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失憶蝴蝶
“并未在一起亦無從離棄,不用淪為伴侶,別尋事惹非……”
我的耳機里,港樂天王用溫柔的嗓音,唱出這首《失憶蝴蝶》,將那充滿遺憾意味的故事娓娓道來,像是對全世界訴說著我的故事,讓我得以找到排解煩悶的渠道。
我也明知,心中這事其實只如三千世界中的一粒流沙,微不足道。
但終究是個俗人,負面的情緒仍是影響到了我。
就在今晚,向心儀的女孩表白,結果卻是不如人意。
沒有遭到拒絕,也沒有得到應允。
答復只是說先考慮,我不禁懷疑,她是否是在戲弄我,還是說不想失去我這個所謂的“朋友”?
明明一切都很好,應該是水到渠成才對。
互訴衷腸,通宵達旦,恐怕從不間歇;工作之余,相互掛念,直白地道出心中念想。
游玩相互報備,旅行同行牽手,生活共同分享。
這些行動的自發性,比之情侶有過之而無不及。
是我太著急了嗎?
還是她并不只對我一個如此?
如果最終還是被拒絕了——那我們算什么呢?
這是文學影視作品里經典的臺詞之一,我曾經覺得無比好笑,如今落在自己頭上,才發覺是如此凝練。
平白的文字背后,是焦急,是無奈,是迷茫,是痛苦。
焦急是渴望知曉答案;無奈是心意難以扭轉;迷茫是未來不可控制;痛苦是關系不可恢復。
想來很多人都會說,如此在乎她,怪不得痛苦,自作自受。
所做所為皆因良人難遇,緣分難再。
心亂如麻下,拿起手機,發了個數字“1”過去,沒有感嘆號,還在正常的通信。
但也沒有回復,仿佛手機那頭其實是一個并不存在的人。
不知是什么滋味,可能更多是——慶幸?
畢竟,沒有刪除聯系方式,說明我這個舉動也許并不讓她討厭?
當下,喘氣都有點吃力——房間還是太悶了。
下樓,走出去,外面都是馬路,塵土飛揚,更加敗興致。
轉身想要回去,卻看到了空地上,種的幾盆花——房東種的。
借著燈光可以看到,一只紫色蝴蝶,身上鐫刻著華麗的花紋,花紋似一雙充滿了情誼的眼睛;它扇動著輕薄的翅膀,在花朵間流連忘返,這朵花停一下,那朵花停一下。
不知是夜晚的微風,還是翅膀帶來的“小旋風”,花瓣微微顫動,像一個怕羞的姑娘遇見情郎,激動得身體微微發顫。
又覺是因為目送蝴蝶飛去遠方,心中不舍,一直抽泣,身體發顫。
恍然下,更覺是花朵兒其實并不想讓蝴蝶靠近,害怕得顫抖了。
……
假使他們會說話,他們會談什么呢?
是花朵兒對蝴蝶哭訴“我猶癡心待君歸”的戀戀不舍?
是花朵兒對蝴蝶真情流露,害羞地讓它回家?
還是花朵兒對蝴蝶恐懼地拒絕?
如果蝴蝶與花朵都會說話,該多好啊,自己就不用靠猜了。
耳中聽著蝴蝶,眼中看著“蝴蝶”,我恍惚了心神。
再定睛一看,哪有什么蝴蝶?
都是幻覺。
蝴蝶晚上是不會出來采蜜的。
蝴蝶的生命周期很短,大約只有三個月,而花朵兒卻是歷經四季。
這一刻,我明悟了,它們的交集本來就是注定錯位的,它們親密接觸的瞬間也只有蝴蝶采蜜的十秒左右。
花朵兒無法遠遁,離開了土壤水分就會凋謝;蝴蝶也只會與蝴蝶相伴遠飛。
此時,手機傳來了提示音,我知道肯定是她。
猶如地獄里的靈魂等待閻羅的審判,帶著“視死如歸”的心態,打開了社交軟件。
那界面上的文字:
“謝謝啦,其實我很愛你,你脾氣穩定,什么時候都很好說話,很喜歡我,和你在一起也很開心,所以我不想離開你。”
“只是我仍然不希望你和我成為伴侶,你也知道,我姐姐癌癥走了,母親身體不好,注定花費許多。”
“我身上有著容易誘發癌癥的基因,而且本來身體就不好,家庭并不幸福,性格有著缺陷。”
“我無比擔憂,倘若我們真在一起,有一天我會早早逝去,留你一人獨自痛苦。”
“我更加明白,因為我的性格缺陷,我沒有能力回報你同樣的包容,這對你不公平。”
“所以,我從大學畢業就打定了主意,不結婚,這恐怕與你的計劃沖突。”
“你還有大好的青春年華,將來會有一個更好的人,和你在一起,家庭和睦,結婚生子。”
“我愛你,所以不能和你在一起。”
“我會一直照顧你,陪伴你,直到你找到一個真正合適的人,那時候我會變回真正的朋友,所以不要傷心。”
“就當我們是有實無名的情侶,我樂意,不要有負擔。”
“我了解你,所以我真的不愿意看到,我逝去后你痛苦的模樣。”
我顫抖著手指,打出字來:
“可是,這對你并不公平。”
那邊很快回復:
“請你記住,我愛你。”
看著眼前的字,我不由得想起了,蝴蝶與花,或許她是對的。
知己有時比情侶更加合適,就像蝴蝶與花,該裝糊涂就裝糊涂吧。
忘掉曖昧,忘掉渴望,對大家都好。
念及此處,我打下文字:
你永遠都是我的朋友,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