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一)
元封十六年。
幾場夏雨剛過,山上的空氣里彌漫著濕潤且清新的氣息。她那嬌小的身板背著沉重的箱籠,手上攥著剛采摘的蒼耳子。
“最后一味藥材……蒼耳子……散風(fēng)寒,通鼻竅,祛風(fēng)濕,止痛……總算采摘完成!能回藥房向師傅復(fù)命啦!”
她步履輕盈,嘴里哼著歡快的小曲兒,手中擺弄著狗尾草。她便是在汴州聲名遠(yuǎn)揚的小女醫(yī)——沈喬一。
她口中的師傅,乃是元封皇帝身旁的太醫(yī)鐘書文。鐘書文對待自己的徒弟們極為嚴(yán)苛,對沈喬一的要求更是嚴(yán)厲至極,故而沈喬一在為病人診治時,容不得半分差錯,采藥亦是如此。
由于沈喬一是第一次出宮去山上采藥,根本記不住來時的路,更何況最近人販子頻繁拐賣兒童,這讓陷入恐慌的沈喬一有些不知所措。
“你是迷路了嗎?”
只見沈喬一身旁陡然出現(xiàn)了一個與沈喬一年紀(jì)相仿的男童。那男童衣著華麗,手中握著一串糖葫蘆,滿是好奇地看向眼瞅著就要哭出來的沈喬一。
“殿……殿下,小……小女只是迷路了,殿下不必為小女擔(dān)憂。”
原來,那男童便是元封皇帝的小兒子墨景。
小太子身旁的太監(jiān)趕忙躬身說道:“回稟小醫(yī)師,小太子純是一片好心,想著讓小醫(yī)師能早點回宮歇息,這才特意出宮來尋小醫(yī)師的。”
“多謝殿下的好心好意。”
沈喬一躬手回謝道。
“不必言謝,畢竟你曾救過我,這次由我?guī)慊貙m。”墨景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了一串糖葫蘆。
沈喬一略帶羞澀地接過糖葫蘆,與墨景有說有笑地回宮去了。
可好景不長,墨景和沈喬一剛進(jìn)皇宮沒多久,便被張嬤嬤攔住。
“沈喬一!你身為一個下人,竟敢勾引小太子!沈喬一,你膽子可真夠大的呀?!”
張嬤嬤一邊叫嚷著,一邊揪起沈喬一的耳朵,將她拽到了一旁。
“張嬤嬤,沈喬一她沒有錯!”
“嘿呀,你還跟我較上勁了,別以為你是太子,我就不敢惹!你出宮這事,我明天再跟你清算!”
張嬤嬤轉(zhuǎn)頭拎起沈喬一,罵罵咧咧地朝著養(yǎng)生堂走去。
養(yǎng)生堂位于皇宮的偏僻一隅,四周的墻壁爬滿了歲月的青苔,顯得有些斑駁。
堂前有一個小小的院子,里面種植著一些稀稀拉拉的草藥,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卻也顯得有些萎靡不振。
踏入堂內(nèi),一股陳舊的草藥味撲鼻而來。屋內(nèi)光線昏暗,只有幾縷陽光透過破舊的窗欞斜射進(jìn)來,塵埃在光線中飛舞。
幾張木質(zhì)的桌椅擺放得歪歪斜斜,仿佛許久未曾有人規(guī)整。角落里堆積著一些破舊的藥罐和籮筐,上面布滿了蜘蛛網(wǎng)。
正對著門口的墻上掛著一幅古老的人體經(jīng)絡(luò)圖,顏色已經(jīng)褪去大半,只能依稀辨認(rèn)出一些線條。
地面是由青石鋪就,因年久失修,有些石塊已經(jīng)松動,走在上面會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鐘書文?鐘書文!瞧瞧你家那好徒弟干的好事
只見鐘書文和幾位年齡稍小的學(xué)童從一個小房間里匆匆沖了出來。鐘書文瞧見站在張嬤嬤身旁膽戰(zhàn)心驚的沈喬一,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道:“我這好徒弟又干了啥驚天動地的好事啊?”
“她勾引小太子!”
“師傅!張嬤嬤她又冤枉我!我沒有勾引墨景小太子!小太子只是接我回宮!”沈喬一徑直哭著撲進(jìn)鐘書文的懷里,哭得那是稀里嘩啦,肝腸寸斷。
鐘書文輕輕地拍著沈喬一的后背,柔聲安撫道:“莫哭莫哭,為師定會把事情弄個清楚明白。”他抬眸看向張嬤嬤,目光中透著幾分嚴(yán)肅之意,“張嬤嬤,話可不能隨口胡謅,喬一這孩子的品性我是深知的,絕不可能做出這般不知輕重之事。”
張嬤嬤雙手叉腰,眼睛瞪得渾圓,扯著嗓門高聲喊道:“哼!事實明晃晃地擺在這兒,她與小太子拉拉扯扯,簡直不成樣子!”
墨景在一旁氣得小臉漲得通紅,大聲辯駁道:“張嬤嬤,你切莫含血噴人!我與沈喬一清清白白,只是見她迷路,好心帶她回宮罷了。”
鐘書文眉頭緊蹙,拱手言道:“張嬤嬤,此事尚需斟酌考量。不如先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調(diào)查清晰,再做決斷,以免冤枉了好人。”
張嬤嬤冷哼一聲:“好!那就等查個水落石出,看這小丫頭還能如何狡辯!”言罷,猛地甩了甩袖子,怒氣沖沖地走了。
墨景走向哭得梨花帶雨的沈喬一,說道:“沒事噠,我定會向父皇和你父親交代清楚的。”
“可……可是我把你連累了,我怕你以后都不再理我了。”
“這等小事,無需擔(dān)憂。”
沈喬一抬起滿是淚水的雙眸,望著墨景,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真的嗎?可我還是害怕。”
墨景拉起沈喬一的手,目光堅定而溫暖:“相信我,不會有事的。”
“小太子,此事非同小可,還需從長計議。”
鐘書文咳了一聲。
墨景點了點頭:“鐘師傅,我明白。但我不會讓喬一受委屈的。”
鐘書文微微嘆氣:“但愿能順利解決,莫要再生枝節(jié)。”
此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眾人頓時緊張起來。
來的竟是元封皇帝、寧貴妃和沈秋。
“鐘書文!人都到齊了,看你還如何狡辯!”張嬤嬤在門外怒聲呵斥道。
鐘書文后面的學(xué)童小聲嘀咕道:“看來他們這架勢不小。”
“那可不,更何況外面來的可是皇帝、貴妃和將軍。”
鐘書文向前緩緩?fù)崎_門,躬身行禮道:“參見皇上!”
元封皇帝神色威嚴(yán),冷冷地說道:“免禮,今日之事,朕倒要聽聽究竟是怎么回事。”
鐘書文直起身,恭謹(jǐn)?shù)鼗氐溃骸盎噬希耸驴峙掠兴`會。喬一這孩子生性純良,斷不會做出有違禮數(shù)之事。”
寧貴妃輕挑峨眉,嬌聲道:“哼,那也得聽聽張嬤嬤如何說。”
張嬤嬤趕忙上前,添油加醋地將事情敘述了一番。
沈秋在一旁眉頭緊皺,看向沈喬一,眼中滿是擔(dān)憂。
元封皇帝微微瞇起雙眼,沉思片刻后說道:“墨景,你來說。”
墨景不卑不亢,將事情的真相如實告知。
元封皇帝聽后,臉色稍緩,說道:“看來此事確有誤會。”
沈喬一此時連忙跪地,聲音帶著哭腔:“皇上,小女絕無半點勾引太子之心,只是迷路得太子相助。”
寧貴妃輕輕一笑,語氣卻透著幾分尖刻:“哼,誰知道是不是故意為之。”
沈秋趕忙也跪下,抱拳說道:“皇上,我家女兒一直乖巧懂事,還望皇上明察。”
元封皇帝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都先起來吧。此事還需再細(xì)細(xì)查探,不可僅憑一面之詞定論。”
就在這時,一直未說話的一位大臣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此事關(guān)乎皇室聲譽,切不可草草了事。”
元封皇帝微微頷首:“朕自有分寸。”
眾人皆不敢再多言,氣氛一時陷入了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