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1章 后記 善良是最高級的情商
- 第30章 有效復盤的5個方法
- 第29章 沉默是金
- 第28章 多看看世界:提升眼界與格局
- 第27章 學會自控:用結果與成就證明自己
- 第26章 《情商的自我訓練與提升》:說話前先笑,吵架了給個擁抱
第1章 智商可能是天生的,情商卻是后天訓練出來的
認識自己并不容易,很多人哪怕成年后,仍然看不清楚自己,因為“身在此山中”。但是如果有了孩子,參與過一個生命從無到有再漸漸成長的過程,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人的智商基本是天生的,后天再努力,也只能開發特定的部分。無論一些孩子多么努力與勤奮,家長如何下功夫,仍舊成績平平;而另一些孩子可能調皮搗蛋,不好好聽課,不愛學習,但考試的時候仍能拿到高分。長大后同樣如此,有些人不管如何努力,仍不如別人隨便糊弄一下的結果。但是情商卻是軟性的,可以跟隨人所處的環境變化而變化。
原生家庭是影響人情商的重要因素。
我曾作為義工去學校支教過一段時間,見過一個這樣的孩子:才小學一年級,所有讓人無法忍受的壞習慣他都有,隨便打斷別人的話、貶損別人、拆臺、嘲笑別人、攻擊別人,以及不合群,遭到所有同學的孤立。
比如說,我們一起做游戲,我每講一句話,他就高聲打斷我:“你不用說,這還不簡單,我知道。”我講5分鐘的話,他可以打斷我10次。在玩游戲的時候,他在旁邊最活躍,對表演射箭的小朋友說:“別試了,就你那臭手,一定射不準。”闖關答題的時候,他嘲笑一個同學:“你這么笨,別不自量力了,一定是0分。”他喜歡一個同學,非常想和他一起玩樂高積木,但其并不直接表達,而是先將人家堆好的積木全部推倒,引起人家注意,才拐彎抹角地說:“你那么笨,我來幫你好了。”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先和他的班主任進行了溝通,又找了幾名熟悉的家長了解情況,然后去和他的父母接觸了一下,發現他的父母基本也是這樣的風格。
見面第一次,他的父母當著我們幾個老師的面就對一位新來的老師說:“你年紀這么小也當老師?走后門進來的吧,你會教什么啊?”然后又很“關心”地說:“你們工資那么低,還這么操心啊,管他呢,隨便養活餓不死就行了。誰管他怎么說話,什么性格!”
最后經過溝通,他們才意識到問題,決定從他們自己的言行開始改變。我找到這名學生長談,他說的確是和父母學的,平時在家他的父母也這樣說他。
我仔細地給他講了言行的規范和如何友善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欣然接受了建議,再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出言不遜,他自己都會臉紅,然后迅速改變。
好的習慣堅持幾個月,基本定形了,他現在已經是個有禮貌的小朋友了。
這些很小的行為習慣,其實就是情商的雛形。如果你小時候沒有情商很高的父母言傳身教,也沒有一個很好的家庭氛圍和教育氛圍,那么改變情商的第二次機會便是進入社會后,自己的訓練和修行。孩子需要行為習慣和性格的塑造與養成,成人亦是如此。
現在流行一個詞,1萬小時定律,說的是如果你想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就花1萬小時去學習這門技能。訓練情商不需要1萬小時,這是一個逐步改變的過程,有些效果卻可能立竿見影。如果現在你肯做出改變,現在就能提升,剩下的就是將形成的習慣一直堅持下去,并且不停地升華。如果你無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其實能夠做到好好說話,也算情商不低了。
情商力涉及方方面面,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情緒管理和溝通,人的一生能將這兩項技能掌握并運用好,已算不錯的成就了。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而人自己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情緒,多少得道高僧在方外悟一輩子,也參不透這道難題,人在俗世中想管理自己的情緒更是難上加難。情緒不能消除或完全控制,但是經過訓練后可以管理得很好。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情緒問題是不能完全消除的,人人都一樣,放棄對完美的幻想。其次要堅信情緒是可管理的,由內而外,再自外向內,達到表里如一的穩定與平靜,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尋找解決辦法,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管理尺度,看清楚自己,多理解別人,情緒問題自然而然就減少了。
也可根據自己的目的,比如職場及生活目標等,為自己制訂情緒管理計劃,強制執行,并適當給予獎勵,堅持100天之后,你會收獲煥然一新的自己。
而關于情商力中溝通這一方面,經過訓練更是成效驚人。最簡單的辦法,從好好說話開始,從說好聽的話開始,學會大事慢慢說,小事悄悄說,有事好好說,想吵架的時候笑著說,有些話忍著不要說,贊美別人的話多說,沒用的廢話不說,有用的話不亂說。要是能掌握一點溝通中的心理技巧,事半功倍不在話下。
讀多少心靈雞湯,都比不上實際行動,即刻開始,了解情緒管理和溝通的技巧,迎接你的將是與過去完全不同且海闊天空的世界。
未來可期!
李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