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序章
霧,遮天蔽日的霧,灰黑色的,在空氣中飄浮。喬婧文用力吸了下鼻子,鼻孔周圍很快染上兩塊黑斑。
家里,父親又喝得酩酊大醉,仰著一張酡紅的臉,鼾聲四起。母親用抹布攏起水泥地面上的一攤嘔吐物,嘴里咒罵不停。先罵過父親,又念哥哥,最終把矛頭對準喬婧文。
她只好躲出來。踩在硌腳的碎煤渣上,把那趟灰撲撲的破舊平房甩在身后。
那是一條小徑,通往不遠處的一座廢棄礦坑。礦坑里的煤都被一背簍一背簍地采盡了,只留下被沙石覆蓋的四壁,任荒草在其間野蠻生長。
工人們撤走時,留下了一輛報廢的SF-3100型自卸卡車,癟氣的輪胎陷進草窠深處,鐵皮也早已銹跡斑斑。仿若被時間遺忘的碑刻,偶然成為喬婧文的秘密花園。
第一次帶她來這兒的人,是小燕。
小燕與她同級,梳著波波頭,戴一副遮住她半張臉的大眼鏡。她常年只穿深藍和軍綠兩身單衣,洗褪色了也不換新,活像是從老照片里走出來的六十年代知青。
但小燕成績好。在她們那所高中里,老師說小燕是唯一有希望上大學的人。
成績好,也太孤僻。上下學總是獨來獨往,課間也埋首于書海。每周一節(jié)的活動課上,她也不參與女生的丟沙包或男生的彈彈珠游戲。她躲進操場西南角的實驗樓里,往試劑瓶里勾兌不同種類的液體。實驗室鑰匙是化學老師特許給她的,因為她化學考試回回拿第一。每次見她旁若無人地穿過操場,重重合攏實驗室大門,像一位享有威權(quán)的女王,或是嚴肅高傲的科學家,總會有同學在背后嚼她耳根。
他們說她精神不正常。“小時候大病過一場,病好了就留下一些詭異的習慣。”有人把癩蛤蟆、耗子、蜥蜴藏進她的桌斗。本意是想嚇嚇她,但都被她面不改色地拿到實驗室里解剖了,捧回一抔血淋淋的尸體,反倒把捉弄她的人嚇得一蹦三尺高。
自那以后,他們都管她叫“科學怪人”。
高中里的同學,大多是礦工子弟,在一趟平房里出生,從光屁股開始一路耍到大。像小燕這樣在學校里連個相熟朋友都沒有的情況,實在不多見。
但總歸還是有的。比如喬婧文。她在學校里的境況,不比小燕強到哪兒去。
在念高中之前,喬婧文還是他們那趟平房的女生核心。她帶著她們拎筐去鐵道沿線撿剩煤球,撿回來的戰(zhàn)利品交給各自的母親,添進家里的爐灶。她還攛掇大家逃掉自習課,去臺球廳打臺球,或是學男生躲在衛(wèi)生間里吞云吐霧。她們也曾效仿《三國演義》里的桃園三結(jié)義,從父親的酒桶里偷灌一大碗,找一處小樹林,七個人一人喝一口,酒精辣得身子暖融融的,她們手挽著手,結(jié)成七姐妹。
可是這一切都在中考后的那個暑假破碎了。因為她舅舅,和那座開在距離她家兩趟平房遠的康橋舞廳。
康橋舞廳有一百余平,由色彩鮮艷的霓虹燈帶裝飾。靠墻一排是深棕色的長桌和皮沙發(fā),前端一座簡陋的小舞臺,還有一支漆成金黃色的動圈麥克風,纏綿悱惻的旋律每到夜晚就從那里流淌出來。
舞廳是喬婧文初三那年新建的,也正是從那時候起,礦廠開始欠發(fā)工資。“地底下的煤要被挖空了。”“機器一開轉(zhuǎn),廠里就成千上萬地虧錢。”“廠長都在找新門路啦。”負面?zhèn)餮陨鯂虊m上,攪得從主任到廠工個個人心惶惶。
舞廳成為他們釋放壓力的絕佳去處。門票只要一塊錢,就能在酒精與音樂中徹底將外界隔絕。
喬婧文的父親尤其迷戀那里。每次都是母親立著眉,叫罵著擰著他的耳朵把他拖回家。
康橋舞廳的衛(wèi)生間是男女通用的。只有一個地上滿是泥水的隔間,水泥墻上貼著一張歪歪扭扭的紙條:“禁止大便”。后來,紙條下方又多了一行大字——“禁止出現(xiàn)不雅行為”。文字后面跟了三個嘆號,表示強調(diào)。
不雅行為主要是指一對男女——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也不只是男女,還可以是兩個男人,或者兩個女人——同時躲進廁所隔間,將門反鎖,不顧排隊者憤怒的砸門聲,在便池上方顛鸞倒鳳。
喬婧文的舅舅就是這樣被抓現(xiàn)行的。
衛(wèi)生間的木門被康橋舞廳的老板帶人一腳踹開,喬婧文的舅舅正在提褲子,一個長相白凈的男孩在他身后,對著“禁止大便”的標語揉眼睛。
那男孩小名叫圓圓,長著一雙葡萄眼,嘴角掛著兩個淺淺的梨渦。他總是光腳到處跑,身上的衣服臟兮兮的,但腦后那條又粗又長的麻花辮,卻編得格外精細。有傳言說,這孩子是個雙性人,不然誰家男孩好端端的,要去編辮子?
“圓圓么,彪子一個,你跟他講話,講不明白。”舅舅說,“它這個破舞廳,廁所門不好使你知道吧?我褲子都脫了,他突然推門跑進來,我讓他出去,他出去嗎?他就盯著我拉屎,我屎拉一半,你們就踹門……”
圓圓的母親當庭與舅舅對罵。“你還是人嗎?”她哭,“連一個傻子都不放過。”
“圓圓上周就跟我說下面疼,褲頭上還有血絲,我還以為他是磕到哪兒,受了傷,正打算帶他去醫(yī)院檢查。誰能想到……”
喬婧文的舅舅以流氓罪被收監(jiān),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聽說還在醫(yī)院被迫接受了電擊治療,因為這人連男的都不放過,大家都覺得他精神變態(tài)。
從那以后,喬婧文家成了街坊鄰居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朋友們有活動不再叫她,上下學路上碰見她,也把她當空氣一般無視。
父親開始喝更多的酒,母親的咒罵越發(fā)怨毒。圓圓依舊光著腳,像一只花蝴蝶般在大街小巷穿梭。喬婧文有時候會故意伸出一只腳,絆他一跟頭。聽到圓圓癟著嘴開始抽噎,喬婧文覺得壓在自己心頭的苦悶可鄙地消融了一些。
如果說欠發(fā)工資還可以用資金周轉(zhuǎn)來搪塞,趁夜半時分,用紅色油漆往礦廠家屬院的圍墻上畫就的巨大“拆”字,無疑為即將到來的狂風驟雨奏響了序章。
第二天一早,睡眼惺忪的居民們無不大驚失色。喬婧文還在睡夢中,就被爸媽拖去了廠辦的示威集合點。
廠辦門口早已擠滿了人,他們還沒來得及換掉睡衣,有幾個大爺手里還拎著剛從蒸鍋里出爐的熱餑餑。但他們被擋在門外,連辦公室主任的面都見不到。人群前方,幾個腦袋染著雜毛的小混混手持管制刀具,一邊吐著唾沫,一邊推搡著人群。
喬婧文一家這時終于不再被排斥,大家仿佛一瞬間抹除了對喬婧文舅舅因流氓罪入獄的成見,紛紛開始同喬婧文的父親搭話。
“這樣下去可不是個辦法。”大爺咬了一口餑餑,說。
“就是一幫二流子嘛,就讓我們這么被堵著?”
“你們聽說了吧?最近上頭在推進改革呢,要把咱這鐵飯碗都砸嘍。工人階級不中用了,這幫家伙,小流氓,現(xiàn)在開始成香餑餑啦。”
“王廠長不做人么,早就說他找新門路,廠里欠這么些錢,還不是因為他胡搞!”
“喬老師呀,”大爺突然把話頭收回來,眼睛一瞇,打量喬婧文父親,“你是會計,文化人,不比我們這些大老粗。他們準備賣地,這你應(yīng)該知情啊。”
“他們這幫勢利眼,也看人下菜碟呢。”有人幫腔。
“就是呀,你小舅子犯的事兒,憑什么算到你頭上?”
在喬婧文家,舅舅是一個絕對不能被提起的禁忌話題。也是母親頻頻咒罵,卻依舊無法阻止父親到舞廳買醉的原因。
喬婧文看到父親的臉倏地紅了。他翻動眼皮,猛地咳了一聲,撥開擋在前面的人,走到為首的混混面前。
“讓我進去。”他說,“我代表街坊鄰居們跟主任談一談。”
混混們哄地一聲笑開了。
“夸你兩句你就喘上了,還真拿自己當個人物呢。”為首那人說,“這么牛逼,怎么不見你把你小舅子撈出來啊?一屋子‘兔兒爺’,臟死了。”
父親被這句“兔兒爺”激怒,不由分說挽起了袖筒,露出半截羸弱的手臂。對方則高揚起鋼管,鋼管端頭,一只精心雕刻的青龍栩栩如生。
鋼管砸下來那一瞬,喬婧文下意識想去拉住父親。但父親用力一甩,把她帶了個趔趄。背后,一雙潮濕的手拖住了她的身體。梳著波波頭的小燕,扯著她的胳膊,把她拽出人群。
等到她們跑遠,喬婧文回過頭去看,兩伙人已經(jīng)扭打成一團,煙塵四起,但廠辦的門依舊緊閉。
“你不害怕呀?”小燕盯著她,目光透過鏡片,像是在審視她。
“什么?”
“鋼管打下來,你怎么不跑?你不害怕呀?”
“沒想呢,當時什么都沒想,不知道害不害怕。”
小燕歪著頭,笑一笑:“我見過你,之前在活動課上。你也總是一個人。”
“一大早就被我爸媽拉去廠里了,真煩。我等下不打算去學校了,你呢?”
喬婧文又回頭看了一眼,青龍折射日光,宛若利刃刺破煙塵。父親的身影早已被淹沒,她跺了跺腳,說:“我也不去了。”
“那我?guī)闳ヒ粋€好地方。”小燕說。
SF-3100龐大的身軀在荒壁上投下重重陰影。小燕伸手抓住攀援梯,跳到操作臺上。喬婧文跟隨其后,但爬得總歸笨重些,每走一步,還要擔心車身上的灰塵會不會抖落到自己的衣服上。
操作臺上鋪了幾塊軟墊,小燕從墊子下方掏出一把花生米,分給喬婧文幾顆。站在操作臺上遠眺,能看到遠處鍋爐廠的大煙囪,還有幾處前幾年新開掘的小礦場。礦場里,采煤機隆隆作響。
“他們會把地球挖空的。”小燕說。
“但是等到2000年,我們就能開會飛的汽車,坐飛船上太空,一粒米還能有巴掌那么大。”
“我活不到2000年。”
“為什么?”
“活得太久沒意思。25歲?太老了。而且到時候,地球肯定已經(jīng)成了一個空殼子。在空殼子上生活,人會掉下去吧?”
那天喬婧文認真地思考了小燕的這個問題。采煤機吐著煙,究竟是迎向未來,還是在向末路狂奔?她覺得小燕雖然說話不著調(diào),但有點像哲學家。
等回到家,天色已擦黑,她身上還帶著花生米和露水、煙塵的味道。她本以為母親會怒罵她逃學,但家里只有此起彼伏的哀嘆聲。
父親的頭上纏著繃帶,殷紅色的血跡暈染開,像冬天的一朵朵寒梅。
哥哥的手緊攥成拳,青筋暴突,咬牙切齒地說:“那幫小雜碎,老子跟他們拼了。”
父親又重重地嘆了口氣,母親開始低低地抽噎。
那幫混混隸屬于一個叫作“青龍幫”的組織,老大叫廖青龍,人稱龍二。聽說龍二是靠倒賣鞋包起家的,后來又布局洗浴和歌舞廳行業(yè),這幾年與上頭搭上關(guān)系,很多暴力維穩(wěn)和強拆的案子都交給他來做,黑白兩道通吃,行事果決利落,之前主要混市里那片,如今又把觸手伸向礦區(qū)。
“你爸這個還算輕的呢。跟你爸后頭那個,鋼管的‘龍腦袋’直接削肉里了,半個膀子差點被砍下來。你個死丫頭崽子,看情況不對掉頭就跑,也不說拉著點兒,白眼狼,喪天良。”
咒罵如約而至。
第二天,在學校碰見小燕,喬婧文才知道,那個被削掉半個膀子的人,就是小燕父親。但提起這件事,小燕臉上沒什么表情,看不出她心底是否有擔憂或憤懣。
哥哥的怒火持續(xù)了一周,但僅限于從墻頭到墻尾不停踱步,還有在地面上砸碎了三個碟子兩個碗。那一周,他們?nèi)叶贾荒車阱佭叧燥垺?
聽說,老胡家的兒子斷了條腿,老王家的叔叔走夜路時腦袋挨了一悶棍,他們把這件事鬧到了省里,后來拆遷不了了之,紅色的“拆”字也被黑色油漆厚厚覆蓋。但很快,胡家和王家都陸續(xù)搬走了,走之前,留下滿院子被藥死的貓狗雞鴨。
青龍幫的混混們開始大搖大擺地走街串巷。哥哥的不滿被牲畜們扭曲的尸骸徹底澆滅。他們開始挨家挨戶征收保護費,保護費不多,一塊錢一個月,屈辱的是他們偏要拿出相機,給每一個掏錢的人拍照。照片成為無法磨滅的證據(jù),記錄了一個人如何因畏懼而放棄顏面。
喬婧文被拍過,小燕也被拍過。
拿相機拍照的那個男人,留平頭,眼角有一枚淚痣,總穿一件黑色汗衫。汗衫緊貼皮膚,肌肉輪廓若隱若現(xiàn),還紋了一個大花臂。給喬婧文父親開瓢的人是他,差點把小燕父親弄殘廢的人也是他,混混們都管他叫馬哥。
喬婧文早瞧著這個姓馬的不順眼,她跟小燕偷偷講了好多關(guān)于他的壞話,但她不敢像對待圓圓那樣,把腳伸過去絆他一跟頭。
家屬院的平房保下來了,但礦廠依舊日薄西山。難舒的愁嘆像化不開的濃痰,積郁在家、學校、工廠、舞廳上空,經(jīng)久不散。
SF-3100是唯一的凈土。喬婧文不會特意與小燕約好,但湊巧的是,她們總能隔三岔五在車上碰面。
紅潤滾圓的花生米,從家里順來的新期刊,喬婧文還打算,找機會也帶小燕去鐵軌旁、臺球廳,或是躲衛(wèi)生間里點根煙,一定要挑人最多的時段,給那群所謂的“六姐妹”開開眼。
這天是禮拜天,周圍的礦場都休工。天氣預報發(fā)布了大霧橙色預警,灰黑色的霧在礦區(qū)四周浮動。喬婧文爬上攀援梯,見小燕正坐在駕駛位上,嘎嘣嘎嘣嚼著花生米,手里捧著一臺新奇玩意。
“我姑姑從南方寄來的。”她說,“我爸被削了,她就寄過來一大堆慰問品。聽說南方很熱鬧,她都賺錢買到‘大哥大’了。”
“這個是干嗎的?”喬婧文問。
“紅外線望遠鏡,能看到很遠的地方。尤其適合大霧天。給你試試。”
把望遠鏡的鏡片貼到眼眶四周的那一瞬,包裹在周身的霧氣似乎頃刻間散盡了。鍋爐廠的煙囪、周邊的幾個小礦坑、停工的采煤機,樣樣都被送到喬婧文眼前,比晴天時更清晰。
有兩條野狗在爭搶一塊發(fā)霉的饅頭,彼此怒視著狂吠。一位拾荒老人后背彎成九十度,在沙礫堆里翻翻揀揀。一陣微風吹過,浸著豬油的廢報紙幾經(jīng)翻滾,落到一個男人腳邊。
男人留著平頭,穿一件黑色汗衫,惹眼的大花臂,肩扛那只銀色鋼管,鋼管端頭,一條青龍虎視眈眈。
“姓馬的。”喬婧文喃喃。
小燕聞言奪過望遠鏡,兩人一人對一只鏡筒,屏息凝神。
姓馬的身邊跟著一個男孩,穿一套白色單衣,光著腳,又黑又亮的馬尾辮隨著步伐搖曳。圓圓瞪著他那雙葡萄眼,咯咯笑了,露出梨渦。但等到姓馬的抬起手,舉起相機,把鏡頭對準他,他卻瞬間僵住了腳步,一步也不肯再往前走。
姓馬的甩著相機,嘴巴一開一合,罵聲穿透濃霧,被拆解得支離破碎。突然,他抬起手,狠狠拽住圓圓的大麻花辮。一路拽一路拖,圓圓蹬著腿,反過身踢得姓馬的膝蓋窩一軟,險些跪倒在地。汗衫下蟄伏的肌肉塊開始發(fā)力,姓馬的抬起大臂,手腕一甩,圓圓被他過肩摔,身子砸到圍欄上,又彈起,最終不受控制地向下滾落。
那里是一處休工的露天礦場,近百米深,圓圓的身體在坑口倏然消失,甚至沒留下一聲回響。
“殺人了!”喬婧文不可抑制地發(fā)出一聲尖叫。
她扔下望遠鏡,向車外跑去。
灰黑色的空氣大口大口順著鼻孔吸入,灼得她胸口發(fā)痛。她感到自己嘴巴發(fā)干,雙腿發(fā)軟,身體也在不自覺地發(fā)抖。
她回過頭去,想招呼小燕。卻見小燕就站在她身后不遠處,臉上依舊看不出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