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寬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山村新潮
李大寬,名不副實。心小得如針米眼兒,沒用一個月光景,他就被一件事情折騰瘋了。
他怎么瘋了?當(dāng)很多人打遠(yuǎn)處看著白發(fā)稀疏的李大寬,都嘖嘖地贊嘆,原來他可不這樣啊。
起初,人們都大款大款地叫李大寬,現(xiàn)在都張大嘴巴瞪著眼睛,可憐著眼前這個五十歲的人,誰也不敢亂說話了。
那時,李大寬自己心里清楚,這些年混得也算可以了,不愁吃不愁穿。除了伺候那點山地外,就剩下伺候老婆了。他對老婆知疼知熱,飯菜都是李大寬做,就差沒喀嚓個木頭牌給供上了。人們稱贊李大寬的美人老婆,李大寬心里美著呢,李大寬的老婆五十多歲了,臉蛋長得白凈,細(xì)皮嫩肉的,一點褶都沒有,就像三十多歲的大姑娘。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入贅到外村的到外村,帶著孫男娣女的去城里買樓的買樓,留下一村的空巢老人。他們也不是不孝順,接父母們過去住,父母們誰也不去。
李大寬不尋思別的,住進(jìn)城里不方便不說,這逢年過節(jié)的給爹媽、爺爺奶奶、爺爺?shù)牡鶍?,上個墳、燒個紙,都得扛著一捆子紙趕小客車。多難啊?
李大寬聽爹娘說,爺爺用竹子扁擔(dān),挑著一對竹子編的挑筐,一只筐里裝著破被子、破褥子、針頭線腦兒、還有一口小鍋和幾只豁牙露齒的黑瓷碗;另一頭裝著爺爺?shù)牡锏陌坠?,后面領(lǐng)著奶奶,和剛剛六七歲的爹,就走到這萬里之外的山溝。那時候,哪個村子哪條溝都沒有名字,就是來了最早的一戶,有個瞎婆婆,之后人們陸續(xù)逃荒到這里安家,和外人打招呼,問起來,你們住哪個溝???就沒的說,我們住瞎子那個溝。盲人村就這么叫起來。李大寬知道祖輩艱辛地選擇這山高皇帝遠(yuǎn)的盲人村,用以躲避兵荒馬亂的年代,所以他倍加珍惜這個山溝、這片土地。
盲人村二十幾戶人家,與世隔絕,離大村子遠(yuǎn),不能成獨立之狀,只能和大村子合并一個村。大村子正在規(guī)劃,一撥人一撥人的,忙忙碌碌,正在興建二層洋樓,可規(guī)劃到盲人村,怕是三五年之后。還好,村村通公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這個偏僻的小溝,國家竟然給修了一條水泥路。溝內(nèi),還開起了小賣店。買個油鹽醬醋的,不用費事走出二十里地外,或去鎮(zhèn)上了。自打修上公路,小客車每天都來一趟。還有賣蔬菜水果的五星車、賣各種百貨的時風(fēng)三輪車、賣化肥種子的解放大汽車。李大寬的兒子在小客車上捎回臺新電視,盲人村就屁股那么大嘎達(dá)地方,都看到了。人們就想看看這新款的液晶電視,就想把那些老牌子也換換,換換倒是行啊,這盲人村是個大山溝,手機信號不在服務(wù)區(qū),老牌電視用兩根天線好歹也能接收,這液晶電視就不一樣了。李大寬的老婆沒有電視不行,她有失眠癥,她全憑聽著電視里吵吵嚷嚷地說話或者音樂才能睡著覺的。誰家的老婆誰不疼,何況,李大寬對老婆下作,是捧在手里怕嚇著,含在嘴里怕化了。李大寬就著急了,把舊電視搬來吧,朝東、朝西、朝南、朝北、抻長、縮短、拉近、扯遠(yuǎn)怎么鼓搗天線,就是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七色的斜條子,嘩啦啦地響,忽閃得大寬眼花繚亂。他自言自語:什么破玩意,動一下就動壞了?
老婆接他的話茬說,不是你搬壞了,是我們這信號不好。
他把舊電視又捧到地下,又把新電視放在寫字臺上,輕輕地貼在白色墻壁上,鼓搗哪個電鈕,電視屏幕就是嘩啦啦響。這可咋整?這可咋整?李大寬現(xiàn)在就是兩手捧刺猬,扔扔不了,撂撂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