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花黎黎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夢開始的地方
傍晚時分,太陽收斂了金光,逐漸西沉而去,白晝落幕。
趁著晝夜交班的空檔,天空之神這個顯眼包,不想放過如此絕佳的表演機會,見縫插針地展示起了扎染手藝。先是浸上點光彩奪目的琉璃藍,恍惚間仿佛聽到鳥兒敲擊玻璃的聲音,如此的清脆悅耳;緊接著暈染上雍容華貴的孔雀藍,一幅精美的孔雀開屏圖躍然當空;再然后便是擁有千年文化底蘊的靛藍色,好一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最后出場的是影影綽綽的鴉青色,當真是應了人們常說的一句晉南方言:老鴉笑話豬黑。
天幕重新拉開,耀眼的星星們閃亮登場,在銀河中雀躍地撒著歡兒。夜晚打過一更之后,哼著時下流行的小曲兒,開始上班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成為人上人。”
山西大學的初民廣場亮起了地燈,正式歡迎夜晚的來臨。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地,人群三三兩兩地聚在一塊。手挽著手黏在一起的熱戀小情侶,聊到起勁處放肆大笑的好兄弟們,竊竊私語時捂嘴低笑的好閨蜜們,將竹蜻蜓一搓飛天后樂呵呵狂奔的小女孩,玩著瘋狂追逐游戲的狗狗們,情濃意瘦,淑景融合,一派祥和的清平世界。
從圖書館的兩側繞過來,你能看到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入口,進進出出的人群卻絡繹不絕。這時候你一定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跟著人群往里走,忽然嘈雜聲四起,好像誤入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別有洞天。
這里便是充滿了人間煙火氣的許西,人稱太原“小香港”。
一進來,不到十平方米的地方擠滿了兩排小吃攤兒,有烤紅薯,烤面筋,雞蛋灌餅,烤冷面,烤香腸,全是年輕人的最愛。左拐再右拐之后,便是一條筆直的通道,長得幾乎看不到盡頭,街道卻只有三米不到的寬度。這里的小吃店和香港的老店家一樣,一做就是幾十年,他們的匠人精神令人敬佩不已。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這里人聲鼎沸,燈火通明,街道的兩旁豎立著各式各樣的霓虹燈牌,放眼望去,有一種置身于香港街頭小巷的錯覺,因此得名“小香港”。
抬起頭來往上看,兩排灰壓壓的樓房參差不齊地排列在路邊,大約有五六層樓高。樓與樓之間的距離非常近,曾經有人打趣道,要是所有的樓房都建成這樣就好了,想串門的話,直接一抬腳就到了,再也不用累成狗似的上下爬樓梯了。這些樓房都是城中村的自建房,乍一看像極了宮崎駿筆下的移動城堡,有一種神奇的異域情調,真怕有一天早上醒來,它們長了腿,帶著全部的人跑到另一個時空去了。
在這片不到三百畝的土地上,容納了三萬多的住戶,其中常住人口一萬五千多,流動人口兩萬左右。從空中俯瞰,整個城中村就像一個龐大的螞蟻窩,社會學家賦予了他們一個有趣的名字“蟻人”,并且將他們的這種居住方式戲稱為“蟻居”。
許西以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城中村,后來隨著太原市的規劃和發展,它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人常說,運氣來的時候,擋也擋不住,破銅爛鐵也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當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首先,這里毗鄰多所大學,周邊有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多達幾萬人。附近的居民樓并不能滿足他們的居住,而這里的租金物美價廉,成了畢業生的首選之地。
許西附近有很多藝考培訓機構,每年有大量來自全省各地的藝考生居住在這里。
其次,這里的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衣食住行非常便捷,基本上百步之內就能解決所有的生活所需。對于那些不會做飯,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年輕人來說,這里簡直就是天堂。
再次,這里居住的大學生居多,人口的整體素質較高,鄰里相處融洽,大家都遵循著“和氣生財”的做人規矩,因此這里的人氣越來越旺,連財神爺看了都得給個面子,多住兩天。
許西的一天當中有兩個高峰期比較擁堵。別的地方是堵車,這里是堵人。
每天早晨就像動物大遷徙似的,人們從樓上傾巢而動,兩萬多人同時一擁而出,密密麻麻,一個個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卻只能干著急。要想上班不遲到,就得犧牲掉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趁早提前出門。一大早就開門的店鋪并不多,忙了一晚上,他們需要休息。大部分店鋪都是十點以后才開門,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店鋪開著,賣一些早點。大街上賣早餐的都是一些小攤子,旁邊隨意地擺放著幾張桌椅板凳。坐下來堂食的人比較少,客人匆匆點單付款,拿東西走人,來不及過多停留,時間不等人。
晚上的時候,就像趕廟會一樣,四方來賀,八方來朝。六點到七點這段時間,你最好不要出現在正街上,否則你會被擠成餡餅,簡直就是露天的公交車,還得自己一步一步挪過去。要是這本就狹窄的街道中間堵了一輛車,那可真是要命了,沒有半個小時你別想走過去。
經常聽到有人說,晚上回來的時候,站到大街上,簡直快缺氧了,感覺氧氣都被吸光了,經常會感到莫名的惡心頭暈。甚至有人建議在街道兩邊放幾臺自助吸氧機,這腦洞也是沒誰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有人因為缺氧而暈倒,我就不清楚了,反正在許西我是從來沒有看到過。
晚上是小吃店最為忙碌的時刻,一天的收入就指望這個黃金時間段了。下班以后,吃飯的時間相對來說沒有那么集中,可以坐下來慢慢吃。附近學校里的學生也喜歡跑來這里換換口味,嘗嘗老店小吃的味道,甚至于附近的一些老客戶,即使已經換了地方住,但是習慣了老店口味的人,不管多晚還是會趕過來吃上一口熱乎的。這就叫做抓住一個客戶,就得先抓住他的胃。
有的小店會一直營業到凌晨三四點,即使客人已經不多,還是愿意多等一會,并不單純是為了掙錢,而是讓那些加班晚歸和上夜班的人,不至于餓肚子,這便是老店的好處,也是很多回頭客喜歡光顧的理由,這種只有中國人骨子里才懂的默契叫做人情味。
中午相對來說沒那么忙,只有附近的學生偶爾會過來吃個午飯,店家們會比較輕松。下午基本上沒什么客人,很多店家到兩點就停止營業了,一直到下午五點晚飯之前的這段時間,所有的店家都比較悠閑。有嗑瓜子的,有打毛衣的,有看電視的,當然少不了侃大山的。
這兩年,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房價了,不信你聽。
正對著清徐片湯店,是一家運城大盤雞店,兩位老板終于忙完了,各自搬上木凳子,立到店門口坐鎮,看起來像兩個活門神。他們并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平時都是用店名“片湯”“大盤雞”來稱呼彼此。一來方便,二來也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常言道,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在外面做生意,基本的做人規矩還是要懂的。政治新聞,街邊八卦這些都可以隨便聊,但是涉及金錢利益,和家庭情況的時候,大家多少都會三緘其口,打馬虎眼,轉移話題。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一種保護。
只見片湯扔過來一支煙,大盤雞利索地接住,兩個人一邊吞云吐霧,一邊開始聊起天來。
“聽說房價開始慢慢地漲起來了?”片湯說。
“那可不,城中村要改造了,能不漲嘛。”大盤雞消息靈通。
“我有個親戚在房地產干銷售,說是去年房價一平米才漲了八百,今年一下子就漲了一千二。”片湯神通廣大,兩個人勢均力敵。
“跟火箭似的,也不知道我們這賺錢的速度多久才能趕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大盤雞長長地吐了一大口煙。
“我有個親戚是北張的,一家五口,美滋滋的!”片湯說得天花亂墜。
“那是人家會投胎,咱可沒那么好的命,只能投到山旮旯里。”大盤雞嘆了口氣。
“我聽村里的老先生說,這二十年是土運,凡是跟土有關的行業都能火,房地產正好跟土有關,這不就漲起來了。我們要不要也買套新房子?”片湯捂著嘴說,生怕別人聽見似的。
“撇了吧,他們要是真那么神通廣大,早就自己偷偷發財去了,還輪得著你。”大盤雞一臉嫌棄的表情。
“我也就那么一說,真要我買,我也拿不出那么多首付。”片湯趕緊轉換口氣。
“不過說真的,現在首付只要二成,一平米六千多,買個六十平的首付連十萬塊錢都不到,你開了這幾年飯店,應該能拿出這個錢哇。”大盤雞一臉認真地看著他。
“那也不敢買,月供時間太長了,一下要還二三十年哩!咱們開飯店的,干一天算一天,誰知道明天是個啥樣?說不定哪天兩腳一蹬就見了閻王了。”片湯嗅出一絲絲的危險,一提到錢立馬就開始警覺起來。
“得得得,我得回去睡一會兒了。”大盤雞連連打著哈欠,看來是真困了,說完便起身回店里了。
片湯隨手拿起一張報紙,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扇著風,額頭上直冒汗。店里沒客人的時候,他連風扇也舍不得開,多少能省點電費。
七月下旬,剛入初伏,天氣開始慢慢變得炎熱起來。
正午時分,錚亮的太陽像一盞幾億瓦的大燈泡,掛在天上炙烤著大地,一望無際的天空中,卻看不見一朵云彩。整個許西就像一個巨大的火爐,人就像那火爐中的炭,外焦里嫩。凡是能接觸到陽光的皮膚,肯定是焦黃焦黃的,活像烤熟的地瓜,被衣服遮蓋的地方倒是細皮嫩肉,但也被這熱氣給悶得噌噌地往出冒汗。要是這時候往水池里一泡,指定會發出“滋”的一聲,尾音拖得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