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被投訴了!流水的日常
看店,實在是一種無聊的生活了。
坐在電腦前的陶源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掛在墻上的時鐘,分針和時針形成一個直角,下午三點整。
陶源向上伸了伸胳膊,扭動了一下身子,他幾乎就這樣從早上坐到現在,只是偶爾的動一動,就連中午吃飯的時候,陶源也是在椅子上這么坐著的。
陶源正坐著,有幾個身影從門外走了進來,陶源趕緊站起身來迎了過來。
“你好,有什么需要的嗎?”陶源問道。
“你好,我們是稅務局的。”當先的一個年青人先介紹了一下自己。說話的聲音和態度都很和氣,跟陶源想象中的那種官員們趾高氣昂的形象并不相同。
陶源一聽他們是稅務局的,心里就有點兒犯嘀咕了。
做生意這些年,陶源最不希望的就是跟這些官員們打交道了。當然,他的鋪子實在太小,平時也沒什么機會有官員上門,這倒不是說他經常去做些什么虧心的事兒,所以總害怕別人上門兒來,而是通常只要他們來了,也就基本上不會是啥太好的事兒。而且,他實在想不到有什么事情會讓稅務機關的人上門來。
“哦,你好,有什么事兒嗎?”陶源又問。
“你最近在生意上或者生活上有沒有得罪過什么人???”那個年青人向店里看了一圈,然后繼續說道。
陶源的眉頭一皺,想了想,可他實在想不起來有得罪過什么人。
現在店鋪的生意實在是已經處在一個關門大吉的邊緣上了,平時連個人都沒有,整天就是他自己在店里,想得罪到誰都很難。而陶源自己又不是不喜歡社交的人,常待著的兩個地方,除了在店里就是在家里,跟人接觸的并不多,也就談不上跟誰會有什么矛盾了。
“沒有啊。”陶源連忙搖頭否認。
“你店里最近是不是有顧客讓你給開發票?”年青人又問道,這回直接說起了事情的緣由。
“是啊,確實是有這么回事兒?!碧赵聪氲酱_實是有過這么一回事兒。
“是這樣,我們接到投訴電話,說你不給顧客開發票?!蹦昵嗳苏f道。
“啊?”陶源一聽都呆了,他實在沒想到是這件事兒。
“有這么回事兒嗎?”
“是有。幾天前吧,我接了個電話,是一個顧客打來的,說讓我給開一張發票,他在我這買東西的時間大概是兩個月之前了。正好我店里的電腦這幾天壞了,我就跟他說我這邊現在開不了發票?!碧赵凑f道。
“是不是你當時的態度不好?”
“沒有啊,就很正常的跟他說的,他當時聽完也沒說什么,就說那好,然后就掛了電話?!?
“你是不是沒跟他說明原因???他給我們打電話了,說你不給他開發票,把你給投訴了?!蹦昵嗳死^續說道。
陶源聽了真的是有些無語了,他實在是想不到為了這么件事兒會迎來他做生意十幾年來的第一次投訴。
“確實沒說,當時一共也沒說幾句話,我說現在開不了,他也沒說別的,就直接掛掉了電話,實在是沒想到……”
“既然有人投訴了,我們就得過來了解一下情況。你現在電腦修好了嗎?”
“已經送去修了,還沒拿回來。你看,這還空著呢?!碧赵粗噶酥鸽娔X桌。
顯示器立在那兒,旁邊是一堆散亂的連接線。
年青人看了一眼,顯然陶源并沒有說謊,然后說道:
“行了,那我們知道了,這應該就是一個誤會。可能當時在電話里邊溝通的不是很清楚,有些誤會,回頭解釋清楚就行了。那你就盡快把電腦修好,給人把發票開了吧?!?
“好的,我一定盡快。也給你們添麻煩了,實在是不好意思啊?!碧赵凑f道。
“行,那我們就先走了。你開完發票之后跟我們聯系一下,你記一下他的電話?!?
年青人指了指身邊的一個大學生模樣的人。
“他是負責你這個區域的,到時候你們聯系吧。”
“好的?!?
記好了聯系方式,一行人轉身向店外走去。
“慢走啊,實在是不好意思啊,為這點兒小事兒,還讓你們跑來一趟?!碧赵从终f了一句。
“沒事兒,這都是我們的工作?!?
陶源送走了幾人,轉身走回屋內,坐到了椅子上。
“唉!”
陶源長長的又嘆了口氣。
他仔細的回憶了那天的情形。
當時顧客給他打來電話,說是讓他給之前買的商品開一張發票,當時電腦壞了,陶源便說現在開不了,顧客也沒問什么原因,說了聲好,然后就直接掛了電話,真的也沒有多說什么。這件事情就這么過去了,陶源也沒有再多想。
陶源怎么都沒想到,他就這么迎來了做生意這么多年來的第一個投訴,他的心里多少覺得有些無語啊。
如今店里的生意不好,來個顧客都恨不得給捧到天上去,居然還能有這樣的事兒。
無奈是無奈,可事情還得解決,畢竟過錯也確實在他身上。
陶源翻了翻電話,給對方打了過去,解釋了一下,對方沒說什么,顯然是并沒有原諒他的意思,只說讓他快點兒把發票給開好,陶源也不好再去多說些什么,便結束了通話。
事情就是這樣,你解釋是你的問題,別人是否理解和原諒,那就是別人的事情了。
掛斷電話,陶源又立馬給電腦店打去電話,催他們盡快把電腦修好。
打完了幾個電話,陶源身子往椅背上靠了靠,抬頭看著天花板,就那么一動不動的。
坐了許久,陶源又嘆了口氣,然后站起身來。
他看著貨架上那些許久不動的商品,心里很是有些感慨。
這兩年,周圍的店鋪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就這么來來回回的不知道已經換了多少個主人了。他的店還算穩定,主要的原因是店鋪小,屋主又常年在外地,并不回來,所以租金比較便宜。
陶源計算了一下,現在店鋪的收入想要維持開銷都已經很難了,說不定哪天真的也就像鄰居一樣,關門大吉了,不過,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陶源把思路從未來拉回到了現實中,回想著自己每天如同流水線般一成不變的生活。
早上四點多鐘,第一個鬧鐘會響起來,然后他會馬上關掉;十五分鐘后,第二個鬧鐘又響了。
陶源從被窩里爬起來,走進衛生間去洗漱。
洗漱之后去準備早餐。
一切都準備好,時間已經來到了五點,鬧鐘又一次的響了。
陶源去叫醒兒子,兒子跟他一樣,也要在床上再躺幾分鐘,然后才會起來洗漱。
洗漱之后,兒子依然是睡眼朦朧的走到餐桌前邊,迷迷糊糊地坐下。
“好啦,清醒清醒,吃飯了。”
“哦。”兒子答應了一聲,可顯然,大腦依舊沉浸在美好的睡夢里,身體上的動作,只能說是一種肌肉記憶了,是長時間形成的一種自然的反應,并不由大腦主動控制。
吃完了飯,陶源把碗筷都收拾下去,洗刷干凈,放進了櫥柜里。
陶源看了看時間,五點四十五。
兒子又歪在了沙發上,閉起了眼睛。
“起來動一動,清醒清醒,穿好衣服,要上學了。”
“哦!”兒子答應了一聲,然后站起來去穿衣服,依舊是迷迷糊糊的樣子。
六點鐘。
陶源把車子開出小區,在小區門口等著校車。
雖然家里有車,可接送兒子也并不算方便。不說會不會偶爾因為有事情耽擱了,就說在學校門口想找到個停車的位置都難,臨近放學時的學校門前,永遠都是最擁擠的,真想把車停在學校附近,不提前兩個小時都不用想。所以想來想去,還是讓兒子去坐校車。校車有固定的停車位置,不會被占用。而且,兒子現在也大了,這些瑣事也應該自己去面對了。
六點零五,校車準時到了小區門口。
看著兒子上了車,校車開走了,陶源也跟在校車后面離開。
他當然不是跟到學校去,只是去店里有一段是同路而已。到了店里,陶源把車子停在店門前,拿出鑰匙打開店門進去。
其實在這個時間上,是根本就不會有顧客上門的,但用陶源自己的話來說,在哪兒還不都是待著,反正早晚都得來,那就早點兒吧。
今天早上也是一樣,今天的店里也和昨天一樣,如果不是有幾個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上門,便又是要他自己在這兒待上一天了。
想到這些,陶源的心里有些默然。
看了看貨架上的那些商品,那些他精挑細選的商品,陶源搖了搖頭。
轉身走到椅子前坐下,然后就這樣挨到了晚上。兒子學校放學的時間是晚上十點,所以他也不急著回去。
陶源覺得自己可能連流水線上的工人都算不上,而更像是流水線上的商品。
朋友都說羨慕陶源自己開店,自由自在的。可陶源自己卻是清楚,自從開了店鋪之后,哪還有什么自由可言。上班的那些人平時還有個周末,節假日都能放個假什么的,可開了店,不說是全年無休也差不了多少。再加上現在生意不好,就更不敢給自己放假了,這幾乎就是一種無解的惡性循環了。
陶源開的是個茶葉店,店鋪不大,只有三十來平。
店鋪雖小,茶葉的品種卻是非常齊全,貨架上擺著的裝茶葉的罐子足有上百個,每一個就是一種茶了。
之所以選擇這一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陶源自己喜歡喝茶,這是從小就培養起來的習慣,做為北方人,有這樣的習慣的人真的不多。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夠借此維生,何樂而不為呢!
只不過,這已經不是陶源現在的想法了,因為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大家都沒錢,茶這種非生活必須品就被很多人直接戒掉了。陶源有時候就想,茶這東西實在是不怎么好啊,說不喝就直接戒掉了,要是像煙一樣就好了,想戒掉都難,那樣至少生意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想是這么想,可現實并不管你怎么想,總之就是,飯不能不吃,但茶可以不喝,所以喝茶的人越來越少。
很多人說現在的生意難做都是被電商沖擊的,陶源并不這么想。
電商沖擊自然是一個因素,可說到底,人們在網上買東西,還不就是圖個便宜?看得到摸不著,而且看到的又未必就是真的,下單之后還要過幾天才能收到,雖然可以退換,可真說有多方便,那也真的未必。哪像是你到了店里,看好了就直接買走來的更方便??杉热粓D的是便宜,也就說明大家的兜里是真的沒錢了。
所以,陶源對這些東西反而比較透徹,不會輕易的把這些原因歸結到別人身上。
可不管怎么想,現在的生意不好總歸是個事實,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陶源也并不覺得這生意會有什么起色,能夠維持大概就是最好的情形了,實在是不能,也不敢要求的更多了。
回家的時間還早,陶源燒開水,給自己泡了一壺茶。這壺茶已經是從早上喝到了現在,味道雖然淡了些,倒也算是完全沒有被浪費。
到了晚上六點多,外面的天已經黑了,依舊是沒有人來。
陶源簡單的把店里收拾了一下,然后便關了店門。
回家之后,陶源給自己下了碗面條,簡單的吃了一口。吃完之后,再去給兒子準備點兒夜宵。自己可以簡單的應付一下,可兒子不行。學校的飯菜,實在是談不上什么營養,而兒子現在又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如果跟不上,那身體和學習上也就很難有好的保障了。
準備好兒子的夜宵之后,陶源坐到了沙發上,打開電視。
也不管是什么節目,隨便打開一個,也不放出聲音,就讓電視的畫面這么閃動著,陶源也不看,而是拿起一本書翻了起來。
十點二十左右,樓道里傳來腳步聲,兒子回來了。
陶源把給兒子準備的食物放到餐桌上,兒子很快的吃完,邊吃邊跟陶源說著一些學校里的事情,然后洗漱,去睡覺了。
十一點,陶源也回到了床上。
流水線般的一天,就這么結束了,然后等著第二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