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命昭漢
最新章節
- 完本感言
- 第269章 番外五 亂世風云今已至,人間正道是滄桑
- 第268章 番外四 桃園結義永不棄,京師雒陽恩師信
- 第267章 番外三 燕南猛士張益德,前世兄弟今齊聚
- 第266章 番外二 樓桑劉氏有神童,玄德過路遇猛虎
- 第265章 番外一 關羽亡命天涯,弘毅寬厚劉君
第1章 我劉昭,老家涿縣,父親劉大耳
光和六年(西元183年)秋,涿縣樓桑里。
劉府之內,仆從來去匆匆。
“都麻溜點,小郎君午食要吃新鮮的鱸魚,以那鍋灶煎飪,一定要做熟了,斷不可有一分生食!”
“是,是!小人明白,且會多放些蒜和胡椒!”
幾道話語聲響,伴隨著炒菜香味,一直傳到西跨院的樓閣里。
閣舍中,一名相貌俊朗的英武少兒,穿著華麗深衣,頭以玉簪束縛,正跪坐于書案處,一側放置著古琴。
他手里拿著一卷竹簡,不停寫寫畫畫。
此人正是郡吏劉備之子,年幼的漢室宗親,劉昭。
在劉昭兩側,跪坐著兩名皆眉清目秀,身姿妙曼的侍女,一人幫著捶背按摩,一人吹著碗里的蜂蜜水,用勺子喂飲。
“唔~”蜂蜜水下肚,他頓時神清氣爽,隨之放下竹簡,揮了揮手道:“你們都先去吧!”
“諾!”
等兩人都下去后,劉昭摸著下巴,心中默算道:“第二季度,我們劉氏商隊,收取過路費數額,增加了三成。”
“往邊地的貿易,從前年加大和公孫氏的合作后,亦是穩步提升。”
“尤其是去歲,自二叔一人一騎,走了一趟遼東,道上的馬賊就再沒人敢打劫我們劉氏商隊……”
“若不是即將天下大亂,假以時日,依照我的經商頭腦,我何愁不能成為大漢首富!”
“另外,一旬前,郡府還傳來消息,說阿父即將任命為縣令,不知會被安排到哪里?”
劉昭站起身來,單從身高看去,已接近六尺。
常人或以為他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但因其體質異于同齡,虛歲也才九歲。
劉昭來到閣樓的欄桿處,看向龐大的宅院,還有忙碌的仆從,心里充滿感觸,亦有些成就感。
多年前,當他尚在襁褓,初次睜開眼時,看到的是放滿了草鞋,家徒四壁的茅草屋。
當時的便宜父親,恰好從雒陽游學回來,看自己憑空多了個嗷嗷待哺的兒子,那是死活不想認,差點將他抱起來摔了!
好在祖母陳氏,拿起掃把打了一頓之后,他那父親才安分了些,將他摟在懷里,左瞧瞧右看看,摸了摸天生的大耳朵,這才不得不承認:
那是他的種!
等到一歲,他開始說話走路時,才知道一個秘密——他爹是鼎鼎有名的劉皇叔。
原來在劉備要去外面闖蕩的那年,依照祖母之命,和他母親將婚事辦了,這才恰巧有了他。
之后,劉昭確定了現在身處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迫在眉睫,考慮的事情也就多了。
一是激勵大耳父親改善生活,二是為亂世提前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他的大耳父親,經過這么些年的上進,借助滿魅魔屬性,重拾了祖父劉弘的一些關系網絡。
并在他這個兒子的循循善誘下,不僅早早成了涿郡游俠的首領,還于前年排到了舉孝廉的名額,逆襲成了郡吏。
于此,劉氏暗地里控制了北往南下的商路,掌控著販馬生意。
家里組建的商隊,也遠達遼東之地。又有公孫瓚的同窗之情,遂和遼西公孫氏有了長期合作。
數年時間,彈指一揮間。
再回首,劉家不再是當年以買草鞋為生的劉家,現在有了大宅子,仆從更是幾十。
經濟條件好了之后,劉昭自不吝嗇,他不僅讓庖廚學會了炒菜,每頓都是肥魚大肉,更喜歡穿華麗的衣服……
同時,也給自己定下了幾個規矩:不喝生水,不吃生肉,好好鍛煉身體。
“小郎君,張君回來了!”
小廝的一聲呼喚,讓劉昭回了神。
很快,他面帶喜色,連外袍也沒披著,風風火火往院門外跑去。
前腳剛邁出門檻。
抬頭間,一個風塵仆仆,豹頭環眼,燕頷虎須的大漢身影就映入眼簾。
這正是他父親的結義兄弟,燕人張益德是也!
雖非親叔父,但勝似親叔父!
“三叔!我可想死你了!”
劉昭大喊了一聲,邊跑邊道。
張飛在將手里的丈八蛇矛遞給扈從后,張開了臂膀,聲若驚雷,哈哈大笑道:“阿昭!一月未見,叔父也想你!武藝可有落下!”
劉昭和自家三叔重重抱了下,緊緊握著雙手,抬頭說道:“三叔放心,侄兒一日不敢落下!”
“好,等留出空閑了,叔父可要檢查檢查!”張飛看向長得高壯的侄兒,拍拍肩膀,那是越看越喜歡。
他這侄兒不僅自幼聰慧,而且天生神力,假以時日,武藝未嘗不能超過他。
尤其是那股聰明勁,為大兄背后謀劃了這么多,才有今日的一切。
世人皆知涿郡劉君,卻不知,劉君背后站著一名神童!
略一寒暄,劉昭看了眼門口探頭探腦的管事,道:“祖母想來已知道三叔回來,我們一起前去拜見祖母!”
張飛父母幾年前剛剛病逝,義兄劉備的母親,他也視作母親。
而劉母對于張飛這個憨厚直爽的義子,那也是視作親子,體貼至極,每次縫衣服做鞋子,都會多備上一件。
“好,我正有此意!”
往內宅的路上,兩人挽著胳膊,劉昭想到即將到來的天下大亂,懷揣著心事,下意識問道:“三叔往中山國,這一路可還順利?”
張飛摸著胡須,頗為自傲道:“此一路自是順利……阿昭當曉得,叔父我喜歡以理服人。便是那些欠錢的商賈們,全都交足了份額。而那中山大商蘇雙等人,這次還多贈了一些馬匹。”
聽到“以理服人”,劉昭偷瞧了眼張三叔渾身的腱子肉,表示懷疑。
不過,有了這批資金,就能買更多的鑌鐵儲備起來,能造出更多盔甲和武器了……
亂世將至,是危機,同樣是機遇。
他很清楚,這一天不遠了!
話說張飛這次前往中山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收取被拖欠的護衛費。
從多年前開始,中山、河間等冀州大商們,接受劉家商隊保護,抵達邊地的絡繹不絕。
這其中,不是每個人都像蘇雙、張世平那樣眼光深遠,有自覺性,里面不乏一些欠賬的無賴商賈。
因此,時常需要有人上門講道理。
步入內宅之后,劉昭陪著張三叔去見了這一世的祖母和母親。
祖母陳氏,兩月前,才剛過完四十二歲的生日,慈眉善目,頗為溫和。而生母年二十有三,梳著垂髻,端莊賢淑,乃是本地豪族王氏之女。
原本祖母和母親早年,因家中貧苦,落下了一些病疾,經過這些年的調養,早就康復。
至于外祖父家里,劉昭頭上還有三個親舅舅,除了一個在縣衙當差,其余兩個全都被拉進了商隊,做起了家族生意。
剛一拜見,同祖母說了一會兒話,一仆從就快速步入,恭敬一禮道:“老夫人,主人和關君從城里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