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楔子
你知道錦衣衛嗎?
錦衣衛,全稱“錦衣衛指揮使司”,是明朝時期所設的特務機構,直接向皇帝負責。錦衣衛是明朝皇帝的親軍衛隊,其下領有十七所,還有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管本衛刑名,兼理軍匠;北鎮撫司專理刑獄。錦衣衛初始職能有三:守衛值宿;偵察與逮捕;典詔獄。錦衣衛是皇帝心腹,最高長官為指揮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但皇帝也會嘉獎自己器重的錦衣衛官員,加封的品級和權力都會高于指揮使。指揮使下設同知、僉事、鎮撫使等官。
錦衣衛的前身是拱衛司,正七品,隸屬于都督府。后更名為都尉司、親軍都督府。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專制統治,合并諸多禁衛機構,罷親軍都尉府和儀鸞司,置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設立錦衣衛統轄事權。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認為錦衣衛濫用職權,后將內外刑獄從錦衣衛職責中廢除。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重新恢復錦衣衛建制,并由錦衣衛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與三法司共同執掌司法,權勢大增。成化年間,明憲宗朱見深增鑄北鎮撫司印信,授權其可直接向皇帝上奏。待嘉靖帝執政時,陸炳掌管錦衣衛事務,權力達到頂峰。明朝末期,錦衣衛權力低于東廠,淪為其附庸。清順治二年,錦衣衛廢除。
錦衣衛是國家機器組成的一個部分,也是君主控制大小臣僚的有力工具。客觀上確實是有利于皇權的集中,或是貪污腐敗的發生,但在各種政治勢力對政局走向的交替影響中,逐漸失去了原本的性質。
其實人們對于特務往往有些誤解,比如特務機構是明清時期的產物,其實特務機構早已有之。像漢朝的詔獄,曹魏的校事,唐朝的內衛,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其次,人們認為特務機構的出現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像控制思想和言論、打壓異己、特務機構的權力過大,容易導致腐敗和濫用職權,他們可能利用職權謀取私利,迫害無辜,制造冤案,對社會公正和法治造成損害、特務機構的存在和活動可能導致社會氣氛緊張,人們生活在恐懼和不安中。特務機構的偵察和告密行為也可能破壞人際關系和社會信任。但其實它們也有積極影響。總的來說,古代特務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發展產生了影響,但其影響往往是復雜的,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評價特務機構的作用時,需要綜合考慮歷史背景和具體情況。
而本書介紹的便是湮滅在歷史中不為人知的一個特務機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