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車與距離
我們這個地方離城區有五六十里地,是個有山有水的窮鄉僻壤。從小時候起,一條省道將鄉村和城市很平安地聯結在了一起。我所說的“平安”,相對的是我在母親的懷抱中,聽到面包車喇叭聲時隱約的擔憂。有礙于眼界的狹隘,走出鄉村的愿望,往往會因為想象的模糊而變得“理性退縮”。后來,我成為社會心理學家以后,我把這種社會認知稱為“理智選擇”。這類似于人們常說的“格局”,實則更是一種被動的處世態度。佛家上講“出世”,道教偏好遠離俗塵,儒教推崇安于天命。它應該不會限制什么,可是有極強的渲染力。因為,在我看來,農民的思想閉塞與蒙昧,太容易被操作了。
這種觀察思路,來源于我有“語義記憶”的一件事。上小學的時候,公路上的清晨出現了美好的動靜,幾乎每天早上都是如此。于是,我不得不開始跟家里的狗較量聽覺。狗對機械音似乎不怎么敏感,后來我學習了心理學以后,知道了巴甫洛夫、桑代克等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嘗試,想起此事,甚至心中苦悶過。狗對人聲很是在意,聽到了隱約的婦女的嗓音以后,它會根據人情世故做出儀式式反應,即跟我們家社會距離近的它就裝模作樣在看門,社會距離遠的,它就強忍著困倦仰天吠叫起來。
是收羊奶的拖拉機引起的騷亂,它是一輛普通拖拉機,車頭后面牽引著一個較長的車架,上面安置了相應容積的鐵罐,鐵罐是用來盛羊奶的。羊奶車的運行路線我為搞清楚,逢村必停是比較確定的模式。它在村口摁響喇叭,停在道邊熄火等候,有羊奶的農戶聞聲就會趕來,把羊奶交給開車的中年男人,他付了錢,就會爬到羊奶車的鐵罐上,把羊奶倒入其中。
這樣的生活圖景給心靈帶來的思索要遠遠大于清晨家庭的安寧給思想帶來的情感沖擊。那時候,我竊以為,人的心靈具有非凡的能力,同時人的腦袋里的智力也遺憾地被先天所固限。所謂固限,言外之意就是我相信科學的教育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社會思維活動。剩下的,心靈的功能是家庭建設、突破意識和營造愛情。
當有一天我偷偷摸摸地跟著母親來送牛奶,我大概瞥見了金錢的實質甚至嗅到了它們的銅臭味。那天早晨已經六點一刻了,盡管由于大霧帶來了觸覺上的寒冷,但我的心里還是情愿帶上我給掛鐘叮叮當當的絮叨來探索道以及路的區別。當我終于站在村口,想起我將來可能會遇見的女孩馮文惠時,我把身后的村莊甩到了腦后。我認為,在“理智選擇”的理論框架下,這個世界上,此時也好,彼時也罷,日后的音律解釋也好,心拍迎合時間的精準設置也罷,她是在時空上唯一有可能超過我媽媽對我的追隨。當然,我在內心調侃自我,她說到底也是個懶惰的女人。是,還是有些遲鈍,所以我不滿意,所以我努力避免不告訴她,她是我對性的認真思考的最佳對象。不論如何,我想好了,就決定馬上干起來。
沒有暖陽升起,是我悲傷的一個緣由。不過還好,東方一輪紅日正在努力突然濃霧的封鎖。我在心里對自己說,我原諒你們了,世間萬物,除了會饒舌的人類,包括宇宙,還有把心理定義為理性能量的“小宇宙們”,我愿意透露的是,焦慮跟心理的間隙很小,一種感覺,內心的感覺,在跟一個龐大的組織較量,那就是心情,焦慮的情緒愿意社會心理的波瀾壯闊,焦慮在干擾心情,焦慮只是因為愛情正在醞釀噴薄而出。
想來想去,諸位應該能夠接受了吧,請不要說我模仿了在鎮政府開車的王玉的腔調,我認為焦慮來自對金錢的渴望,而不是貧困。
人生的第一旅程就這也結束了。羊奶車總是不走,我母親也沒發出任何指示,兀自幫收羊奶的招呼買賣。為了保護好先前的理論火苗,我不得不吞下“小宇宙們”拋出的惡念,即妒忌。我就說,人腦如果管用,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極其擅長解決問題,或者說是防御機制尤其強大。算了,就講到這兒吧。否則我會得病,實際上,我自證,我的行為已經不妥了,我只是理解我自己而已,或者說我在徹底用心理指導己身的行為,特別是社會行為。心理和行為的關系是辯證的,要記住,絕對不是相輔相成的。
就此擱筆吧,仿佛在不遠的鎮子里,只需要意念稍微一動,就可能喵住一個美貌的女孩在用愛意甚至仁慈在感知世界。我認為她是除了我表姐之外,我媽媽都排不上號,注意啊,在這個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或者至少最具善意。她叫王芳蕾,現在是一名兒科大夫。我偷偷摸摸地賦詩一首,高山,高山,聽溪流歌唱,心愛的你,像青松的情懷,讓我忍不住想翻越,樊籬。由于對身高的困惑,我愿意放棄對位的工整,但是你們要清楚,這種讓步僅限于對崇高愛情的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