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烽火現佳人,尋路思流年
何惟芳第一次見白婉君的時候,是民國八年,那年煙雨蒙蒙一如他的心情,剛好碰上了老母親給自己請私塾老師,他問她叫什么名字,她大方的說,“我叫白婉君”。他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白襯衫,白鞋子和白色的裙子上。她說她和白色有緣分,不僅姓白,衣服是白色,性格也一如白色般干凈純潔,它代表的就是這個意思,可何惟芳覺得這個姓氏有些不吉利,會往紅白喜事上聯想。
“你是對的,要想文章寫得好,就得多聯想。”白婉君說到。每次上她的私教課何惟芳都積極回應,因為她的確長得漂亮,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可白婉君的意思是不想這么早談戀愛。希望他還是以學業為重。
白婉君家里只有一個老母親,父親死的早,所以只能早早出來當老師掙錢。她還有個弟弟,叫白十三,才剛剛牙牙學語,家里的重擔讓她不得不早早地步入社會,這是何惟芳喜歡的一點,他時常泡在歌舞廳等娛樂場所,都是些穿著很暴露的女子,所以他是第一次見到過這樣嚴肅拘謹的女子。
在他的印象中,她穿得嚴嚴實實的,一點漏出來的地方都沒有,這讓何惟芳感到無比地有安全感,這是他第一次對一個女子有好感。
白婉君教他語言文學,是他最喜歡的課程,他還記得她身上芬芳的茉莉花香味。讓他心神蕩漾。
不過白婉君不喜歡他家里太過于吵鬧的氛圍,覺得不正經,于是教了一年學就辭職走了,直到多年后的現在,他才記得原來小時候自己還愛慕過這樣一個女子。
民國十九年,這次不同的就是,她被迫在歌舞廳當舞娘,涂上了厚厚的胭脂,穿著光鮮亮麗的衣裳,一顰一笑都那樣的艷麗動人卻無可奈何。
“是你?”何惟芳道,“你怎么會在這里?”他大驚失色,兒時那么刻板的白小姐今天怎么會登上大歌舞廳的舞臺,還這么恰如其分,他看呆了。
待她跳罷一支舞曲,鏡頭轉向留聲機,記錄他們匆匆而過年華的歌曲,這是何惟芳喜歡的事業,和音樂相伴相思,思什么,思流年。
她說,“我是特務,我是留在這里的共產黨人的暗樁,日本人潛伏在這里,想要奪取上海皇帝的金銀珠寶,共產黨人剛好在這里鏟除異黨,我是接到這個命令才留下來這里工作,他們需要知識分子來瓦解奢靡的資本家組織,這就是我站在這里的理由,你一個公子哥能曉得什么,只是這鶯歌燕舞吸引你的罷。”
何惟芳大驚失色,一旦上升到家國的高度他就差口氣,他家里人是不允許他和共產黨走那么近的,因為他家里只有他一個獨苗苗,如果被日本人抓走了,那么老夫人會昏死過去的。他爹也是說“寧愿他在外面跟十個粉頭在一起,也不愿意他卷入黨國之爭”。
所以他只能流連在煙花巷陌之中,直到他再一次遇到了白婉君,她雖是小門小戶出身,可能力不凡,一個人挑起了偵查黨國的重任。這是何惟芳高山仰止的。
杏花雨下,梧桐樹旁,何惟芳的思緒一點也沒有收起來,想著昨夜那些許多婀娜多姿的女子,包括白婉君,他尋思著要不組建一個戲班吧,給家里的老人沖沖喜,請到家里來唱堂會,老太太肯定喜歡。
他的父親還停留在清朝末年的封建社會生活里,看不見外面世界的紛紛揚揚和新潮思想的胡亂碰撞。許多次他的不理解給何惟芳造成了身體和精神的摧殘和折磨,他在想出路,在想怎么才能讓父母接受與時俱進的新派生活,這也是婉君看到的他大家族里的沉疴。
婉君說,“你家里就是封建時期的大觀園,一屋子沒有生存能力的老弱婦孺,如果不想辦法與時俱進,你們很快就會凋零下去。”
一個女子都能看清的問題,何惟芳怎么會看不清呢。
所以這是他的努力,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努力跟上自己喜歡的她。
白婉君的母親也死在了日本人手里,如今她就和她的弟弟一起生活在一個胡同口里,租了一間民房,夜晚去大歌舞廳唱戲為生。
何惟芳其實是打心底里開心的,自己喜歡的女子最后走到了自己身邊,和自己的生活產生了絲絲縷縷的關系,他樂在其中。
“婉君,百樂班開起來了,你來當主持怎樣。我把百樂班交給你去打理,每個月到我家來唱一兩段,銀子我按照你之前單位的薪酬給,你看可好?”
婉君點點頭,同意了何惟芳的邀請,可她不愿意搬到他家的偏房去住,就想住在八大胡同口里,何惟芳說沒問題,有什么需要他幫忙的盡管說。
白婉君深知自己如果和他好上,一切貧困的日子就能煙消云散,可她還是邁不出去那道坎,不愿意把自己最深刻的想法告訴他。
何惟芳只能默默地等待,等待她走向自己的那天。
可他等不到,因為日本皇軍頭領山本野夫看上了她,她為了躲避到處奔逃,可是不愿意去投奔何惟芳,怕給他家里引禍上門,于是她只能到處躲避,最近,何家的堂會她也不去唱了,何老太太問起來,說自己還是蠻喜歡婉君這個孩子的,可以把她留作偏房,可是婉君不愿意那樣做,她選擇消失。
曾經風靡一時的“紅鶯”突然消失不見了,何惟芳到處尋找也找不到她的下落,她的弟弟也說不知道她的去向,她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他的視線。
他想和她共度良辰美景,共赴人生下半場,可是每次都在快要達成目的的時候,她消失不見了。
這中間的十幾年,也沒有磨平她高傲的性子,只要是自己決定的事情,再難也會走下去,只要她認定了,就不會聽別人的勸和意見,孤注一擲地選擇自己所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