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救了漢武帝
史記,前100年,天漢元年,世宗武皇帝攜大漢皇次孫劉祎前去終南山太乙宮拜太乙神。
才至終南山腳下,突遇刺殺,游俠刺客虜皇次孫劉祎朝北逃三十里,有太乙河攔路,遂游俠刺客攜大漢皇次孫跳河。
刺客皆溺死,獨皇次孫劉祎墜河不見尸首,武皇帝甚為痛心自責,謚年僅七歲大漢皇次孫號曰:敏。
……
九年后,征和二年。
大漢京師,長安。
一場因巫蠱牽連的皇太子造反案塵埃落定,整個長安上空似乎依舊籠罩在血霧之中,因此次巫蠱案牽連被誅殺之人高達上萬,包括衛皇后、皇太子、皇孫等太子一脈的天潢貴胄幾乎被誅殺殆盡。
然而這一切和長安城南的劉默關系不大。
算今年,劉默穿越西漢已經九年了,九年前剛穿越時,劉默差點在太乙河中被淹死,索性他后世精通水性,才僥幸游到岸上,避免了落地成盒的恥辱之事發生。
這九年時間,劉默漸漸了解了這個世界,這是一個偉大的朝代,雄主漢武帝摩拳擦掌踟躕滿志,匈奴踏破賀蘭山,環伺關中。
只可惜這九年內,大漢滄海桑田,雙驕衛、霍相繼離世,雄主漢武遲暮,經濟萎靡,國事凋敝。
曾幾何時,劉默也想馬踏北疆,立不世之功,封萬戶侯,名垂青史。
然并卵。
劉默并沒有過人之處,一個七歲的孩子,生存都成問題。不過幸運的是——后來有一名老卒收養了劉默,帶著劉默在長安南城外城郊的村落內生活了八年,總算將劉默拉扯成人。
就在去年,老卒因病過世,只剩下劉默一人獨自在城郊村落。
和老卒相處的這八年,老卒讓劉默揮了三十萬次刀,射了三十萬次箭,不僅淬了體魄,還練就了一身本事。
那老卒說自己是以前是羽林軍,護衛過大漢天子,還口口聲聲說劉默有幾分當朝天子的神態。
往事如煙,劉默不愿回想,他本打算今年入伍拼一份前途回來,總不能碌碌無為在這處小村落繼續貧窮下去。
奈何他都沒進長安城,長安就全線戒嚴,不許進出,軍中更是嚴陣以待,卻也不知發生什么事,總之劉默入伍的計劃泡湯,只能在等機會了。
朝陽和雞鳴掀開了嶄新的一天,劉默如往常一樣背著弓和籮筐,腰口夸著短刀上山。
野味和柴火就是一名大漢普通村民一天生活的保障。
野味能吃,柴火能賣錢,雖然僅僅只能維持溫飽,但也足夠劉默這個單身漢在這個世道活下去了,盡管有些寒酸就是了。
不過也別小瞧了這兩項技能,城郊的村民那么多,能上山的卻沒有幾個,這里是兩千多年前的大漢,山林里面的野獸足可以吃人,若沒有矯健的身手、高超的射術和過硬的身體素質,進山會十分危險。
僅僅一個時辰后,劉默便背著一籮筐柴火,拎著幾只野雞野兔下山。
上河村依河而建,這是渭水的一處支流,河水很深,劉默沿著河水朝村落走去。
……
夏七月,驕陽似火。
城郊一望無垠的莊稼地內,一匹矯健的西域寶馬正在飛馳。
寶馬上的老者歇斯底里的揮舞著馬鞭,四周風景倒退,馬匹踏過的地方,莊稼一片狼藉!
淚水從老者雙眸中不斷落下,隨風點點滴滴落在莊稼地上。
抵達河岸時,馬匹前蹄朝天,朝陽之下,宛如一副蕭瑟的孤軍征戰圖!
老者下馬,背著手站在河堤上,俯瞰湍急的河水,他的胸口在劇烈起復,額頭上青筋暴凸,臉色凌厲,充滿殺伐氣勢!
一道道粗重低沉嗚咽的喘息聲不斷從他的嘴中傳出,他的雙拳緊緊握著,表情猙獰、憤怒!
“據兒!”
“子夫!”
“仲卿!”
“去?。 ?
雄主遲暮,當初陪在他左右的臣僚、妻子、兒子,全部離他而去,只留年邁的他孤獨的守護著大漢諾大的江山!
沒錯,這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天子,大漢的帝王,一代天驕,漢武帝劉徹!
如今他垂垂老矣,年過古稀,須發皆白,人生遲暮。
這諾大的大漢江山,他已經打算易手,交給他的兒子皇太子劉據繼承。
然而,就在一個月前,漢武帝去甘泉宮避暑,他的兒子卻在長安用巫蠱詛咒他,在被揭發后,皇太子劉據悍然發動了政變造反。
隨后漢武帝以最快的速度讓大漢丞相劉屈氂平反,一個月后,皇太子劉據兵敗自殺,衛子夫自殺,皇太孫劉進自殺……
拳頭朝著空中狠狠揮舞,仿佛這才能發泄他心中的怒火和自責。
但終對抗不了歲月侵蝕,一拳揮下,身體懸空,漢武帝筆挺落入湍急河水之中。
劉默早就注意到了站在河堤旁邊的老頭,起初也沒多在意,不過很快便見那老人家跳河自殺。
劉默趕緊放下背上的籮筐、弓箭和腰口的短刀。
如同一條鯰魚一樣落入水中,濺起一陣陣水花。
漢武帝在水中逐漸失去了掙扎,依稀之中,他那蒼老渙散的雙眸,仿佛看到了九年前隨自己去太乙宮祭拜的大漢皇孫劉祎。
“祎兒,你來帶朕走了么……”
河水拍打兩岸,一陣陣浪花聲掩蓋了漢武帝的碎碎念,劉默壓根沒聽清這老頭在說什么,等拖他上岸的時候,漢武帝已經陷入暈厥。
劉默看到了不遠處的寶馬,喃喃道:“這馬,真威風?!?
眼中流露不出的喜愛,當今這個世道,能擁有這么一匹駿馬,老頭一定非富即貴,不過這和劉默關系不大。
老卒教導過他,做人要堂堂正正,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貪圖,盡管他可以丟棄老頭將寶馬占為己有,但劉默沒這么做。
他將老頭拖上了馬匹,從新撿起野味、弓弩、籮筐柴火和短刀,牽著寶馬,迎著朝陽朝自己家中走去。
村落人丁稀少,又因天氣太熱,外面鮮有村民走動,劉默就這么一路牽著馬馱著漢武帝回到了院落,小心翼翼將漢武帝抬到了床上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