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4章 青銅血咒· 鮫人城·歸墟之門
- 第13章 青銅血咒· 鮫人城·青銅海眼
- 第12章 青銅血咒· 鮫人城·沉船密碼
- 第11章 青銅血咒·地龍鳴(下)
- 第10章 青銅血咒·秦昭篇·青銅謠
- 第9章 青銅血咒·地龍鳴(上)
第1章 青銅血咒·金面蝕
第一章金面蝕
成都平原的夜風裹著潮濕的土腥氣,從三星堆遺址防護棚的縫隙里鉆進來。秦望舒摘下橡膠手套,指尖在青銅神樹殘件上輕輕摩挲。三千年前的銅銹像一層凝固的血痂,在冷光燈下泛著幽綠的光。
“叮——“
鑷子尖端突然傳來異樣的觸感。他俯身湊近顯微鏡,第三層枝椏斷裂處的銅銹下,隱約透出一抹鎏金云紋。乙酸溶液順著滴管緩緩落下,銅銹在化學反應的滋滋聲中剝落,露出半枚嵌在青銅中的八卦符牌。
“永樂通寶......“秦望舒的喉結動了動。這種明代天師道特有的雷火紋,與三星堆青銅器隔著兩千年的時空鴻溝。當他用羊毛刷掃去最后一片銅綠時,符牌背面的篆刻讓他如墜冰窟——“秦九嶷印“四個字如同毒蛇盤踞,正是祖父下葬時隨棺入土的私章。
窗外忽然傳來鑰匙串的叮當聲。保安老張佝僂的影子映在毛玻璃上,像一具被拉長的骷髏。“小秦教授,醪糟蛋要涼了。“沙啞的嗓音裹著痰音,老張跛腳的腳步聲在寂靜的修復室里格外刺耳。
保溫桶蓋掀開的瞬間,醪糟的甜香混著某種腐爛氣息撲面而來。秦望舒的余光瞥見老張的指甲縫——暗紅色的朱砂嵌在溝壑里,像干涸的血跡。
“這樹杈子...“老張布滿老年斑的手突然按在無菌箱上,渾濁的眼球倒映著青銅枝椏,“昨兒個第二層分明是七根枝,怎的成了九之數?“
秦望舒的后頸泛起寒意。他分明記得昨日修復記錄上寫著“第二層枝椏七分叉“,此刻燈光下的青銅枝干卻如妖樹瘋長,猙獰地指向不同方位。老張的鑰匙串突然嘩啦作響,十二枚青銅甬鐘在墻角無風自動,奏出一段《華陽國志》記載的“魚鳧祭樂“。
“寅時三刻,龍抬頭。“老張的喉結上下滾動,嘴角滲出白沫,“該鎖門了,秦教授。“
監控錄像在凌晨兩點十七分出現雪花噪點。秦望舒反復拖動進度條,畫面中的自己正在給青銅面具拍照。突然,鏡頭劇烈晃動,面具眼窩中滲出瀝青般的黑色黏液,順著展臺蜿蜒爬行,在青磚地面匯成《連山易》的蠱卦紋樣。
“這是北宋龍涎香!“實驗室的檢測報告讓他頭皮發麻。那些黑色黏液遇空氣凝結成云紋狀結晶,卻在紫外燈下折射出鮫人油脂特有的虹光。更詭異的是監控時間戳——所有設備在那個瞬間都跳回子時正刻。
老張發病是在第七天深夜。秦望舒趕到值班室時,老人正蜷縮在墻角抽搐,藏藍中山裝被撕成布條。裸露的脖頸上,青灰色的鱗狀斑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與金沙遺址出土的玉琮紋飾如出一轍。
“去...伏龍觀...“老張的指甲深深摳進喉管,扯出半截銹跡斑斑的青銅鎖鏈,“魚鳧王的債...該還了......“
三星堆博物館的地下檔案室彌漫著霉味。秦望舒的手指在1952年的捐贈名錄上頓住——“秦九嶷道長捐贈金杖一支“。泛黃的照片上,身著明式道袍的老者手持三星堆金杖,胸前懸著的摸金符與他腰間那枚一模一樣。
《秦氏宗譜》在應急燈下嘩嘩翻動:“洪武三年,九嶷公率族眾三十七人入蜀鎮邪,皆歿于都江堰。“他的瞳孔突然收縮,家譜上的水墨畫像與捐贈照片漸漸重合,連右眼下的淚痣都分毫不差。
蟬翼宣紙覆上青銅面具的剎那,冰涼的觸感讓他打了個寒戰。當拓包第三次滾過縱目紋時,紙面突然滲出細密的血珠。那些血珠詭異地游走,匯成《周易》乾卦辭:“見龍在井,利涉大川“。宣紙背面,都江堰的微縮輿圖正在血污中浮現,魚嘴處標著個朱砂畫的鎮字符。
寅時的月光像把生銹的刀,將修復室割成明暗兩半。秦望舒的指尖撫過X光片,縱目面具內部二十八道水銀槽清晰可見。這些液態金屬在月相變化時自行重組,此刻正拼出“井“卦的爻辭。
墻角犀角香爐的青煙突然逆時針旋轉。他猛回頭,青銅神樹的投影在墻壁上瘋狂生長,枝椏間九個太陽神鳥的陰影正化作人臉。最中間那張臉,赫然是捐贈照片里的秦九嶷。
“叮鈴——“
值班電話在死寂中炸響。都江堰文物局傳來急電:魚嘴分流處發現明代沉棺,楠木棺蓋上刻著三星堆縱目紋,棺內道袍尸體的右手緊握青銅人像,人像掌心鏨著“秦望舒“三個篆字。
都江堰的江霧像一張濕漉漉的裹尸布,籠著魚嘴分水堤。秦望舒踩著青苔斑駁的石階往下走,腰間摸金符貼著皮膚發燙。兩個文物局的小伙子正在用抽水機清理沉棺周圍的淤泥,柴油機的轟鳴驚飛了蘆葦叢中的白鷺。
“棺蓋上的縱目紋是用朱砂混著人血畫的。“負責現場的老研究員推了推眼鏡,鏡片上濺著泥點,“看這碳化程度,至少在水里泡了六百年。“
秦望舒的指尖擦過棺槨邊緣,明朝特有的鐵力木在陰河里浸出蛛網般的裂痕。當探照燈掃過棺內時,他的呼吸凝住了——道袍尸體右手握著的青銅人像,面容竟與祖父書房照片里的青年時代一模一樣。人像背部的殄文在強光下滲出猩紅:“癸卯年七月初七,秦氏子望舒鎮此“。
那是他的生辰八字。
修復室的犀角香燃到第三炷時,X光片顯影液終于停止翻涌。青銅面具內部的水銀槽在膠片上清晰可辨,二十八道蜿蜒的溝壑組成井卦爻辭。秦望舒突然想起《考工記》里的記載:“水銀為百川,機括藏四瀆“。
老張的病床突然傳來金屬刮擦聲。護士站的監控顯示,這個全身纏滿繃帶的老人正在用指甲摳挖墻壁,水泥碎屑簌簌落下,露出里面埋著的青銅鎖鏈。值班護士趕到時,只看到床單上歪歪扭扭的血字:“開明獸醒,尸蠶化龍“。
秦望舒摸出那枚從沉棺人像上取下的玉琮,對著月光轉動。琮體十二節上的饕餮紋突然活過來般游動,在墻面投出巴蜀地形圖。七個閃爍的紅點連成北斗,最亮的那顆正在青城山丈人峰的位置跳動。
博物館地下庫房的鐵門吱呀作響,1952年的捐贈金杖在保險柜里泛著冷光。秦望舒戴上白手套,指腹撫過金杖表面的魚鳥紋。當他把祖父那枚摸金符貼近杖首時,符身上的云雷紋突然與金杖紋路嚴絲合縫地咬合。
“咔嗒“。
杖身裂開一道細縫,羊皮卷軸裹著霉味滾落。展開的剎那,《連山易》的坤卦辭在鮫人燈下顯現:“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卷軸邊緣的墨跡突然蠕動起來,化作數百只微小的甲骨文爬滿手臂——那是秦氏先祖在洪武三年寫下的絕筆:“蜀王以童男童女飼尸蠶,九嶷攜鎮龍釘三十六枚赴死......“
窗外炸響驚雷。雨滴砸在庫房的氣窗上,映出個戴斗笠的人影。那人舉起的東西讓秦望舒渾身血液倒流——正是本該躺在病床上的老張,此刻卻提著盞人皮燈籠,瞳孔縮成兩道豎線。
青銅神樹在閃電中投出妖異的影子。秦望舒退到修復臺前,老張的跛腳聲混著雨聲逼近。人皮燈籠里晃動的火光照亮他脖頸的鱗片,那些青灰色的硬痂正在往臉上蔓延。
“當年你祖父在丈人峰斬龍脈,欠下的血債該還了。“老張的嗓音像砂紙打磨青銅,鑰匙串上的魚形銅符叮當作響,“三星堆的青銅器不是祭品,是棺材釘......“
秦望舒的背抵住無菌箱,手指悄悄摸向臺下的朱砂粉。當老張撲來的瞬間,他揚手將朱砂潑向人皮燈籠。火焰轟然暴漲,映出墻面上飛速移動的青銅器投影——那些枝椏的陰影正拼成完整的《禹貢山川圖》,岷江流域的位置釘著三十六枚青銅釘。
暴雨沖刷著伏龍觀殘破的飛檐。秦望舒舉著防水手電,光束刺破觀內塵封的黑暗。正殿中央的太上老君像布滿裂紋,神龕下露出個黑黝黝的洞口,陰風裹著腥膻味往外涌。
當他踩上第七級石階時,墻壁兩側的青銅燈突然自燃。幽綠的火焰照亮壁上壁畫:明朝道士們正在往活人體內灌注水銀,那些扭曲的面孔赫然是秦氏族譜上的畫像。壁畫盡頭刻著道符,正是青銅神樹里嵌著的永樂八卦牌。
地宮深處傳來鐵鏈掙動的巨響。秦望舒的摸金符突然燙得驚人,黑暗中亮起兩盞血紅的燈籠——那是一只被青銅鎖鏈貫穿脊骨的開明獸,九顆人頭在脖頸處搖晃,最中間的那張臉正在融化成老張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