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序言 年少只知項羽勇,中年方懂劉邦難
對于劉邦的認知,最初源于他的那首《大風歌》。
第一次讀到《大風歌》,是在十多年前的初中階段。那時的自己在讀到這首詩時,心中熱血涌動,豪情萬丈,為劉邦的見識和胸襟佩服不已。
多年后,當我在社會上奮斗打拼,幾乎快被磨去棱角和銳氣時,再一次讀到這首詩,忽然很想哭。那一刻,我第一次觸及了劉邦的內心世界,拋開勝利的歡喜和游子歸故鄉的榮耀,我看到了年邁的劉邦對于自己事業未盡的深深遺憾,這是一曲勝利者的人生悲歌!
那一刻,我忽然淚流滿面。
從那一刻起,我決定重新認識一下這位漢帝國的開創者。
當我重新梳理他的歷史時,卻發現他身上掩蓋著厚厚一層的歷史塵埃,遮蓋了他本來的面目。大齡晚婚、不務正業、游手好閑、貪酒好色、蹭吃蹭喝、滿嘴大話,這些都構成了劉邦的人生底色,怎么擦也擦不去。
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布衣起家,最終成功登上九五之位的皇帝,難道這就是他的全部標簽?這樣一個滿身缺點的潑皮無賴,為何最終能擊敗西楚霸王項羽?
事情一定沒有這么簡單。
懷揣著這樣的目的,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我翻開了手頭那本早已泛黃的《史記》,再一次穿越時光,回到了秦末漢初那段歲月。
這一次重讀,我又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劉邦。
這個劉邦,雖然也是滿身缺點,但我卻從他放浪形骸的外表下,看到了一個任俠重義、領導能力突出、不拘小節的形象。
為了追隨自己的偶像,成年后的劉邦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孤身一人,遠赴魏國大梁,想到信陵君門下做一名門客。
不巧的是,等他到大梁城時才得知,信陵君已經去世好幾年了。
這時,有個叫張耳的人對他說:“走吧,跟我去外黃,包吃包住。”
劉邦就這樣跟著張耳,度過了一段任俠尚義的游俠生涯,而這段經歷也讓他養成了崇尚自由、豁達大度的性格。
常常有人提出異議,為什么劉邦這樣一個地痞無賴,卻能駕馭各色人物?上到身為貴族的張良、縣吏蕭何,下到游士陳平、狗屠樊噲、落魄貴族韓信、車夫夏侯嬰、強盜彭越,都心甘情愿為他賣命?他身上到底有何魔力?
這就要說到劉邦卓越的領導能力了。不得不承認,劉邦本身的文化水平確實不高,草莽出身的劉邦,沒有專門學習過領導力之類的管理學課程,但他知人善任,給下屬充分授權。劉邦作為統帥,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讓韓信帶兵、讓張良謀劃、讓蕭何治國,讓人才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是劉邦用人的核心。
漢王朝建立以后,在和臣僚探討漢興楚亡的得失時,劉邦曾經指出:“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不僅要維護權力、運用權力,還需要適時適度、通過各種方法把自己的權力放給自己的下屬,讓他們充分施展個人能力去完成某一個方面或某一個領域的任務,從而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在此過程中,劉邦雖然經歷了鴻門宴的屈辱妥協、彭城之戰的慘敗、滎陽突圍的狼狽以及與項羽對陣時中箭的兇險,但他憑借著身邊的這群哥們兒弟兄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居然挺了過來,在最后一戰中擊敗項羽、奪得天下并建立了大漢王朝。他用自己的實際經歷證明,人生,沒有最晚的開始!
然而,在光芒萬丈的功業后面,我卻看到了一顆孤寂的心靈。
年少只知項羽勇,中年方懂劉邦難。即便貴為皇帝,劉邦依然有很多的無可奈何。
在登上皇位后,他的人生關鍵詞依然是忙碌。那些分封的異姓王在封國并不安分,時不時地出來搗亂。他不放心,本想派太子劉盈領兵出征,但是所有人都說太子不行,連自己的皇后呂雉也哭哭啼啼地說:上雖苦,為妻子自強。無奈之下,劉邦只能強撐病體,一次又一次地領兵出征,到各地去滅火。
面對自己心愛的戚夫人和幼子劉如意,劉邦本想改立太子,不料卻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對。在呂后的安排下,太子甚至請來了劉邦也請不到的“商山四皓”,為太子站臺。年邁的劉邦猛然發現,太子一黨早已根深蒂固,而那個相濡以沫的妻子呂雉,也表現出了對權力的極度渴望。面對這一切,劉邦卻無能為力,他甚至想到,自己身為天子,卻可能保護不了最心愛的女人!
晚年的劉邦猜忌之心日重,他甚至不相信與自己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盧綰,也不相信自己的妹夫樊噲。他不懼死亡,但在權力中浸淫多年的他,早已被權力吞噬,愈發變得患得患失,最終落得個孤家寡人的下場。
你見證了他的崛起和榮光,也目睹了他的歸途,原來,命運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2019年3月31日凌晨,寫于西北一座雨水中荒涼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