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南北西東
去看世界才有世界觀,青蛙的坐井觀天告訴我們要勇于跳出舒適圈,不然“眼睛”即是監(jiān)獄,眼光所到之處即是監(jiān)獄圍墻。
總覺得“南北西東”和“甲乙丙丁”是相對應(yīng)的兩個詞匯。走了很多路自然也見過許多人。后來才明白,人之所以能夠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
讀了太多的書本知識總覺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句話太俗。如果以我的感覺把它換掉,找一個詞來代替的話,只有“資本與書本”這兩個詞的較量,能夠衡量我眼中這句話的意思。
用錢買機票,觀大好河山。識書本知識,領(lǐng)英雄文韜武略。一樣嗎?答案在心中,自己衡量。
少年人要有少年人的樣子,很喜歡驚竹嬌老師的一句話:“少年一貫策馬揚帆,道阻且長不轉(zhuǎn)彎,要盛大要絢爛要嘩然,要用理想的泰坦尼克去撞現(xiàn)實的冰川,而當燒赤壁的風,而非借鑒草船,要為了一片海,就肯翻萬山。”
也許大多奔波在南北西東的人為了“權(quán)利”二字,因為他們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而少年人絕非那么多顧慮,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這在“少年人”的眼里無足輕重。
詩死于詩的輝煌,詩人活在盛唐以及想象。
人呢至少也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為之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無所謂南北西東還是那片雜草叢生的故鄉(xiāng)。
少年人,南北西東很遠嗎?不,即在眼前。
少年人,這趟獨一無二旅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光。
作家張賢亮所說:“我把荊棘當作鋪滿鮮花的原野,人間便沒有什么能把我折磨。從穢土中看到青翠草尖的清澈甘露,從泥潭中看到靈動的錦鯉曳出潔凈水珠,從暗沉的溝渠中看到涌動的海浪,從枯黃的落葉中看到親吻花蕊的蜜蜂。當我們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觀照世界,即使是在一片廢墟中,也能看到盛大的美好。”
所以,從那一刻開始,無論是開在泥濘的花、亦或是殘缺的月亮,那一刻萬物都值得被我們喜愛。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那么究竟是讀完書還是行萬里路?
其實哪一種方式都不輕松,人嘛,總歸要貪心一點。先讀萬卷書領(lǐng)略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以及英雄的文韜武略。在行萬里路,去看看英雄生長的環(huán)境及地方。把“萬卷書”融入到“萬里路”。
而少年人,莫愁千里路,自有到來風。
世界上沒有反方向的鐘,人也總要往前走。張曉風老師說:“既經(jīng)決定縱身入火,就要放棄隔岸觀火的悠閑。”
網(wǎng)上的梗很密“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達LS。”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風里。
總要去看看南北西東的風景,了解一下路上甲乙丙丁的人吧。
我自人間漫浪,平生事,南北西東,所以走著瞧。到時在領(lǐng)悟“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的絕勝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