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江上歷險
江上歷險
武夷山天湖下,北起武陽,南達羅珊,相傳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在此修煉成仙而得名湘水。這里江水清澈碧透,倒映著兩岸的風光,青山對峙、綠樹蒙陰,像一條綠綢子從中剪開,好似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由于連年戰亂,兩岸周遭小鎮村落人口銳減,早已不復當年繁榮興旺。殘垣破瓦、餓殍遍地,鳥蟲息偃。遠遠望去,一葉小舟孤零零的漂泊在江水中,船身滿是青苔綠繡,船倉內是破舊的漁網和發霉的被褥。但見一對兄妹首尾相對而坐,長兄而立之年,骨骼清秀,輪廓分明,黝黑的身上著一襲草帽蓑衣,正執起身船尾,撒下網子捕撈,少女及笄,眉清目秀,簡陋而粗糙的桃木簪插在一頭烏黑靚麗的秀發上,少女側身坐與船頭正值縫補漁網。一陣清風襲來,無意間撥弄著柔美的青絲......
“哥哥,這幾日村里佃戶上交的租子又漲了許多,江里的魚兒也捕獲的甚少,再這樣下去咱們莫說是考取功名,就連填飽肚子也甚是費勁了呢。”只見少女眉頭緊鎖,一副心事忡忡的樣子。
長兄嘆了口氣,搖搖頭道;“薔兒,你只知溫飽,卻不知我等凡人辛苦一輩子,若終其一生不思進取,考取功名,哪怕兒孫幾輩子都要在這江水里渾渾噩噩的活著啊。”
搭話的兄妹二人父母早亡,長兄張之衡,妹張薔兩人靠著村里的百家飯喂養長大,正值大元后期,朝廷賦稅苛重,土地里刨食已是極難,不得已在江邊收拾一條廢棄的小舟,裹上全部家當,變賣了糧種,才當起了漁民自給自足。
少女吐吐舌頭,潮紅的臉上又生出些許希冀,望著兄長忙碌的身影一時間竟也是癡了。長兄自幼喜好讀書,做過地主家的伴讀,即使家里極難維持,也只是變賣糧食,卻也不舍得自己抄寫的書籍,哥哥曾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那一箱子書籍好似珍饈美味,每每清晨,哥哥總是伴著朝陽奮發努力。
張之衡漁網撒畢,望著妹妹道;“你又思考些什么?仕農工商,若不是為了吃食,誰能來這江上討食?還不趕緊趁著光亮縫補被褥漁網?若是天黑免不了在這寒冷的江上過夜了”
張薔一時回神;“若是寒夜,會不會趕上強人?”張之衡瞅了她一眼,冷冷道;“遇上了怎樣?是圖這一船的破爛么?不過妹妹你生的俏麗,說不準要綁了你做壓寨夫人呢”
張薔面皮一熱,嗔怒道;“叫他勞什子的過來,姑奶奶一槳下去,保準讓他有一個算一個,統統送去江底喂王八。”“早知你如此巾幗不讓須眉,我就應該送你去給劉地主家填房,保準做個大少奶奶。”江上兄妹言語間,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數個時辰畢,天色已黑,前方水路忽的傳來一陣喊殺聲,落在江上好不刺耳,張之衡暗囑妹妹留心噤聲,熄滅了燭火,調轉船頭駛離。兄妹倆轉過一段山坳,停落在淺灘雜草中,綁定船只,帶上銀錢,藏于岸邊大石后,露頭觀察水面卻不敢言語一二。
數頃,只見一隊船只沿著江畔疾馳而來,為首的是一輯商船,尾隨著五艘快楫,商船自重甚大,本就吃水行動緩慢,只見尾隨快艇中有一老者,著一身長衫,頭戴面具,在快艇距離商船一箭之隔時,反手卸下身邊隨從的長槍,運足內勁,猛地向前擲出,只見槍頭來勢極快,穿過商船船腹后仍不止疾勢,貫穿船身釘在岸邊石棱中才堪堪止住。
大船船艙進水,終在轉彎處被逼上岸邊,霎時間五艘快艇下來四十多個歹人,皆身著黑色夜行衣,面帶黑色面罩,清一色的手持快刀,一溜煙的功夫,齊刷刷的腳下點水翻身上船,逢人就砍,老幼婦孺皆難逃其手。
一時間,船上火光沖天,喊殺聲,求救聲不絕如縷,只見船上身著白衣頭戴方巾的壯漢手執長纓,面對歹人一槍囊來,這里點翻一個,那里掃落一人,奈何賊人眾多,商船又多是不會武功的老弱,無奈壯漢只得且戰且退,退向船頭,說到底本就是人數優劣明顯的打斗,幾個呼吸間便不再有能起身喘息的了,壯漢一身鮮血混著汗水應在身上甚是猙獰。身后一對婦孺身著華麗衣冠,擁在一起,孺子六七歲,面對突如其來的場面早已嚇得魂飛魄散,滿眼恐懼,命婦眼神堅定,緊盯前方,一手摟過孩子,一手手持短匕。僵持在船頭。眾人深知壯漢神勇,一時間以桅桿為界,盡管人數幾倍與他也是不敢上前一步。
“莫不是遇上了江上盜匪,打家劫舍?”薔兒憂心婦孺道。張之衡聽聞馬上手作噤聲之勢輕聲道;“傻妹妹,旁人打家劫舍多是求財而不害命,你看那幾人多數都是江湖好手,行強盜之事豈不大材小用?我觀其中,該是江湖仇殺。可憐那壯漢本事不弱,可偏偏婦孺在場束縛手腳,當下也只能是硬撐了。”
張薔惋惜道;“這壯漢忠心護主也是一忠誠之士,可惜要葬身歹人之手了。”
正值倆人說話間,一群黑衣人面面相覷,執刀面對壯漢成僵持之勢時一個刺耳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一群飯桶,都退下!”說話間人群讓出了一條路,路中間面具老者負劍緩步走來,身旁還跟著一位同帶面具,衣著光鮮的胖子。
“趙夫人,你帶著幼子甚是不便,不如你歸順了我,交出你父親藏匿的《大夢歸墟心法》,我來做這孩子的親爹可保你們母子平安富貴你看如何?”胖子一臉淫笑道。
“做你娘的千秋大夢,潘元銘,我告訴你,我父親雖然是博學古今,但根本沒有什么大夢小夢心法,我劉家世世代代讀書,從不涉獵武學,你們咄咄逼人從邕州一路追我到筠門嶺,殺了那么多人也不怕報應么?”
原來命婦是當世大家劉儒孫的女兒劉慕思,只因劉儒孫所學甚廣,相傳他曾與武當張真人討論學術,張真人見他博覽古今,讀過群書,所以贈與他一幅《歸墟圖》,江湖人稱圖中有道教至高心法《大夢歸墟》。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趙夫人,你那夫君趙冕于賭場輸光了家當,酒醉下說出的秘聞當真不作數么?你當老夫是三歲孩童?”說話的正是青衫老者,白蓮教主傅山童的親傳徒弟玄同道人。
原來,潘元銘本事平平,卻是泰州地界鹽商大亨,家財萬貫,后被吳王張士誠重用任命為樞密院中書左丞。為了給張士誠招兵買馬,結交了江湖散人——玄同道人,潘元銘好結交江湖能人,玄同道人一心學習上乘武學,倆人一拍即合,恰好趕上劉儒孫避禍兵災,于是乎倆人召集地下人手扮做劫匪,從邕州一路追殺到筠門嶺,直至劉家一路走水路,一路走官道,倆人殺了走官道的劉家一行人未見《歸墟圖》。調查之下才追上走水路的劉慕思。
“賤人,莫要乖張,你看這是什么?”只見玄同大手一揮,身邊一手下拿來了幾件染血的衣物。只見那劉慕思杏目圓睜,渾身顫抖不已道:“大伯、二伯......”
劉慕思緊了緊幼子衣衫,對著身旁壯漢道“小五,你聽著,那賊人拿著大伯二伯的衣物,估計他們已遭不測,一會兒你盡可護著公子不必管我,但務必要告訴爹爹報仇雪恨!”說罷便丟了匕首,將幼兒一把推給壯漢,拿起地上長刀奔向玄同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