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2章 《感恩的心》(第一版)讀者反饋集錦
- 第11章 尾聲
- 第10章 感恩祖國:是你給了我愛的天空
- 第9章 感恩大自然:是你給了我生存的環境
- 第8章 感恩對手:是你們讓我在競爭中成長
- 第7章 感恩合作伙伴:是你們給了我鼎力支持
第1章 感恩父母:是你們給了我生命
每個人都有父愛、母愛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對父愛、母愛的感動!
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對父親、母親的感恩!
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什么都不知道。
后來聽說,父親那時工作很忙,為了養活我們的家,他每天早晨天沒亮就必須出發,在路燈下趕著去上班,每晚都是在路燈下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那時,父親單位工作忙,他也正年輕,在單位干很多工作,有時還要加班到深夜。回到家,父親早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不能動了,母親看著心疼,老偷偷地掉淚。那時,父親除了每天辛苦地上班,還要照顧遠在農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每天擔心著四位老人的身體。由于工作忙不能親自去,父親經常打電話詢問四位老人的情況,今天叮囑吃藥,明天叮囑穿衣,生怕他們有個頭疼腦熱,有個三長兩短,一顆心老懸在嗓子眼兒。那時,父親還要照顧我們母子,為母親和她肚子里的我安排好生活。需要從外面買進來的生活用品,米面油茶,盆盆罐罐,穿的戴的,他都親手購買送到母親的手邊!父親雖然辛苦,但對自己則是隨便將就,他一心操持著這個家?,F在想,父親那時真是辛苦!
那時的母親,為了照顧肚子里的我,早早辭去了工作,在家中等待我的出生!為了我的安全,母親走路都非常小心,小跑不敢跑,大步不敢邁,生怕有一點兒閃失。
穿衣更不用說,穿多了怕上火,穿少了怕感冒。因為不管是上火,還是感冒,大夫說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聽說感冒發燒會生出智障嬰兒,嚇得母親每天都要仔細觀看天氣預報,生怕第二天因穿衣少而患感冒。為了讓我不缺營養,母親每天堅持吃帶有各種營養的補品,那些營養品味道不好聞,難以下咽,母親還是堅持服用,生怕我營養不夠。為了省錢,母親沒有雇保姆,洗衣、做飯、擦地板、收拾房子都是她一個人干,她在不敢用力又不能不用力的矛盾中小心翼翼地操持家務。稍微有一點點空閑時間,她便抓緊時間給快要出世的我做小衣服、織小毛衣。母親后來說,那時的她,不怕孤獨、不怕辛苦,沒有別的想法,就是一心一意孕育好我,平平安安地生下我這個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心肝寶貝?,F在想,那時真為難母親了!
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的父母親總算有了結果??呻S著我的降臨,父母的災難隨之而來!
先是母親的難產,斷斷續續的肚子疼預示我要來到這個世界了。父親、母親當然高興,可是還沒有來得及高興,疼痛就加劇了。母親的表情逐漸在變化,臉型逐漸在扭曲,變得誰也不認識了,疼痛使她在床上滾來滾去,撕心裂肺地喊叫一聲比一聲高,身體一會兒在床東頭,一會兒在床西頭,一會兒繃展,一會兒彎曲。兩只手一會兒抓枕頭,一會兒又互相糾纏摳捏,一會兒用勁抓捏床單,一會兒又用勁拍打墻壁,撕心裂肺地喊叫一直沒有停止……那時,母親很疼!那時,母親很痛!那時,我正脫離母親的身體走進這個世界!
俗話說:“人生人,嚇死人!”那時的父親,早被母親的狀態嚇得沒有主意了。醫護人員讓他壓住母親他就壓住,讓他拉住母親他就拉住,讓他抱住母親他就抱住,讓他摁住母親他就摁住……但他又不敢壓,生怕壓疼了母親;他也不敢拉,害怕拉母親的時候,他突然一拽會拽疼她;他也不敢抱,擔心抱住母親會使她轉動不方便;他更不敢摁,生怕一使勁會弄疼母親。他就在床邊上似壓非壓、似拉非拉、似拽非拽、似摁非摁地保護著母親,他不知所措,他痛苦極了!父親那刻真恨自己!恨自己無能為力!恨自己不能幫母親分擔疼痛,恨自己不會生孩子!因為,眼睜睜地看著愛人苦苦掙扎卻不能替她分擔,聽著她撕心裂肺的喊叫卻不能讓她輕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愛人在疼痛、在翻滾、在掙扎、在嚎哭……
五個小時的疼痛之后,隨著醫生手中的剪刀手起刀落,一個嬰兒降生了,那就是我!
母親在月子里沒有奶,父親只好另想辦法。由于剛開始吃東西,只能一次喂一點點吃的,為了不讓我餓肚子,每天要給我喂好幾頓飯!為了找我口味,一會兒找來牛奶,一會兒找來羊奶;一會兒灌一點紅糖水,一會兒灌一點稀米湯;一會兒兌一點米粉,一會兒兌一點藕粉;一會兒怕燙著,一會兒又怕涼著;跑上跑下,忙前忙后,花錢、跑腿、問價、看質、勾兌、熬制、灌裝、盛放、保溫、喂飯……哪一點也不敢馬虎,哪一點也不敢粗心。這還不算,忙歸忙,熬夜歸熬夜,父親的班不能不上吧!來了看我的親戚朋友不能不接待吧!許多活不能總交給年邁的奶奶干吧!
我出生的第一個月,是父母最難熬的一個月,也是父母最辛苦的一個月。白天父親要上班,母親既要抱我又要招呼客人。到了晚上,他們既要時時刻刻幫我蓋好被子,又要給我喂幾次吃的,還要給我掂幾次尿。一夜如此折騰,夜夜如此折騰,積攢了瞌睡,積攢了勞累,積攢了辛苦,積攢著父親母親的愛!
我滿月后,這樣的痛苦減少了,但別的痛苦又增加了!我給父母延續的痛苦是:我的尿開始多了,吃得多了。尿多了,就要多掂尿,一次兩次,三盆四盆;吃得多了,就要多喂,一勺兩勺,三瓶四碗兒。我給父母新的痛苦是:瞌睡逐漸不規律了,活動越來越多了,毛病開始添加了。瞌睡不規律的表現是:不管是白天黑夜,我想睡就睡,說醒就醒,我睡著,父母肯定不能睡,我醒著,父母干脆就別想睡。因為我愛活動了,睡醒就想鬧騰,鬧騰困了就又呼呼大睡,全然不顧父母的上班下班,繼續打亂父母的生物鐘,繼續打亂全家人的生活秩序。睡覺、鬧騰都不怕,父母都能忍受,最讓父母害怕的是,我的毛病開始添加!今天鬧一點傷風,明天鬧一點感冒,后天又有一點拉肚子。只要稍有不適,還不會說話的我就使勁地哭,使勁地蹬,使勁地扭動,父母唯一的辦法就是抱著我搖啊搖,搖啊搖。有時我整夜整夜地哭,整夜整夜地不睡覺,整夜整夜地頭不想挨枕頭,父母就整夜整夜地抱著我在房間里走啊走!搖啊搖!走啊走!搖啊搖!這樣的痛苦日子,父母過了一年有余!
再大些,我就想走路了。父母彎著腰,兩只手抓著我讓我學走路。我胡亂地拐,父母只能依著我走,我再走多長時間也不累,可父母一直彎著腰就不行了,但為了讓我早日學會走路,只能無怨無悔地扶著我、幫著我學走路!腰再累也得堅持,身體再困也得忍住,直到我學會了蹣跚邁步!
之后的幾年里,我學會了淘氣、冒險,也一直沒有讓父母省心!面對新奇的世界,我開心極了!一歲多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跳高運動員,從近一米高的床上往下跳,疼得哭了一天,媽媽也心疼地哭了一天;兩歲多的時候,我學著媽媽拿著鋒利的菜刀切菜,手被割得流血,父親邊包扎邊責怪流淚的媽媽;三歲多的時候,我學爸爸推他的自行車,我被壓在車子下面;四歲多的時候,我學會了爬院子里的歪脖子樹,從樹上掉下來,差點兒丟命??傊?,我一會兒搗火,一會兒玩水,一會兒拿開暖水瓶的塞子看看,一會兒拿鐵絲捅捅電源插座試試……我總是到處亂跑,到處制造緊張,到處制造麻煩,到處制造驚險。記得我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去鄉下,我趁大人不注意,自己跑去家門外的井邊觀看井里的娃娃,把驚魂未定的媽媽嚇得半死,將我抱在懷里整整哭了半天!這樣的事情一件接一件,一天變一個花樣;這樣的節目幾乎天天都要上演,樣樣都很新鮮!讓父母操心,讓父母驚魂,讓父母痛苦!
讓父母流淚!
緊接著,我上幼兒園了!緊接著,我上小學了!
緊接著,我上初中了!緊接著,我上高中了!緊接著,我上大學了!
長大了!這三個字寫起來很簡單,可這些年發生了許多事:爺爺生病了,姥爺住院了,父親做手術了,母親生病了,病痛一次又一次折磨著父母,爺爺去世了,姥姥走了,奶奶也去了,死亡一次又一次打擊著父母,家里沒錢了,朋友們上門逼債了,金錢一次又一次刁難著父母!夏天過去了,冬天又來了,歲月一天天地考驗著父母,父母下崗又上崗,上崗又下崗,今天辭職,明天被辭,他們在風雨中煎熬,在艱難中煎熬,在希望中煎熬!
這些,父母都熬過來了!他們掉過淚,流過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疼我,他們愛我,他們不讓我遭到一點風吹雨淋!不讓我受到一點寒凍酷熱,不讓我有一點口渴,不讓我有一點的饑餓,不讓我受一點委屈,不讓我看一點別人的臉色,讓我吃好,讓我喝好,讓我穿好,讓我玩好,讓我高興,讓我快樂!
這就是親情,叫我如何不感恩?
我感恩親情!
無言的母愛撐起兒女們的天空
少年時,我們便讀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我們靜下心來回憶自己成長歷程的時候,母愛總會時刻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令我們感動無比。
一位朋友說,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正是我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全家五口人就靠父親微薄的工資養家糊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為了增加孩子的營養,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條件,一天夜里,母親對父親說,家里的孩子已經都上學了,我想到外面找點活干,掙點錢貼補家用。父親問有什么事可做,母親說想割青草賣給奶牛飼養場。父親說這活太重太累,你的身體這么弱,吃得消嗎?母親說,可以堅持。父親拗不過母親的堅決,只好同意試試。
從那以后,母親每天都是凌晨兩三點鐘即起,披星星,戴月亮,在孩子們熟睡之際出門到處去尋找有青草的地方,并把帶有露珠的鮮草割下來碼放在手推車上送往飼養場。那滿滿的一車鮮草足有五六百斤重,是母親體重的好幾倍。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母親總是每天在那崎嶇的田間小路上吃力地拉著滿滿一板車草料去飼養場,肩上的拉繩深深地勒緊她的皮肉。時日久了,肩上的肉發紅了,起繭了。母親待賣完草料后還要匆匆地趕回家為孩子們做早飯,準備一日三餐,然后又是日復一日地做家務??粗⒆觽兂燥垥r狼吞虎咽的樣子,母親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似在欣賞,又似在嘆息。
在那個物資短缺、經濟拮據的年代,母親既為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感到高興,也為孩子們吃得“家里透支”而焦慮。唯一的辦法只有母親和父親省吃儉用,用他們的少吃或不吃來換得孩子們能夠多吃點。
朋友的一位鄰居曾感慨地對他說:“你媽媽真不容易呀!”
“媽媽真不容易!”是啊,當我們做孩子的時候,對這句話沒有多大的切身感受,等自己長大了,再細細品味,其間包含著多么深的敬意??!這位朋友長大后才知道,他的母親當時是在身體很不好的情況下硬撐著度過了那艱難的歲月。想想看,好幾百斤重的東西,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都不一定做得下來,更何況是一個體態虛弱的女子,那是一種多么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撐著她——是無私博大的母愛使她具有超強的堅韌和超常的犧牲精神!
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不都是在用這種無言、偉大的愛撐起了兒女們成長的一片天空嗎?就拿這位朋友的家來說,盡管現在他的母親已經卸下了養家糊口的重擔,但是勤勞的她還是習慣于每天忙碌。她仍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幾個孫輩們,在一切細微處體現著她毫無怨言、不求回饋的愛。
母親!母愛!多么撼人心魄!多么莊嚴神圣!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里有一位叫陳玉蓉的偉大母親。
五十多歲的陳玉蓉是湖北武漢的一位母親,她的兒子葉海斌十三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藥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2008年底,葉海斌的病情惡化,住進醫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愿意把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
然而,就在手術前進行的常規檢查中,葉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須全部切除,需要母親切1/2甚至更多的肝臟給兒子。而陳玉蓉的肝穿結果又顯示她患有重度脂肪肝,脂肪變肝細胞占50%~60%,這種情況一般不適宜做肝捐贈。
陳玉蓉從醫院出院后,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里。在隨后的七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有時忍不住夾塊肉送到嘴邊,可是她一想到兒子,又把肉塞回碗里去。
陳玉蓉說自己有時太餓了,控制不住吃兩塊餅干,吃完了就會很自責。七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刮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細胞所占比例小于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七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陳玉蓉這樣的頒獎詞: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饑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彭長城這樣評價她:“她疾走的照片,強烈地震憾了我的心靈。這種姿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绷硪晃晃瘑T王曉暉也評價道:“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
的確,在人生的旅途上,若眼前浮現出幾十年前母親艱難地推著手推車的情景,自己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么挫折不能面對呢?那種愛的無私與偉大已在人們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了兒輩們人生路上一座永遠的感恩豐碑!
父親,大山的脊梁
高中畢業后,我要去很遠很遠的大都市上大學。父親送我去車站,在車門關上的一剎那,父親默默地轉過身去,把堅實的后背留給了我。印象中的父親是一位慈祥的硬漢,對我們呵護有加,沒有什么事能夠難住他!而此刻的父親卻是如此的溫情無助,甚至不能面對那短暫的親情別離,從此父親的背影就一直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大學畢業時,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何去何從,父親的背影又一次清晰地跳入了我的腦海,無助的我頓時有了一股力量,那鎖不住的思緒帶我進入了一個詩的意界。一首《父親,大山的脊梁》噴涌而出了:
父親,大山的脊梁
有了你那挺直的脊梁
兒女們才能在背風坡上幸福地成長那萬頃的溝壑
是兒女們成長汲取營養時刻在你身上的累累傷痕
那滿山的綠草鮮花
是長大了的女兒對父親的報答那挺且直披著綠裝堅實的軀干是兒子有了力量后對您的守望哦,父親,大山的脊梁
從此以后,每當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父親,想起他那大山般的脊梁,頓時感覺渾身產生一種支撐我向前的力量,讓我一路走來順風又順水。
在一般人的眼里,父親總是和嚴厲聯系在一起,似乎缺少溫柔的愛。其實不然,無形的父愛,更在關鍵的時刻顯現出千鈞之力。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父親為了使智障的女兒免受傷害,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顧,把自己專業領域里最常識性的知識拋到腦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前沖去,這一切都是緣于愛。
他是一位力學專家,在業界已小有名氣。他曾經再三提醒自己的學生們:“在力學里,物體是沒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飛行的距離和速度。一個玻璃跳棋彈子,如果從十萬米的高空中自由落體掉下來,也足以把一塊一米厚的鋼板砸穿一個小孔。如果是一只烏鴉和一架高速飛行的飛機相撞,那么,烏鴉的身體一定會把金屬材料制造的飛機一瞬間撞出一個洞來?!彼嬲]說:“這種事在前蘇聯已經屢次發生過,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千萬別幻想把高空掉落的東西穩穩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那一天,他正在實驗室里做力學實驗,忽然門被“砰”的一聲推開了。他的妻子驚恐萬分地告訴他,他們那先天癡呆的女兒爬上了一座四層樓的樓頂,正站在樓頂邊緣要練習飛翔。他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噪子眼,一把推開椅子便沖了出去。當他趕到那座樓下的時候,他的許多學生都已經驚慌失措地站在那里。他的女兒穿著一條淺藍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樓頂邊上,兩只小胳膊一伸一伸的,模仿著小鳥飛行的動作想要飛起來??匆姲职謰寢屌軄砹耍∨g快地叫了一聲就從樓頂“飛”了下來。很多人嚇得“啊”的一聲連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看到女兒像中彈的小鳥般正垂直落下,平時手無縛雞之力的他突然推開緊拉著他的學生們,一個箭步朝那團墜落的“藍色云朵”迎了上去。
“啊——”
隨著一聲尖叫,那團藍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個巨錘突然狠狠砸了下,腿像樹枝一樣“咔嚓”一聲折斷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醫院的搶救室里兩天了。他的腦子還算好,很快就清醒了,可是下肢打著石膏,纏著繃帶,陣陣鉆心的疼痛讓他忍不住倒抽冷氣。他那些焦急萬分的學生們對他說:“您總算醒過來了,您站在高樓下面接孩子實在太危險了,萬一……”
他笑笑,看著床邊自己那安然無恙的小女兒和淚水漣漣的妻子說:“我知道危險,搞了半輩子力學,我怎么能不懂這個呢?只是在那時,只有愛,沒有力學。”
愛的面前,沒有力學,多么感人肺腑的話語??!
看到這個愛的故事,我們難道不對這樣一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偉大父親肅然起敬嗎?我們難道不覺得身邊有無數像這位力學專家一樣的父親值得我們崇拜嗎?
當然,像這樣驚心動魄的事例,生活中還不多見。更多的是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周圍的那些微小、平凡卻又讓人感動無比的事。它們是那么容易地被忽略,在歲月的長河中又是那么容易地被沖走,但是它們背后隱含的濃濃的愛卻如同河底的金砂,慢慢地沉積,永遠不會流失,永遠會閃閃發光。只要父親還健在,只要我們愿意發掘、懂得發掘,我們會隨時感受到父親身上這種令人掉淚的愛。
對父母的感恩,千萬不要懈??!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央視曾經播出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地端著一盆洗腳水,蕩得水花四濺,放在他媽媽的面前,稚嫩地說:“媽媽,洗腳?!痹S多人看了以后眼睛都濕了。這正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所要向世人推崇和弘揚的,那是一種以孝為先的孝道,延續數千年仍然亙古不變。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里,“孝”早已成為中國人衡量某個人的品德和修養的標準。中國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孝子人人敬?!敝袊膫鹘y文化歷來把兒女對父母的恩情視為比天高、比海深的事,忘恩負義,天理不容!
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成人。雖然父母不一定能給予我們金錢、地位、名譽、豪宅,或者是美麗的容顏,但他們給了我們這個世界上誰也無法替代的最重要的東西——生命!
因為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享受陽光,呼吸空氣,盡情放歌,自由奔跑,品嘗著生活的甜美;因為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體會冬日的暖陽,秋日的豐碩,夏日的激情,春日的婀娜,飽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饋贈;因為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追尋著生活的夢想,憧憬著未來,可以展示自我,施展才華,解讀活著的內涵,體會奉獻的快樂;因為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充盈著豐富的感情,體會到人生的真誠。
直到父母兩鬢斑白時,盡管我們已為人父,已為人母,但我們的父母依然會清晰地記起我們臉上綻放的第一次微笑,記起我們蹣跚走出的第一步,記起我們喊出的第一個字,記起我們人生路上的點點滴滴。面對父母無私的愛,作為兒女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對父母感恩戴德呢?
在一篇《也許,我們一生都不理解母親》的文章中,作者寫道:
在母親的遺物中,我們發現了她的病歷。病歷上顯示,母親得了早老性癡呆癥已經兩年時間了。天哪!我們的母親!這一下,好像母親在世時所有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都有了答案。她竟然用她生命中僅有的毅力,與病魔抗爭,她為了不拖累我們,竟對我們隱瞞了她的病情這么久。而處在這種折磨狀態下的母親,竟然也不向兒女們要求一點點關愛。為了不使我們厭煩,她竟然以蹲廁所的方式抑制她面對我們時控制不住的嘮叨。
我們口口聲聲地說愛我們的父母,可我們真正理解過母親嗎?當母親希望把她內心深藏的東西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都在干什么?如果我們最初像熱心的鄰居張叔張姨那樣與她耐心溝通,她可能會避免病魔的侵襲。而我們卻讓母親帶著兒女對她的不理解孤獨地離開了人世。
這樣深深的自責曾經發生在許許多多人的身上,是我們年邁的病人膏肓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給我們上了最后一堂人生的感恩課。
是的,損失了的文物永遠不能復原,破壞了的古跡再不會重生。當我們曾經滿世界地尋找真誠時,殊不知,最晶瑩的真誠,就在我們的身邊——父母有聲的言語、無聲的行為教誨。它可以讓我們受用一輩子,而往往當我們真正明白過來的時候,猛回頭,它已永遠消失了。我們不希望這樣的經歷一次次重演,趁著老樹的虬枝還郁郁蔥蔥時,讓我們趕快回家,去問問父母的近況。從我們明白人生的韻律,到父母還能清晰地談論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數,我們千萬不要懈怠。
《?;丶铱纯础愤@首簡單通俗的歌曲之所以唱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就是因為它動聽的旋律和樸實的歌詞道出了人們的心聲,叩擊著人們的心靈。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唱出了無數家庭的心聲,“媽媽的嘮叨”和爸爸的“一桌好飯”一樣,都飽含了父母對子女的愛意。
小時候,我們都很憧憬長大。因為覺得等長大了,就再也不用聽父母嘮叨了,再也不用聽那些刺耳的噪音了??梢圆宦牳改竾Z叨做作業,可以不聽父母催著睡覺和起床,可以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不按點回家吃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認為那一定很自由,很幸福??墒堑鹊轿覀冋娴拈L大了,離開了父母,聽不到嘮叨,不但沒有覺得幸福,反倒多了一份孤獨和牽掛。一個人生活,衣服也沒人洗了,想起母親嘮叨“快脫下來”,那刺耳的聲音竟是那樣叫人留戀;一個人去食堂打飯,想起父親從鄰家叫我們回來吃飯的聲音是那么的動聽。此時此刻才明白,原來父母的嘮叨聲竟是這樣珍貴,它是父母關心我們、疼愛我們最好的表達方式。
孩子咿呀學語,父母不厭其煩地教我們,在他們的嘮叨聲中,我們學會了說話;孩子學走路,父母不厭其煩地鼓勵我們,在他們的嘮叨聲中,我們走得越來越穩;在媽媽敦促的嘮叨聲中,我們按時完成了作業;在父親地嘮叨聲中,我們變得越來越成熟。在父母的嘮叨聲中,我們的學業更上層樓,上了大學;在嘮叨聲中,父母幫助我們出主意甚至求人幫助找到工作;在嘮叨聲中,我們知道了注意的事項,在工作中少走彎路;在嘮叨聲中,把對象領回家;在嘮叨聲中,結婚生子……
父母的嘮叨,成為我們今后學習、工作中的金玉良言,是對我們努力向上的鞭策。每一句父母的嘮叨都飽含著他們對孩子的無限希望和期待,每一句嘮叨都蘊涵著父母溫暖無限的愛。我們的人生如帆船,父母的嘮叨聲則如一個經驗豐富的導航員,指引我們走向光明大道。
父母不惜磨破嘴皮子,不厭其煩地說來說去,本意都是為了我們好。如果我們有缺點或者犯了錯誤,父母不批評不指出,反而視若不見,甚至處處遷就,那不是害了我們嗎?我們不能一聽父母說自己的缺點就心煩,就擺一副討厭的樣子。當父母嘮叨的時候,我們應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父母的嘮叨是不是有道理?一般來說,父母是不會無緣無故嘮叨的。如果他們嘮叨的并不是事實,那我們應耐心聽完后,等他們心平氣和時再做必要的解釋。古語說得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要我們能體會到父母的嘮叨實際上都是出自親情與關心,相信就能理解和正確處理好父母和自己之間的關系了。當然,生活中也有這么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人的確天生就有一張“嘮叨嘴”,稍為心煩,就會嘮叨不停。碰上這種情況,我們做子女的心里當然是不好受的,但還得學會去了解和體諒他們的性格。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了解了父母的這種個性,心里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份諒解。再多想想他們嘮叨的初衷,自己的心里也會開闊不少。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可能他們的這種嘮叨越來越多。兒時的我們很厭煩這種嘮叨,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當你離開父母,獨自一個人生活在異鄉時,你會非常懷念這種嘮叨,懷念那份被母親牽掛、被父親督促的感覺。那時,你才會明白,原來有嘮叨的父母,是一種幸運,有父母的嘮叨,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別把父母對你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成家多年了,雖然和父母同住一個城市,由于忙的事挺多,不經常回家??傆X得走到哪里也是父母的孩子,回家多一回少一回無所謂。
可是,仔細想一想,我們會在突然間醒了過來,自己想錯了。
一位朋友曾跟我說到這樣一件關于父親節的事:那天是星期天,恰好也是父親節,父親一大早就來看我們了。父親來,事先沒有告訴我。他敲門的時候,我們還在夢鄉中。
敲門聲讓大家都醒了,女兒也醒了,她揉揉眼睛,跳下床,來到我的跟前,神秘地說:“爸爸,把眼睛閉上?!蔽乙詾樗胰鰦桑蛘咄孀矫圆氐挠螒颍慵傺b把眼睛閉上。她從書包里拿出一個手工做的蘋果,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睜開眼,她在房間里歡呼雀躍:“父親節快樂,請爸爸吃蘋果!”
父親看著女兒,女兒看著我,我看著父親,場面有些尷尬。父親嘀咕了一句:“父親節?”父親在鄉下,他也許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父親節,但隨即卻像明白了似的,一個勁兒地夸著女兒,真是個懂事的乖孩子,將她引到陽臺上玩。父親的舉動,很明顯是在幫我解圍。這一天,畢竟是父親節,可我連一件禮物都沒有準備。想到這兒,我的表情有些尷尬。
過了一會兒,父親走了過來,在上衣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個鼓鼓的信封來,擺在桌上:“聽你母親說,你們買房子缺錢,我們想辦法湊了點,你收好了。”我堅持不要,父親顯得有點不高興:“咱們父子之間誰跟誰呀。等你們日子過好后,再孝敬我們也是一樣的嘛!”見我接下錢,父親又說:“家里種的樹都成了材,我們準備伐了。等秋涼時,就能動手打幾件家具了,我們也幫不上你們什么大忙,能幫多少算多少?!?
沒說幾句話,父親就要走。留他吃飯,他說:“家里正忙著收小麥,你母親叫我早去早回?!备赣H說走就走,臨行前,他到我的書房里,試探著問:“能不能把你寫的書給我幾本,帶回去給村里的人看看?”
拿書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書櫥上有一套奧運吉祥物的紀念幣,便遞到父親手里。父親很開心:“鄉下的人都還沒見過,回去給他們看看?!?
父親拿著書,又帶著禮物,歡歡喜喜地走了。我手里捏著父親送來的厚厚一沓錢,沉默了好久好久。
現在,請你問問自己:你記得父親節嗎?你給父親準備禮物了嗎?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某社會組織進行過一份社會調查,主題是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參加工作后,要用多少年的時間才能將他讀大學的費用償還給父母?調查結果顯示,平均大約需要15年。
上面的數字應該只是一個假設,多數人不會進行這樣的償還活動。年輕人一旦羽翼豐滿,全心關注的只是自己的天空——他的事業,他的家庭,他的快樂,至于那片養育自己的土地,他們往往無暇顧及。
所以,“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感人場景常常只會在與我們毫無血緣關系的人身上出現,因為別人沒有義務幫助我們,所以哪怕只是別人的舉手之勞,我們也會銘記在心。而對于親人,則正好相反,是“涌泉之恩,滴水相報”。
“母親?。∧闶呛扇~,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盡管我們知道,只有父母才是我們一生唯一的持久的依靠,卻視他們艱辛的付出為理所當然。這也許是對他們最大的傷害!讓我們重拾親情,讓這溫暖的情感時刻圍繞在我們的心頭。有美好情感在心里的人,是最容易感受到快樂的。
一個帖子引發的深思:用行動去感恩
我在一個網站上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系扣子,
教你洗臉,教你梳頭發,教你做人的道理。
你是否還記得你們練習了很久才學會的第一首兒歌?你是否記得經常逼問他們你是從哪里來的?
所以……
當他們有一天變老時,
當他們想不起來或接不上話時,
當他們啰啰嗦嗦重復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時,請不要怪罪他們;
當他們忘記綁鞋帶、系扣子,
當他們開始在吃飯時弄臟衣服,
當他們梳頭時手開始不停地顫抖,請不要催促他們……
因為你在慢慢長大,而他們卻在慢慢變老……只要你在他們眼前的時候,他們的心就會很溫暖。
如果有一天他們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
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地走,就像當年他們牽著你一樣。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么整潔,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櫥柜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咸太難吃,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比如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
如果有這么一天,
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器官已經退化,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找人照料他們,
并請你千萬要常常探望,
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
父母比我們先老,
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們,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
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
請不要嫌他們臟或嫌他們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們清理,并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
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
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凈。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
也請替他們準備一份適量而容易咀嚼的食物,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
他們喂奶換尿布、生病時不眠不休地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我們讀書、玩樂,他們的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
他們真的動不了了,
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如果有一天,
你像他們一樣老時,你希望怎么過?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讀完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边@兩句話似乎說出了我們所有兒女的心聲。很多時候,年輕的我們很容易就忽視了父母的身體,總以為父母還年輕,會給我們足夠的時間,會一直健康地活下去,讓我們在他們衰老的時候再去好好地表達我們的孝心??墒峭蝗缙鋪淼募膊『蜑牡溔珞@雷,也許瞬間便會將我們美好的愿望轟得無影無蹤,留下猝不及防的我們徒勞地懊悔和悲傷。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對大地的感恩;“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是人類對知音的感恩;“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這是動物對父母的感恩。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
這個帖子反映了父母對我們深深的愛,但同時也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問題!其實,這個帖子不僅僅只是在網上值得大家學習和討論的,而應該在更深的層面引起全社會的深思,應該讓曾經經歷和正在經歷以及將要經歷的人進行反思,讓有類似行為的人為自己的做法深深懺悔!
同時,這個帖子又是我們大家有意無意、或多或少、或過去或將來難以避免的經歷。讓我們大家為生我們、養我們、愛我們、疼我們的父親、母親,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懺悔!
年老的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他們現在老了!他們現在需要休息了!
不要說沒有時間!不要說沒有精力!不要說忙過這一陣!現在就去做!就現在!
省兩分鐘打一個電話,告訴父母在一次爭吵中的錯誤;省一次在咖啡店閑聊的時間,幫助父親做一次菜;
省下一集肥皂劇的時間,聽母親嘮叨一下生活的瑣碎;省下一筆買名牌衣服的錢,為父母添置一些日用必需品;省下一次逛商場的時間,陪父母聊聊天;
推掉一次無聊的應酬,與父母一起吃一頓家常飯;
感恩他們,并不需要我們大張旗鼓,也不要以為這些事情微不足道,它足以讓你的父母感到欣慰!
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真誠地感恩父母!他們的房間可能有點亂,讓我們替他們整理;
他們可能大小便失禁,讓我們做他們的第三只手;
他們可能好長時間沒有洗澡了,讓我們幫他們擦擦身子;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平平安安,常回家看看,?;丶铱纯础?
我們應該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享受幸福,享受安康!感恩吧!給我們的父母!
我該為父母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