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廣恩榜有名!
大乾,至正元年,清河縣,一老一小正擠在縣衙門口的人群里看榜!老的叫做李閑,長的十分猥瑣,單看他的眉毛口鼻還算可以,就是放在一起那就十分別扭,小的叫做李斌是他兒子,眉宇之間與李閑似乎有幾分相似,但是比例可就比他爹控制的完美多了,在配上比較健碩的體格,顯得英武不凡,器宇軒昂!
此榜名為廣恩榜,乃是先帝正道帝李豪于十六年前始創,廣恩的對象就是這群看榜的人,他們都是太祖李道一脈的皇族,不過大乾立國已經二百六十三年,而太祖李道起于微末在亂世中南征北戰,創建大乾時才三十二歲,不過天妒英才,多年的征戰讓李道僅僅在位四年就舊傷復發,與世長辭了,但是當時天下并未完全一統,群雄虎視眈眈,不得已才有其弟弟李邦繼承大統,成為大乾的太宗皇帝,而李道的九個兒子,除了夭折了兩個,其余都被送回到這距離京城千里之外的清河縣!剛開始嘛,太宗皇帝為了自己的面子,還給自己的七個侄子一些優待,又是封王又是給爵位的,但是過了兩代人以后,情況就大不同了,太宗一脈的皇帝再無對太祖一脈后人進行封賞,太祖一脈又無實權也就漸漸沒落了,合支后人都過的十分清貧,比普通百姓還不如,因為他們無法參加科舉,也無法從軍!
不過就在十六年前,也就是李斌出生的前一年,他們時來運轉了,正道皇帝李豪在一次祭祀完祖廟以后,突然發布廣恩榜,給予太祖一脈奉賞賞賜,而李閑就是第一批得到實惠的主,正道帝不光給了他五十兩金銀,奉國校尉的虛銜還賜了一個漂亮的宮女,也就是李斌的娘親,徐氏!
盡管李閑與徐氏結婚才八個月就生了李斌,可是李閑和其他人一點也不懷疑,李斌是李閑的親生兒子,因為兩人的眉宇十分相似,就是李斌其他的五官比例都跟他娘一樣,而且李閑有錢之后又納了一房漂亮的小妾周氏,生下一個女兒,李悅兒,這女兒可是足月出生的,但是她跟李斌一樣,只有眉宇之間有點像李閑,其他五官也是跟她娘幾乎一樣,甚至面部的比例更加完美,看著比她娘更加光彩奪目!才十四歲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大美女了,前來求親的富貴人家不下百人!
不過李閑比較開明,或許三十歲才有孩子,個個都很寵愛,對于李悅兒的婚姻完全讓她自己去挑!
倒是自己家的兒子讓李閑有些頭疼,兒子雖然長的帥,卻無人敢把女兒嫁給他。
原因無他,就是這廣恩榜,這十六年間太祖一脈前前后后一共四十個年輕少年,被授予實職,基本全是邊軍軍官,不過這些少年也沒有辜負正道帝的厚愛,經常立下先蹬陷陣等功勞,不過他們不是小說里的主角,勇是勇,可以掛的是也快呀!所以他們的平均壽命都不到二十歲!這樣誰家還敢把女兒嫁給他們,不過放完榜就不同了,如果不是實職,而是蔭官虛職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白領俸祿一輩子吃喝不愁,自然也就不會缺老婆了!
不過李閑很快就看到了兒子的名字,不過他認不得幾個字,還要讓兒子來認,到底是個什么官!
李斌根本沒把這份榜太當回事,因為他是一個穿越者,之所以能穿越過來,那是因為自從有了廣恩榜以后,太祖一脈的男丁很多都被授予了軍職,戰死的實在太多了,沒辦法各家只能讓自己的孩子習武,弓馬射箭,能學多少算多少,而李斌的原主就是在一次練習騎射時不慎跌落馬下,身死了!這也給了原本在地球上辛苦打拼為了攢彩禮去參加荒野求生節目意外身亡的李斌一次借尸還魂的機會!
當然李斌穿越過來以后,并沒有改變原主的習慣,繼續練習武藝,只不過他比原主抽出更多的時間來讀書,曾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大乾已經開國兩百八十年了,基本上已經進入了一個王朝的末期,西有黨項人自立建國為西夏,北有遼東女直人建立的大金政權,都在一步步對大乾鯨吞蠶食,如果不是正道帝突然提拔太祖一脈的人,估計前幾年的那次東北女直人南下直接大到了京都大梁城,將大梁城圍困數月,最后還是依靠著太祖一脈的三十幾個兄弟,前赴后繼的帶隊陷陣拼殺,才讓局勢陷入僵持,女直首領見一時間難以拿下大梁,這才同意言和,不過大乾每年要歲貢三百萬兩白銀,才能換來和平!再加上內部的豪強們大肆兼并土地,百姓的稅負日以繁重!已經快要到了起義遍地地步,好在這幾年大乾整體上還算風調雨順,自然災禍比較少,這才太平無事!
只是這種脆弱的和平根本無法持續多久,一場暴風驟雨般的大亂很快就會到來。
而且更操蛋的是,大乾雖然封建禮教已經發展到了相當于地球上的宋元時代,科技卻出奇的落后,基本上還在相當于地球上的戰漢時代,每當看著有手拿著戈戟鈹之類的士兵李斌都有想笑的沖動!
“云州備虜中郎將麾下河曲屯田校尉,正六品!”李斌旁若無人的對李閑說道。
不過一旁看榜的其他人,則紛紛投來憐憫的目光,無他這個屯田校尉換的實在是太勤了,換句話說歷任屯田校尉都死的很快,原因也很簡單,這里之前都不是軍隊屯田的地方,而是一個叫做河曲縣的地方,但是自從二十年前,大乾與大金在關外大戰失利,云州守軍就只敢蝸居在大同城里,不敢再與敵人野戰,這就造成了,每年金軍都會從他們眼皮底下越境劫掠,而河曲縣每次都是首當其沖,連續的被劫掠,百姓自然能逃的都逃了,沒辦法,朝廷于十三年前在那里設立屯田衛所,派遣軍戶去屯田!這些軍戶大多來自于底層破產百姓,或者投靠而來的蠻夷,他們本就沒了土地生計,只能賣命當兵,還是沒有軍餉的士兵,不過打仗一般用不到他們,可是河曲不一樣,云州大同的邊軍不出,他們就成了被推到前線的炮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