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小說家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分手理由千萬條,容易說出第一條。
對于那些分手的情侶來說,真實的分手理由到底是什么,其實根本就不重要。分手,只要容易說出口,就行了。一條好的分手理由,就是一條說得出口的分手理由。
比如說,“性格不合”“八字不合”“星座不合”“屬相不合”這樣虛幻的理由,盡管聽起來挺扯的,但好歹也是個可以讓對方接受的理由。再怎么講,也比“你沒有錢”“你不夠漂亮”“我不再喜歡你了”“我不想再異地戀了”“我的事業比你重要”“我找到了更好的”這類現實的理由聽起來更好。總而言之,分手時,能用虛幻的理由,就一定不用現實的。畢竟,現實傷人啊。
姚莉娜沒有想到,相戀三年的男朋友張振宇會突然給他提出分手。更沒有想到,分手的理由竟然不是那種虛幻的。振宇拋出的,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理由,現實得讓莉娜的脊背,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更過分的是,她甚至連振宇本尊都沒見到,分手也是他人代述的。
那是一個下雨天的周五傍晚,莉娜和振宇約了一起晚餐,在他們熟悉的那家西餐廳。
莉娜早早地就到了,坐在他們經常坐的靠窗卡座上。
在很多女人看來,遲到是她們的特權,莉娜卻不這么認為。她喜歡早點到。給自己一些時間放空,發發呆也挺好的。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隨意地打在餐桌前的玻璃上,隨機地生成或長或短的線條,這些線條又隨緣地變細、變粗,或是突然一個拐彎,改變著自己的形狀。整個玻璃,頓時變成了一幅抽象而浪漫的油畫。
或許,戀愛中的人,看到什么都會覺得浪漫。
戀愛中的人,怎么看,怎么美。此時的莉娜,也成為這幅浪漫油畫中的一個景致。餐廳老板一定開心極了,莉娜這樣的大美女坐在窗前,顯然成了餐廳的活廣告。
不知不覺,莉娜已經等了半小時。她奇怪地拿出手機,打算問問振宇到底在搞什么。
可還沒撥通振宇的電話,就被打斷了。
“您好!您就是莉娜小姐吧?”一個中年男子,突然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是的,您認識我?”莉娜吃驚地看著這個中年男子,仔細地搜索著大腦中的數據庫,想找到這個男人到底是誰。
“我認識您,但您并不認識我。”中年男子面無表情地說。
莉娜更吃驚了,她本能地想要記住中年男子的特征,以便將來報警的時候,可以清晰地向警察描述疑犯的外貌特征。
結果讓她更失望。她根本記不住。
“我來這里,是替張振宇向您傳達一層意思。他為了理想的事業,不得不離開中國。他覺得,你們的緣分已盡。您再也不會見到他了。”
“什么?豈有此理!”莉娜氣炸了,“他人在哪里?”
莉娜想要振宇給自己一個解釋。這廝也太過分了,不僅連分手的理由都不舍得掩飾下,連分手也找人代為傳達。這個分手得有多隨意。
中年男子沒有理會莉娜的質疑,他對著莉娜略微點了點頭,然后面無表情地離開了。
后面的劇情,不用說也能猜出來。莉娜想盡了一切辦法,也沒有聯系上振宇。畢竟,誠心誠意地想要逃避一段感情的人,又怎么可能被找到呢?
莉娜氣呼呼地把自己關在家里,整個周末都沒出門。
她怎么也接受不了分手的事實,心情一次次地沮喪了起來。
“開門開門,你這個大傻瓜!”
有人在敲門,莉娜一聽就知道,這個人是她的閨蜜安子。
“還在想他呢?”安子把購物袋放在莉娜的茶幾上,“瞧瞧,我給你準備了好多好吃的。”
莉娜看了看從購物袋中散落出來的薯片、辣條、可樂、牛肉干,依舊提不起興趣來。
“忘了他吧!是否——可以考慮投入下一段感情了?”安子繼續生硬地轉移著話題,“擇日不如撞日,今天我就給你介紹一個?”
“明人不說暗話,我不是忘不了他。”莉娜白了安子一眼,“我是受不了他和我的分手方式,為了事業和我分手?我就會阻礙他的事業嗎?是什么事業,讓他可以毫不猶豫地舍棄我?或者說,這只是他的借口。”
“我的莉娜啊,優秀的男人多的是!”安子非常努力地想把話題往另外一個方向引導,“我還是給你介紹一些吧。”
“拉倒吧,他們能有振宇的一半好?”莉娜沒精打采地說,“我的原則是寧缺毋濫。”
“哎,隨緣吧。”安子邊說著邊拿起了手機,“哪怕你不想投入下一段戀愛,也給自己找點事情吧。推薦你看一部小說——趕緊看手機,已經推送給你了。”
莉娜沒精打采地拿起手機,打開連接,原來是一部叫作《2050》的小說,在小說閱讀客戶端上已經火熱得一塌糊涂。
她隨手翻了幾頁。
“不過是普通的網絡文學而已,不值得浪費時間。有這個時間,我還不如讀點文學名著。”莉娜面無表情地說,她從內心鄙視這些發表在網絡上的文學。
“你這種心情,能讀得進文學名著?”安子笑著說,“讀點網文,轉移下注意力吧!你可能看不起網上的這些爽文,可他們也有存在的價值啊,起碼可以讓你心情好起來,難道不是嗎?”
“也許吧。”莉娜敷衍道。
安子陪莉娜聊到深夜后,告別回家了。
送走了安子,莉娜感覺到有一些累,他滿以為自己可以借助這來之不易的疲憊,很快入睡,卻輾轉反側到了凌晨兩點,還是睡不著。
索性不睡了,莉娜打開燈,打算拿起手機玩一下。
刷朋友圈、刷微博、刷公眾號,這一例行流程,十分鐘就完成了,莉娜依舊沒有睡意。
反正也睡不著,繼續讀讀這部小說吧。莉娜心想。
這一讀,就讀到了早上八點。
莉娜發現,與其說《2050》是網絡文學,還不如說是發布在網絡上的文學。它徹底改變了莉娜對網絡連載小說的偏見。
作為一部描述未來世界的小說,《2050》并沒有把未來描述得特別發達,這讓身為科研人員的莉娜非常贊賞。在大多數描述未來的小說和影視劇中,哪怕是三五十年后的未來,都被它們描述成科技爆炸式的發展。
莉娜深知,以目前的情況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想要像科幻小說那樣,幾十年后人類就消除一切疾病?實現徹底的人工智能?移民火星?白日做夢!
還有小說的語言和詞匯,也讓莉娜癡迷不已。略帶生澀的漢語表達,讓莉娜感覺到既親切,又有一種遙遠的感覺。
莉娜看了看作者簡介頁面,除了留下一個叫“邦吉”的筆名,其他什么資料也沒有。
“好匪夷所思的名字。”莉娜心想,“這個作者肯定是個神經病。或者,他真的是活在2050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