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種長生

大周乾元二十二年,三月末。

時至初春,正是草長鶯飛,萬物勃發(fā)之季。

青山縣外,春雨如酥,瀝瀝而下。

“駕,駕!”

隨著一聲聲短喝夾雜著鞭撻響起,十幾名著甲騎兵護衛(wèi)著一輛馬車出現(xiàn)在青山縣郊的官道盡頭。

馬車上并無車夫,老馬卻另有神異,緊緊的跟在騎兵后方,疾馳而行。

馬車內(nèi),陳落掀開車窗布簾,感受著絲絲春雨和風(fēng)潛入,幽幽一嘆道:“這場春雨,怕是來者不善吶!”

“吁......”

話音剛落,前方便有意外發(fā)生,疾馳的車隊驀然停下。

陳落神色平靜的放下了布簾,默默摩擦著腰上掛著的官印。

果然,不消片刻功夫,就有隨從打馬來報:“大人,前方有老者攔路喊冤,似有冤情發(fā)生......”

“冤情?”

陳落出了馬車,揮揮手打斷了稟報,輕笑道:

“走,且去看看究竟是多大的冤情,我還沒正式上任就迫不及待的前來攔路喊冤。”

正了正身上的七品官服,渾身氣息激蕩,絲絲春雨還未落下就憑空蒸發(fā)。

行至車隊前方,此處早已圍攏了四五個騎兵,眼見陳落至此,連忙來報:

“大人,這老丈似是滯留在此已久,不論如何打罵驅(qū)趕都沒反應(yīng),只一個勁的喊冤,似......似是個瘋子。”

“瘋子?”

其是個白首老者,一身粗布麻衣,跪坐在滿是泥濘的土路上。

臉上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神情麻木的一直喃喃著:“冤枉啊,冤枉......”

還不等陳落上前做出反應(yīng),這喊冤老者似是看清了陳落身上的官服。

恍若這才回過神般,直接慌忙的跪爬到陳落近前,‘咣咣咣’連磕三個響頭,大喊道:

“冤枉啊大人,小民有冤吶,求青天大老爺為小民做主啊!”

血水混合著泥水順著老者滿是溝壑的臉頰滑落,一邊喊著一邊就要繼續(xù)磕頭。

陳落哪還會讓這老者再磕下去,連忙上去一把扶住老者干瘦的雙臂安慰道:

“老丈莫急,若有冤屈請慢慢道來,本官自會為你做主。”

趁著攙扶之際,一縷氣息順著右手,被陳落悄然攝于丹田。

隨著這縷氣息進入,原本一直懸于陳落丹田內(nèi)的玉冊突然無聲翻動,顯露出其中一頁信息:

【紀叔常,執(zhí)武六十年生人,壽一百零二,善終。】

陳落剛探知到干瘦老者信息,便聽那邊老者哆哆嗦嗦哭訴道:“小老兒紀伯常,本是小南村農(nóng)戶......”

嗯?

陳落立馬抽出攙扶著老者的雙手,后退一步,眉頭微挑道:“什么常?”

“呃.....紀伯,小民紀伯常。”

陳落松手的突然,干瘦老者猝不及防下往前打了個趔趄險些摔倒,等稍稍穩(wěn)定身體,才一臉愕然的回應(yīng)道。

“紀伯常啊......”

陳落目光下移,并沒有看到明顯的凸起,確認不是什么外號后,不著痕跡的手按官印再退一步:

“老丈可有兄弟姊妹?”

“有嗯......小老兒慘吶,小民本是普通農(nóng)戶,兒子本分,兒媳孝順,膝下更有一對孫兒承歡,不想那萬靈魔宗......”

紀叔常險些說漏嘴,連忙轉(zhuǎn)移話題繼續(xù)哭訴賣慘。

但明顯看出幾分端倪的陳落,怎會任由他胡攪蠻纏,輕輕退至甲士旁邊。

一手扶官印,一手按至甲士腰挎著的劍器,再次寒聲打斷:“本官問你,是從何處得知本官行程,從而提前攔在此處的?”

話音落下,陳落能夠明顯看到紀叔常的肩膀微微一顫,但其不管不顧聲音在雨中越發(fā)凄慘:

“萬靈魔宗,殺我兒子兒媳,虜我孫子孫女,青天大老爺吶......”

咻!

利器出鞘,銀光一閃,凄慘的喊冤聲戛然而止,紀叔常的身體也隨之跌倒在地,大好的頭顱在泥土里不停翻滾。

陳落淡然收劍入鞘:“你紀伯常,可惜命不長啊。”

丹田中玉冊泛著瑩瑩白光,其上信息赫然出現(xiàn)了變動:

【紀叔常,執(zhí)武六十年生人,壽六十二,橫死。】

一劍梟首,陳落臉上表情沒有任何變化,轉(zhuǎn)身示意左右:“帶上他的首級,繼續(xù)出發(fā)。”

說罷,也不解釋,直接重新上了馬車。

小雨轉(zhuǎn)為大雨,傾盆而下,車隊繼續(xù)往青山縣城疾馳而行。

陳落盤坐于馬車之內(nèi),懷抱官印,默默出神。

“不過剛到青山縣境內(nèi),就有人開始搞小動作進行試探,是本地的世家豪強,還是萬靈仙宗自己呢?”

萬年的長生仙宗,三千年的皇朝世家,五百年的坐地豪強。

在青山縣前任縣令外出橫死后,陳落作為直接從京都空降過來的縣令,自然一舉一動都有人關(guān)注。

但敢這般直白搞上這么一出攔路喊冤,矛頭直至本地仙宗的卻是屈指可數(shù)。

不外乎就那么幾家。

“青山縣內(nèi)水深的很吶,但可惜.......”

陳落突然搖頭一曬:“反正我此番不過是來謀劃靈地,斂財修仙的,只要不壞我修仙大計。”

“諸般手段,又與我何干?!”

念及此處,陳落搖頭散去腦海中無關(guān)的想法,以五心朝天的道姿懷抱官印,內(nèi)視已身。

下丹田內(nèi),武道氣血與地脈龍氣相互交織纏繞,宛如龍盤虎踞般沉于其中。

陳落默默感應(yīng)了下具體的境界,卻是心中微嘆:

“現(xiàn)已入了青山境內(nèi),借助官印吸收地脈龍氣,武道修為竟然未達七品先天境圓滿。”

“可見地方勾連之深,官府威望不顯。”

大周太祖以武定鼎天下,國朝初立后更是伐山破廟無數(shù),統(tǒng)一天下道門,重整山河,梳理地脈。

以地脈龍氣治理億萬黎民。

大周官員,凡是地方主官只要身處所轄境內(nèi),不管是自己本身是什么武道修為,都能通過官印吸收地脈龍氣。

從而提升到與官階同等的修為境界極限。

至文帝時期,道門仙宗再次發(fā)展壯大,文帝把儒家納入大周龍脈體系,大力扶持文道發(fā)展,以文武制仙。

可惜收效甚微。

及至武帝時期,有江湖異人青禾出世,攜不拘靈土凡地,皆可耕種的靈稻面見武帝。

武帝得之大悅,遂賜名靈稻為青禾米,拜青禾為大司農(nóng),掌管天下農(nóng)事。

自此,人人如龍的武道盛世就此開啟。

終武帝一朝,仙門道宗才再次被打壓削弱。

可惜的是武帝之后再無雄主,青禾不僅有利于武道,對文道和仙道同樣發(fā)展作用巨大。

時至今日,不止仙門道宗依然逍遙世外,就連文武兩道都衍化出無數(shù)世家豪族,稱霸地方,侵蝕皇權(quán)。

這也是陳落本身的武道修為乃是初入七品先天境,按理說作為七品縣令,只要到了青山境內(nèi),就有先天境圓滿的實力。

而現(xiàn)下只有先天境后期的原因。

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外乎是世家豪族威服地方,官府威嚴喪失,民心不復(fù),甚至有可能令不出縣城。

不只青山縣一地如此,這也是整個大周神朝目前的處境和寫照。

武道修為提升不多固然讓陳落有些沮喪,但在來此任職前就早有預(yù)料,此次不過就徹底證實了而已。

陳落修煉重心并不在武道,而是在仙道之上,此來青山縣擔(dān)任縣令,同樣是為了種田修仙而已。

意識上移,轉(zhuǎn)向中丹田內(nèi)。

一塊生機盎然,充滿氤氳之氣的靈土上,重新合上神秘玉冊時沉?xí)r浮。

隨著陳落的意念微動,神秘玉冊輕輕打開,顯露出第一頁的內(nèi)容:

【種長生。

修仙如種田,種田亦修仙。

養(yǎng)靈地、蘊神種、開三花、聚五氣、結(jié)道果.......】

.....

神秘玉冊是三年前陳落覺醒前世宿慧之時發(fā)現(xiàn)的。

其材質(zhì)古樸神秘,第一頁就直白平敘的記載著篇與當前道門迥異的仙道修行法。

種長生之法。

此法先以特殊技巧在中丹田內(nèi)開辟一元靈土,再通過吸收融合現(xiàn)世真實存在的特殊靈地道韻,以假成真,孕育兩儀神種。

接下來只需認真經(jīng)營靈地,取萬物靈機澆灌神種成長。

直至種出不死根,結(jié)成長生果。

據(jù)陳落所知,此界道門源遠流長,上能承三清四御,下可追天神地祇。

主流修仙法雖以煉精化氣的金丹派為主。

但仍有崇尚服餌飛升外丹派,以及開壇作法,制符升箓的符箓派等諸多流派,百花齊放。

而種長生法并不相同,其開辟出的一元靈土,又稱為太極靈土。

太極生兩儀,兩儀又謂之陰陽,只需借助符合兩儀之屬的現(xiàn)世靈地,吸收融合其道韻后,就可以孕育出兩枚陰陽神種。

陽屬神種生于福地,化為陳落日后的道場,吸納萬物靈機以成長。

陰屬神種落于丹田,栽在一元靈土之上,與外界的陽屬神種同生同長。

只要同處一界,陳落便可自由活動,不受任何影響。

甚至兩枚神種相生相長,就算其中一枚毀壞或陳落意外身亡,都能耗費代價重新生長和復(fù)活。

世間福地洞天無數(shù),但符合兩儀陰陽之屬的靈地卻少之又少,極為珍稀,無不被仙家大宗、世家豪族所占據(jù)。

陳落自覺醒宿慧后,耗費三年時間探尋謀劃為青山縣縣令,正是因為青山縣內(nèi)有一天生的水火靈地。

不僅符合自身仙法所需,而且還不過是掌握在當?shù)氐囊恍屡d豪強手中,尚在陳落能夠謀劃得手的范圍之內(nèi)。

這也是陳落身為京城人家,卻不遠億萬里來到窮山惡水的青山縣出任縣令的原因。

武道修為只是陳落一時的手段,仙法長生才是陳落的道之所在。

......

版權(quán):起點中文網(wǎng)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龙南县| 黄梅县| 林周县| 太仆寺旗| 嘉祥县| 陕西省| 兴安盟| 逊克县| 神农架林区| 历史| 宁武县| 民权县| 广南县| 大宁县| 天气| 泸州市| 开化县| 昭平县| 广宗县| 林西县| 西吉县| 化德县| 静海县| 迭部县| 格尔木市| 登封市| 东阿县| 常熟市| 唐山市| 翁源县| 运城市| 江川县| 海门市| 湘潭市| 吉隆县| 昆山市| 万州区| 沈阳市| 隆安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