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意大利之行(2025.07.26-2025.08.04)

高懸于萬米高空,有股真空感。與文字打交道能讓時間流逝得更快,于是著手寫篇隨筆。

三月份從學校得知國豪書院和生科院的這個交流項目,學校報銷一半,發覺是一個出去看看的難得機會。四月份去辦新護照,換去原來的娃娃臉,五月六月迎來各種注冊培訓和行前培訓,抽空去辦了意大利的簽證。學習簽證審查較為嚴格,東拼西湊,好在最后把材料湊齊。

上次海外行已經是六年前:一群身穿亮橙色隊衣、浩浩蕩蕩一百七十人的隊伍踏足英格蘭的土地,看看遠在萬里之外的另一方世界。如今記憶已經模糊,甚至忘了乘飛機的步驟。七月初飛去哈爾濱,算是復習了怎么坐飛機,知道了值機與登機間還有好長一段距離。

但即便行前準備如此“充分”,臨行前還是走得十分倉促。26日出行,前兩天才買轉換插頭和電話卡;頭天晚上洗好兩套衣服,沒及時收,被大雨澆透,通宵沒睡,重洗衣服,晾不干;又適逢搬宿舍,百廢待興,索性一并收拾;天亮,七點出發,又大雨,無語,擠進地鐵,路上生天氣的悶氣,被陌生人送了一個小掛件,心情好轉一點,到了浦東機場,淋濕的衣服也干了。

這更像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二十多個人的隊伍中一個人也不認識,到了值機口,先被邊老師認出來,可能是之前申報材料時我出的狀況最多。大家齊聚,認組員,安檢,海關,自行購物,登機,找一位搭檔(命名為Zoey)共用無線路由。

登機時注意到一個歐洲面孔的人,能講一嘴流利的日語,很是詫異。坐定后時不時聽到從他那里傳來笑聲。飛機上睡得不知時間為何物,被兩次飛機餐的飯香喚醒。餓極了覺得什么都好吃,要了兩份飯。(PS:現在飛機遭遇氣流顛簸,手寫回憶錄像極了以前在車上趕作業)

跨越六個時區,一路追著太陽跑了十三個小時,飛機平穩落地,是時羅馬下午六點,微風。對意大利的第一印象要比英國好一點,也許因為是右行國家,亦或從希思羅機場出來時陰雨連綿,讓人無所適從。

坐火車去中央車站,落腳點在那附近。意大利的鐵路非常有意思,很多車站(尤其是大型車站)多為盡頭式車站,即便作為經停站,其中的列車亦需換向行駛才能出站。鐵軌刷白,可能作防護用,很搶眼。列車也因公司不同而有不同的外形,但車門都是常閉式,有上下車的需要就自行按按鈕開關門。列車無安檢,自行車、寵物狗,一概“接納”。也許高速列車才有英文報站,其他情況下都為意大利語,嘰里咕嚕一大堆,聽不懂。

列車飛馳,快門留不住眼前的草木,惟晚霞與遠山常伴。不多時,至termini站,有一位華科畢業前來意大利深造的法學生做向導,已如此兩年,實在是緣分。步行前往賓館,看見路肩有兩只老鼠追逐嬉戲,遁入下水道。賓館更像民宿,電梯不能稱為電梯,應該是升降梯,電梯井外壁用鐵網圈成,極慢、狹小、不好操作,四人擠一間,床狹小,但床墊軟。安頓行李,準備夜游中心城區,一齊搭地鐵去往flaminio。初見羅馬地鐵,沒有站到站的單程票賣,只有限時票,公交地鐵無限制換乘。約莫十分鐘一班車,平常末班車晚上十點半,周末的末在零點半,無屏蔽門,軌道近在眼前,反射著冷光,人人自危,靠墻站者居多。列車進站,呼嘯而過,幾乎布滿涂鴉,由于開窗,疾風貫通,聽不清報站,只能看站臺的標識認站。先后緩步于羅馬人民廣場、圣三一大教堂前,有馬車,馬蹄踏在石板路上嗒嗒地響。廣場上有很多小攤販,無外乎都是賣一些激光筆、發光彈弓飛箭、小鼓等玩具。老城,古建筑多,噴泉多,雕塑多,三者往往融合。噴泉水涼,可飲,不敢飲。

而后吃了一頓麥當勞,第一頓晚餐。試探性給1歐小費,發現好像給不給區別不大,決定以后都不給小費,希望攤販能原諒一個一無所知的外國人。由于往回走了兩站,回去的時間要更短一些,半睡半醒熬到凌晨三點,中途還一屁股坐斷了眼鏡,好在并不影響什么。參加完國內的一個會議才眠,如是第一天。

第二天早上九點起來,在車站買了一個肉卷做早餐,后悔。服務態度尚好,店員猜我們是中國人,喊“你好”“你好”,只不過我對“這里所有東西都是好吃的”表示質疑,面皮生冷,裹有紫甘藍等蔬菜,一口咬下去,苦到作嘔,遂棄面皮,食肉,沒吃飽。

擠公交前去梵蒂岡,進入只需安檢。有百余根立柱,每柱頂均有一尊不同的雕像,合圍方尖碑廣場,指向大劇院。晴空,鴿子時不時掠過頭頂,拾起一片飄落的鴿羽,插在書包上。循人群參觀大劇院,有教徒在里面虔誠禮拜,而我只是一個快步路過打卡的旁觀者。

結束參觀,場外頓時人山人海,不明所以,艱難地從人群中穿梭過。向路人打聽,得知是教皇將發表演講。12時整,教皇利奧十四世出現在大劇院旁高處的窗臺后,窗前掛紅錦,廣場上有兩個大屏幕實時轉播,萬人頷首。7月27日當天為七月份的最后一個主日,教皇鼓勵眾人“在祈求天父后,不可待人刻薄、冷酷無情”,應當“讓自己被天主的美善、耐心、慈悲所改變,好能有如一面鏡子那樣在我們身上反映出祂的面容”。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歡呼著,載歌載舞,揮動旗幟。2025年為禧年,恰逢翌日是青年禧日的開始,于是買了一張禧年證書,寫上自己的名字作為紀念。離集合還有一段時間,在廣場旁的長街找了一個石長凳坐著曬太陽,看人來人往,想象每一個路人有多少種故事?;氐郊宵c,發現有學姐請大家吃冰淇凌,錯過了,遺憾。

中午在附近找了一家餐廳,嘗了嘗意面和羊腿,沒看清楚價格,把一天的飯錢吃完了。一杯水要3歐,面包是免費提供的,臺位費2歐(其實把面包算在了這里)。本著害怕陷阱消費的心理,沒動面包,去結賬,問面包是怎么一回事,可能被服務員當成找茬的,被立即劃去2歐的臺位費(實在不禮貌,原諒我)。

下午繼續擠公交前往斗獸場,因地震而塌陷成的缺口對著馬路,兩側是兀立的斷面,旁邊立著君士坦丁凱旋門。不如昔日一窟一石像、大理石滿堂的輝煌,但氣勢依舊磅礴。羅馬盛產石材,大理石尤為豐富。敵軍進入羅馬城后,不再把這里當成娛樂的場所,石材與起支撐作用的金屬,被居民和敵軍攫取殆盡,直至1746年教皇宣布保護斗獸場,它才得以保存。一旁的墓園沒來得及參觀,略有遺憾,也是難以避免的事,以此為羅馬之行結尾。

趕回住處,準備乘晚上的火車前去佛羅倫薩,怕到達時間太晚店鋪關門,先行買了一些日用品(至于為什么沒有自己帶,這是因為自以為飛機托運也不能帶液體,把沐浴露洗發水全扔了出來),再跟上大部隊。

在車上看到羅馬第二天大面積交通管制(青年禧日)的新聞,暗自慶幸趕著趟完成了羅馬行程。不久列車突然急剎,前路發生技術故障。沒想到一語成讖,真發生延誤。一個半小時的行程,列車延誤了兩個半小時,達到能退款50%的延誤時長。疾馳而產生的強烈震動已表明列車在極力彌補時間,列車員向乘客們分發食物和水。無延誤,不歐洲。

零點半到站,剛好沒有電車,一隊人疾行于佛羅倫薩街頭,行李箱拖在地上呼呼作響,似乎“沒人”記起來大家都沒吃晚飯。也好,剛好勻我午餐多花的賬。

佛羅倫薩亦為古城,老城區面積比羅馬的要大的多。石板路遠多于水泥路和柏油路,小徑縱橫,能通車,須格外小心。

第三天早上八點起來,從這天起能吃賓館提供的早餐,火腿咸的出奇,搭配面包吃。香蕉、火腿、豬肉片、可頌、吐司、華夫餅、蛋撻、煮雞蛋、蜂蜜、酸奶果汁,柜臺自選咖啡和卡布奇諾。甜食極甜,咸食極咸。在佛羅倫薩大學藝術學院上一天的課,都和文藝復興有關,上午這堂側重藝術方面,下午這堂側重自然科學。聽完,深感“語言”和“溝通”之間有鴻溝,至少有一道叫口音。意大利人也許喜歡上揚聲調,并將尾音讀重,聽得汗流浹背。

Zoey認識一位意大利姐姐洛妮,兩位朋友中午相聚。我困得不行,回賓館補覺,吃了一點從國內帶的一點干糧作午飯,休息一會再回去上課。晚上應邀一起吃晚餐,算是正式認識洛妮姐姐,洛妮姐姐英文和中文都出奇標準,去年來同濟學習,因此認識了Zoey。路過集市,一角立有一尊野豬雕像。野豬是佛羅倫薩的象征,不過菜譜上有煙熏野豬肉這道菜。學當地人,拿一枚硬幣(感謝洛妮姐姐的饋贈)在野豬鼻子上摩擦,再放在野豬嘴里,硬幣自然掉下,落入正下方的坑中,代表足夠幸運。很完美,一次成功。

飯店在晚餐期間幾乎要六點鐘以后才開,于是先去吃冰淇淋。Fiume Arno(阿爾諾河)穿城而過,隔數百米設橋,有一座廊橋,一側均為奢侈品店,另一側為民居,數橋記路,一般不會出錯。河面平靜澄澈,從橋上路過,好似漫步天河。有舟楫徐行,輕泛漣漪。冰淇淋店名LA CARRAIA,好吃,后面的時間還來了,一共吃了12個球,11個口味。Zoey只吃了8個,還拉肚子。

吃完冰淇淋,慢慢悠悠地晃去餐廳,淅淅瀝瀝地下起小雨來。餐廳門口有遮篷,遮著一朵含雨水的玫瑰花。進店,門口擺著老板的大立牌,歡迎前來的食客,墻上掛著各樣的紅酒和老板各種活動的照片。桌上有兩種字符,Nipozzano和Grattamacco,是兩個享有盛譽的酒莊。點菜,有拼盤、豬肉面條(極寬的面條)、煙熏野豬肉,。肉烤得生,極嫩。誤食一顆橄欖,滋味遠不如榨菜,又酸又苦再甜,味蕾受到強烈沖擊,難以接受,令人難忘。

回去洗衣服,不知道意大利洗衣粉用什么做的,蝕掉手一層皮。如此第三天。

第四天早,前往佛羅倫薩大學的學院,需要搭乘電車,和地鐵一樣(不過佛羅倫薩沒有地鐵),售賣的是限時票。佛大的各個學院幾乎是散布在城市中。為我們上課的老師是Prof. Duccio,主題是“DNA測序與微生物鑒定的分子生物學方法”。老師口音不明顯,聽著很舒服,也很親切,課前讓我們畫中國地圖,標出我們學校的位置。課間去校園里轉了轉,教室很大。教室大門有意思:門外部是把手,方便拉開;里邊類似國內地鐵的端門,一推即開。走廊上有不少展板,或手繪、或者打印,也許是學生自發組織什么活動。咨詢臺擺著很多可以自取的傳單,有學生搬家服務、教師培訓、第二學位咨迅、藝術展、博物館廣告、圖書館指引(很多種,他們是真的很想學生去圖書館看看),不過注意到有一種(三張)傳單,關于管弦樂、合唱團、唱詩班成員招募,在之前的美術學院看到過相同的。

經過教授的協調,我們可以在學生食堂就餐,它更像一個咖啡店,貨品擺放很齊整。8€一整套午餐,瓶裝水、豬肉通心粉、雞胸肉、豌豆、卡布奇諾、一板巧克力。坐在離學校外景近的地方。吃一半跑去詢問倒反飯,得知餐要自己倒,且一樣要分類,翻譯軟件罷工,抓耳撓腮,看不懂垃圾桶上的意大利文標識,決定跟著意大利學生一樣倒。把餐盤端起來,發現下面有一大張紙,看不懂,倒過來才看懂是“RESERVED”。

餐廳外面類似花園,走出來回頭,驚覺玻璃如鏡,裝了一片天空。與教授揮手道別,準備下午去Palazzo Vecchio(舊宮)參觀,從外形看,大門與頂部的塔樓都不在正中央,有些特別。登頂,可以極目遠舒。參觀完,三個人一起路過Basilica di Santa Croce(圣十字大教堂)前的廣場,現在這里是集市,過節時這里是踢野球的地方。來逛超市,這里八九點鐘就要關門,多是沒見過的貨品,洛妮姐姐推薦了一種餅干,買了兩袋;也看到了kinder、cornetto熟悉的品牌。餓了,結完賬,來旁邊的MISTERPIZZA吃披薩,店里的盆栽都是用廢掉的易拉罐裝的。(切成塊的)披薩最好用手拿著吃,允許留下外圈烤焦烤硬的部分。在意大利問有沒有菠蘿披薩和雞肉披薩是不禮貌的,可能這個和問我們有沒有草莓餃子一樣。但是隊伍里有人吃到了菠蘿披薩,奇怪。

第五天(30號)早上參觀自然科學博物館,修繕三百余年,遂成如此龐大規模。從人體標本到動物化石,再到衍生藝術作品,均有收納。中午又路過一家披薩店,決定吃披薩。經幾天研究發現,有菌菇的披薩味道一般更溫和、好吃;以及一次點多塊披薩最好選不同的口味,以免口味不合難以下咽。下午參觀之前看路過的Santa Croce,轉到疲軟,喪失參觀的興致,提前離開,翹去吃冰淇淋。路遇一個較大的商店,賣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兒,可擦筆等小學生覺得炫酷的東西竟然也在,但無一例外made in China\made in PRC.晚上隨便挑了一家餐廳,居然用綠色瓶子裝橙汁。嘗了一下意大利寬面(翻譯如此),還行。

回到賓館,咨詢后發現酒店沒有洗衣服務,工作人員在地圖上標出了一家洗衣店。前去查看,操作說明均為意大利文。一到建筑內信號就不好,翻譯軟件再次罷工,作罷,打道回府。稍微潦草的一天。晚上要處理國內的事情,準備稍微瞇眼放松一下,結果一躺下就睡著了。中途醒了幾次,背疼,以為被子沒蓋好,著涼了,凌晨起來一看,背下壓了右耳的耳機,這能睡著也是實在太困了。

第六天早上本來安排的是城市漫游,十點多開始,早上預留有時間給大家選擇性參觀烏菲茲美術館。早上起床,站起來一轉身就背疼,估摸著要是真去了城市漫游,或許要交代在佛羅倫薩街頭,大不了看看街景地圖了事。至于烏菲茲美術館,沒有前去參觀確實是遺憾,可惜在佛羅倫薩的行程也不多了,美術館下午六點就關門,無法再安排自行參觀,回國后找找視頻資料云游吧,就當省下29€的門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上午在賓館呆著,趕忙處理昨晚要辦的事。

中午悶得慌,也為了給行李箱騰空間,開一桶泡面,好不快活。在意大利獲取熱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街頭的水龍頭、商店的瓶裝水,不可能有熱的。向酒店工作人員表達訴求,便到早餐餐廳燒熱水,給我一只裝熱水的瓷質小茶壺,水倒完了還不夠,又燒一壺。藤椒的香味與面香,熟悉的香味。想念東方的味道。

下午去 Bargello Museum(不確定,Via del Proconsolo 12 R是具體地址)上課,與科學史有關。沒聽,一是因為國內的事情沒處理完,二是因為老師嚴重的口音。抱著電腦在最后一排敲字。下課,收電腦,跟隨參觀,教室旁是博物館,主要關于原始人的生活遺跡與藝術作品。一切完畢,回賓館放電腦,稍作準備,等晚上爬山。三人齊聚,吃晚飯,我點了三塊菌菇披薩,兩位朋友都點了餡餅,將厚面餅不完全橫切,放入餡料,形成饃狀,我以為披薩也可以這樣吃,又鬧出笑話。還有一點時間,請洛妮姐姐一同前往洗衣店,解讀意大利語。洗衣機只收一元和這里自創的一元代幣,一旁的change machine既吐一元硬幣,也吐一元代幣,可惜沒有留一個做收藏。柔順劑和洗衣液都可以現買,比學校自助洗衣機多一個選水溫的步驟,其余類似。洗衣服的時間去逛小商店,買了一瓶“花”味的汽水,感覺與葡萄汽水無異。洗完衣服,沒有時間把衣服放回去,與大部隊集合,背著一袋濕重的衣服爬山。

山不高,幾十米。拾級而上,登頂。佛羅倫薩城盡收眼底:圣母百花大教堂、圣十字大教堂佇立,彩云傾瀉在阿爾諾河中,極西的日暮到極東深藍的暈影,一塊易碎的琉璃。夕陽的最后一角被山頭掩去,空余余暉灑在佛羅倫薩城。色彩的律動瞬息萬變。凝望深空,小心翼翼地地享受著蒼茫與絢爛。

在山腰坐定,閑吹晚風,面前是盤山小路,自行車、旱冰、滑板車、轎車瀟灑穿梭而過。晨昏散漫,正適合遣散思緒。如此待天色黯淡下來。

有軌電車已經熄燈回庫。慢慢往回走,山麓有老者在跟著音樂節拍吹泡泡,逗得小孩子四處跑跳。在河邊看到畫有星座的地標,跟著一起認清楚了十二星座。舊宮旁的舞臺上在奏交響樂,駐足觀看。第六天慢慢地結束。

第七天是在佛羅倫薩的最后一天,上午上課“文藝復興時期建筑史”,課間四處走動。聽聞這個建筑學院先由修道院改成監獄,最后再改成學校,小單間被改成了學生研討室,鐵門都還保留著。四處可見學生們的建筑模型作品。木屑味,手工勞作的味道,很喜歡。

一起去吃中飯的路上遇到小黃鴨的商店,把很多明星設計成小黃鴨模型。又隨便找一家店吃午餐,卻意外吃到了來意大利以來最美味的披薩——土豆香腸披薩,土豆有種曠野的味道,很飽腹,香腸鮮嫩,不過鹽過咸,芝士絲滑爽口,簡直人間美味,令人得到救贖。意面勁道,配有南瓜泥和咸臘豬肉,咸香搭配,唇齒留香,也是優秀的主菜??蓸返谷胍槐鶋K中,升騰的氣泡發出涼爽的聲音,再添上半只檸檬,酸甜解膩。十分完美的午餐。下午是參觀圣洛倫佐大教堂,美第奇家族的核心禮拜場所,富麗堂皇,鼎鐺大理石,彩琉璃作塊礫。

我后面才趕上來,沒和兩位朋友一起吃提拉米蘇,這是另一個遺憾。下午一起去逛中央超市,外觀裝修像火車站,大氣。里面有很多活動攤位。我們決定在行程的最后品嘗佛羅倫薩的特色Lampredotto(牛肚包)帕尼尼,即將厚面包切開,放入剛煮好的牛肚,澆上蔬菜汁。柜臺有三塊五的紅酒買,量不多,兩個人分著喝。淺抿幾滴,葡萄醇香、酒精苦味。吃完,四處走走,有一家牛排店,遇見客人,不管來不來買,一定要把扎著一塊牛肉的竹簽遞到手上。你可以不買,但你一定要嘗嘗這樣的美味,no stop!過后,來看看佛羅倫薩大學的學生食堂,像農家大院,大草坪,一看就沒怎么維護過,四面墻均擠滿涂鴉,有殘敗之感,沿幽暗的樓梯上二樓,豁然開朗,自助式餐廳,敞亮大氣。天空滿滿黑下來,我們來到酒店旁的廣場,聚集一堆人,搞說唱娛樂,我們找一個偏遠的角落,Zoey實在怕醉倒在異國他鄉,芬達和紅酒2比1兌著喝,調得比RIO度數還低,不過味道尚可。晚上十一點,調兌的酒有股淡淡的憂傷,我們擁抱相別,希望后會有期!

在佛羅倫薩的五天愉快結束。晚上還需要抽時間整理行李。

第八天,是整個行程中最喜歡的一天。

五點五十起床,容不得半點耽擱,從剩下雜碎行李中挑一點到包里備用,剩下一并打包進行李箱。辦退宿,把行李存在賓館(晚上再回來?。?。酒店老板善心,知道我們早上有行程,特意提早了餐廳的營業時間,大家都有早飯吃。

六點半出發,步行前往火車站,趕七點整的列車。不在發車前幾分鐘不告訴你列車停靠站臺,也是意大利鐵路的特色。二十多人的隊伍迅速上車,不一會,列車已經飛馳起來。

第一站,比薩。

比薩很小,小到一個小時可以逛完。比薩斜塔旁邊專門設有一個小火車站,一下車發現列車停在彎道上,車身傾斜,似乎有斜塔之意。出站即可看見一堵城墻,墻后即比薩大教堂和比薩斜塔。四百年前,兩個同時落地的小球否定了從古希臘以來根深蒂固的錯誤認知。科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如今高挺矗立在眼前,頗有恍惚之感。洛妮姐姐之前談到,意大利人迷信“爬比薩斜塔不能畢業”,于是遠觀,敬仰,拍照留念。

迅速折返回火車站,準備趕往下一個目的地。由于快上午九點整(國內時間下午三點)有一場國內線上匯報,我只能趁等車時間開麥答辯與提問,老師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個成員在火車站完成任務。好在時間點比較湊巧,要是已經上車了,只要不在市中心,在哪里也找不到信號的。忽而感覺時差很有意思,國內的親朋好友離我忽近忽遠的,下午五點后,手機便安靜了下來,等早上起來,已經是國內下午,消息早已99+。結束發言,國內的事情暫告一段落,列車也來了。

第二站:五漁村。

在車站等車時,看到遠處倏忽逝去的閃電,聯通天地,接連傳來爆裂般的雷鳴。列車啟動后,雨點打在車皮上噼里啪啦作響。夾層車窗模糊起來,山野隱作重影的輪廓。轉車到La Spezia Centrale(拉斯佩齊亞中央火車站),四周環山,目光所及,房屋倚山而立。要轉的最后一班車在隧道中穿行,到達Manarola站,得見光明。站臺建在峭壁上,海水從眼底延伸到天際。

文字難以描摹如此澄澈而浩瀚的美,那就讓目光一遍又一遍地閱讀起伏的波濤。有小路延伸到山下,海邊,寫著NO STOP!!下至最底層,路面被近岸的淺海潤濕。能通過幽藍的海水看見底部的石頭,微波肆意地折射石塊的形狀。有一巨石,約莫四米高,海風海浪經年磨蝕,已有深深淺淺的溝壑。石質堅硬,可攀爬,于是四肢發力,登頂,坐在最高處。聆聽利古里亞海的呼吸,或平靜,白浪輕浮褶皺的巖石,留下一灣平靜的海水,清澈,如鏡;或壯闊,激浪暴起,頃刻化雨,四處飛濺。云層變化莫測,海面忽晦忽明。從未感覺如此真實地活在當下,豪歌,任憑海風吹拂,感覺好似裹了一身鹽層。

引得大家都過來,被五位隊友拍了下來,好多人也爬上來看看。

部分隊友先行回到佛羅倫薩,提前搬運行李;和剩下幾位同學一樣,已經預定好車票,無法改簽,還剩一點時間,于是決定上山看看。沒有找到登山的路,總是容易拐進居民住處,遂作罷。坡度三十多度,停在半山腰,坐在鐘樓下休息,鐘樓旁有一個圈出來的足球場,擺了兩個小球門,一個小孩在對墻踢球,很靈活。到四點半,剩余的同學們一起回去,在站臺上凝望波光粼粼的海,與Manarola小鎮告別。

晚八點,到達佛羅倫薩站,接手隊友們搬過來的行李(大家辛苦了)。有一部分人已經先行去往米蘭探路。十幾人登上八點半的直達車去米蘭,車上稍作休整。這一次竟然提前二十分鐘到。大家匯合,探路者表示米蘭比較無聊,當然也可能是前幾天實在非常豐富。賓館就在火車站旁邊,即刻入住。ground floor為零層,還有一個A層,原來是樓梯上的小平臺,電梯總共也才抬升一米,覺得有趣,一并寫在這里。

晚上無聊,規劃第二天的行程,兌著芬達成功消滅1/4的紅酒。第八天,行程最豐富的一章,緩緩落幕。

第九天,早上八點半起來。酒店的早餐好吃,美味滑蛋香腸。送一杯咖啡,苦,比中藥難喝,倒入六包糖,善。準備出發,經過多方渲染米蘭小偷的威力,決定什么證件也不帶出來,只帶二十塊錢現金。

米蘭繁華,地鐵的外觀與內部設施看著比羅馬的要高級一些。來到米蘭大教堂站,站廣場布滿了人與鴿子,鴿子不怕生,有一把鴿食灑在地上,成群的鴿子湊上前哄搶。沿著周邊街道閑逛。它的繁華由設計感體現,倒有幾分外灘的影子。玻璃依舊如鏡。錢果然沒帶夠,借Zoey錢買書,一本小說和一本食譜。把包裝袋抱在胸前,生怕被偷走。

隨便找家店吃午飯,沒想到這家店在社交平臺上被推薦,在店里碰到了前來前來的隊友。點了披薩和海鮮燴飯,沒曾想披薩里加了橄欖,午飯就這么毀了一半。隊友推薦參觀大教堂,那便去。支付寶付門票(聯票)還可以半價。周日彌撒會封一部分場地,有些可惜。石柱與彩窗無不展示著神性。恕我詞海枯竭:震撼,無論是大教堂、地底遺跡,還是博物館。雕像橫列在展柜中,無論大小,衣服的褶皺都細致可見;各樣的神態,慍怒的、嚴肅的、平靜的……實在是瑰寶。

時間流逝地很快,一參觀完就得趕回車站,拿取行李,搭乘馬爾普薩機場大巴。在大巴上,就著柚子汁一塊兒把紅酒喝完,也就不用考慮攜帶液體的事了。紅酒瓶成為了紀念品。當然在意大利期間還喝了五瓶不同包裝的聽裝可樂,一并洗干凈帶回做紀念。文件袋里塞滿了各樣的傳單和宣傳手冊,也算是當地人生活的一些注腳。機場可以退稅,不過單筆消費沒到過71€,退不了,早知道就應該提前和隊友們拼單。

去登機口,瞥見一句中文“旅途愉快!”。

薄暮。Farewell to Italy.

候機,在登機口掃蕩沒吃完的零食,還翻出來一瓶八寶粥。晚九點二十,開始登機,東航在客艙放《彩云追月》,熟悉的文字,動聽的口音,親切的面孔,回家的人,歸心更激蕩。晚十點,飛機開始滑行,不一時,滑跑、離地、爬升,于夜色中告別意大利。

在飛機上百無聊賴,如開頭所言,掏出紙和筆,用文字記錄這九天的旅程。被空乘人員不斷關照,可能以為我在寫投訴信。時針不斷地被撥快,見日升,迎日照,掠過滴水湖,平安降落浦東國際機場。過海關,乘急運地鐵,拿取行李,交還移動路由,至此,進行時變成完成時,意大利之行正式結束。乘地鐵回去,不愿坐著,站著目送機場遠去,覺得一草一木都可愛。

列車過遠東大道后進入地下段,依舊站立,恍若隔世。

翻著相冊,沿著時間線,回憶意大利之行的點點滴滴。我不善言辭,許久沒碰過作文,文字水平有所退步,因此只想力求全面,畢竟文字規模本身也是一種態度。在意大利行程的最后一天,我驀地發現,來意大利第一天的小票已經褪色,也許記憶亦如此,同樣在悄悄地彌散,照片與視頻總有無法觸及的盲區:嗅覺記憶最不容易回憶,我已經記不起來意大利街頭的香水味,和海風的咸味;還有觸覺,大理石華貴的質感已經變得陌生起來。難以想象,截至完稿,整個行程已經是三天前,它終會變成一周前、一個月前、一年前、數年前。那就用撇腳的文字為他們做注釋,讓記憶盡可能地鮮活起來。

最后,認識了很多生科院、國豪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與大家相處得十分快樂。雖只我一個醫學生,也來湊湊熱鬧??傊蠹沂謭F結,平安出發,平安歸來。大家后會有期哇!

(全文9344字)

COordinate

2025.8.7于上海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阿坝县| 株洲县| 临海市| 本溪| 清水河县| 新余市| 平南县| 英吉沙县| 芜湖市| 马山县| 中江县| 武陟县| 方城县| 柘城县| 丰城市| 阿坝县| 临朐县| 卢龙县| 邢台市| 隆子县| 阳山县| 枣庄市| 阿拉善右旗| 洪洞县| 黄大仙区| 汾阳市| 隆安县| 安平县| 苍溪县| 普陀区| 红原县| 东台市| 湾仔区| 南阳市| 乌鲁木齐县| 武鸣县| 油尖旺区| 平阴县| 岳西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