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豆腐坊

從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廟。

廟里有個老和尚,還有一個李有有。

老和尚老了,帶著李有有云游四方走了幾年,回到山上走了。

那時候李有有十六歲。

長輩尚在,日子就不艱難。只剩自己,每天都很難熬。一茶一飯,哪怕一根草葉子,都要親自動手。李有有自幼身子弱,都是老和尚伺候,所以李老和尚一走,他初學乍練的,日子過得頗為艱難。這天打開米缸,缸底只剩一小把米,于是他煮罷稀飯,收拾了一些藥材下山換柴米油鹽。

山下一隊人披麻戴孝吹吹打打過來,死者為大,李有有站在路邊避讓孝子賢孫。

送葬人哭得聲音雖大,不見多少悲傷。一行人過去,路面撒落許多紙錢,李有有不由鼻子癢,連打幾個噴嚏。

這么好的春日,他竟有些冷。

桃花鎮依山傍水,落于群山之間,緩緩桃花河從鎮前流過。過了煙雨橋,便能遠遠瞧見一株遮天蔽日的老杏樹,杏花才落,綠葉成蔭,杏子如豆。樹下老碾坊很少歇息,年邁的老驢低著頭奮力向前走,可卻一生只在原地打轉。

碾坊外橫著幾塊石頭,幾個老人坐在曬太陽聊天,他們好像總在這里,好像總是這幾個人。李有有走過時,一些閑言碎語飄到耳朵,老掌柜去得蹊蹺。老掌柜不算壽終正寢,死在大街上,坊間謠傳凍死的。

凍死的?

李有有抬頭看看明晃晃的大太陽,凍死的?這個時節,夜里雖然有些冷,但絕不至于凍死人。許是老掌柜年紀大了,受不住風寒也是有的。

老人們蛐蛐咕咕,說夜里聽到有人吹吹打打,又有細細哭聲;還有人看到白衣服女人走來走去,最后在豆腐坊門外不斷磕頭;更有說街巷里有重重燒紙的氣味兒云云。

李有有心中狐疑,但又不敢多聽,加快腳步匆匆趕路。經過的時候,聽到一聲細不可聞的嘆息,但他沒敢回頭看。

松鶴堂在主街,門臉不大,看著有點舊。老大夫彭漁陽出診,只有伙計寒山看店,兩人交涉完畢,李有有拿了銅板要出門。

寒山卻欲言又止,李有有便知有事,自顧自坐下來等。寒山倒杯水來,才湊到耳邊要說,就聽到外面腳步聲響,忙竄回柜臺裝作忙碌。

彭漁陽進門,臉色非常難看,看到李有有時才硬擠出一絲笑:“富貴兒來了。”

李有有起身,見秋實站在老先生背后擠眉弄眼,問了好又道:“正要走了。”

老先生思索片刻,才道:“也罷了,早點回去,山上安穩些。”

李有有也不廢話,借口買米面糧油,急匆匆離開。彭漁陽古板嚴肅,最喜歡教訓小輩,偏偏他跟老和尚有舊,最看不得李有有這種游手好閑的半大小子,每回見了總要多嘮叨幾句。李有有怕他,恨不能躲著走,但他總要糊口,又只會采藥,只能硬著頭皮打交道。

桃花鎮不大,一條三五里長主街溝通東西,幾十條小巷朝南北,主街商鋪林立,小巷多是居民,也有豆腐坊,香油坊等等,松鶴堂在松花巷口。邊上隔這老車客棧是家燒餅鋪,李有有買了兩個咸的,包好放在背簍,就拐進了糧油店。

今年各國之間紛爭不斷,世道也不好,桃花鎮雖然平靜,但物價上漲飛快。一路采買,不過是米面這些必需物品,也不敢多要,如此才賺的幾百文也只剩了三文,背簍大半還空著。

當然,李有有花了好幾十文買了油餅,分給一群孩子。東城窮苦人家多,能吃飽飯算過得不錯,平時飯菜少見葷腥,只有李有有進城的日子,他們才能吃上一頓好的。李有有一路走,孩子就一路跟,互相慫恿讓李有有給買糖吃。

李有有不搭話,本也不打算買,何況他還買不起。逛了半日,李有有準備回山,便趕孩子們散了。孩子們見沒有好處可撈,少不得說幾句難聽話,見李有有作勢要打,嗚哇亂叫著一哄而散,只有靈芝蔫蔫的,不肯走,肉餅也只啃了兩三口。這小丫頭是孩子王,平時跟皮猴一樣,淘氣得緊。

可李有有留神,靈芝臉色蒼白,眉心隱隱有一團灰色,就耐心套話。靈芝得到安撫,情緒雖然漸漸平穩,但仍不肯開口,目光閃爍總偷看四周,很是害怕的樣子。

李有有環顧左右,卻只有一陣微風掠過。他以為靈芝家在水井巷,跟豆腐坊老掌柜是出五服的本家。因著老掌柜尚在的緣故,兩家關系雖然一般,但豆腐坊對這孤兒寡母頗為照顧,所以豆腐坊出事,論理張寡婦要幫忙,甚至跟著披麻戴孝。家里沒人,家門口吹吹打打掛白幡,小孩子害怕,正常。

靈芝幾回欲言又止,最后掙脫李有有,撒腿跑了。

又一陣微風掠過。

李有有眉頭緊皺,凝神望去,只見一道灰色一閃而過,追著靈芝進了水井巷。

是妖!

小丫頭怎么染上了這種臟東西?這妖不知什么神通,竟能隱藏身形,難怪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出沒。李有有猶豫一番,到底還是追了過去。

水井巷中有一眼古井,井水甘甜。平時水井巷挑水人絡繹不絕,但因為這幾日豆腐坊辦喪事,人們暫時換了地方挑水。小巷里地上不少被人踩爛的紙錢,上午接魂,下午送葬,人們忙得團團轉,門外看熱鬧的人笑語歡聲,門內哭聲一陣接一陣。

李有有艱難穿過人群,冷不防被人扯住衣服。

回頭一看,是鎮上出名的潑皮,鄭三兒。

“富貴兒,干嘛去?”鄭三兒剔著牙,吊兒郎當的。如今已經熱了,鄭三兒仍穿著一件破棉襖,棉花幾乎漏光,锃光瓦亮得散發一股餿臭氣味。

“三叔。”李有有強忍不適,后退兩步。

“回來半年了吧,也不說瞧瞧三叔去?”

“呵呵。”李有有只是笑,看著鄭三兒那副尊容,胃里一陣翻滾。掃帚眉,三角眼,酒糟鼻子,說話時露出焦黃的爛牙,一股股臭氣襲來。

據說,鄭三兒年輕時風流倜儻,鎮上不少姑娘為他瘋狂。

李有有看不出來。

不過,他曾聽老和尚說起,鄭家曾經有錢是真,鼎盛時期整個西城都屬于鄭家,甚至在附近各大城都有產業,后來經歷變故,忽然破敗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鄭家雖然破敗,到底給鄭三兒留了一棟大宅子,便是鄭家祖宅。奈何,鄭三兒此人吃喝嫖賭樣樣都沾,沒幾年就把家底糟蹋沒了。如今鄭三兒窮困潦倒,但仍守著偌大的鄭家祖宅,只是家中物品都變賣,一天餓三頓是常事。

哪家紅白喜事,鄭三兒必到,只為混口飯吃。

這兩天,他就守著豆腐坊,晚上跟著守靈。

有這等膽大之輩夜里幫襯,守靈人也安心些,況且老掌柜跟張三兒父親至交好友,所以張家好吃好喝招待著他。哪成想,這等潑皮得了一點好臉,竟滿口胡謅說老掌柜是給藥死的。這可把張家人氣壞了,張大掄著板凳把人給轟了出來,鄭三兒何許人也,臉皮比城墻拐彎還厚呢,他就賴在門口不走,到飯點直接往前一湊。

這等混不吝,又能怎么辦呢。

好在豆腐坊名聲一向不差,老掌柜寬厚,子孫都孝順,并無人當真,也沒人理會他。當不當真,張家人也不想聽到這種無稽之談,見他往李有有身邊湊,李有有似乎跟他聊得起勁,便有人告訴了張大。

張大記過人群,一把捏住鄭三兒咽喉,讓他不能說話,又瞪了李有有一眼,道:“富貴兒,你身子弱,不該到處亂跑,趕緊回去!”

李有有莫名其妙被瞪,心中惱怒,但別人家里正亂著,也不好發作,氣鼓鼓站立當場。可當他看到鎮上捕頭金玉言遠遠走來,心想多半還有別的事,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決定先走一步。

金玉言乃修行中人,行走紅塵歷練,選了桃花鎮,她看到李有有,微微點頭示意。當日金玉言初到桃花鎮,上山拜謁老和尚,二人喝茶談禪非常投契,老和尚對她贊不絕口。

李有有不覺得金玉言多出挑,只知其為人不差。金捕頭這些年兢兢業業,保住了一方安定,卻也沒什么名聲,眾人只當她是尋常捕頭。但是云游天下這些年,讓他甚至一個道理,民不與官爭,最好從不往來。況且早上只吃了半碗稀飯,一上午奔波,這會兒肚子餓得咕咕叫,需得找點吃的去。

他倒想來碗熱騰騰的湯面,可手里區區三文錢,還是節約一點比較好。于是取下背簍,準備吃個燒餅,燒餅卻不見了。想來是被孩子順走了,肉餅還不夠?

這事兒要說道說道,玩歸玩鬧歸鬧,偷東西不可取!

不過眼下那群孩子早散了,自然餓肚子事兒大,李有有身子本就弱,一餓就頭暈眼花,只能又摸了了一文,買兩個素包子。

這會兒吃一個,晚上再吃一個。

掂著手里兩枚銅板,李有有愁眉不展。別看這點子錢少,他可足足花了一個多月,進山采藥,回山摘洗干凈,又一樣一樣炮制妥當,卻不到半天就花光。如果賺錢這么難,花錢這么快,他往后日子怎么熬?老和尚在時,也沒為錢發過愁啊,雖然只是粗茶淡飯,但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唉!老和尚啊老和尚,你在天上千萬別睜眼,萬一看到我把日子過成這樣,大約會氣死吧?李有有愁,眉毛擠到一處,咬一口包子,竟有一股淡淡的異味,像桐油的氣味兒。

真真屋漏偏逢連夜雨,他苦著臉,不知該不該繼續吃,抬頭看見金玉言。

金玉言身材修長,比成年男子還要高一頭,李有有看她需要仰望。

“茶樓聊幾句?”

“金捕頭請客?”李有有覺得不如請吃面,但他沒有說。

“走吧,小石閣點心還成。”

“得嘞。”有飯吃,是天大的事。雖然小石閣點心很普通,但老和尚說過,那里干凈。

金玉言前面走,李有有屁顛屁顛跟著,前后腳進了小石閣。

小石閣茶水普通,點心普通,又沒有說書人攬客,可謂門可羅雀,生意極差。兩人進門,店小二別說招呼,眼皮子都懶得抬一下,難怪生意這么差。金玉言點了一壺茶,一碟瓜子,李有有不愿意了,他餓著呢,光喝茶水不是更餓?

金玉言故意逗他,取碗飲了一口。

她這兩天忙得家都沒回,水米不沾牙,嗓子冒煙了。

李有有嗑著瓜子,不說話,他餓。金玉言忍俊不禁,看他可憐兮兮跟小狗兒似的,不忍再逗他,忙叫了兩盤點心,李有有果然眉開眼笑起來。

小石閣點心再普通,價格也不便宜,他尋常不吃的。

兩塊桃酥下肚,又牛飲了兩碗茶,李有有舒服了。

“這么餓?”

“人是鐵,飯是鋼。”

“日子過成這樣?”

“還成還成。”李有有打著哈哈。

“鄭三兒說什么了。”

“他能說什么,他的話能信?”李有有又吞了一塊紅豆餅,不可置信看著金玉言。鄭三兒一潑皮滿嘴跑火車,你堂堂一捕頭管他說什么。

“他看見了。”金玉言看著窗外,目光落在水井巷的方向。

“看到了什么?”李有有很快就后悔了,該死的好奇心啊。

“你去問。”

“我去?我去?憑什么我去?”李有有指著鼻子,鄭三兒是潑皮無賴,狗都嫌的臭流氓。他去找他,那他成什么人了,萬一鎮上人以為他們一丘之貉,往后日子可怎么過?

“有償。”

“得嘞,需要注意什么嗎?”

“三十文。”

“我現在就去。”李有有作勢要走。

金玉言拉住,好生囑咐一番,才放他去。

前陣子,金玉言回了一趟家。昨天回鎮上,就聽風言風語,傳聞鬧了瘟疫。師傅耳提面命三番五次告誡,老和尚乃天下鎮山石,一旦他老人家圓寂,天下必然亮起來,而桃花鎮首當其沖,千萬小心云云。

是她疏忽了。

山上高人不輕易下山,避免沾染因果。

但世間總有妖魔鬧事,門下弟子便肩負著斬妖除魔的大任,既可保人間太平,又可磨煉道心,兩全其美,卻不料金玉言選擇了桃花鎮。

老和尚若在,桃花鎮必定風調雨順,一片祥和;

老和尚走了,桃花鎮則面臨著血雨腥風。

所以,老和尚在與不在,選擇桃花鎮都不是好主意。

可名不見經傳的金玉言,堅定選了桃花鎮。

去年初冬,桃花鎮忽然迎來了第一場雪。老和尚帶著李有有從遠方走來,他在鄭宅外站了一會兒,又在水井巷口停駐片刻,便回了饅頭山。大雪足足下了三天三夜,,松鶴堂老大夫彭漁陽老淚縱橫下了山,傳出老和尚坐化的消息。

那時候的金玉言,每天繃緊心神,唯恐出亂子。卻不想山中,鎮上處處風平浪靜,與往日并無不同。她以為,也不過如此,所以倦怠了。恰逢師門師姐晉升,邀她回山門觀禮,她又多年不曾回去,便安排了一番回了太明山。回了山門,方知師姐不宴客,境界穩固之后去了斷云山前線。

她被人算計了,調虎離山。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平陆县| 阳西县| 新民市| 乌鲁木齐市| 泾阳县| 龙岩市| 龙川县| 海伦市| 牙克石市| 西青区| 阿图什市| 北票市| 大荔县| 岳西县| 南汇区| 卫辉市| 明水县| 双城市| 邮箱| 施秉县| 大关县| 绥阳县| 赣州市| 密山市| 达孜县| 新乡县| 长白| 万载县| 陇川县| 五原县| 乌恰县| 海安县| 贵港市| 九寨沟县| 临猗县| 溧阳市| 鸡泽县| 平利县| 冷水江市|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