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民國攝魂鬼案——中山陵妖術攝魂事件
民國攝魂鬼案根據真實事件創作,即為中山陵妖術攝魂案件。
孫中山病逝后,入葬南京的紫金山。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開始了大規模的陵園建設。
1928年4月,南京城突然流傳開一個令民眾恐怖的謠言:稱中山陵即將落成,但要使其堅固耐久,防止石墳垮塌,需要攝取多名兒童的靈魂來頂住大梁。
三月底的一天,住在下關一帶的姚張氏帶著一歲多的兒子坐馬車去了城東,轉了一圈之后回到了城西北的家中。當晚,孩子開始發燒。姚張氏以為早春料峭,小孩子受了寒氣,便請大夫抓了驅寒的藥。然而,第二天小孩高燒不退,開始嘔吐,身上還出現了類似淤青的斑點。姚家人開始驚慌。姚張氏原本是姚家女傭,因少奶奶沒有生育,做了姚家少爺的二房,這才為姚家添了一個男丁。當他們得知姚張氏頭天帶小孩去了城東,頓時感到大禍臨頭。一向很少出門的姚張氏,姚張氏的兒子三天后也死了。姚家人悲痛欲絕。街坊鄰居對此更為恐慌,中山陵攝魂的謠言逐漸在全城蔓延。
謠言一出,金陵城人心惶惶,一些“智識薄弱之男女”大都信以為真,紛紛嚴誡其子女,不要輕易出門,而且為了抵御術士的攝魂,還采取了多種辟邪的措施來防止自己孩子的魂被攝去頂了中山陵的房梁。
謠言蜂起后,一時之間市井流言遍布,男女老少均對此交頭接耳,并稱某處又抓獲幾人,某處又有幾人被叫魂。人人走在路上都提高警惕,互相戒備,防止被突然施法。南京城人心浮動,傳言滿城風雨,“極呈恐怖不安狀態”,市民人人自危,幾乎達到了非親朋好友不敢交談的地步。
盡管相關部門對此發布了告示,稱此純為無稽之談,希望市民不要輕信。但事情總是這樣,越描越黑,謠言不但未能制止,反有愈演愈烈之勢。此后謠傳更是“愈演愈盛”,稱妖人攜帶朱書、符蓚、玻璃小瓶、紅綠絨、繡花針等物件,裝作賣布及賣菜之人,到處施行妖術,攝取魂魄。很多市民在極度戒備的心理支配之下,見到有些長相奇特的流浪貧苦老婦,第一反應就將此人定為攝人魂魄之術士,對其謾罵圍毆并扭送警察機關。
在此期間,謠言內容出現了幾次變化。
在社會性恐慌壓力下,普通市民為了自保,紛紛提高對一些長相奇特之人的戒備,并將有施法嫌疑的人扭送至警察機關。但一些不法分子卻將其視為發財的良機,他們以抓術士為名,對過往商旅見財起意,百般敲詐勒索,勒索不成,便借口其有妖術嫌疑,對他們毆打謾罵,無所不用其極,嚴重影響了首都的形象及治安。南京城內秩序一時混亂不堪。
面對日趨混亂的局勢,謠言恐慌也引起了NJ市政當局的高度重視。時任NJ市長的何民魂責成市教育局和警察局迅速辟謠,并抓捕相關造謠者。面對市長擲下的嚴旨,相關部門迅速行動了起來。
1928年4月17日,NJ市警察局對被扭送來的老婦進行嚴加審訊,但這些嫌疑人“俱言語支離”,盡管公安局百般盤問,但仍然不得要領。NJ市警察局長還專訪了被“攝魂”的受害人,詢問相關情況,發現這些人并未有何異常舉動及反應,但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要么身體虛弱,要么就是精神曾受刺激導致說話顛三倒四。在各團體代表會上,警察局希望各位代表能向民眾詳加解釋,并表示將組織一個特別偵察委員會,處理該類嫌疑人。同時決定,自20日起,由NJ市宣傳科及教育局社會調查科為主干,聯絡工商、婦女、學生各團體,沿街分頭演講,大力宣傳。對已被拘捕者交醫院檢查,查其有何病癥。對那些已經保釋的疑犯,要對其進行跟蹤追查,并詳細探查其鄰居情況。
為破除謠言,會議還派遣警察局人員和各團體代表等四人,當場審訊被拘捕之“邪姑”馬氏與被害者魯氏。馬氏時年五十歲,丈夫早故,以賣花為生,在馬號(地名)因被認為是攝人魂魄之術士,遭人圍毆。經審訊發現,此婦人品端正,“實屬良好老姑”,并無妖邪情事;接著傳訊受害人魯氏,魯氏稱家住淮城東鄉,時年三十歲,因出門見馬氏被群毆,遂前往圍觀,混亂之下,被眾人認定為遭受攝魂之受害者,其實并無此事,身體也沒有什么發熱等異常情況出現。警察人員當眾宣布將馬氏無罪開釋。
南京衛戍司令部專門就此發布告示,稱所謂妖術攝魂,“簡直無稽可笑到了萬分”。認為此類謠言的紛起,與天氣暖寒不定致使疾病流行有關,一般民眾不究其根源,以為這是妖術作祟,“一人唱之,眾人和之”,三人成虎,使得稍有知識的人“也不免為之謠惑”,恐懼感遂遍全城。警方表示要嚴厲緝拿制造此類謠言的不法分子,一旦拿獲,即“嚴厲懲辦”,以儆效尤。告誡民眾不許誣陷好人、聚眾圍毆,若有意違反,則“以擾亂治安定罪”,若發現嫌疑人,則可以就近報告警察,或來衛戍司令部呈訴,由警方出面緝拿。此告示主要是安定人心,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