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1.身體告急,踏入藥香
周五下午三點半,天色灰撲撲的,像一塊沒洗干凈的抹布。林溪剛從悶罐子一樣的恒溫培養室出來,小腹熟悉的絞痛就惡狠狠地擰緊了發條,冷汗瞬間爬滿額頭和后背。實驗室里空調嗡嗡作響,混雜著培養基的微酸和消毒水刺鼻的味道。電腦屏幕上,跑了一半的數據分析程序卡死了,光標絕望地閃爍。
她佝僂著背,死死按住小腹,指尖冰涼。鏡片因為冷汗滑下鼻梁,眼前的數據點和圖表糊成一片。昨晚通宵的疲憊像鉛塊一樣墜著眼皮,黑眼圈濃重得能研墨。胃里空得發慌,又惡心得想吐。身上那件穿了快一周的灰色連帽衛衣,袖口蹭了點不明污漬。
室友小敏風風火火沖進來,一把奪過她手里的鼠標:“我的溪祖宗!你這臉白得跟紙似的!布洛芬當飯吃也扛不住你這么造啊!走!”不由分說,小敏半架半拖地把林溪往外拽,“后門‘濟世堂’的王老中醫,專治你這毛病!再不去你真得躺進校醫院了!”
下樓梯時林溪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小腹的墜痛牽扯著腰背。冷風灌進樓道,她打了個哆嗦,把衛衣帽子胡亂扣在頭上。書包帶子勒得肩膀生疼,里面塞著保溫杯(空的)、皺巴巴的紙巾、充電線、還有一本硬殼的《植物生理學》。
推開那扇沉重的、漆色斑駁的木門,一股極其復雜、濃郁、帶著泥土和草木根莖氣息的味道猛地撞進鼻腔。不是單純的苦,是陳年的木頭味、曬干的草葉香、某種礦石的微腥、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類似蜜餞的甜味混雜在一起,沉甸甸的,帶著時間的重量。這股味道像一只無形的手,瞬間撫平了實驗室帶來的煩躁和身體的緊繃感。
店里光線偏暗,幾盞罩著黃銅燈罩的白熾燈發出昏黃的光。空氣里有細小的塵埃在光柱里浮動。三面墻都是頂天立地的深棕色中藥柜,無數個小抽屜上貼著泛黃、邊緣卷起的毛邊紙標簽,毛筆字跡蒼勁(“茯苓”、“丹參”、“炙甘草”)。柜臺是厚重的老榆木,被歲月磨得油亮。地面是水磨石,有些地方已經磨出了凹痕。角落里一個老式座鐘,鐘擺不緊不慢地“咔噠、咔噠”。后院隱約傳來“咚咚咚”有節奏的搗藥聲。
一種與現代校園格格不入的、近乎凝固的安靜和沉穩。時間在這里仿佛被拉長了。林溪和小敏在靠墻的兩張磨得發亮的硬木長凳上坐下,凳面冰涼。林溪下意識地挺直了因為疼痛而佝僂的背。
坐診的王大夫,須發皆白,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深藍色對襟褂子,戴著一副老花鏡。他眼神平和,像兩潭深水。
王大夫搭脈的手指干燥微涼,指腹有薄繭。他問得很細:“姑娘,夜里幾點睡?是不是總想事?胃口如何?涼的吃得多不多?每次疼幾天?經血顏色深還是淺?有血塊嗎?”林溪一一回答,聲音因為虛弱和緊張有點發飄。小敏在一旁補充:“王大夫,她做實驗能熬通宵!吃飯也不規律!”
王大夫一邊聽,一邊用一支舊鋼筆在處方箋上寫著,字跡遒勁有力。“肝郁氣滯,脾虛濕困,不通則痛。得疏肝健脾,化瘀止痛。”他語氣平緩,卻有種讓人信服的力量。林溪聽著,感覺那些抽象的“肝”、“脾”、“氣滯”好像真的在自己身體里找到了對應點,心里稍微踏實了點。
2.初識印象:專注與沉靜
王大夫寫完方子,遞給旁邊一個背對著她們、正在藥柜前忙碌的身影:“小徐,按方抓七劑,代煎好,傍晚給這位林同學送宿舍去。”
那個身影聞聲轉過來。是個年輕男人,穿著合身的白色棉質工作服(洗得有些透光),袖子利落地挽到小臂中間。個子挺高,身形清瘦但不單薄。
他接過藥方,林溪看到了他的側臉——下頜線清晰,鼻梁很挺,嘴唇抿著,顯得很專注。他低頭看藥方時,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陰影。
他的動作很穩,沒有一絲多余。拉開藥柜抽屜,抓藥,稱量,分裝,動作流暢得像一首無聲的韻律詩。指尖沾染了些許藥末,他也不甚在意。整個過程中,他非常安靜,只偶爾低聲核對一下藥名和分量。那種全神貫注的沉靜氣質,與實驗室里男生們常見的咋咋呼呼或對著電腦屏幕的呆滯麻木截然不同。
她多看了他兩眼。覺得這個人……挺干凈的,氣質也舒服,像這藥房里一味讓人安心的藥材。但此刻小腹的疼痛是主旋律,這點好感只是微瀾,很快被身體的難受蓋過。她腦子里想的是:這藥苦不苦?傍晚能不能送到?
他拿著包好的藥材走到柜臺后,抬眼看向林溪,聲音不高,但清晰平穩:“林同學?地址和電話留一下。藥煎好大概五點半到六點送到您樓下。”他的目光很直接,但并不讓人感到冒犯,是一種公事公辦的平靜。
她趕緊點頭,報出宿舍樓號和手機號,聲音有點虛。他低頭記錄,發頂有個小小的發旋兒。
3.藥到心動:同學驚呼引發的“小鹿”
回到宿舍,林溪灌了個熱水袋捂在肚子上,蜷在床上。疼痛稍微緩解,疲憊排山倒海般襲來。她迷迷糊糊睡了一覺,醒來時快五點半了。窗外天色已暗,校園廣播里放著舒緩的音樂。
她沒太想送藥的事,更多是想著趕緊喝藥止疼,以及晚上還要爬起來改論文的絕望。對那個“干凈沉靜”的藥劑師,印象模糊,只記得個大概輪廓。
手機突然響了,是陌生號碼。接起,是那個平穩的聲音:“林同學,藥到了,在你宿舍樓下。”林溪套上件厚外套,穿著毛絨拖鞋就下了樓。
宿舍樓門口人來人往,正是飯點。昏黃的路燈下,一輛半舊的藍色電瓶車停著。他站在車旁,后座綁著一個銀色的保溫箱。還是那身白色工作服,外面套了件深色的夾克,拉鏈沒拉嚴。他手里拿著手機,屏幕的光映著他沒什么表情的臉。
林溪剛走近,還沒開口,就聽到旁邊幾個剛吃完飯回來的同班女生(以活潑八卦著稱)的議論,聲音不大不小,剛好飄進耳朵:
“哇!快看快看!那是誰啊?送外賣的嗎?氣質好好!”
“不像外賣小哥吧?穿得挺干凈的…側臉好帥!”
“嘖,這身高,這身材比例…站那兒跟拍畫報似的!哪個院的?”
其中一個女生膽子大點,經過時還故意放慢了腳步,多看了兩眼,笑著低聲對同伴說:“真的好帥好干凈啊!像那種…嗯…日系鹽系帥哥!”
這些直白的評價像幾顆小石子,猛地砸進了林溪原本平靜的心湖。她幾乎是下意識地、第一次認真地、帶著旁人審視的眼光看向他。
路燈的光線柔和地勾勒出他的輪廓。皮膚是干凈的冷白色,眉眼在光線下顯得格外清晰,鼻梁高挺,下頜線條干凈利落。深色的夾克襯得他肩線平直。他站姿并不刻意挺拔,卻有一種自然的、沉靜的氣質。微涼的夜風吹動他額前幾縷碎發。整個人確實透著一股“好帥好干凈”的氣息——是那種不張揚、不油膩、帶著點疏離感的干凈帥氣。
林溪的心跳,就在這一瞬間,毫無預兆地漏跳了一拍,緊接著像被上了發條的小鹿,開始毫無章法地、劇烈地撞擊胸腔。臉頰“騰”地一下燒了起來,連耳根都熱了。之前藥房里那點模糊的好感,被同學們的驚呼無限放大,瞬間變得清晰而強烈。她甚至能感覺到自己握著手機的手心在微微出汗。
她突然不敢像之前那樣隨意地走過去,腳步頓了一下,呼吸都放輕了。仿佛周圍同學的目光都在她和他之間逡巡。
他似乎沒太注意旁邊的議論,看到林溪,便從保溫箱里取出一個厚厚的牛皮紙袋,里面是七袋密封好的深褐色藥液,還散發著溫熱的藥氣。“林同學,藥在這里。一天兩次,飯后溫熱喝。忌生冷油膩,注意休息。”他把袋子遞過來,指尖微涼,無意間碰到了林溪的手指。
那輕微的觸碰像帶著微弱的電流,讓林溪心頭又是一跳。她慌亂地接過沉甸甸的袋子,視線只敢落在他的夾克拉鏈上,聲音細若蚊吶:“謝…謝謝徐藥師。”她能清晰地聞到他身上傳來的、淡淡的皂角清香,混合著保溫箱里逸散出的藥草味道。剛才同學那句“好帥好干凈”在腦子里反復回響,讓她更加手足無措。
他拿出一個看起來用了些年的黑色手機(屏幕邊緣有點磕痕),很自然地說:“加個微信吧?方便后續溝通藥效,比如服藥后有沒有不舒服,或者下次復診取藥的時間通知。”他的語氣完全是公事公辦,沒有任何多余的情緒。
盡管心還在亂跳,臉還在發燙,但“加微信”這個提議本身帶來的巨大驚喜瞬間沖淡了慌亂。“可以加微信?!太好了!”這個念頭在她心里炸開。
動作細節:她手忙腳亂地從口袋里掏手機,解鎖時因為手指有點抖,輸錯了兩次密碼。終于調出二維碼,遞過去時屏幕差點掉地上。
“掃碼成功。”“徐硯”兩個字跳出來。頭像點開,是一張拍得很端正的、放在木紋桌面上的幾樣藥材(枸杞、菊花、紅棗),光線自然。
他很快發來一條:“我是徐硯。藥按時喝,有不舒服隨時說。”林溪盯著這條信息,心臟還在不規律地蹦跶。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手指不抖,回復:“好的,謝謝徐藥師。我是林溪。”發送后,她盯著那個“硯”字,感覺這個字都變得格外好看。
他收起手機,點點頭:“嗯,走了。”便跨上電瓶車,很快匯入校園的夜色中。林溪提著藥袋站在原地,直到看不見車尾燈。晚風吹過,臉上的熱度還沒完全消退。藥袋沉甸甸地墜在手里,散發著溫熱的氣息和濃重的藥香。胸腔里那只被驚醒的小鹿,似乎還在不安分地蹦跳著。她低頭看了看微信里那個叫“徐硯”的名字,一種陌生的、帶著點甜味的悸動,悄然彌漫開來。身體的疼痛還在,但好像…沒那么難以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