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晨霧如紗,垂在瘦西湖蜿蜒的水道上。
杜衡跪坐在湖畔一塊被歲月磨平的石板上,麻布衣袍被露水浸成深褐色。他手中那卷《論語》翻至《顏淵》篇,竹簡邊緣已磨得發亮。遠處漕船上的號子聲混著吳語飄來,卻壓不住身后突然炸裂的金鐵交鳴——
“狗賊!軍糧也敢貪!”
茶棚前的空地上,一個玄衣少年反手挽劍,寒光如練,將三名披甲府兵逼得連連后退。他束發的麻繩早已斷裂,黑發混著汗水粘在額前,可手中那柄斷劍卻穩如泰山。杜衡瞳孔驟縮——那劍招起手式分明是失傳的裴家“折柳問路”,而少年腰間懸著的斷劍,劍格上鎏金的狼頭紋在朝陽下泛著血光。
“郎君小心!”茶攤小二哆嗦著拽他袖子。
杜衡卻盯著少年劍鋒劃出的弧線。那一招“回風拂柳”本該優雅如舞,此刻卻帶著玉石俱焚的狠絕。最年長的府兵突然獰笑,橫刀直取少年下盤,另外兩人趁機左右夾擊——
“鐺!”
斷劍竟在電光石火間連格三刀,火星迸濺中,少年旋身如鷂子翻身,劍柄重重砸在最后一名府兵喉結上。骨裂聲清脆得可怕。
人群轟然驚散,蒸餅、胡凳滾落滿地。杜衡的《論語》竹簡啪嗒掉在血泊里,抬頭正對上三步外染血的劍尖。
劍尖懸在杜衡喉前三寸,微微發顫。
“你不逃?”少年嗓音沙啞得像粗糲的磨刀石。
杜衡慢慢展開掌心,一枚開元通寶在晨光中泛青:“足下的劍穗散了。”
那截褪色的紅繩還纏在銅錢上,繩頭金線繡著個模糊的“裴”字。少年——現在該叫他裴十二了——劍勢一滯。他低頭瞥見杜衡腰間晃動的詩囊,突然冷笑:“原來是個酸丁。”
染血的靴尖踢開府兵尸體,裴十二彎腰扯下尸身腰牌。杜衡看見他后頸露出一道猙獰箭疤,像蜈蚣般爬進衣領。“告訴官府,”腰牌劃出拋物線墜入湖心,“殺人的是裴十二。”
遠處已有馬蹄聲逼近,杜衡突然抓住裴十二手腕:“是鹽鐵使的黑幡馬隊!”
掌心相觸的剎那,他感覺對方脈搏快得像受困的狼。裴十二甩開他的手,斷劍卻往身后藏了藏。杜衡趁機拽住他袖口:“鹽倉巷有處廢宅——”
話音未落,一支鳴鏑箭釘入他們腳前青磚,箭尾白羽嗡嗡震顫。
腐壞的鹽包在墻角堆成慘白的山。
裴十二的斷劍抵住杜衡心口,劍鋒沾的血珠滾落在對方洗得發白的衣襟上。“現在能說了?”他瞇起眼睛,“你怎么認得裴家劍?”
杜衡慢慢從懷中掏出一方殘破的絹帕。帕上墨跡暈染,依稀可見一首絕句:“……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落款“開元二十一年于裴府”。
“家父曾是揚州鹽綱押司,去歲押送突厥貢品入京時……”杜衡喉結滾動,“親眼見裴旻將軍在朱雀街上,以一根竹筷擊落吐蕃刺客的毒箭。”
斷劍突然劇烈顫抖。裴十二劍格上的狼頭紋在暗處泛著幽光——那本是御賜的“金狼護劍”,如今只剩半只狼耳。
暗處突然傳來三下掌聲。
“好一曲《俠客行》。”青袍男子從鹽垛后踱出,腰間金魚袋晃得刺眼,“可惜李太白這首詩……寫的是‘刺客’。”
杜衡渾身冰涼。淮南道巡察使李霈!去年在長安曲江宴上,此人談笑間便讓三位進士“失足落水”。
李霈的指尖掠過杜衡的詩囊:“本官最愛才。你這藏匿之罪……”突然抽出一卷染血的麻紙,“就以這《鹽稅論》相抵吧。”
裴十二的斷劍暴起,卻被杜衡死死按住手腕。少年劍客這才發現,書生袖中藏著半截磨尖的判官筆。
“晚生謝過大人寬量。”杜衡聲音清朗得反常。
“不謝。”金魚袋在昏暗中劃出血色弧線,“我們會再見面的。”
待馬蹄聲徹底消失,裴十二一把將杜衡摜在鹽堆上:“你找死?”鹽粒簌簌落進他們衣領。
杜衡望向窗外。落日正沉在湖心小瀛洲的塔尖后,那方向通往長安。
“他要的不是你的命。”杜衡輕聲說,“是裴將軍臨終前,從突厥帶回的那半張漠北輿圖……對嗎?”
裴十二的劍哐當落地。
揚州城的暮鼓敲到第三響時,杜衡終于站在了杜宅的側門前。他下意識摸了摸袖袋——裴十二斷劍上沾著的血卻已在自己袖口凝成紫黑色的痂。
揚州杜宅的烏頭門在雨中泛著冷光。
“喲,咱們的'進士郎'終于舍得回來了?”
杜衡猛地抬頭。嫡兄杜琮斜倚在廊柱上,手中把玩著一把鎏金裁紙刀。月光下,刀鋒正挑著幾片被雨水泡發的碎紙——那是杜衡藏在床底的《鹽稅論》初稿。
“長兄這是何意?“杜衡聲音發緊。
杜琮突然揚手,碎紙如雪片般撒了滿地。“爹讓你跟著漕船學記賬,不是讓你寫這些大逆不道的東西!“他靴底碾過紙上“朱門酒肉臭“的字樣,“知道上一個寫這種詩的傻子在哪嗎?”
裁紙刀寒光一閃,刀尖抵住杜衡喉結:“在運河底喂魚。“
偏院突然傳來瓷器碎裂的脆響。杜衡瞳孔驟縮——那是父親寢房的方向。父親杜明遠癱在胡床上,左腿空蕩蕩的褲管下露出猙獰疤口。
“安西戰場丟的腿,換來個鹽鐵轉運的肥差……”杜琮湊近他耳邊,“你若敢連累杜家,下次斷的就是你握筆的手。”
第二日夜,子時。
油燈下,杜衡翻看著漕運賬冊,上面的批注觸目驚心:“天寶二年,虧空三十萬石——奉李公諭,改作‘漂沒’。”
突然,窗外傳來環佩輕響。杜衡卻見一女子立在月光里,手中捧著一方鎏金匣。
“來者何人?!”
“十二郎讓我給你。”她指尖撫過匣上突厥紋,匣中殘破的羊皮地圖上,一條朱砂路線貫穿漠北,終點標著詭異的狼頭符號。杜衡猛然想起裴十二劍格的斷狼紋——它們本該是一對。
……
次日清晨,李霈的拜帖竟送至杜府。
“杜郎君這《鹽稅論》,倒是比令尊的腿更有價值。”李霈把玩著案頭玉鎮紙,突然話鋒一轉,“不過本官好奇……你與那裴氏余孽……”
杜衡垂眼,袖中判官筆硌得腕骨生疼。他推過一頁新詩:“大人既愛詩,不妨品鑒這首《詠蟹》——‘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李霈臉色驟變。詩中“橫行”二字濃墨重彩,分明暗諷他族叔李林甫專權!他看向杜衡的眼神,暗了又暗……
又一暴雨夜。
杜衡跪在父親床前,看著那只枯槁的手將魚符按進自己掌心。杜明遠空洞的褲管下,傷口還在滲膿血。
“這是當年......高仙芝將軍給我的。“老人聲音嘶啞,“安西都護府的行軍文書......能保你過潼關。“
杜衡重重叩首,額頭抵在父親殘缺的膝蓋上。十年前那個抱著他騎馬的將軍,如今只剩下一具裹在錦緞里的殘軀。
“你好自為之吧”,杜明遠頓了一下,“杜家經不起折騰了”
……
巷口陰影里,裴十二拋來染血的包袱。包袱攤開,里面是半張與羊皮地圖材質相同的絹布,其上血書狂草:“安西有變,速尋封常清。勿信李姓人。“
雨幕中突然傳來弓弦震顫之聲。裴十二的斷劍凌空劈落兩箭。第三支卻深深扎進杜衡背上的書箱——箭桿上纏著半截紅繩,正是昨日瘦西湖畔斷掉的劍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