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締造了高武紀元
最新章節
- 第154章 邀請時良楷去國家博物館看青銅器
- 第153章 這種人是為新時代準備的
- 第152章 回頭得好好了解一下王燭的背景
- 第151章 中將和副總警監的嘗試
- 第150章 又蹦出來4個武者?
- 第149章 武道學院的招生條件
第1章 校園里的圍棋對弈
平行世界。
龍城。
巍峨的宮城聳立在城市中心,莊嚴肅穆。
在宮城西南角,坐落著一所古老而又享負盛名的學府——京師大學。
作為華國最高學府,京師大學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天才。
京師大學的校園內,有一處幽靜雅致的荷花池公園。
這里蓮葉田田,荷花綻放,淡淡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
潺潺的流水聲與鳥兒的啼鳴交織,心曠神怡。
荷花池一角,矗立著一座古樸典雅的涼亭,飛檐翹角,雕梁畫棟。
荷花池公園是京師大學教授們居住的地方。
每天都有許多老教授來到這里,或漫步在荷花池畔,或在涼亭里對弈論道。
此時此刻,涼亭里正激烈地上演著一場圍棋對弈。
一群滿頭白發、精神矍鑠的老教授們正聚精會神地觀看著棋局。
這群老教授們平均年齡超過八十歲,是華國最寶貴的一批戰略級科學家。
而且,有將近一半都是兩院院士。
他們或站或坐,一雙雙睿智的眼睛緊緊盯著棋盤,時不時發出低聲議論。
棋局的對弈雙方是兩個年齡相差懸殊的選手。
棋盤旁,一個滿頭銀發的老者正與一位面容稚嫩的少年對坐,兩人全神貫注地盯著棋盤,時而抬頭凝視對方,時而低頭沉思良久,手執黑白棋子,在棋盤上布局。
銀發老者戴著一副眼鏡,眉宇間透出一股儒雅睿智的氣質。
他叫時良楷,八十六歲,華國數學與核物理學家,同時還是個哲學家。
而與他對弈的少年,看上去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五官清雋,眉目如畫,在對弈中還能淡定從容。
他叫王燭,十八歲,剛參加完高考,正在享受暑假。
“江院士,你看黑棋這一步走得如何?”
“猶如驚電,直攻白棋要害,妙手天成!”
“沒錯,白棋這下危險了?!?
“你們說時院士這次能撐到第幾步?”
“不知道!”
“小燭的棋藝又長進了!”
……
棋局正酣,被稱為王燭的少年落子如風,每一步都環環相扣,將時院士的攻勢層層化解。
他的白子如雨點般落在棋盤上,形成一片汪洋大海,氣勢恢宏。
時院士雖然盡力應對,卻也感到棋局漸漸失去了控制。
他緊鎖眉頭,陷入了長久思索!
良久,時院士爽朗一笑,指著王燭道:
“看來高考之后,你就放飛自我了,雪崩、劫爭、飛掛,環環相扣,打得我全無還手之力。”
“時爺爺,不好意思,我又贏了!”王燭笑著說完,隨即落下最后一子。
“啪”的一聲脆響,黑白交錯的棋局頓時塵埃落定。
眾人齊齊望向棋盤,黑白之間,殺機四伏,白棋連綿成片,大勢已成。
反觀黑棋雖然子力尚存,但都被切斷聯系,近乎棄子。
勝負已分。
“咦……竟然還能這么下?”其中一位姓李的老教授嘖嘖稱奇。
他是京師大學的哲學系教授,擅長布展全局,棋藝同樣精湛。
可即便如此,剛才他也沒能看懂王燭后半盤棋的神妙殺著,當王燭落下最后一子,他才恍然大悟,整盤棋局瞬間明朗起來。
“原來如此,釜底抽薪,虛實相生!”另一名姓趙的老教授也看懂了整個棋局。
他是京師大學數學系教授,邏輯推理能力一流。
雖然不如李教授那般擅長布展全局,但其推演的能力堪稱最強大腦。
剛才他也被王燭后半盤的神妙手筆所迷惑,直到此刻才猛然醒悟過來。
時院士坐在棋桌前,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老了老了,思維不如年輕人靈活了。”
說完,時院士看向王燭,語氣中帶著考校:
“你是怎么想到的?”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王燭,期待他的講解。
面對一眾老教授們殷切的目光,王燭淡然一笑,指著棋盤,娓娓道來:
“對局之初,我著力在右下角布局,意在牽制黑方右翼。同時我在左上角虛晃一槍,逼迫黑方分散兵力。這樣一來,黑方的陣型被迫拉長,勢必會在中腹出現空隙?!?
“進入中盤,我見黑方果然如我所料,防線有些松散,于是果斷出擊,連續發動倒撲、跳掛,直取黑方軟肋。黑方想要斷后回防,卻已然來不及了。”
“到了后半局,我的先手優勢已經確立。于是我趁勢追擊,連出騎馬當先、釜底抽薪。黑方孤立無援,只得不斷棄子,回天乏術。最后我以一記聲東擊西定于一尊,大獲全勝?!?
“還有這里的劫爭,看似是在消耗子力,但實際上是在爭奪主動權。通過劫爭,可以迫使黑方做出應對,從而限制它的發展。而這里的雪崩,則是為了瓦解黑方的防守框架,切斷連接,使其陷入被動……”
王燭的講解條理清晰,分析透徹,將這盤復雜的棋局解釋得淺顯易懂,眾人聽得津津有味。
時院士看著王燭,突然道:
“再用數學語言解釋一遍!”
王燭仿佛早有預料,于是微微一笑:
“這盤棋局可以看作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方程組。棋盤上的每一個交叉點都是方程組中的一個變量,每一個棋子都對應著一個常數?!?
王燭邊說邊在棋盤上比劃著:
“先看局勢的宏觀走向。整個棋局可以用一個二次函數來概括:f(x)= ax^2 + bx + c,其中x代表棋局的進程,f(x)代表雙方的勢能差。參數a、b、c分別由雙方的布局、戰術和戰略決定?!?
“初始階段,我在右下角布局,相當于選定了參數a為正值,這意味著我的勢能會隨著棋局的進行而越來越強。而在左上角的虛晃,則是為了迫使黑方選擇負值的參數b,從而降低其勢能增長的速度?!?
時院士聽到這里,突然打斷道:
“為什么要用二次函數?線性函數不可以嗎?”
王燭解釋道:
“棋局的復雜性決定了非線性函數更適合描述其態勢。線性函數只能表現勢能差的單調變化,無法刻畫局部的波動。而二次函數在保留總體趨勢的同時,還能反映局部的起伏。這與棋局的發展規律更加吻合?!?
時院士滿意地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其他一眾圍觀的老教授們紛紛相視一笑,對王燭的回答毫不意外。
他們已經習慣了王燭的妖孽!
這是他們從小養到大的娃!
王燭是個孤兒,父母曾經是京師大學的高級研究員,在多年前的一次天災中外出救災時犧牲,而他們家也沒什么親人了,于是就被他父母的導師葉院士領養,而葉院士也在王燭十二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
自此,王燭就成了京師大學里吃百家飯的娃。
只是這個百家飯,有些與眾不同。
家是院士們的家,飯是院士家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