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胡桃篇
喪葬白事,乃是凡人最后的體面。
而璃月『往生堂』,堪稱人生通卷的終筆者。
傳統葬儀門道繁多——停靈守靈,落葬之法,牌位器具…以上種種環節都有著嚴苛的規矩。
無論逝者出身貴賤,財富多寡,都要給他們置辦一場合乎身份的葬禮。這便是往生堂的待客之道。
如此重要的機構,它的執掌者理應學識淵博、行事慎重。
然而,七十七代堂主的重任,卻落到了胡桃這個小姑娘肩上。
胡桃此人在璃月有些名氣,談起她來,鄰里街坊總是一言難盡。
人們盛贊她聰明伶俐,都也忌憚地滿腔奇思,她的鬼點子,已徑到了異想天開的地步。
三歲倒立背書,通讀卷藏名篇,六歲擇日逃學,潛進棺材酣睡,八歲常駐堂中,研習喪葬禮數。
無論怎么看,胡桃都與『穩重』一詞不沾邊。
十多歲時,胡桃初次執掌大儀,操辦葬禮。
堂下各位儀倌與客卿的心,全都懸在了絕云間的峭壁上。
好在胡桃對生意尤為重視,從不輕慢。
『咱們往生堂啊,收活人的錢,送死人上路,肩負雙倍的責任,須讓陰陽兩界的人滿意。』
說起堂里規矩,胡桃總是頭頭是道。
每到白天閉門停業,胡桃便邀請各路博學客卿來為年輕儀倌們說書講學。
『葬儀傳統是一門大學問,不可依賴印象和習慣。』
諸位講師中,鐘離先生最愛敬仰。他的講學成效顯著,大大提升了往生堂儀館的素養。
即使胡桃常常調侃鐘離的古板作風。他仍是最受胡桃信賴之人。
此外,胡桃也要求儀倌們重視客戶需求,不應拘泥于某種特定喪葬形式。
『客人們各有要求,有些想讓逝者走得清凈,有些追求熱鬧喜喪,還有些富貴人家,下葬只講求一個排場。我們做什么,如何做,理應取決于他們要什么。』
胡桃主掌事務后,往生堂經營穩定,施禮得當,甚至今不少忌諱白事的璃月居民對喪葬一事有所改觀。
話雖如此,儀倌們受訓時,胡桃倒是另有去處,一溜煙便跑得沒影。
這位堂主的興趣愛好極及富個人特色,又很難說是否太有閑情。
月下碼頭,山間危樓,最高處那個背手而立出口成詩的身影必定是胡桃。
她酷愛在夜晚閑逛,只要興致來了,無論身在何處,總會情不自禁地地賦詩一首。
而途徑華光林山間歇腳亭的商賈,或許會有幸見到一位獨坐桌邊自娛自樂的神秘少女。
四個人才能組成的牌局,胡桃自己和自己都能玩得停不下來。
至于其中樂趣…唯有她自己知道?
總務司門口立著兩尊栩栩如生的石獅子,此乃威嚴之象征。
路過的胡桃卻不這么想。她仔細端詳石獅子好一會兒,先是若有所思,隨即開懷大笑,用力拍打它們的前瓜。
之后,胡桃便不時前來,摸著石獅子的腦袋念念有詞。她不光跟它們聊天,還給它們起了名字。左邊的叫大咪,右邊的叫二咪。
甚至左手拎一桶溫水,右手提著大毛刷,跑來給石獅子洗澡。動作細致,態度認真,完全是將石獅子當成了寵物。
新月軒門前有三花貓,吃的是璃月百家飯。這天恰好有附近鄰居來逗貓,與不遠的胡桃相映成趣。
面對旁人困惑的目光,胡桃理直氣壯:『你家花貓可愛,我的大咪二咪怎么就不可愛了?大咪二咪的毛雖說硬了些,不也是毛茸茸的嘛!讓人快活的小動物,自然就是寵物。若論威風,什么貓都不是大咪二咪的對手!』
一番解釋,愈發令人不解。
總務司的衛兵更是多次被胡桃北驚聽。午夜門前總有輕輕的腳步聲。本以為是竊賊偷上了官家,都不料門后是個與石獅子玩耍的年輕少女。
而等大家好不容易習慣了這件怪事,胡桃反倒沒了影子
衛兵們有些苦惱——沒了胡桃,就得輪到他們來清掃石獅子了。
為此他們蹲守多日,總算等到胡桃路過。問及為你不再來訪,得到的答案更是匪夷所思:
『大咪二咪長大獨立,不再需要我的照顧啦!現在我啊,忙著與神像談論人生呢!』
相識不久后,胡桃就單方面將七七視為摯友,要親手埋葬七七。
胡桃多次作案,算準陰時陰刻將七七擄走,企圖將她按流程火化后塞進城郊預置的墓冢。
若非不卜廬的白術及時截停,她真能得手。
每次白術趕到,七七都已被套在袋中,只剩一顆小腦袋露在外邊,疑惑地看著胡桃更奮力挖堀焚燒用的坑。
事后,胡桃更是給七七寫下賠罪信,信中多次感慨自己下手太慢,沒能讓七七入土為安,為此深表歉意。
在胡桃看來,七七早已逝去,被囚浮世不得解脫,是至苦的受難者。
而白術結識七七后,追求長生生不老的念頭愈發強烈。對此等忤逆生死戒律的觀念,胡桃實難茍同。
送七七入土,不只是替她個人著想,更是要平衡陰陽秩序。
但七七決不答應,期間七七甚至能靈光一現,回憶起自己應在哪些時段隱蔽,以免被胡桃逮住。
或許是這份求生的努力觸動了胡桃,她一反常態,認真調查了七七的往事。
意外的事故、仙家的玄機…種種巧合,讓胡桃舉棋不定。
七七那么想要活著,自然不能硬埋。既然如此,便只能將她當成千載難逢的例外了。
自那之后,胡桃對七七的態度大有轉變。從拎起便走,改成了噓寒問暖。
只可惜,胡桃早已成了七七心中一大瘟神。想請七七既往不咎,怕是還得耗上好些年。
胡桃最出名的并非她的堂主身份,而是她的另一大成就:詩歌創作。
她自稱『小巷派暗黑詩人』,每當上街閑逛,打油話便脫口而出,攔都攔不住。
《丘丘謠》是胡桃最為出名的作品,不只得港口居民喜愛,遠至輕策莊都有孩子傳唱。
愛好者與評書為《丘丘謠》簡單而深邃的創作風格所震驚,奔赴萬文集舍尋覓這位大詩人的作品,但很可惜,胡桃的詩集《璃月閑話》與《柴米油鹽》坦尚未發行。
日日泡在書店的行秋也想一睹奇人尊容,特意擇良辰吉日攜禮登門拜訪。二人一拍即合,到往生堂中庭即興賦詩,切磋技藝。對上行秋對仗工整的傳統詩句,胡桃總能用巧恩與怪詞還以顏色。
胡來中自有深意,嘿,古怪里還透著韻律,易懂易讀,比尋常詩詞還要朗朗上口。
真可謂亂拳打死老師傅,直叫行秋哭笑不得。
最終,賽詩會在友好的氛圍中落幕。自此,兩人便成了詩友,一有閑睱便相約吟詩。
次數多了,甚至連重云也被拉擔當評委。三人的歡聲笑語如秋葉一般,灑滿街頭巷尾。
這些切磋的詩句,也被旁聽者記錄下來。
若在街頭聽見上句嚴肅下句俏皮的怪異順口溜,八成是胡桃與行秋對出的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