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翅
我喜歡鳥,卻從來不養。何況家也不讓。
每每看見檐下飛過的燕子,便想起故鄉的竹山。那里的鳥是不怕人的,常三三兩兩落在田埂上,歪著頭看農人耕作。記得幼時讀過自己寫的“千頃綠翠圍芒山,溪山黃稻隨我枕“,當時只道是尋常,如今想來,竟是寫盡了故鄉風物。
家鄉的鳥是自由的。清晨推窗,便見麻雀在曬谷場上跳躍,啄食散落的谷粒;午后的竹林里,斑鳩“咕咕“地叫著,聲音穿過層層竹葉,顯得格外幽遠。最難忘是暮色中的白鷺,它們排成一字,從稻田上空掠過,翅膀劃破晚霞,投下細長的影子。
鄰家阿婆養過一只畫眉,關在竹籠里掛在檐下。那鳥兒叫得極好,卻總撲棱著翅膀撞向籠壁。一日雨后,籠門不知怎地開了,鳥兒倏地飛去,只留下幾片羽毛在籠底顫動。阿婆念叨了好些日子,我卻暗自為那鳥兒歡喜。后來想起自己寫的“偶有禽語詢過客,家家忙戶勤耕種“,便覺得這鳥兒定是飛回了那樣的鄉野——在炊煙裊裊的村落間,在農人荷鋤而歸的田埂上。
客居城市多年,最念家鄉的鳥鳴。這里的鳥聲總夾雜著汽笛,顯得單薄而急促。而故鄉的鳥叫是從容的,伴著晨霧升起,隨著夕陽西沉。有時半夜醒來,恍惚聽見窗外有布谷鳥在叫,仔細聽去,卻是遠處工地的機械聲。這才驚覺,自己竟把機器的轟鳴聽作了鄉音。
前日得家鄉來信,說竹山下的老屋還在,只是周圍的田地多半荒了。年輕人去了城里,只剩下些老人還守著幾畝薄田?!凹壹颐羟诟N“的景象,怕是再難見到了。信末附了張照片,老屋前的曬谷場上落滿了麻雀,竟無人驚擾。
我忽然明白,我之愛鳥,原是愛那與鳥共處的鄉居歲月。鳥兒的自在,恰是故鄉給予的寬容;鳥鳴的清脆,正是鄉土孕育的生機。如今故鄉漸遠,鳥聲亦稀,唯有在夢中,還能聽見竹山下那熟悉的“咕咕“聲,看見白鷺掠過金黃的稻田。
不養鳥,或許是因為知道,再精致的鳥籠,也裝不下整片竹山的翠色。那對自由的翅膀,終究要翱翔在“千頃綠翠圍芒山“的故鄉天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