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梧桐葉落
或許你們知道什么是抄家嗎?
“來人啊,把她發冠上的珠子一并卸了”,一位帶著公鴨嗓穿著藍色布衫的人不斷指揮著身后的官兵對這個外觀富麗堂皇,不消一刻已經滿目瘡痍的府邸進行搜刮。
“還有這個,那個統統都抄進內府,果然還是戶部官員的府邸抄的最有滋味,可讓咱家好好見了見世面”。
“總管,您瞧瞧這個”,同樣一位操著一口公鴨嗓穿著藍色布衫,只是手上不是帶著拂塵,而是雙手捧著一個紅底藍身的瓷瓶,躬身遞到面前。
自覺已經大見世面的總管原正沉浸在一股子莫名的喜悅中,尤其是看著原先自己要俯首作小的不可一世目中無人的戶部尚書,此刻正帶著全家老小跪在自己身前,看著自己將他們日積月累的所得,被人能帶的就帶走,帶不走的就砸掉,就是要在他面前,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一無所有,總管就覺得心中暢快無比。
此刻又瞧見自己的手下帶著新的奇珍異寶遞到自己面前,總管只覺得更加興奮,奇珍異寶越多,那么這位戶部尚書的罪名也就越重。
要說到為什么這位太監總管如此痛恨眼前的戶部尚書,其實他們二人私下里本沒有什么恩怨,但是憑什么有的人從出生下來,憑借著父輩的榮耀就可以平穩的做到戶部尚書的位置,而有的人出生貧苦已然是諸多不幸,卻還要淪落到自己的子孫后代全部都給自己家陪葬的地步。
而自己卻仍舊要忍受屈辱,盡心的伺候著他們才能茍延殘喘,饒是如此,明明靠著祖輩的榮耀平步青云至此,卻仍舊人心不足蛇吞象,總管只覺得有些罪名應該被放大,應該賦予他們更多典型的色彩才行。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只有徹底失去才更能讓人印象深刻不是嗎。
“干得不錯”,汪總管將拂塵往自己的胳膊上輕松一搭,仔細端詳著眼前的瓷瓶,紅底藍身一看看過去便是一個絕頂的物價,輕輕觸摸,藍色的瓶身竟然還帶有絲絲的寒氣,紅色的瓶底更是不得了,這灼熱之感似乎就要將人燙傷。
“好你個惠利,想不到竟然還有此等好物,如若我將其呈送給陛下,恐怕你們就不是流放這么簡單了,滿門抄斬都逃不了”,汪總管此刻更是得意。
原本經過此場變化的惠利精神原就不堪,看到此物的時候,眼神中更是閃過一絲灰敗。轉頭看向跪在自己身邊的一家老小,悔恨有,痛苦有但更多的是不甘,自己只不過是被推出來的那個替死鬼,這么多人,偏偏只抄了自己,憑什么。
憑什么自己就活該被拋棄,像是想到了什么,惠利原本還強烈不甘的心竟漸漸平復了下來。
“汪總管,饒是你在御前伺候了那么久,也沒有見到過此等優秀的瓷器吧,畢竟賤人養的即使是賭上自己的子孫后代也仍舊腦袋空空,成不了什么氣候”,說著說著,惠利竟然站起了身,雙手雙腳上帶著的鐐銬也隨著惠利一步步的行走,一點一滴的將恐懼和無助深深的扎進跪著的所有人心中。
家主,他瘋了,他不光自己不要命,連帶著這一家老小的命也毫不在意了。
“死到臨頭,想不到惠利大人還有此等自信,真是讓咱家敬佩不已”,汪總管邊說著便托起手中的瓷器,即使被燙也將他遞在了惠利的面前。
惠利但笑不語,走進了汪總管前面,只一瞬間,汪總管心頭一緊。
“察覺到了吧,廢物始終是廢物,見識這種東西不是說你爬的夠高你就能比那些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人能比得上的,生氣了吧,怪就怪你沒出生在一個好家,沒有一個能給你提供見識的好父親”。
汪總管看著眼前的瓷瓶,原本還灼熱的紅色瓷底竟然隨著惠利的靠近變得溫熱,可是那又怎么樣。
汪總管將瓷瓶遞給身邊的太監,又清了清拂塵,若無其事的擦了擦手。
“惠利大人還真是能言善辯,事到如今還不忘顯示自己的優越感,真不愧是祖上有祖宗庇佑,惠利大人的這一身膽量真是讓咱家好生敬佩,就是不知道惠利大人的祖宗有沒有同時庇佑惠利大人的家眷了”,汪總管冷笑道。
“來人啊,惠利大人竟然還敢私藏家產不交代,好好的請惠利大人的夫人吃頓板子,來請惠利大人配合我們的工作,好讓我們給陛下有個交代,免得怪我等失職之罪”,汪總管看著眼前站在自己面前卻仍舊氣色不變的惠利說道。
“屬下遵命”。
“哦,對了”,汪總管輕輕抬起自己的手指,面朝著惠利對下面的人吩咐道:“惠利大人的夫人可能從小也是養尊處優的主,恐受不了這皮肉之苦,但是這等顯貴人家都是有祖宗庇佑的,都是擁有讓我等都敬佩的好氣節,所以不必手下留情,留一口氣就好,若是惠利大人實在是能忍受自己夫人痛苦而不折腰,這底下跪著的,可以一個一個的來,不過要快點哦,各位都是老手了,別忘了我等還得像陛下復命”。
一時之間,哭鬧聲,譴責聲,辱罵聲,聲聲不息。
汪總管看著眼前緊盯著家人行刑卻一聲不吭的惠利,汪總管認為,果不其然,生活在頂端太久的人是沒有心的,他們只有利益,即使死到臨頭了,也仍舊冷心冷肺,只有自己,可真是一心造福百姓的父母官啊。
既然如此。
“來人啊,不必再審,拿著瓷瓶,即刻回去向陛下復命,就將惠利大人將其家眷暫時關在屋內,不許任何人離開,只等陛下的旨意,各位的功勞,我也會向陛下詳稟”,汪總管開口道。
話音剛落,侍衛們就麻溜的將剛剛接觸過板子慰問的眾人,齊刷刷的扔到了屋里,門一關,一室昏暗,滿目狼藉,還有陣陣哀嚎。
與此同時,遠在京都之外,一位手拿絨花的女子,輕輕的開口問道:“以你所見,結果如何”。
“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