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誰在我的大腦里彈鋼琴
我盯著培養皿中那片薄如蟬翼的神經芯片,它浸泡在淡藍色營養液中,表面泛著微弱的金屬光澤。這枚承載著另一個人全部記憶的芯片,是我五年心血的結晶。
“柯博士,您確定要親自進行首次人類記憶移植實驗嗎?“我的助手林小雨站在實驗室門口,手指不安地絞著白大褂的衣角,“倫理委員會那邊...“
“倫理委員會批文在這里。“我頭也不抬地指了指桌上那沓文件,“而且我已經簽了自愿同意書。作為這項技術的發明者,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做第一個受試者。“
實驗室的冷光打在我蒼白的臉上,眼下是連續熬夜留下的青黑。墻上的電子鐘顯示凌晨3:17,整個神經科學研究所只剩下我這間實驗室還亮著燈。
我拿起那片芯片,它比一片阿司匹林還要輕,卻承載著一個靈魂的重量——已故鋼琴家陳默的全部記憶。三個月前,他在一場車禍中腦死亡,家屬同意將其大腦捐獻給我的研究項目。經過復雜的神經編碼和記憶提取,他的生命以數據的形式被保存了下來。
“記憶移植不同于器官移植,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林小雨的聲音有些發抖,“陳默的記憶可能會覆蓋您原有的...“
“那正是我想要驗證的。“我打斷她,將芯片放入植入器的凹槽中,“記憶疊加還是替代?意識共存還是吞噬?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能通過實驗獲得。“
我躺上手術臺,將植入器對準耳后已經標記好的位置。這個部位可以直達海馬體,人類記憶的中樞。
“開始記錄實驗日志:記憶移植首次人體實驗,時間2045年11月15日凌晨3點21分,受試者柯瑾,27歲,神經科學博士,記憶供體陳默,32歲,職業鋼琴家,死因交通事故導致腦死亡...“
植入器發出輕微的嗡鳴,我感到耳后一陣刺痛,接著是冰涼的液體流入大腦的感覺。世界突然變得模糊,仿佛有人調低了現實的透明度。
“柯博士?您還好嗎?“林小雨的臉在我眼前晃動,聲音忽遠忽近。
我想回答,卻發現自己無法控制聲帶。一陣強烈的眩暈襲來,眼前閃過無數陌生畫面:黑白琴鍵上飛舞的手指,舞臺刺眼的聚光燈,一個女人的笑臉,然后是刺耳的剎車聲和劇痛...
當我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正坐在鋼琴前。
這不是研究所的實驗室,而是一間寬敞的客廳,落地窗外是城市夜景。我的手指——不,這不是我的手,這雙手修長有力,指甲修剪得短而整齊,是鋼琴家的手。
“陳默?“我聽到自己說出一個陌生的名字,聲音低沉磁性,不是我的聲音。
低頭看見自己穿著黑色高領毛衣和休閑褲,胸前垂著一根銀色項鏈,墜子是一個音符形狀。鏡子里映出的是一張男人的臉,棱角分明,眼角有細小的笑紋。
“這是...他的記憶?“我喃喃自語,卻用著他的聲音。
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屏幕上顯示“經紀人周婷“。我下意識滑開接聽——這個動作如此自然,仿佛我已經這樣做過千百次。
“默默,明天的演出曲目確定了嗎?主辦方希望你能加一首肖邦...“
我張嘴想說我不會彈鋼琴,出口的卻是:“告訴他們,我會加一首《革命練習曲》,但不能再多了。“
掛斷電話后,恐慌如潮水般涌來。我拼命想要掙脫這個夢境,卻發現自己越來越深地陷入陳默的記憶和身份中。我能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愛,對舞臺的渴望,甚至...對那個叫周婷的女人隱秘的愛戀。
“柯瑾!醒醒!“一個遙遠的聲音刺入這個夢境。
世界再次扭曲,陳默的公寓像被水洗過的油畫般褪色。我劇烈地喘息著,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實驗室的手術臺上,全身被冷汗浸透。
“您昏迷了整整十分鐘!“林小雨臉色慘白,“生命體征一度很不穩定,我差點就叫救護車了!“
我顫抖著摸向耳后,那里有一個微小的創口貼。“成...成功了嗎?“我的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己。
“芯片已經植入,但不知道記憶融合程度...“林小雨遞給我一杯水,我注意到她的手在發抖。
水杯在我手中突然滑落,砸在地上碎成幾片。我盯著自己顫抖的手指——這不是因為虛弱,而是某種肌肉記憶。我的指尖無意識地在膝蓋上輕輕敲擊,那是《革命練習曲》的前奏節奏。
“天啊...“我輕聲說,既恐懼又興奮,“我真的...記得怎么彈鋼琴。“
接下來的三天,我把自己關在研究所的公寓里,記錄著每一個異常現象。陳默的記憶不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而是像一層覆蓋在我原有記憶上的透明薄膜。當我放松警惕時,他的習慣、技能甚至情感就會接管我的身體。
第四天凌晨,我在洗手間的鏡子前發現自己在刮胡子——盡管我根本沒有胡子。更可怕的是,我對著鏡子練習微笑,那是一個男人的、充滿魅力的笑容。
“停下來!“我狠狠扇了自己一耳光,疼痛讓我短暫地奪回了控制權。
我跌跌撞撞地回到書桌前,打開實驗日志記錄:“記憶移植導致身份認知混亂,供體記憶具有強烈的行為驅動力,尤其在疲勞或注意力分散時容易占據主導...“
寫到一半,我的手突然不受控制地轉向素描本,迅速勾勒出一架鋼琴的輪廓,然后是音符和五線譜。不到五分鐘,一首簡短而憂傷的旋律躍然紙上,右下角簽著“陳默“的名字。
“不,這是我的身體!“我憤怒地撕碎素描紙,卻在紙屑飄落時感到一陣尖銳的心痛——那是陳默的情感反應。
第五天,我決定嘗試主動探索陳默的記憶,而不是被動地被侵入。我戴上腦機接口設備,連接到自己設計的記憶檢索程序。如果必須與這個“房客“共處,至少我要知道他全部的秘密。
系統啟動后,我閉上眼睛,像翻閱一本書那樣瀏覽陳默的記憶。大部分內容如預期般平淡:無數個小時的鋼琴練習,演出前后的緊張與興奮,與朋友的小聚...
直到我觸及他死亡前一周的記憶。
畫面中,陳默坐在一家咖啡館的角落,面前放著一臺打開的筆記本電腦。他神色緊張,不斷環顧四周,手指快速敲擊鍵盤。屏幕上是一份加密文件,標題為“神經記憶項目資金流向“。
“這是...我的研究項目?“我困惑地皺眉。
記憶中的陳默將U盤插入電腦,拷貝了幾份文件。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背后響起:“陳先生,沒想到在這里遇到你。“
陳默猛地合上筆記本,轉身面對來人。當我看清那個人的臉時,一股寒意從脊背竄上來——那是徐明,我的研究搭檔,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副主任。
“徐主任?您...認識我?“記憶中的陳默強作鎮定。
徐明微笑著坐下,那笑容讓我毛骨悚然:“當然,我看過你的演出。不過我更感興趣的是,你為什么在調查我們的研究項目?“
接下來的記憶片段混亂而模糊:爭執,威脅,陳默奪路而逃...然后是最后的記憶——刺眼的車燈,刺耳的剎車聲,以及...徐明站在路邊冷漠的臉。
“這不是意外...“我猛地斷開連接,渾身發抖,“陳默是被謀殺的!“
更可怕的想法擊中了我:為什么陳默的記憶中會有關于我們研究項目的文件?為什么徐明要殺他?而我,現在成了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實驗室的門突然被推開,我嚇得幾乎跳起來。徐明站在門口,一如既往地穿著筆挺的西裝,金絲眼鏡后的眼睛微微瞇起。
“柯瑾,聽說你的實驗成功了?“他緩步走近,目光落在我耳后的繃帶上,“為什么不通知我呢?畢竟,這是我們共同的項目。“
我下意識地后退,撞翻了椅子。陳默的記憶在我腦中尖叫著危險,我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抽搐——那是逃跑的沖動。
“我...我想先確認結果再匯報。“我努力控制著聲音的顫抖,“數據還在整理中。“
徐明微笑著,那笑容讓我想起陳默記憶中的最后一幕。“真令人期待。“他輕聲說,“不過柯瑾,你看起來狀態不太好。需要我送你回家嗎?“
“不用了!“我的反應過于激烈,看到他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我趕緊補充,“我...我還要做一些記錄。你先回去吧。“
徐明點點頭,轉身走向門口。在門關上的前一秒,他回頭說:“對了,陳默的家屬要求取回他的遺物,包括所有研究數據。明天我會來處理,你準備好交接。“
門關上了,我癱軟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后背。這不是巧合——徐明知道什么了?他想要銷毀證據?
我顫抖著打開電腦,調出陳默記憶提取的全部數據。如果徐明真的要銷毀這些,那么陳默死亡的真相將永遠消失。而我,作為記憶的承載者,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
一個瘋狂的念頭浮現在腦海:如果陳默的記憶可以影響我的行為,那么他的技能呢?他的...戰斗本能?
我閉上眼睛,嘗試主動喚起陳默的全部記憶。不同于之前的抗拒,這次我徹底敞開心扉,邀請那個陌生的靈魂進入我的意識最深處。
劇痛如閃電般劈開我的頭顱,無數記憶碎片如暴風雪般席卷而來。我咬緊牙關承受著,感覺自己的意識正在被撕裂、重組...
當疼痛終于消退時,我睜開眼,感到有些東西永遠地改變了。我走到實驗室角落那臺塵封已久的電子鋼琴前——那是用來測試神經反應的設備。
我的手指懸在琴鍵上方,然后,如行云流水般,《革命練習曲》從指尖傾瀉而出。這不是我在演奏,也不是陳默在控制,而是我們——一個全新的融合體。
“明天徐明來的時候,“我輕聲對自己說,“我們會準備好的。“
我的右手無意識地摸向解剖刀,將它滑進口袋。這個動作如此自然,仿佛我已經計劃了很久。陳默的記憶告訴我:有時候,生存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獨奏。
而明天,我將演奏屬于自己的安魂曲。
我整夜未眠,手指在電子琴鍵上機械地移動著。肖邦的《革命練習曲》已經重復了十七遍,每一次彈奏都比上一次更加流暢。我的指尖發燙,指關節隱隱作痛,卻停不下來。
這不是我在彈奏。
每當我想把手從琴鍵上移開,一種強烈的抗拒感就從腦海深處涌上來。陳默的記憶像粘稠的糖漿,包裹著我的每一個念頭,改變著我的每一個決定。
窗外,第一縷晨光刺破云層。我看了看表——早上6:23,距離徐明來實驗室還有三個小時。
我強迫自己站起來,雙腿因久坐而發麻。洗手間的鏡子里映出一張陌生的臉:我的眼睛下方掛著深重的黑眼圈,嘴角卻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那種陳默在演出前常有的、緊張的微笑。
“停下,“我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你是柯瑾,27歲,神經科學家,不是陳默。“
鏡子里的我眨了眨眼,表情變得困惑。有那么一瞬間,我感到兩個意識在腦海中拉扯,像兩頭爭奪領地的野獸。
我打開水龍頭,將冰冷的水潑在臉上。水溫低得刺骨,卻帶不來一絲清醒。陳默的記憶已經扎根在我的意識深處,與我自己的記憶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離。
回到工作臺前,我打開電腦,調出記憶移植實驗的所有數據。如果今天發生什么意外,這些數據必須保存下來。我將它們加密后上傳到云端,又拷貝了一份到U盤——就是陳默記憶中的那個銀色U盤。
我的手指在鍵盤上停頓了一下。這個動作...陳默也這樣做過。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天,他也曾這樣緊張地備份文件。
一個可怕的想法擊中了我:徐明殺死陳默是因為那些研究資料,而現在,我成了活著的證據。
我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這雙曾經只擅長操作精密儀器的手,現在能流暢地彈奏肖邦。如果陳默的技能可以移植,那么他的其他特質呢?他的...求生本能?
實驗室的時鐘指向8:45時,我做好了準備。解剖刀藏在白大褂口袋里,冰涼的金屬貼著大腿。電腦屏幕上是陳默記憶提取的原始數據,隨時可以一鍵發送給學術倫理委員會。
9:03,門開了。
徐明走了進來,身后跟著兩名保安。他今天穿著深灰色西裝,金絲眼鏡后的眼睛微微瞇起,像打量實驗動物一樣看著我。
“柯瑾,你看起來...不太一樣。“他的聲音輕柔,卻讓我后背發涼。
我下意識地摸了摸耳后的傷口:“實驗很成功,記憶移植完全可行。“
“是嗎?“徐明走近幾步,目光掃過凌亂的工作臺和角落里的電子琴,“我聽說你昨晚一直在彈鋼琴?“
我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仿佛想要再次觸碰琴鍵。這個細微的動作沒有逃過徐明的眼睛。
“有趣,“他嘴角勾起一絲冷笑,“看來不只是記憶,連肌肉記憶也移植了。“他突然轉向保安,“你們先出去,把門關上。“
當房間里只剩下我們兩人時,徐明的表情瞬間變了。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腕,力道大得讓我疼得吸氣。
“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他壓低聲音,“瀏覽陳默的記憶?發現了一些不該發現的東西?“
我試圖掙脫,但他的手指像鐵鉗一樣緊:“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這只是科學實驗——“
“別裝了!“徐明猛地把我推向工作臺,我的后腰狠狠撞在桌沿,疼痛讓眼前一陣發黑,“陳默死前接觸的最后一個人是我,現在他的記憶在你腦子里。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他松開我的手腕,卻從西裝內袋掏出了一把小巧的手槍。金屬在實驗室的燈光下泛著冷光。
“徐明,“我聲音發抖,“你殺了他...你制造了那場車禍。“
徐明沒有否認,只是用槍指了指電腦:“刪除所有數據,包括備份。然后我們會去手術室取出你耳后的芯片。“
“即使你拿走芯片也沒用,“我說,“記憶已經融合了,我...我記得一切。“
“那就更遺憾了。“徐明嘆了口氣,語氣幾乎稱得上溫柔,“你知道這項技術值多少錢嗎?軍方、情報機構...他們會為完美的記憶移植技術付出任何代價。而陳默,那個多管閑事的鋼琴家,差點毀了這一切。“
他逼近一步,槍口對準我的胸口:“現在,刪除數據。“
我緩慢地轉向電腦,手指在鍵盤上移動。屏幕上,刪除進度條開始走動。10%...30%...徐明緊盯著屏幕,槍口微微下垂了一厘米。
就是現在。
我的右手伸進口袋,握住解剖刀。與此同時,一種奇怪的感覺涌上心頭——這不是我的計劃,而是陳默的。在那一瞬間,我的身體仿佛被另一個靈魂接管。
當進度條走到75%時,我猛地轉身,解剖刀劃出一道銀光。徐明反應極快,但還不夠快——刀鋒劃過他持槍的手腕,鮮血頓時涌出。
手槍掉在地上,滑到實驗臺下方。徐明怒吼一聲,用沒受傷的手掐住我的脖子,把我狠狠撞在墻上。我的后腦勺撞擊墻面,眼前金星亂冒。
“你以為借用一個死人的記憶就能打敗我?“徐明咬牙切齒地說,手上的力道越來越大。
缺氧使我的視線開始模糊。就在這生死關頭,陳默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完整的、鮮活的記憶。我看到他最后一次演出的舞臺燈光,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愛,甚至...他在車禍前一刻的恐懼與不甘。
這些記憶給了我力量。我的腿突然抬起,膝蓋狠狠頂向徐明胯下。這一擊精準得不像是我能做到的——是陳默,他的身體記憶在指引我。
徐明痛呼一聲,松開了手。我趁機掙脫,撲向地上的手槍。手指剛觸到冰涼的金屬,徐明就從背后拽住我的頭發,把我拖了回去。
我們在地上扭打起來。徐明雖然受傷,但力氣仍然大得驚人。他翻身壓住我,雙手再次掐住我的脖子。我的視線開始變黑,手指無力地抓撓著他的手臂。
“結束了,柯博士。“徐明喘著粗氣說。
就在我即將失去意識的瞬間,一個聲音在我腦海中響起:左側口袋。這不是我的想法,而是陳默的。我用盡最后的力氣,左手摸向白大褂的左側口袋——那里有另一把器械,一根長長的探針。
我抽出探針,毫不猶豫地刺向徐明的脖子。
他發出一聲不似人類的慘叫,松開了手。我趁機推開他,爬向不遠處的手槍。當我轉身時,看到徐明跪在地上,雙手捂著脖子,鮮血從指縫間涌出。
“你...不是柯瑾...“他艱難地說,眼神中充滿難以置信,“是陳默...“
我舉起槍,手穩得不可思議:“我們都是。“
槍聲在密閉的實驗室里格外震耳。徐明向后倒去,額頭上一個鮮紅的孔洞。
我癱坐在地上,全身發抖。手中的槍掉在地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耳邊是自己的喘息聲,還有...另一個人的。陳默的記憶此刻無比清晰,仿佛他就站在我身后,與我共享每一次呼吸。
不知過了多久,我掙扎著站起來,走向電腦。刪除進度停在92%——我提前設置了暫停。我點擊取消,然后打開郵箱,將全部研究資料發送給了學術倫理委員會和警方。
做完這一切,我轉向角落里的電子鋼琴。手指觸碰琴鍵的瞬間,淚水模糊了視線。我不知道自己在為誰哭泣——是為差點死去的自己,為真正死去的陳默,還是為那個已經不復存在的、純粹的我。
《革命練習曲》再次響起,這一次,我無法分辨是誰在彈奏。
三天后,警方結案。新聞報道稱,神經科學研究所副主任徐明因非法人體實驗和謀殺罪被通緝,在拒捕過程中被擊斃。關于記憶移植技術,官方說法是實驗失敗,項目永久終止。
我站在陳默的墓碑前,手指無意識地在腿上敲擊著復雜的節奏。墓碑上刻著一行小字:“他的音樂永不止息“。
“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如此。“我輕聲說,將一束白玫瑰放在墓前。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是林小雨發來的信息:“柯博士,有人找你,叫周婷。她說她是陳默的經紀人。“
我盯著那個名字看了很久。在陳默的記憶里,這個名字帶著溫暖的光暈和隱秘的愛意。我的心臟——不,是我們的心臟——為此加快了跳動。
“告訴她我馬上到。“我回復道,最后看了一眼墓碑,轉身離開。
風拂過墓園,帶來遠處某個孩子彈奏的鋼琴聲。那旋律如此熟悉,仿佛一個靈魂在向另一個靈魂低語。我的手指再次開始移動,與遠方的琴聲同步。
研究所咖啡廳的玻璃門反射著午后刺眼的陽光。我推門而入時,手指不自覺地在大腿側面敲擊著《革命練習曲》的節奏。三天過去了,陳默的記憶不但沒有消退,反而與我融合得更加緊密。有時候我甚至會在早晨醒來時,下意識地摸向并不存在的胡須。
咖啡廳角落里,一個穿米色風衣的女人站了起來。她約莫三十出頭,栗色短發,眼角有一顆淚痣。在陳默的記憶里,這顆淚痣被無限放大——他曾在演出后的慶功宴上,偷偷用手指撫摸過它。
“柯博士?“她伸出手,“我是周婷。“
我的手指與她相觸的瞬間,一股電流般的記憶碎片閃過腦海:后臺昏暗的燈光,她嘴唇上的紅酒漬,還有兩人躲在道具間里的那個吻。這些記憶如此鮮活,讓我的心臟漏跳一拍。
“你...你好。“我強迫自己松開手,聲音有些發抖,“陳默經常提起你。“
周婷的眼睛微微睜大,隨即恢復平靜。她示意我坐下,從包里拿出一個牛皮紙袋:“我想你應該看看這個。“
紙袋里是一沓照片。第一張是陳默和徐明在某個實驗室的合影,兩人都穿著白大褂。照片右下角的日期顯示這是在陳默死亡前兩周拍攝的。
“陳默認識徐明?“我皺眉,“他的記憶里...“
“他的記憶被篡改了。“周婷打斷我,聲音冷靜得不自然,“柯博士,陳默從來不是鋼琴家。“
我的手指突然痙攣,打翻了面前的咖啡杯。褐色的液體在桌面上蔓延,像一條蜿蜒的小河。“什么?“
“陳默是徐明的研究助手,三年前參與記憶移植實驗的第一批志愿者。“周婷的聲音壓低,“實驗出了意外,他的原有記憶被完全覆蓋,以為自己是個鋼琴家。“
我的太陽穴突突直跳,陳默的記憶在腦海中翻騰——那些練琴到指尖出血的日夜,第一次登臺時的緊張,獲獎時的喜悅...這些怎么可能是假的?
“不可能,“我搖頭,“我移植的是真實記憶,我能感受到...“
“你能感受到徐明想讓你感受的。“周婷從紙袋中取出另一份文件,“這是原始實驗記錄。徐明發現記憶不僅可以移植,還能編造。他創造了'鋼琴家陳默'這個人格,用來掩蓋實驗失敗。“
我的視線掃過文件,上面密密麻麻的記錄確實顯示陳默原本是個毫無音樂背景的理工科學生。最下方是徐明的簽名和一行小字:“建議全面重構,植入替代記憶。“
“那為什么徐明要殺他?“我聽見自己的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周婷的眼睛閃過一絲異樣:“因為陳默開始恢復真實記憶了。他找到了一些不該找到的東西,關于第一個死于這項實驗的人...“
就在這時,我的后頸突然一陣刺痛。陳默的記憶中浮現出一個全新的片段:深夜的實驗室,電腦屏幕上是一個年輕女子的腦部掃描圖,文件名是“柯瑾_記憶擦除_完成“。
我倒吸一口冷氣:“等等...第一個實驗對象是誰?“
周婷的嘴角微微上揚:“你終于想到了。柯博士,或者我該叫你...陳默?“
咖啡廳的聲音仿佛一瞬間遠去,我的耳邊只剩下血液奔流的轟鳴。陳默的記憶如決堤的洪水,沖垮了我所有的認知防線——我看到“自己“站在鏡子前,鏡中卻是陳默的臉;我看到“自己“的雙手在鍵盤上飛速敲擊,寫著關于記憶移植的論文;我看到徐明拍著我的肩膀說:“陳默,從今天起你就是柯瑾了。“
“不...“我抱住頭,感覺意識正在分裂,“這不可能...我有柯瑾的全部記憶!童年、大學、博士學位...“
“都是植入的。“周婷從包里拿出一個小型注射器,“徐明花了三年時間完善你的新人格。可惜他太感情用事,保留了太多陳默的潛意識行為模式,比如彈鋼琴的習慣。“
她動作太快了。我還沒反應過來,注射器已經刺入我的頸部。冰涼的液體注入血管,我的四肢立刻變得沉重。
“這是什么?“我掙扎著想要站起來,卻從椅子上滑了下去。
“記憶抑制劑。徐明死后,我需要回收他的研究成果。“周婷俯視著我,眼神冷酷得陌生,“別擔心,你不會死,只是柯瑾這個人格會慢慢消失。畢竟,我們需要陳默的大腦繼續研究。“
地面冰冷堅硬,我的視線開始模糊。在失去意識的邊緣,一段從未見過的記憶突然浮現:周婷和徐明在某個黑暗的房間里接吻,她手指上戴著訂婚戒指...
“你是...他的...“我艱難地吐出幾個字。
周婷蹲下來,貼近我的耳朵:“未婚妻。聰明的男孩。“她用陳默記憶中最親昵的稱呼說道,“可惜你永遠只能是女孩了。“
在藥物完全生效前的最后一秒,我的手指碰到了地上打翻的咖啡杯。陳默的記憶突然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一個鋼琴家在舞臺上處理突發狀況的本能反應。
我用盡最后的力氣,將咖啡杯砸向桌角。瓷器碎裂的聲音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周婷不得不后退幾步。這一瞬間的干擾已經足夠——我的另一只手抓住了她放在桌上的鋼筆,狠狠刺向她的膝蓋。
周婷的尖叫聲中,我掙扎著爬向門口。藥效使我的動作笨拙如提線木偶,但陳默的身體記憶接管了一切——他曾經在藥物測試中經歷過類似狀態,知道如何利用腎上腺素爭取時間。
“攔住她!“周婷在后面喊道,“她有精神病!“
咖啡廳的顧客驚恐地讓開一條路。我跌跌撞撞地沖出門外,撞進午后的陽光中。街道在眼前扭曲變形,每一束光都像是刺入大腦的鋼針。
跑。必須繼續跑。
我的雙腿機械地移動著,不知道要逃向何方。藥效和奔跑加速了血液循環,記憶如走馬燈般在眼前閃回:七歲生日時父親送的顯微鏡(這是柯瑾的記憶),第一次觸碰三角鋼琴的感動(這是陳默的),博士論文答辯的緊張(柯瑾),與周婷在后臺的親吻(陳默)...
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
人行道上的路人變成模糊的色塊。我拐進一條小巷,背靠著潮濕的墻壁滑坐在地上。呼吸像是被火燒過一樣疼痛,但更痛的是腦海中兩個互不相容的人生在互相撕扯。
口袋里的手機震動起來。我顫抖著掏出來,屏幕上顯示“林小雨“。接通后,助手急切的聲音傳來:
“柯博士!你在哪?警方剛剛搜查了徐明的公寓,發現了一些東西...關于你的!“
“我...不...“我的舌頭沉重如鉛,“不知道...我是誰...“
“什么?聽著,他們找到了一段視頻,是三年前的。徐明和...和你,但你看上去不一樣!他們說...他們說你可能不是柯瑾!“
手機從我手中滑落。林小雨的聲音還在繼續,但已經無關緊要了。答案一直就在那里,埋藏在記憶的最深處,等待著被發掘。
我閉上眼睛,讓兩股記憶洪流徹底交匯。不再抵抗,不再分辨。如果記憶定義了一個人,那么我既是柯瑾,也是陳默。如果身體才是真實的邊界,那么這具女性軀體中的男性靈魂又該如何自處?
巷口傳來腳步聲。我抬起頭,期待著看到追來的周婷或是警察。但出現在陽光中的是一個意想不到的身影——我自己。
不,準確地說,是柯瑾。短發、白大褂、略顯蒼白的臉色,與我記憶中的自己一模一樣。她站在巷口,逆光中看不清表情。
“終于找到你了。“她說,聲音與我完全相同,“我猜你現在很困惑。“
我的嘴唇顫抖著,發不出聲音。這不可能...除非...
“三年前,徐明的第一次記憶移植實驗。“她慢慢走近,“對象是他的助手陳默和剛剛死于意外的柯瑾。他試圖用陳默的大腦承載柯瑾的記憶,但實驗失敗了。“
她蹲下來,直視我的眼睛。如此近距離地看著“自己“的臉,這種體驗詭異得難以形容。
“陳默的人格沒有完全消除,而是分裂了。徐明不得不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記憶結構來維持平衡。“她——或者說我——輕聲解釋道,“但我們都低估了記憶的力量。它們會找到回家的路。“
“你是...真的柯瑾?“我艱難地問。
她搖搖頭:“和你一樣,都是部分。不同的是,我來自備份。“她從口袋里拿出一個神經芯片,與我耳后的一模一樣,“徐明在完全擦除我的記憶前做了備份。周婷激活了它。“
遠處傳來警笛聲。假柯瑾——或者說另一個我——站了起來。
“他們來了。周婷被捕了,警方發現了徐明非法實驗的所有證據。“她俯身取下我耳后的芯片,“現在,做個選擇吧。繼續當柯瑾,還是回歸陳默?芯片決定主導人格。“
我看著她手中的兩枚芯片,突然明白了徐明實驗的真正意義。記憶不是靈魂的容器,而是靈魂本身。當記憶改變,人也就改變了。
“我選擇...“我伸手握住她拿著芯片的手,“...全部。“
警笛聲越來越近。陽光透過巷子上方的晾衣繩,在地面上投下條紋狀的陰影。我恍惚看見自己站在十字路口,一邊是實驗室,一邊是音樂廳。兩個身影同時向我伸出手——一個是徐明,一個是周婷。
而我,站在原地,無法移動。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