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清水河村
民國二十一年,安溪縣凌峰鎮清水河村,這個小村莊坐落在,沃野千里的華北平原。小村莊,不過方圓三四里地。村莊里分散居住著200多戶人家,有1000多口人。村子里以種田,和作盆為生。村莊的四周有4000多畝土地,是村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本錢。
村里老大姓劉,叫劉國軍,是國民政府任命的保長,事情不多,俸祿不少。哦說錯了,是工資,不能叫俸祿了,大清早在1912年就亡了,轉眼間這都20來年了。劉保長事情不多,工資不少。油水更多,政府發的一個月4塊5。再加上黑的白的。別人送的禮,上面播下一點錢,用來辦公?;蛘呔葷毭瘛_@家伙可沒少貪,還有村里人找他辦事的孝敬,反正吧,一年到頭黑的白的,哎呀,能弄個一二百大洋。村子不大,官兒不小。一兩千人呢。
話說這劉保長200多斤,40多歲,胖胖的將軍肚臉有點黑。,看著挺威武的,像一個將軍,平時呢,見面面帶微笑,看上去一團和氣,實際上壞水不少,
話說這年秋天,收完玉米秋高氣爽,劉保長在村里貼了布告。說是要,祭祭祖。整理一下村里的輩分,做一個家譜,怎么說這也是。怎么說這也是對村民的一件好事,人沒有輩分不行。不敬祖宗更不行。至于請臺大戲嘛,都流行這個。熱鬧不是,唱了戲大伙都能聽,是個好事兒,
于是這天,劉保長在村子里貼了二三十個告示,弄了點漿糊刷了一刷,貼在墻上或者樹上。,合村公議,崇神敬祖,重修族譜唱大戲,每人50文。交至村里。當然村子里呢,大部分人不識字。你寫的這個告示,不過總有識字的可以給不識字的講解一下。不過為了防止有人看不懂告示也沒人給講解。劉保長就帶著兄弟在村子里轉悠,拿了一個大喇叭。鐵做的大喇叭可以擴大聲音。物流在街道上吆喝。完了之后挨家挨戶的收。一個人50個銅板,老吳家一共五口人。他和他老婆除此之外,他還有三個兒子。
這天劉保長到了他們家。先敲門,一個。用磚頭壘的門框。上面裝個木門。其實就是幾塊木板拼一拼,用幾個釘子釘一釘。上面放著幾個鐵制的串頂。兩個門上,一個門上,一條鐵環,鐵環上面。放著一個鐵制的。三四十公分長的。鐵條鐵條的后邊兒,被打了一個彎兒,勾住了后邊的鐵環,前邊兒有一個孔。鎖門的時候可以把串頂串在兩個鐵環里邊,然后串頂的前邊有一個孔,這個孔里邊可以插上一個鎖,然后就可以把門鎖上了,只聽劉保長拍了幾下門,砰砰幾聲清脆的響聲。金柱哥,金柱哥,家里有人嗎?
只聽離房門不遠的,屋里傳來了,回答的聲音有人來了來了。吳金柱。穿著一身破布衣服,還有藍色的舊布鞋走在滿是塵土的院子里。,只聽嘎吱一聲,門緩緩的打開了。劉保長和吳金柱面對面,目光對視了一下,吳金柱40多歲。身形消瘦。不到100斤。唉頭還有點禿。,他們倆對視的那一瞬間。老吳也就是吳金柱。,目光閃爍,有點害羞和緊張,保長再小,他也是個官兒,你在村里有的時候,辦事情還要保長幫忙。而老吳這個人一向又不善言辭,所以。有點緊張,再加上他知道吳保長這次來是收錢的。
他們一家五口,也就是250文250個銅板或者,25個銅元。一塊大洋等于100個銅元。一個銅元又等于10個銅板,這是那個時期的幣制,老實說,這250個銅板,老吳不想交。但是劉保長親自來,又不能得罪他.只能跟他打哈哈,親切的交談著,劉保長笑著說,過幾天村子里要唱戲。這是一件好事兒,也熱鬧人了,祭拜一下祖宗,重修家譜定定輩分。,省得很久都過去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連自己是什么輩分有的都不太知道的,按照規矩,一個人交50個銅板,你們家5口人交250個銅板。到時候我給請臺好戲,唱他個三天大戲,讓大伙都高興高興,盡管老吳心里有100個不愿意。
但是最后還是把錢交了上去說,行行行,這是好事兒,國軍啊,你在這兒等著,我給你拿錢去。說完回到了茅草屋里,在破枕頭底下。拿了一些錢,這錢有的是硬幣有的是之前破破舊舊的數了又數,最后開了門走到門前。把錢遞給了劉保長劉國軍,劉保長接了錢之后,笑著說,金柱哥,你先忙,我先走了啊。金柱說好你慢走阿。然后劉保長挺著他那大肚子。向南走去,去了下一戶人家。繼續收錢,老吳心里想到唉,農民百姓的日子真苦啊。世道輪回,風云變幻大清亡了有民國,城頭變幻大王旗,朝代更替不變的是這吃人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