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苦命鴛鴦

1898年1月17日

深冬清晨的第一抹晨曦透過薄云,溫柔地灑向大地,宛如一縷縷金色的絲線,驅散了夜的陰霾,帶來了新的生機。

大雪初晴,古老的紫禁城在皚皚白雪的裝點下到處銀裝素裹,那層層疊疊的金屋古松,紅墻黛瓦,飛檐翹角一片粉妝玉砌,盡是煥然一新的模樣。

清風拂過,片片雪花從屋頂簌簌飄落,光緒皇帝上書,緩緩走到窗前,靜靜地聽雪落下的聲音,默默出神。這是時光匆匆的腳步,更是來自冬日深情的呼喚。

冬日里的紫禁城總是別有一番韻味,靜謐和諧,恢宏大氣,這份獨屬于皇家的威嚴肅穆光緒皇帝本應盡情享受,但自從甲午年大清與東洋的戰爭輸的一敗涂地以來,光緒皇帝極度的羞恥感和恐做亡國之君,把祖宗留下的萬里江山拱手相讓的憂慮讓他整日茶飯不思,坐立難安,臉上從此再也看不出一絲笑容。這樣煎熬的日子,他不知不覺已然度過了四年,但拖著疲憊的身軀,在抑郁和焦著的心情中還要掙扎多久,他自己也無從知曉。除非大清的列祖列宗顯靈,保佑他盡快獲得一份拯救帝國于危難、百姓與水火的良方。

不可否認,他是個有自尊心,有理想,而且血氣方剛的青年,他希望大清國在他的統治下能夠國泰民安,繁榮昌盛。黎民百姓們也能過上安居樂業,舒心、幸福的生活。可年復一年,他這個躊躇滿志的窩囊皇帝即便絞盡腦汁,殫精竭慮,可面對這風云變幻的一切,他不僅束手無策,甚至是始料未及。他不明白,像自己如此勤政為民,克勤克儉的好皇帝,為什么成了一個千夫所指的小丑,是自己太無能,還是真的生不逢時?想到這里,光緒皇帝又是一聲長嘆,不禁潸然淚下。

“皇上!皇上!您又在琢磨什么呢?”調皮的珍妃雖生的眉清目秀,楚楚動人,但她總是習慣一身男裝,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光緒皇帝的面前,只為博他一笑,“皇上可否有什么心事,讓奴才幫您出出主意?”

“原來是珍哥兒啊!”光緒皇帝喜出望外,但只是一瞬間,他又隱藏了臉上的喜悅,低聲責備道,“可不敢胡說,你不知道隔墻有耳嗎?叫老佛爺的人聽去了,又該責怪你干預朝政了。上次挨的那一頓板子,你不覺得疼,我都替你疼,怎么受了這么大的罪就沒讓你長了記性?”

珍妃若無其事,甜甜地笑著:“皇上待奴才恩重如山,如果是為了皇上,別說是挨板子,只要皇上吩咐,無論做什么事兒,奴才都萬死不辭!”

光緒皇帝搖搖頭,哭笑不得地說:“唉,真拿你沒辦法,在這個偌大的皇宮里,也就是你,也只有你才能這樣天不怕地不怕,隨心所欲地活著!”

珍妃故意擺出一副神秘兮兮的姿態,試探地問:“讓奴才猜一猜,皇上是不是很想見那個其母懷胎十二個月才生下他的康有為?”

“你怎么知道?”光緒皇帝大為震驚,轉而又噗嗤一聲樂了,“你呀!你呀!沒事就愿意說別人的壞話!快告訴我,你是怎么猜到我很想見他的呢?”

“玩笑歸玩笑,這也確實是他自己這樣說的!奴才又沒有胡編亂造!”珍妃打趣著,“自打公車上書之后,康有為聲名鵲起,這天下誰人不知能讓大清起死回生的唯一辦法便是學習日本的明治維新,自上而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皇上愛民如子,昔才如命,召見康有為見面,那不是遲早的事兒嗎!”

“怎么?連我們珍哥兒也覺得康有為是個可用之材,將來能夠幫我治國理政,獻計獻策?”光緒皇帝似乎聽出了珍妃話里有話,她在極力向自己推薦康有為,因此不禁好奇地問,“你說說這康有為到底是何方神圣?為什么連我的幾位太傅也點名道姓,極力引薦?”

“奴才才疏學淺,哪兒懂什么治國理政的道理?自然也無法判斷康有為到底是不是個可用之人!”珍妃故意自謙地笑著,“不過奴才的師傅文廷式和娘家的幾位兄長倒是時常和奴才提起過。他們私下里都讀過康有為寫的取鑒外國史事,以宣揚變法主張的三本書《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和《波蘭分滅記》,對他的學識都贊不絕口!”

光緒皇帝聽了,繼續饒有興趣地問:“這幾本書我也看過,寫得的確很不錯!珍哥兒,你平時在宮里也很喜歡看和西學有關的書嗎?”

“奴才性子急,對看書也不感興趣。但奴才從小在廣州通商口岸長大,后又隨家父游歷西洋諸國數年。俄國,英格蘭和德意志的達官顯貴們都是家父要好的朋友,奴才小時候在酒會上都和他們見過幾面。”珍妃得意洋洋地大談特談起來,對她在西洋的過往點點滴滴的回憶如數家珍,“所謂西學,百聞不如一見,在西洋待了這么久,對西學奴才也是略知一二的!”

“人人都道西洋是自由平等,國富民強的極樂世界,可我困在這暗無天日的紫禁城,當著傀儡皇帝,這樣好的光景,想來也是無緣相見了!”光緒皇帝說著說著一籌莫展,再次陷入了沉思。

珍妃耐心地開解著光緒皇帝:“皇上大可實行變法,讓大清也變得像西洋強國一樣政通人和,物阜民豐。況且我大清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泱泱大國,要是進行了全面的革新,奴才相信,大清的強勢未來是西方的列國都無可比擬的。皇上也會作為勵精圖治的開明之君,載入史冊,流芳千古。”

“說得對!”光緒皇帝斬釘截鐵地回答,這一席話可當真是說進了光緒皇帝的心坎里,“看來我非要見見康有為不可了!”

“那皇上何不趕快行動,明日就傳召康有為進宮覲見?”珍妃順水推舟道。

“我又何嘗不想,可是哪兒有那么容易?”光緒皇帝一聲長嘆,說著,他又擺出一副一本正經的姿態,開始模仿起了老氣橫秋的恭親王:“皇上!皇上!萬萬不可!奴才堅決反對皇上會見康有為!本朝法律,非四品以上之官,皇上不能召見,免失身份!”

珍妃被光緒皇帝的一舉一動逗得哈哈大笑,但以她的聰慧,這點兒小事兒自然難不倒她,珍妃轉了轉眼珠,立刻想了個主意:“皇上大可告訴恭親王自己是開明之君。如今為了救國救民,廣開言路勢在必行,就算破了例,想必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如若有知也必然不會怪罪!”

光緒皇帝無可奈何:“你說的這個我早就試過了!可恭親王總以這是祖制,屢次拒絕!在我的苦苦哀求下,他終于同意,今康有為卑微小臣,皇上若欲有所問,可令大臣傳語。“

“這的確是祖制,皇上也很無奈,恭親王不但是元老級的重臣,而且還是宗室中有名的賢王,最重要的是他是老祖宗最信任的人,權力之大無人能比!”珍妃點點頭,若有所思道,“不過這個恭親王還算是通情達理,他既然同意皇上找大臣代為傳語,不防皇上可以按照他的建議先試試!我們可以以退為進么!”

“你說的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光緒皇帝頻頻點頭,暗暗稱贊,“既然如此不如事不宜遲,就安排在大年初三這天于總理衙門的西花廳,派北洋大臣李鴻章、總理衙門行走翁同龢、兵部尚書榮祿、刑部尚書廖壽恒、戶部左侍郎張蔭桓與維新派人士康有為會見!”

珍妃伏在光緒皇帝的耳邊,悄悄地說:“皇上可知,您今兒邁出了這一小步,對大清來說,可是讓歷史邁出了一大步呢!奴才覺得皇上離重新掌握軍政大權,做回真正天子的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此話當真?”光緒皇帝聞聽此言,心中似乎燃起了從未有過的希望,“你是說我還有機會通過變法將太后和那一幫老臣的權利都收回自己的手里?”

珍妃毅然決然地回答:“當然了,不管別人怎么看皇上,皇上在奴才的眼里都是永遠一言九鼎的堂堂天子。此次變法,必然會得到西洋友邦的鼎力相助,他們無不希望皇上能夠親政,鏟除太后這顆絆腳石,這樣才能使他們獲得更大的在華利益!洋人們也深知,太后都這把年紀了,盡管有人對她天天山呼萬歲,可上天留給她的時間和機會怎么能夠跟皇上相比呢?太后就算是再專橫跋扈見到洋人,老實得還不跟個貓似的!皇上還這樣年輕,這樣前途無量,您就像這天上的太陽,大清子民無不日夜翹首以盼,沐浴著您的恩澤,國家才能欣欣向榮!”

“盈容,謝謝你!”光緒皇帝激動地一把拉起了珍妃的手,細細端詳著珍妃,眼里浸滿了淚花,喜極而泣,“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最懂我。老天爺還是眷顧我的呀,把你帶到了我的身邊,又因為選秀的陰差陽錯,成就了我們這段美好的姻緣,珍哥兒,當初給你選珍字作為封號,你當之無愧!你就是老天爺賜給我的珍寶,是我的福星啊!”

珍妃跟皇上雖然親密無間,可也甚少聽他說如此動情的話,不禁雙目濕潤:“皇上,你許久都有和奴才這樣說話了,怎么今兒個……”

“盈容,我自幼離家,墜入這似海的深宮,沒有父母的疼愛,也沒有手足之間的親情,太后雖是我名義上的母親,但她跟我之間只是互相利用,根本沒有血濃于水的那份感情。我原以為這一生只會在凄慘和孤獨之中度過,但到了現在我才明白,這一切我所經歷的磨難,都是長生天對我的考驗,這一切只為遇見你!只要有你陪我,再苦再難我都愿意!”

珍妃頗為感動,聽著聽著,亦是淚如雨下:“皇上,有我在,你放心……”

金色的陽光通過窗欞,灑下了點點斑駁的痕跡,斜照著他們稚氣未脫的臉龐。兩個人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珍妃就這樣依偎在光緒皇帝的懷里,光緒皇帝也緊緊抱著珍妃,情意綿綿地在上書房里情意綿綿了許久,許久……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們才能彼此惺惺相惜,互相扶持著度過這深宮中每一段寂寞而空虛的時光。也許二人的相愛相知就是為了譜寫下這一段相濡以沫,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版權:云起書院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吉隆县| 元氏县| 万宁市| 襄汾县| 玛曲县| 牡丹江市| 延津县| 郁南县| 湛江市| 大悟县| 海林市| 彰化县| 冕宁县| 饶平县| 盖州市| 连江县| 平度市| 兖州市| 邵阳市| 元谋县| 长乐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大英县| 黄浦区| 乐都县| 洪泽县| 乐都县| 闵行区| 汝城县| 靖宇县| 丹江口市| 津南区| 永泰县| 南丹县| 宁陕县| 昌图县| 平阳县| 富顺县| 泸州市|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