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寫給我的十八歲
往事暗沉不可追憶,來日之路光明璀璨。
一直以來,都想為自己的青春寫點什么,也想過洋洋灑灑寫下個幾千幾萬字,但當我坐在桌前回想起自己的年少時光時,這才使我真正讀懂南宋劉過的“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其中的含義?;蛟S人真的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吧。
十八歲,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驛站,是一座照明遠方的燈塔,十八歲,是一個新年齡的里程碑,是一艘揚帆起航的扁舟,十八歲,是獨自翻越困難的高山,是獨自跨越洶涌的大海。十八歲更是我獨一無二的青春。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年少不瘋狂。
年少的我一直按部就班的行走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卻忘卻了享受當下,我時常懊惱,因為年少時的時光是我記憶中永遠的烏托邦。年少時的自己總想著奔跑,想著逃離,想著快快長大,卻從未真正想過長大后的時光會是如何,自己是否真的想獨自度過長大的時光。
關于往日,我能寫的,或許只有我的記憶與印象。
以前放暑假時和小伙伴們滿院子瘋跑、在田野里捉迷藏、在田埂邊挖野菜、在壩子里野炊、在河溝里捉魚撈螃蟹、在山上摘野果…夏天躺在院子里為乘涼而鋪著的涼席上,大人們擺龍門陣,小孩們數星星,翻跟斗,自由自在,其樂無窮。這些場景在我的記憶中越來越遙遠,越來越模糊…這些日子我大抵是再也回不去了!
現在回憶起自己年少的時光,不過像是覺得做了一場盛大而不愿醒來的夢罷,人間匆匆幾許,身邊的老人便逐漸離去,小伙伴們也越來越疏遠,而我的父母也到了兩鬢斑白的年紀,還記得小時候父母帶著我去爬山撿菌子、帶我去河溝釣魚、還帶著我去參加他們長輩之間的各種聚會,我從前從未覺得原來這些瑣事都能在我心底帶來如此幸福的痕跡。
小學和初中都在小鎮上學,走讀回家,從未與父母分離過半分,所以不曾理解五年級同桌在離開父母獨自住宿學校的難過,當我初中升入高中時才真正意義上是離開了父母獨自到縣城上學,雖開始時覺新穎離開父母,有了自己的小小自由,直到回家我的妹妹悄悄告訴我,母親在我去縣城上高中的時日還時常準備我在家吃飯的碗筷時,我才愧從中來,感到無比難過,獨立原來要先適應這種分別感。
其實在外讀書之前我并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會想家的人,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相當獨立的人。而在后來升入高中時我才真正的體會到思念家的感受,想念母親燒的飯菜,也會想念弟弟妹妹的調皮,其實我在家也會和父母們吵架,也會厭棄弟弟妹妹的煩瑣,也會有在和父母溝通不了的郁悶,但還是控制不住的想回家。
從前總覺得時間很慢,父母還很年輕,自己也不過還是一個小孩,直到在后來讀書的時期突遇一些朋友們的父母離去,我才真正意識到父母的離開只是一瞬間,他們的匆匆離開人世,都警醒著我生命的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
十八歲的我已經步入高三,我深知高考的艱難,我很想對自己說,還好有你的堅持,也還好有良師益友的陪伴,很感謝我的老師沒有放棄我,一直栽培我,鼓勵我,關心我。哪怕幾次的考試失利也會得到寬慰,為此我深懷感動。也很感謝我的父母在我的受教育過程中都是持有支持的態度,鼓勵我,幫助我,有時候回想起以前讀書的日子,真的很想痛罵自己,痛罵自己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知恩圖報。
我的高中其實是一段非常痛苦的回憶,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我們學生大都沒什么假期,寒暑假補課,周末補課,生病都不敢請假的程度,其實我的老師們也是伙同我們一般,生病感冒不敢請假,害怕耽誤課程,雖說讀書就是要吃苦,但后來在大學課堂中得知部分朋友們周末不用補課不用自習的時候,真有一種其中困苦、冷暖自知的感受?;蛟S我們不是聰明的,但我們是努力的吧,我時常這樣感嘆。小學課本中的小明走向少年宮只需要十五分鐘,而我們大多數人或許走上了一生。
十九歲的我已經坐在了大學的課堂中,或許是運氣吧也讓我有書可讀,來到大學隨著面對社會的時間越來越近,我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迷茫、不知所措的狀態,雖識得幾個字,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來到大學更是時刻感受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想躺平又覺得人不該如此活一世,想卷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卷,深陷泥潭卻不自知,身邊有朋友已經遠離了課堂,步入了社會,如果不是為了尋找自己以及報答父母,或許我也早就放棄。十八歲十九歲的我原來一直在尋找自己的道路上。
今日得幸在這里抒發我的絲絲情感,也使我得到釋放。雖有壓力,但有更多的動力,在成長的這條道路我會一直向上的走下去。
最后的最后,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十八歲的路程雖已結束,但未來的我會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