,讓他們從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獲得自信。當一個員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將給他讓路。”

有個年輕人學做西裝,師傅只簡單地告訴他一遍怎么做,然后就讓他自己做。當他遇到困難時,他就會請教師傅,但師傅只是提醒他、引導他、暗示他,而不會直接告訴他怎么做。師傅說:“你自己想半天甚至一天,實在想不出來我再教你,這樣印象深刻,否則,你問我我就馬上告訴你怎么做,你明天就會忘掉,到時候還是不會,還要問我。”

這位師傅不愧是一個教練型的領導,他懂得巧妙帶徒弟,激發徒弟的思考意識,而不是原封不動地把方法告訴徒弟。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管理者,那么你很有必要學習這位師傅的帶人方法。

不可否認的是,“帶人”也是“管人”,但它比管人更高級,涵蓋面更寬。如果管理者只是單純地管人,就算你費盡心思、絞盡腦汁,也不可能把人管好,而且你管得越嚴,越適得其反。只有懂得從管人上升到帶人,才能把企業管好。要想用好人,不妨從下面幾個方面努力:

(1)用“理人”代替“管人”

管理管理,重要的不是“管”,而是“理”。中國人經常說:“你為什么不理我?”“半天都沒人來理我。”中國人對別人的不理睬、忽視很在意,因此,管理者要注意這個問題,少管下屬,但要多理他。

你理下屬,下屬也會理你,這就叫“敬人者人恒敬之”。而管就是看不起,表明我比你能力強,比你職位高,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下屬沒面子。總之,要想員工尊敬你、服從你,你就要多理他,少管他,讓他知道你器重他。

(2)用“安人”代替“管人”

僅僅是“理”人還不夠,要想下屬努力工作,最高的境界是“安人”。你把下屬安撫好了,即使你不理他,他也會好好工作。所謂安人,通俗的解釋是把人安頓好,人一安頓好,就沒事了。安頓好了下屬,就容易打動下屬的心。這表現為尊重并信任下屬、敢于放權,不要一開口就說:“我看你也做不好。”這樣下屬真的會做不好。你要說的是:“你放心去做吧,我相信你能做好。”這是一種激勵人的方法。

(3)用“傳幫帶”代替“管人”

“傳幫帶”是獨具特色的用人方法,“傳”是指傳授、傳承,“幫”是指幫助,“帶”是指帶動、帶領。在傳幫帶中,管理者與教練的角色合二為一,然后運用自己的經驗、智慧幫助下屬成長,帶領他們共同完成使命。

2帶出一群精兵強將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

很多管理者個人能力很強,在某一領域甚至稱得上是專家,但是他們不一定能帶領好一支團隊。因為他們習慣了做執行中的主角,喜歡大小權力一把抓,喜歡讓員工當他們的助手,最后他們取得了突出的業績,而員工的表現卻很一般,整個團隊的戰斗力也沒有得到提升。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默有一個朋友,他在公司是領導者,每天除了要與客戶進行電話聯絡外,還要處理公司的大小事情,桌子上的公文一大堆,每天他都忙得不可開交。

后來,這位朋友對哈默說:“我做的事情太多了,我的員工卻只做簡單的工作,也不愿意動腦筋思考問題。”

哈默對他說:“我不否認你的個人能力,但作為領導者,你是不稱職的,雖然你很優秀,但是你卻沒有讓員工變得更優秀,你的團隊依然停滯不前。這對公司發展是意義不大的,因為公司的壯大靠的不是一個或幾個領導者,更多的應該靠廣大員工,靠整個團隊的付出。”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即使不吃不喝、不睡覺,一天也只有24小時可供使用。若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變成精兵強將,那么單靠管理者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推動企業發展的。因此,管理者的工作重點應該是建設團隊,讓團隊成員變得更優秀,這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

怎樣才能讓團隊成員變得更優秀,讓團隊力量壯大呢?毫無疑問,答案是正確地用人,選好人,用好人,用對人,并讓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團隊意識,相互間保持協作與支持。同時,作為公司的最高領導者,要在中層管理者心中樹立這樣一種管理理念:帶出一群精兵強將才是你應該做的事,表現自我、突出自我,忽視對員工進行培養,是不值得提倡的。這樣,中層管理者們才不會以個人的業績為榮,而是以他們各自團隊的業績糟糕為恥。

劉先生和吳先生分別是一家公司兩個營銷團隊的主管,兩人水平不相上下。工作上,劉先生認真負責,工作之余,他有強烈的學習意識。一年下來,他的個人業績在全公司名列前茅,而且拿了很多重量級的資質證件,他以為這樣可以在不遠的將來,為自己的職務晉升增加籌碼。

然而,一年后總公司市場部經理一職空缺,公司打算從內部提拔人才擔任市場部經理,劉先生信心滿滿,很多員工也認為市場部經理一職非劉先生莫屬。可是當公司宣布市場經理的人選時,劉先生徹底傻眼了,這個人不是他,而是吳先生。

劉先生非常氣憤,他找到公司老板,說:“我的市場營銷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去年我的業績全公司第一,我這么出色,為什么不讓我,而是讓吳先生做市場總監?”

老板平靜地對劉先生說:“我知道你的業務能力很強,而且你考了很多資質證書,這證明你個人水平、能力十分出色,但并不代表你帶領團隊的能力出色。你看看,去年你的業績非常突出,可是你的團隊總業績卻很糟糕。這一年你的團隊業績與前年相比,沒有任何增長,而吳先生擔任營銷主管的一年里,讓他團隊的總業績比往年翻了5倍,雖然他個人的業績不如你,但是他給公司帶來的效益卻是你的5倍,這個你不得不承認。”

聽到這里,劉先生無話可說了。這時,老板對劉先生說:“也許你完全有能力培養出優秀的下屬,也讓你的營銷團隊變得更加有戰斗力,希望你今后朝這方面去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個人的業績。要知道,公司考核你的業績主要是看你所帶領的團隊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而不只是根據你個人的業績來考評你。”

劉先生說:“那么我該怎么做呢?我有時候擔心下屬的業績會超過我,所以我總是搶著接單。”

老板說:“在這方面,你可以向吳先生學習,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為公司培養了5名非常優秀的業務骨干,他們在銷售方面的技能非常出色,甚至都超過了吳先生,但是吳先生絲毫不擔心他們超越了自己,因為他始終看的是團隊的業績。”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但要自己會打仗,更要讓下屬們都成為精兵強將,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物,這樣公司才會有希望。因此,管理者要努力把下屬培養成人才,培養出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而不僅僅是追求個人業績。在這方面,杰克·韋爾奇為廣大管理者做出了一個榜樣。

杰克·韋爾奇曾經說過:“我的主要工作是培養人才。我就像一個園丁,給公司750名高層管理人員澆水施肥。”管理者不僅要對企業和上級承擔責任,還應該對下屬負責,指導他們完成工作任務、幫助他們成長。當下屬的能力不斷提高,當他們變得越來越優秀時,團隊的戰斗力自然會提高,企業才會茁壯成長。

3要把庸兵變干將,自己先要做干將

一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于員工的執行力,有執行力,企業的戰略規劃才能落實到行動,才有可能變為現實。ABB公司的董事長巴巴維克曾表示:“成功靠的是5%的正確決策加上95%的高效執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也坦言:“微軟在未來10年內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

執行力不僅是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還是評判一個人能否成為干將的關鍵要素。不少管理者都想把下屬變成有執行力的干將,但他們自己卻光說不練,說起戰略規劃一套一套的,但就是沒有行動力。這種“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很難把庸才變成干將。

我們不否定“光說不練”型管理者的能力,但問題是能力不代表執行力,如果他們有能力,卻不解決實際問題,那能力再強也沒有意義。而有些管理者不但個人能力強,而且執行力也強,他們在把庸才變成干將之前,自己就是一個優秀的干將。在這方面,電視劇《亮劍》中的主角李云龍就是一個典型。

李云龍身上有一名優秀領導者具備的3種重要能力,分別是思考力、判斷力、執行力。這三種特質是一個干將必須具備的素質。在《亮劍》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李云龍為了帶領戰士們戰勝裝備精良的日本鬼子,他采用了近乎實戰的訓練方法。他說:“寧可讓戰士們在訓練中受傷,也不讓他們在戰場上送命。”接著,他靈光一現,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想法,他決定成立一個特種技能突擊隊。

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讓有武術刺殺技能的戰士組成一個專門的刺殺格斗突擊隊;讓擅長投手榴彈的戰士組成一個專門的擲彈隊;讓槍法準的戰士成立一個狙擊手突擊隊。通過這種方式,讓戰士更加專業化,使戰士們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做自己擅長的事。

這個案例充分體現了李云龍的思考力。李云龍的這種用人思路,對現代企業用人特別有借鑒意義。因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讓人才在自己擅長的崗位上做事,他們才會最大化地釋放能量,這也有利于他們提高執行的積極性。

在慣性思維下,要想成立一個特種技能突擊隊,一般的做法是讓各連隊以班為單位逐級上報戰士的特殊技能,但這會延長時間周期。李云龍是怎么做的呢?他的做法是請人煮一鍋豬肉,然后把全體戰士都召集過來,向大家宣布:我們要成立特種技能突擊隊,你們誰有特殊技能,馬上上報,只要符合特殊技能要求的,都可以吃到豬肉。

/ 0/

要知道,在當時的革命年代,吃一鍋香噴噴的豬肉,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對戰士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戰士們紛紛自告奮勇踴躍報名,李云龍當場將符合要求的戰士安排到各個技能突擊隊,并獎賞他們豬肉。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云龍在把想法變成現實方面的執行力。他想好了就干,毫不猶豫,而且采用的辦法非常直截了當,見效十分明顯,沒有任何拖泥帶水。如果把李云龍視為現代企業的管理者,毫無疑問他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是一位充滿執行力的干將。下屬們在他的帶領下,一定會成為沖鋒陷陣、披荊斬棘的勇士。

身為企業領導者,只有你積極去行動,去解決問題,用高效的執行力證明自己是一個干將,你才有可能影響你的下屬,帶動你的下屬提高執行力,讓他們完成從“庸才”到“干將”的轉變。

萊特原本是底特律一家汽車公司的一名普通銷售員,但由于他做事積極主動,經常迎難而上攻克高難度的銷售目標,最后他被公司提拔為銷售部的經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萊特是如何獲得提拔的。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汽車業受到了重創,汽車市場疲軟,公司為了渡過危機,經過詳細地核算之后,提出了年度600萬美元的銷售額。如果完不成這個銷售額,公司將會出現虧損。

銷售部經理認為這個目標根本不可能實現,私下里開始怨天尤人,下屬們也充滿抱怨。為了使公司降低年度銷售指標,他經常找各種理由與上級交涉,強調完成這個銷售指標的困難。公司拒絕降低銷售指標,銷售經理這才不得不將600萬美元的銷售指標平均分配給各個銷售員。

萊特作為一名普通的銷售員,沒有任何抱怨,他想如果拖延下去,肯定完不成指標,如果現在立即去執行,還有可能完成指標,就算最后真的完不成,也可能會接近那個目標。于是,他開始拼命地推銷。

品牌:天下書盟
上架時間:2015-03-25 18:42:14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天下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云阳县| 怀安县| 黔江区| 鸡西市| 大埔区| 县级市| 濉溪县| 罗平县| 兴城市| 贵定县| 礼泉县| 铁力市| 鄂温| 福安市| 和硕县| 蓬莱市| 商洛市| 鸡西市| 沾化县| 宾川县| 乌鲁木齐县| 陇西县| 柳河县| 黄石市| 安陆市| 九龙县| 清镇市| 正定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东兰县| 织金县| 武穴市| 卢湾区| 梅河口市| 鹿泉市| 长武县| 岐山县| 美姑县| 益阳市|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