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拜訪仙師尋龍點穴
“葬者,隱也,乘天地之元炁焉。”
在《仙塋秘錄》開篇之初,郭璞曾有此言,于我初涉風水之道時亦有所思。未涉足風水堪輿之前,吾與俗世中人一般,視埋葬亡者僅為求其身后安寧。
“葬”,藏匿也,避世而息,蘊藏生機之意。不僅死者的陵寢可稱“葬”或“藏”,活人的居所亦然。而在修真風水中,生氣非指凡塵俗氣,實乃陰陽二氣、萬物本源之炁。人雖身故,其所攜生氣卻并未消散,若能擇地妥善安葬,借大地之炁,融己身之炁,便能使后嗣親屬受其益,增其炁運。
因此,陰宅風水之說應運而生,隨之而來,專司尋覓佳穴、調整風水的職業——風水仙師也隨之興起。
我出生于這樣的一個家族,祖祖輩輩皆為風水仙師,以助人定陽宅陰邸、調和風水為業。按常理而言,我家應當早已為自己挑選了絕佳的居住之地或是先祖陵園,子孫后代當個個飛升騰達才對,但現實并非如此如意。
我尚年幼之際,母親已仙逝,父親則如云煙般消失,只留下模糊的記憶。自記事起,我就跟隨祖父生活。祖父在這片地域赫赫有名,是備受尊崇的風水仙師,雖然生活在鄉間,卻時常有達官貴人乘坐豪華仙舟前來恭請祖父出山看風水。
盡管風水之術在現今世界被視為封建迷信,但每日上門求教者仍絡繹不絕,家中自然過得頗為殷實。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別的孩子還在研習基礎經文,而我已被祖父要求開始研讀《仙塋秘錄》、《道德真經》等涉及陰陽變化的仙家典籍。
為了讓這些深奧內容易于理解,祖父決定帶我去親歷最近的一場遷墳改葬之事。
“李半仙,終得聯系上您了!”
當日正午,我正在家中靜室打坐修煉,卻被一聲高亢激昂的呼喚驚醒。
“何方之人,竟敢擾我清修?”
我睜開略帶倦意的雙眸,步入正廳,只見廳內已是座無虛席,男女老少濟濟一堂,均是對祖父畢恭畢敬,圍聚中央猶如眾星捧月。
他們身上散發的氣息相近,顯然來自同一大家族,人數多達十數,為首的是一位看似五旬左右的中年男子,體態豐腴,身著仙袍,盡管材質華貴,卻因身形飽滿而不甚合身,腹部贅肉顯眼。
“聽聞李道友近日有心歸隱,未知是否屬實?”
中年修士面帶敬意,言語間難掩忐忑,顯然對面前的祖父極為敬畏。
面對此問,祖父只是淡然頜首。
“老朽年歲已高,膝下尚有一小孫,需人照料。這風水秘術乃陰陽相生之理,過多窺探天機,恐損及子孫福祉。加之小兒尚幼,亟需人照拂。”
祖父欲歸隱之事我卻未曾聽他提起過,但偶有其他村落的長輩前來拜訪,都言自打我降生以來,祖父外出布陣勘輿之行確實日益減少。
“李道友,請救我一家于水火之中。”
那中年修士交談未幾,臉色陡變,滿目哀求,似要下跪,只見祖父隨手一提,那體重足有兩百斤的胖子竟如鴻毛般被輕易提起!
“祖父好深厚的修為。”
我心中暗自稱奇,憶起自記事起也曾見過數次有人登門求助,但那時還未開始修習《葬仙經》等玄妙典籍,對此類事情了解不多,故不曾多問。
如今初涉此道,便不禁想要親身驗證一番,這風水之道究竟是否真有如此神奇?
村中有幾位年紀稍長的少年已去了縣城修習,他們回鄉時總對我提及祖父,言辭間皆稱其為江湖術士,所行之事盡是欺世盜名。他們自詡見識廣博,還曾請教過省城大學畢業的修真者云云。
似乎那些修煉有成的高人對風水玄學一類頗為不屑。
我對他們的言論實難理解,但也大致明白,他們無非是在說祖父是個騙子。
對此種侮辱,我自然憤慨不已,然而自己并未親眼見證,一時之間也無法辯駁。
“貧道明白你家中的困境,這樣吧,先由貧道為你指點一二,你至省城后再尋一位精通風水的修士,按照貧道所示重新調整布局。畢竟你們身處繁華之地,貧道若離此而去,牽掛家中稚子……”
此時,我聽到祖父說出這番頗顯矛盾的話語,顯然他是因顧慮我年幼而不愿遠行。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念頭在我腦中靈光乍現。
“祖父,既然人家千里迢迢來請您出山,您就應承下來吧,我可以跟著一同前往,正好借此機會印證一下您所授之法,看看這風水之道究竟如何。再說,我也想出去開開眼界,領略一下他們常說的那座大城池。”
平日里我是斷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可此刻正是求知實踐的好時機,也正巧滿足一下對外面世界的好奇之心。
“如此甚好!李道友,您不必再推脫了,您看,您的孫兒都這般說了,帶上他也無妨,讓他去見識一番世面,總比在這小小村落里閉塞度日要強吧?”
那中年修士見有機可乘,忙堆滿臉笑容,熱情地拉住祖父的手,一副就要立刻啟程的模樣。
“哎!小家伙,老夫我這修煉余生怕是要被你牽絆住了!”
師尊瞪了我一眼,卻也不再推辭。
“劉施主,暫且放下貧道,既是要前往那修真大城,有些法寶秘籍自然要提前準備。”
轉過臉來對著我說道:“你這小子年紀輕輕,鬼主意不少,此番隨我同往倒也合適,你已修行一段時日,莫以為帶你出去是游玩,屆時我便現場考驗一番,看你的根基是否扎實!”
“還要考驗吶?!”
聞得此言,我不禁面露苦澀,本就枯燥的修煉之法,如今竟還有臨場試煉,看來在那大城之中,怕是無法逍遙自在了。
“若不嚴苛幾分,你又怎能精進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