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紅色圍巾
初次見他是在我家附近的公園。
那時是早春,但氣溫已經開始回暖。
他坐在長椅上,穿著米色的大衣,還戴著一條顯眼的紅圍巾。
他把大半張臉埋在圍巾里,一動不動的,好像睡著了。
正巧,我走得有些累,于是悄悄走近長椅,坐下。
與他相隔不過半米遠。
我斂起打量他的目光,看向樹梢上的小鳥。桃樹剛抽芽,光禿的枝條冒出星零的綠。黑白色的小雀在樹上只歇腳,不叫喚。
難得的靜謐時光。
我察覺到那個人的目光,于是扭頭——我們四目相對。
他的眉眼,很好看,即使被額前碎發所遮擋。
我們心照不宣地一起轉正身子。
我在望天,他在看地。
“你是新搬來的嗎?”我問。
他輕輕嗯了一聲,他說:“沈楓,我是周雪。”
沈楓,是我的名字。
我出生在十一月末的南方醫院,我爸瞧見了醫院里有種楓樹,火紅的楓葉給了他取名的靈感,和媽媽商量一番后,便敲定這兩個字。
很多人同我爸媽一樣,都覺得我名字好聽,但他們不懂。
他們最先知道我名字的時候,九成人會認定我是個男孩。在見到我本人后,便會啊一聲。
驚訝。
本該被老師叫上講臺做自我介紹的帥氣男孩卻變成了個嬌小的女孩。
周雪,和我同病相憐,并且受刻板印象迫害更深。
他是我的高中同學,班上男生貌似都不太喜歡他,換句話說,他不合男生群。
具體原因,我也不清楚。
我最先對他關注不多,只知道他叫周雪,是個男的,顏值還行,班上幾個漂亮女孩愿意和他玩。
后來,因為一次作文比賽,我和他漸漸熟絡起來。
高二,語文老師在班上布置了一篇周記,任意題材。
我寫的是一篇廢話。講的是戴眼鏡和不戴眼鏡加散光后對世界的觀感,清晰與模糊。
可眼鏡戴久了,度數上漲,也漸漸看不清這個世界了。
一個人的成長亦是如此。
幾天后,教語文的鐘老師把我和周雪還有另外兩女一男叫進辦公室。
他希望我們能夠參加全國性的作文比賽。
鐘老師創了一個群來轉發作文相關的要求。
當晚,我QQ聯系人那欄冒出一個紅點。
我點開驗證消息,極簡短的六個字映入眼簾。
[沈楓,我是周雪。]
我同意了。
七日雪:[晚上好。]
木風:[嗯,晚好。]
然后是半個小時的沉寂。
七日雪:[你是不是喜歡看番。]
木風:[一般,看的很少。]
七日雪:[我之前看到你鉛筆盒外別著一個自由之翼,所以…]
木風:[鏈接發你?]
七日雪:[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七日雪:[我是說,你也是巨人粉,好巧。]
木風:[不是,我只看番,不是粉絲。]
七日雪:[嗯嗯,那假如讓你選進某個兵團,你進哪個?]
木風:[不知道,假如我進入巨人世界,估計只能當個被奇行種吃掉的平民。不過,非要選一個,那還是調查兵團吧,你呢?]
七日雪:[我會做出和你一樣的選擇。]
后來,我們又聊了很多。
聊寫作,喜歡某某作家的某某作品,琢磨某某作家的某某寫法。
小說?散文?意識流?剪拼式?順序、倒敘、插敘,補敘。
聊電影,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哪國的?什么類型的?主演是誰?
也偶爾聊聊時政,哪個國家發生什么特大事故。
音樂,運動,美食,等常見話題也被周雪和我深入探究一番。
聊天聊天,自然是聊的話題遠如藍天,涉獵范圍很廣。
但我們的聊天僅限于網絡。
在現實生活中,在班級里,我們座位相隔太遠,我很少同他說話。
其實,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我們曾暢所欲言的話題。
直到,周六早上。
我翻開語文課本的第一頁,一張紙條和一張電影票赫然出現在我眼前。
紙條上的字很丑,像扭曲成團的蚯蚓,要是洇了水就會化成一長串省略號。
紙條落款:七日雪。
他要我在周末上午看電影,印度的喜劇電影,我和他都鐘意的類型。
同齡人,我身邊的朋友,很少有喜歡看喜劇的,尤其是印度的喜劇。
大多數男生喜歡看漫威的超級英雄,女生喜歡看校園結出的青澀愛情。當然,這是一種刻板印象,難免有個例,但總體如此。
他們覺得電影看一半突然出現一群人唱歌跳舞很浮夸。可這正是印度電影區別于其他電影的特色之一。
周雪和我持有同樣觀點。
到了影院門口,周雪向我走來,手里捧著兩杯咖啡,他遞給我一杯。
“焦糖瑪奇朵,你上回和我提過的。”
“謝謝,不過電影院不是不讓自帶飲品嗎?”
“我帶了包,我們裝包里帶進去。”周雪笑笑。
我也笑了,多聰明的人。我指指自己的背包,和他說我包里裝著從家里做好的爆米花。
找到位置后,我們并排坐著,邊吃邊看。
這場人很少,偌大的院場只有我和周雪兩個人。
所以,我們可以毫不顧忌地大笑。
分享彼此的見解。
那是我第一次見周雪笑,笑聲倒是挺好聽的。
后來每個月中旬的周日上午,我們都會相約去影院。
他請一場,我請一場。
可每當我請他時,不論熱門冷門都有其他人在場。于是,我們只好做個安靜的看客。
周雪很會挑時間段,他請我看電影的場次通常只有我們兩個,要么看一半有人進場,但沒過一會兒就會離場。
周雪十分熱衷于寫觀后感。
他有時寫在紙上,可我辨認不清,和他提過后他就直接發文檔給我。
我有時也很想寫,但總懶癥突發,只好隨便說兩句。
周雪的觀后感寫得精切,對主題的解讀一針見血,有些話語簡煉,但會勾起我的久久回味。
這大概就是“啟發讀者思考”的現實體會吧。
我至今還記得,周雪在那次華人作文大賽中得了一等獎,而我,沈楓,只拿了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