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楚漢爭霸——英雄與梟雄的對決

項羽——勇猛善戰,軍事天才,一代戰神,兩軍對戰,排兵布陣,尋找戰機,無人可敵,以“正”克服

一、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項羽打得驚天地,泣鬼神。項羽僅率數萬楚軍,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的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楚軍戰士無不一以當士,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最終帶動諸侯義軍,一起全殲四十萬秦軍主力——王離的“長城軍團”和“章邯軍團”。秦軍已破,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由此確立了項羽在各路義軍中的絕對領導地位。

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戰爭所取得的一場巨大勝利。它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斗爭勝利的基礎,經此一戰,秦朝已名存實亡。而項羽破釜沉舟,在各諸侯軍龜縮于壁壘中時帶頭以楚軍猛攻秦軍,帶動諸侯聯軍殲滅秦將主力,如此的戰果令無數后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

二、彭城之戰

彭城之戰,是中國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范。

彭城之戰,項羽打得堅決,更打得巧妙。西楚國都彭城失守,項羽僅率三萬精騎回軍,疾馳南下,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其不意的進攻方向和進攻時間,拂曉從彭城西部突襲進攻,頃刻間造成“反楚聯軍”的驚惶混亂,最終打敗劉邦的56萬聯軍。

彭城之戰,楚軍依靠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創造了古代戰爭中快速決戰的典范,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

三、滎陽對峙

滎陽對峙,劉邦項羽對峙了28個月。項羽雖然百戰百勝,常常打得劉邦鼠竄,但他在滎陽對峙戰場中,常常被劉邦牽著鼻子走,到處滅火,打得很被動。最關鍵的是,項羽缺乏對軍事戰略的重視,韓信在北方戰線的大勝,導致了項羽的最終失敗。

滎陽對峙,充分體現了項羽的軍事弱點——缺乏對軍事謀略和軍事戰略的重視。

四、項羽其人

項羽是軍事天才,一代戰神,但項羽是人臣之才,一將之才,是可用之人,而非用人之人。項羽的帥才有些不達標,項羽的領袖才能更是遠不夠。

項羽,既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近古以來未嘗有”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優柔寡斷、只知用武不諳機謀的匹夫。

項羽的魅力:項羽在兩軍對陣中體現出來的軍事天才和爆棚戰斗力,蔑視天下的英雄氣概,以及貴族氣質,品質。

項羽最終失敗全因:政治幼稚;對軍事智謀和軍事戰略缺乏重視,導致軍事被動;剛愎自用的性格;迷信武力。

項羽在兩軍對陣中體現出來的爆棚戰斗力和軍事天才,令他迷信武力。他的百戰百勝,讓他更堅定了自己的武力迷信,而對軍事智謀和軍事戰略的忽視。

黥布的叛變,及劉邦集團對項羽集團的各種策反離間,讓項羽對部下的忠誠度產生懷疑,這極大限制了項羽的用人策略——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分兵。而分兵,項羽往往只會讓親近他,卻無能力的人掌兵權,不輸才怪。

劉邦也經歷過部下的背叛——雍齒背叛,曹無傷背叛,魏豹背叛。劉邦也經歷過盟友的背叛——彭城戰敗后,大多數盟友都背叛了劉邦。但,這些不但絲毫未影響劉邦用人,相反,還幫助劉邦的用人之道上升了一個層次——既要用人才,也要根據人才的忠誠度、權力大小、能力大小,該疑則疑,該防則防。劉邦用人,既是形勢所迫,不用人才,完全不是項羽對手,項羽能像提溜著小雞一樣提溜著劉邦,也來自于劉邦的自信——明人,劉邦基本能看清部下的忠誠度和能力大小,把他們組合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能極大降低用人的風險。

項羽在識人用人上,遠不如劉邦這個人精。項羽手下不乏忠勇之士,但項羽看不透他們,害怕讓他們掌了兵權后學習黥布叛變,這導致了項羽用人只能局限在項家將和妻族等親近他的人。而劉邦用人,知人善任,海納百川。

項羽既不懂得用陰謀手段誅除異己,也不屑于用陰謀手段,而且以形勢論,項羽也不需要搞陰謀手段,并且項羽對陰謀的識別能力也很差。政治斗爭軍事斗爭,陰謀手段其實也是一種可選擇的有效手段,可以換回多少生命代價。即使不屑于用陰謀手段,那么至少擁有識別陰謀的能力,可惜,項羽這方面的能力也很普通。

項羽政治幼稚:項羽政治幼稚有三方面原因。1.項羽是天生有些幼稚的那種人,天性使然。2.經過長期的人生鍛煉,人生經驗積累,至少相當程度上是可以改變天生幼稚的性格缺點的。但項羽主要還吃虧在太年輕,人生也太順,沒經歷過大的挫折,沒被社會徹底打入最底層,讓他有機會能重新深刻認識社會,認識人生世態,認識人,認識人性。而劉邦,天性聰慧狡猾,長期在社會底層混跡,出道時又都快五十歲了。與劉邦這種老江湖比,項羽太缺乏人生經驗。缺乏人生經驗,看人待事自然會比較幼稚天真。3.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所向披靡。這也導致了項羽遇事決策往往喜歡簡單粗暴的武力手段解決問題,而忽視了思考,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楚漢爭霸,實質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中年人戰勝了一個魯莽天真的青年人。

干大事業的人,一定的豐富的人生閱歷,人生經驗是必須的。越是干大事業的人,越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人生經驗,越需要歷練。

五、項羽的影響

項羽破釜沉舟的勇氣,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懺悔意識,霸王別姬的悲壯,英雄末路時寶馬贈亭長、頭顱送故人的豪爽,都使他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

項羽的悲劇其實是道德的悲劇,他之所以兩千多年來一直令人感嘆、追思懷念,多半在于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項羽在反秦、滅秦斗爭中建立的無與倫比的功勛我們應當給予肯定,同時對項羽在失敗中間所犯的錯誤,包括政治軍事及性格上的弱點值得我們永遠記取。

項羽是一位破釜沉舟永往直前的滅秦功臣,是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千古義士,是一位面臨烏江絕境毅然自刎而絕不肯茍且偷生的壯士,是一位被中國老百姓兩千年來不以成敗評價的歷史人物,也是一位襟懷坦蕩失敗得令人扼腕嘆息的本色英雄,更是一位中國藝術史上不朽的藝術典型。

六、“彼可取而代也”與“大丈夫當如此也”

項羽的話,干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也!”那口氣,就像囊中取物一樣。在項羽眼里,那位統一了全中國的“始皇帝”也沒什么了不起,甚至只配稱作“彼”,而且隨隨便便就可取而代之。這是自信,也是自大。“彼可取而代也”,充分顯示了項羽的霸氣和英雄氣概。

“大丈夫當如此也”,大丈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個樣子才是真正的大丈夫。顯示出劉邦的羨慕之情,更顯示出劉邦有做皇帝般大丈夫的豪氣。劉邦是個有豪氣,有大丈夫氣概的人。

霸氣:霸氣指的是一種專橫的氣勢,通常表現為不講道理、蠻橫無理。它不僅僅是勇武雄偉之氣,還包括一種盛氣凌人的態度。霸氣的人通常自信且具有膽識,敢于冒險和挑戰,但也可能顯得咄咄逼人。

豪氣:豪氣則是指英雄的各種品質,如勇氣、勇敢、自我犧牲和不自私等。它還包含豪放的氣概,表現為一種豪邁的氣勢和氣度。豪氣的人通常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勇往直前,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霸氣更側重于專橫和不講道理的氣勢,而豪氣則更注重英雄氣概和豪邁的氣勢。霸氣的人可能會顯得咄咄逼人,而豪氣的人則更多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豪氣比霸氣,層次更高。

霸氣,象征著力量和爭斗;豪氣,代表著氣度和精神。豪氣比霸氣更加大氣,劉邦比項羽也更顯得真英雄。

七、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指婦女的仁慈心腸,比喻處事優柔寡斷,施小恩小惠,不識大體。

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項羽有時在政治大事上會被情感左右,這叫不識大體,婦人之仁,不夠理性。這就是項羽的政治幼稚之處。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所向披靡。這也導致了項羽遇事決策往往愛逞匹夫之勇,喜歡武力手段解決問題,而忽視甚至忽略了政治考量。

情感與理性:每個人都有情感,也會有理性。但在大是大非上,必須理性占上風,不能被情感左右。項羽是個軍事將領軍事家,更是個政治家,但他有時就是會把情感用錯了地方。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绿春县| 资溪县| 中超| 舒城县| 红安县| 武隆县| 裕民县| 玛纳斯县| 德州市| 夏邑县| 崇州市| 巴东县| 宣城市| 承德市| 永登县| 陆河县| 额尔古纳市| 义马市| 汶上县| 诸暨市| 临夏县| 武夷山市| 房产| 湘潭县| 西乡县| 闻喜县| 吴川市| 佳木斯市| 玉门市| 浏阳市| 博白县| 阿图什市| 如皋市| 尼玛县| 中宁县| 和龙市| 东源县| 德格县| 旬邑县|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