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無標題章節
等。這種交易的計量工具是“斗”,按斗計價。
豬行、牛行一般在一起,洋河人稱為“四蹄行”。四蹄行有“講行的”,現在稱為“經紀人”。買賣成交后,雙方付給講行人一定的手續費。講行人一般有個閑散性組織,按照地域劃分,負責幾個集市的牲畜交易。雞鴨鵝等家禽交易也依附在旁邊,都是活禽交易。禽蛋交易很少用稱來稱重,大多是按個計價。
為了烘托集市氣氛,逢集時常常有唱大鼓說書的,唱說《岳飛傳》《楊家將》之類。唱書的嘴干舌苦,唱到緊要關頭,拿簽的(替說書人收費)就開始逐人收取費用。沒有具體數額要求,多少隨便你給,也有蹭聽的,時間長了也就習以為常。拿簽的有時拿著帽子、有時拿著小盆,一場書收一、兩次,集市散集唱書的也就結束了。一些老客意猶未盡,只等下次逢集趕場再續上。
在農村工作的那些年,我也隔三差五地趕集。一個鄉鎮有三、四個集市,以鄭樓鎮為例,除了鄭樓街,還有古城、陳圩、張渡。王付也逢過集,沒多久就偃旗息鼓了。
小一點的集市是依村而建,村里的干部參與管理,處理交易糾紛。我們派出所趕集,主要是抓“扒手”。過年過節前后,趕集的人比較多,人頭攢動,前呼后擁,也是扒手活動高發期。我們穿上便裝,帶上手銬,手銬這種警具最能夠體現警察身份。開始行動前,首先要觀察,看清楚有幾個扒手,再他們“伸手”的時候,當場抓獲。這樣做,打擊了現行的違法犯罪,也起到極大的震懾作用。龜出一灘,鱉出一段,扒手也就集中在極少數的地方,通過一、兩次打擊,集市能夠平穩大半年。
趕集,不僅是傳統的商品交易活動,也能讓你分享收獲的喜悅。有時候趕集,可以看到和買到平時很少見的東西,如地方土特產、干貨、稀有的水產品(野生老鱉虎頭鯊)等。也能看到平時不常見的農具和生活用品,如簸箕、油系子、提斗子、蔑籃子、月餅模子等。真的是不僅盡飽眼福,還能夠增長閱歷和知識。
我曾經在泗洪縣曹廟的盛圩街上買過一本關于英語學習方面的書,時至今日仍視為珍寶。如今在自己旅游、出差時,也不忘早起抽空去趕集。去九華山下趕集買蕨菜、去云南通海趕集買菜刀、去安徽六安霍邱趕集買茶葉、去內蒙古ALSZQ趕集買沙蔥、去山東泰安趕集買槐花蜜,去安徽金寨買金蟬花,去河南溫縣買鐵棍山藥,去陜西潼關買石榴。每一次趕集都有滿滿的收獲,尤其是看到集市上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的商品,對自己的視覺沖擊很大,就感覺沒有枉虛此行。
現在城里退休的老人,喜歡坐上公交車到鄉下趕集,樂此不彼。他們把附近鄉鎮的逢集日記得一清二楚,不僅是去農村呼吸新鮮空氣,也把鄉下無公害的新鮮蔬菜買回來,尤其是周末,已經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從城市到農村,趕集已成了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