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楔子
晨曦微露,星光隱退,太陽刺云破月而來,少林寺的鐘聲敲響了第一遍。
恢弘的鐘聲打破了朝霞的寂靜,喚醒了沉睡的山中生靈,也喚醒了沉睡的諸佛,喚醒了沉睡的一切。卻淹沒了后山竹林內(nèi)唰唰的劍氣之聲。
天邊破曉之時,他便在此練劍了,一身白色僧袍隨著身形行移動,而身形又跟隨手中的長劍翻躍飄飛,劍氣所到之處,葉落花殘,卷起竹林內(nèi)颯颯秋風(fēng)。
此人雖身穿僧袍,但看起來絕不是寺中的和尚,因為他留有一頭烏黑似墨的長發(fā),發(fā)絲在他的劍氣中飛揚,但是他的確是少林的弟子,一個俗家弟子,達摩院虛衍大師的大弟子勿同便是他了。
也不知在此練了多久了,鐘聲已過,日光已升高三尺。
終于收劍欲返回寺中,卻在中途的遇見了一個小和尚,小和尚在離他五六步遠的地方停下來,遠遠的作揖道:“師兄,方丈說你又缺席了今日早上的早課。所以罰你到藏經(jīng)閣內(nèi)抄寫經(jīng)書?!闭f完忙急匆匆的離去。
他聽后微微笑著道:“得先去找點吃的?!弊哌h的小和尚聽后腳步一絆,差點撲倒。似乎這勿同師兄找吃的是專門吃人一般,聽了就叫人一抖。
的確,勿同提劍信不來到廚房,廚房內(nèi)的幾個師兄正在做早上的齋飯,做齋飯的幾個弟子看見倚在門沿邊的勿同時,手中的勺子一抖。
“清憐師兄,今日可有肉吃?”果然,清憐想著,他是第一天來此上任膳房管事一職,他聽聞前面幾位師兄都被逼得還俗去了。他必須堅持到底,用堅硬的意志來對抗眼前這位對肉有頗多偏愛的師兄。以打破這經(jīng)常跟換膳房管事這一僵局。
“沒有?!鼻鍛z決定用綿力慢慢的耗盡對方的意志。所以很是清心寡欲的回了一句。誒,佛門凈地也是硬生生的被這位仁兄變成了危機四伏的戰(zhàn)場。
勿同一聽,眼睛一亮,終于又換臺詞了。
曾幾何時是這樣上演的。
{滿庭芳}(生扮勿同提劍上)晨曦微露,練劍于山巔,武畢忽覺腹中空空,饑餓難耐,遂提劍前來問師兄可有解餓酒肉,上一兩斤以解師弟腹中之饞。
{九回腸}(旦扮前前前前任膳房管事提勺上)阿彌陀佛,此乃佛門供奉諸佛凈地,出家之人,不食酒肉,忘師弟切記。
{滿庭芳}(生扮勿同)若無酒肉,雞鴨魚可將就一二,師弟我隨遇而安,吃喝不太講究。
{九腸回}(旦扮前前前前任膳房管事提勺上)出家人戒不可殺生,不食葷腥,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滿庭芳}(生扮勿同)、、、、、、、、、
如此反復(fù)上演了好幾幕,兩人都快成當(dāng)世名角了,前前前前任膳房管事師兄終于有些老年遲暮,力不從心的凄涼心境。
一日,勿同又至。
“師兄,今日可吃肉?!?
“出家人別跟我談肉”管事終于在佛祖面前暴怒了。
“那談點別的吧,少林寺是不是太窮了,沒錢買肉啊?!蔽鹜^續(xù)道。
“出家人別跟我談錢?!惫苁绿嶂种写笊状笈?。
“出家人切勿動怒,如此一來,對修行不利,還望師兄三思?!蔽鹜瑒裎俊?
“滾”一聲怒吼震得整個少林都響起了回聲。勿同見狀覺察要出點事,急忙退出膳房,剛出膳房一個鐵勺已至勿同腳下,勿同急退,一只鐵鍋又直朝他面門砸來。勿同轉(zhuǎn)身跑開,身后一只打鐵鍋摔成了兩半。
最后以膳房管事大哭著奔至方丈的禪房要還俗下山而告終,自勿同來少林后的第一任膳房管事在少林修行的目標(biāo)正式壽終正寢。
如今的清憐師兄已經(jīng)是第五任了,他在少林五年了,前后就換了五個膳房管事,也不知道廚房換了多少個鐵鍋,導(dǎo)致每次下山采買的弟子必會帶一個鐵鍋上山。而他這五年做的事,似乎都是每日練完劍就去找廚房的茬,風(fēng)雨冰雹大雪無阻的實行他的計劃,然后領(lǐng)罰,面壁思過,抄寫佛經(jīng)。
現(xiàn)在聽見清憐師兄這樣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沒有肉也行,雞鴨魚肉,什么肉都行?!蔽鹜俅卫状虿粍拥陌l(fā)問。
“肉就包括雞鴨魚肉在內(nèi)。所以只要是肉,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在我這兒一律沒有。”這清憐師兄似乎是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一語中的。而以往的幾任管事他們只糾纏于佛門凈地,不能食肉。而今清憐師兄劍走偏鋒,這里不僅不能食而且還沒有,不管是什么肉,一律沒有,既然沒有,就不要再談吃與不吃的問題。
“沒有為何不買,是不是太窮,無錢可買?!蔽鹜^續(xù)轉(zhuǎn)移到錢的問題。
“的確是太窮,也買不起,而且酒肉銀錢那些個俗氣的東西,拿來豈不玷污佛門。也只有世俗之人才會
整日念叨,而少林這樣的凈地,就算有金缽銀缽也絕不會放著清規(guī)戒律不管,與世俗合污?!?
話說這清憐師兄這偏鋒著實走得太偏,連勿同這樣的厚顏無恥都暫時敗下陣來。原因在于多年來銅墻鐵壁般的自尊心受到了重創(chuàng)。按他的理解和清憐師兄的意思,他就是那個俗氣的、不管清規(guī)戒律、陷于世俗中難以自拔的俗人。
終于,勿同風(fēng)雨無阻的計劃第一次受阻,寺中人人大快人心,都說清憐師兄是繼舍心師弟和戒屠師弟之后的又一奇人。
在寺里,除了各院堂的大師和方丈之外,只有舍心和戒屠能在勿同面前淡定自若,不會受其攻心大計的影響,原因在于,舍心是跟隨勿同一起上山的,傳言是他的貼身侍衛(wèi),由此看來這舍心不受影響就在于跟隨他多年已經(jīng)麻木,或者就是不是被感化了就是被同化了,反正兩人已經(jīng)在奇葩的道路上自成一派了。
而至于戒屠,據(jù)寺中弟子傳言,戒屠師弟雖然小小年紀(jì),但是已經(jīng)繼承了佛祖的衣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佛法高深,武功也高深,最后也將成為得道高僧,是最有可能繼承方丈一職的弟子,所以勿同在戒屠面前常常被視作四大皆空中的某一空。
如今又現(xiàn)一奇人,看來少林這一代弟子算是有希望了,話說這位清憐師兄驚聞要擔(dān)任膳房管事一職,幾番推脫不得,只好化悲痛為力量,潛心研究勿同的作案手法,以便做出應(yīng)對之策,他不但詢問了膳房中其余弟子,關(guān)于勿同的言行舉止,所說所嘆,不僅如此還翻了經(jīng)書要義,請教了方丈大師,就只差遍訪民間高手了,做了充足準(zhǔn)備,最終不負眾望,第一戰(zhàn)告捷。
就這樣,勿同在少林呆了八年,據(jù)聞后三年膳房管事一職沒再換過,原因在于,清憐師兄居然越挫越勇,不敗勿同誓不罷休。直到勿同殺了山雞在廚房中烹食都依然面部改色。后來兩人直接演變成武斗,每日必戰(zhàn)三百回合,連著數(shù)月,最終武斗不敵,再演變成文斗,一年內(nèi)清憐師兄翻遍了藏經(jīng)閣的所有書籍,勿同雖然也翻了一遍,但最終終于敗下陣來。文斗之后兩人似乎找到了感覺,只要是能斗的都搬了出來,賭博,斗蛐蛐等等。
其余弟子嗟嘆,以為清憐師兄是個奇才,沒想到也經(jīng)不住誘惑,墮落了。
兩人斗了三年,勿同終于還俗下山后,最終結(jié)果是導(dǎo)致清憐師兄的武功和對經(jīng)書的掌握和理解都突飛猛進,在寺中同輩弟子中除了戒屠外再無敵手,因此他很是懷念勿同,勿同下山后,他很是寂寞了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