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仙途渡魂 雙界之子

蘇妄站在唐人街那座爬滿青苔的老舊牌坊下,仰頭望著檐角懸掛的銅鈴。海風帶著咸濕的氣息拂過,銅鈴便發出細碎而綿長的輕響,像是在低聲訴說著這片土地的過往。陽光透過稀疏的梧桐葉,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隔壁糖水鋪飄來的陳皮香,混著不遠處天主教堂的鐘聲,構成了他從小熟悉的味道。

他的生母林月嬋,是土生土長的唐人街華裔。她的祖父早年漂洋過海來此,靠著開雜貨鋪扎根,家里的樟木箱里至今鎖著繡著牡丹的舊肚兜,墻上掛著泛黃的粵劇海報。林月嬋自小在“落雨大,水浸街”的粵語童謠里長大,跟著戲班的老師傅學過幾段《帝女花》,指尖至今留著撥弄月琴的薄繭。

十八歲那年的臺風天,成了命運的轉折點。狂風卷著暴雨砸向唐人街,漁船在近海瘋狂搖晃,像是隨時會被巨浪吞噬。林月嬋正在雜貨鋪閣樓整理賬本,忽然聽到后巷傳來重物墜地的聲響。她舉著煤油燈出去查看,竟看到一個身著素白道袍的少年蜷縮在紙箱堆里,渾身濕透,發髻散亂,懷里緊緊揣著一枚瑩潤的玉佩。那便是從清霄閣偷溜下山的莫云舟。

莫云舟本是奉師命來尋“海外靈脈異動”的根源,卻因不懂俗世潮汐規律,在風暴中靈力耗竭,差點被卷入漁船螺旋槳。林月嬋心善,把他藏進閣樓,用姜片熬了驅寒的紅糖茶,坐在他身邊講《八仙過海》的故事。她的粵語帶著南洋腔調,把鐵拐李講得活靈活現,竟讓這個從小只知吐納練氣的修仙少年,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間煙火”的暖意。

靈脈異動平息后,莫云舟因私自下山觸犯門規,被召回宗門逐出師門。三個月后,他渾身是傷地回到唐人街,只在雜貨鋪的柜臺上留下那枚能感知危險的玉墜,和一句讓林月嬋紅了眼眶的話:“此身已無歸途,唯留一脈相傳。”那時,林月嬋才發現,自己腹中已悄然孕育了新的生命。

蘇妄便是在這樣的交融里長大的。白日里,他跟著母親在雜貨鋪幫忙,聽隔壁開茶樓的陳叔用帶著福建口音的粵語講當年下南洋的艱辛,看端午時華人會館前舞龍獅的隊伍踏碎滿地艾草;到了夜里,莫云舟留下的那本線裝修仙古籍便成了他的課本,月光透過窗欞灑在書頁上,他跟著口訣運轉靈力,指尖能凝出小小的光球。

兩種世界的碎片在他骨血里共生。他會用靈力幫巷尾的吳阿婆舒緩風濕疼痛,也會在圣誕節時,給隔壁猶太鄰居的女兒解釋:“圣誕老人和灶王爺一樣,都記得每個孩子的心愿。”他的書包里,既裝著《論語》,也放著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翻開的書頁上,偶爾會留下靈力灼燒的淺痕。

可近來,唐人街的空氣里多了一絲詭異。先是開茶樓的陳叔,打烊后突然對著空無一人的街道用英語大喊“我要回家”,眼神空洞得嚇人;接著是教中文的吳老師,在黑板上寫著“仁義禮智信”,筆尖卻不受控制地畫出扭曲的符號——那些符號,蘇妄在修仙古籍的插圖里見過,是引魂的“渡亡文”,只是本該方正的筆畫,卻帶著南洋巫術特有的彎鉤。

晚飯時,林月嬋握著那枚玉墜的手微微發顫。蘇妄瞥見玉墜表面泛著一層青灰,像蒙了層洗不掉的塵埃——這是父親留下的警示,危險正在逼近。他放下碗筷,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檐角的銅鈴還在輕晃,只是那聲音里,似乎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嗚咽。

蘇妄知道,屬于他的“仙途”,從不是清霄閣古籍里描繪的云端之路。他要守護的,是這片既有粵劇唱詞又有教堂鐘聲的土地,是那些在文化碰撞里生根發芽的故事。今夜,他腰間別上了母親連夜縫制的護身符,口袋里揣著從古籍里撕下來的靈力運轉圖譜,準備去探尋那詭異背后的真相。

版權:云起書院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三原县| 南召县| 鱼台县| 兴安盟| 炎陵县| 临武县| 阳朔县| 莱州市| 巨鹿县| 武山县| 水富县| 织金县| 霍邱县| 吴江市| 灵寿县| 罗江县| 大同县| 子长县| 电白县| 农安县| 平远县| 阿城市| 凤翔县| 射洪县| 潜山县| 高阳县| 福鼎市| 光山县| 西宁市| 姜堰市| 巴东县| 灌南县| 射阳县| 方正县| 砀山县| 莆田市| 古丈县| 甘德县| 金平| 逊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