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怎么啦?怎么啦?考多少?」我爸緊張地問道。
「沒成績,讓我稍后查詢。」我差點沒哭出來。
我媽急忙安慰我,「那是不是你輸錯準考證了。」
「對對對。」
家里人都在安慰我,然而也有一些說風涼話的。
「可別說考不好,在這里騙自己爸媽的。」我小姨冷笑說道。
「對啊聽說有些女孩子,在學校和男生鬼混,然后回頭騙家里人說成績很好。」
「我就說,女孩子怎么會讀書,我們村那么多男孩子,就沒聽過成績比她好的,原來是假的。」
左右鄰居開始小聲說著風涼話。
「大丫,我們不是說你鬼混,就是吧,這讀書也是需要天賦,女孩子終究是比男孩子差一點。」
「是啊,是啊,沒事女孩子不讀書也可以嫁人,老話說得好,讀得好不如嫁得好,你們說對不對。」
鄰居們或許覺得不好意思,開始東扯西扯,最后都開始和我媽商量誰家的男孩子適合我。
我爸氣得渾身發抖,大喊道:「滾滾滾,誰讓你們來我家,要說閑話滾回家去。」
我爸向來沒跟人紅過臉,這一次為了我,直接變臉把人趕跑了。
「不是,我們也沒說啥啊,這建國怎么這么兇啊。」
鄰居們訕訕走了,我媽瞪著小姨。
小姨也覺得沒意思,摸著鼻子走了。
我紅著眼眶看著我爸,「爸,我覺得我做得挺好的。」
「我知道,我知道,沒事,閨女,大不了再復讀一年。」
媽媽和姑姑一起安慰我。
他們讓我放寬心,大不了再復讀一年。
話音剛落,我家電話就響了。
妹妹接了電話,眼睛瞪得圓圓的,急忙大喊:「姐,是你班主任,她說你考了712,是狀元。」
「啊,真的嗎?」我連忙飛奔過去,我爸媽也是一臉驚喜跑到我身邊。
確定我考了712分后,他們都樂瘋了。
我爸直接開啟炫炫模式。
「她大伯啊,我跟你說,孩子考了712分,對對對,一定請,到時候記得來。」
「她二叔,對,出來了,712啊,好的,一定請,一定請。」
「她大舅,出來了,考了712分呢,好的,一定請,到時候記得來啊。」
我爸和我媽幾乎把親戚通知了一遍了,每句話必帶的結尾就一定請。
「爸媽高興瘋了。」我妹在一旁撇撇嘴說道。
我笑著說:「隨他們吧,難得這么高興。」
我爸是一個低調的老實人,這輩子能讓他拿出來光明正大炫耀的,也就是我高考出成績這天。
然而,我們家還沒進入慶祝狀態,隔壁的王家悲痛地哀嚎聲。
那一聲高過一聲的哀嚎聲,直接打斷我們家的歡樂的笑聲。
「怎么回事?」我媽有些晦氣地皺起眉頭,「我出去看看。」
我們一家跟在我媽身后去了隔壁王家,只見王家此時站滿了人。
王大媽渾身癱軟在地,王奶奶坐在門檻上抹著眼淚,王家的大女婿被人拉著,王大叔也被一般求你其拉著。
這一幕看得我們有些懵,我們一家以為王家人吵架,但仔細一聽人群議論才知道,就在剛剛,王家大女兒昨晚跳河自殺了。
今早尸體被人發現,他們才知道的。
我們一家聽到這個消息,無比震驚。
我媽都忍不住唏噓道:「怎么會這樣?前幾天還好好的,我女兒高考前還見過她站在她家門口吃梨。」
「誰說不是呢?好好一個人說沒就沒了。」我們家的另一個鄰居說道。
「她那個婆婆重男輕女,嫌棄她生了一個女兒,也不給她坐月子,她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月子里還得自己做飯。」
「她男人也不是東西,別看長得人模狗樣的,據說大妞生孩子那天,他去醫院看大妞,就掐著她的脖子問,為什么生女孩,你說這是人干的事。」
「要我說,她娘家也是不給力,娶了攪家的兒媳婦,王大娘要是稍稍對女兒好點,她兒媳婦就鬧,說她偏心自己親生的,見天不是吵架就是鬧分家,大妞是個好孩子,為了不讓她老子娘為難,就不敢頻繁回家,可慘了這個孩子。」
「哼,作孽啊,當初非要兒子,你說,王大根要是不抱養這個兒子,現在就守著三個女兒,女兒婆家不給力,完全可以回娘家,娘家媽自己照顧,孩子不至于想不開。」
村民們議論紛紛,看著王大妞的老公難免帶上鄙夷的神色。
6
我們一家看一會兒,滿臉唏噓地回到。
其實這事原本和我們家也沒什么關系,話就壞在,我的好事和他們家的糟糕是撞到一起。
王家沮喪,我家報喜。
兩家又住得近,家庭情況又有些相似。
很多村民知道了我的成績,下意識把我們兩家放在一起對比。
「看看領養了一個孩子,害死自己的親閨女。還是建國聰明,死活不領養,你看閨女養得多好啊,考了712分啊。這不得是狀元?」
「就是狀元啊,我昨天路過一中,一中橫幅都拉出來了,就是建國的女兒,記者都來他家采訪了。」
「哎喲啊,這下建國可長面子了,這生兒子都沒他有面子。」
「那可不是,聽說老人會那邊的大家長,已經商量要開祠堂大門,讓她女兒去祭拜祖先呢!」
「哎喲,這不年不節的,祠堂能開嗎?」
我們村以趙姓為主,多數村民都是親戚。
村里設有宗祠,逢年過節才會開大門讓后世子孫去祭拜,平時就只開偏門進去打掃。
這次因為我考了狀元,宗祠特意為我開了大門。
我爸知道這件事后,高興壞了。
「咱娃出生的時候沒資格去,現在好了,光明正大進去,可不比他們有面子多了。」我爸高興得手舞足蹈。
宗祠有個規矩,每年正月十五,登記新生兒姓名,進入宗祠。
但僅限男娃,生女娃的人家,是不被允許進入的。
這事在我看來是無所謂的,但是我萬萬沒想到,我爸會這么在意。
他甚至開始買衣服,就為了那天能體面進入宗祠。
我對于老一輩人對宗祠的感情感到疑惑,但尊重。
然而,這件對于我們一家來說不算大事的大事,在有些人的眼里,卻成了諷刺。
7
我爸媽商量著我升學宴要請幾桌。
我媽拿不定主意,讓我爺爺奶奶打電話,來我家一起商量。
「那在哪兒請呢?隔壁那樣。」
好不容易商量完要請幾桌,地點卻成了難題。
以往村民辦酒席,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如果位置不夠,就借隔壁人家的院子。
紅白喜事皆是如此,村民們也不會有意見,畢竟誰家都會有這樣的事情。
原本我們一家也是打算在家里辦,我們家的院子夠大,放個四桌不是問題。
但是問題是,隔壁的王家剛死了女兒,這時,我們一家辦酒席了,就顯得有些……
「那要不去我蝦池那邊,那邊空地也大,家里親戚們不會介意的。」我姑當時也在我家,她想了想給我們一家出了主意。
為了鄰里關系,我們一家決定去村尾的我姑的蝦池那邊辦酒席。
甚至因為擔心刺激王家,我們一家酒席還特意在王大妞的頭七之后才開始選日子。
可七八月里的黃道吉日并不多,避開王大妞的頭七也就是在她死后的第十天。
我爸媽已經盡力把對王家傷害降到最低,甚至那幾天,明明我爸因為我的成績非常高興,都不敢出去大榕樹和人嘚瑟。
只能乖乖坐在客廳自己泡茶,沒事跟親戚們打打電話。
然而就是這樣,王家人還是在我們辦酒席這天找上門了。
「趙建國,李素芬,你們給我出來,你們家什么意思?我們家辦喪事。你們一家辦喜酒呃,存心惡心我們是不是,顯擺你女兒能耐是不是……」
我們家正在請客,親戚們吃得正高興。
王奶奶帶著王大叔,王大娘以及他們一家幾個親戚來在宴席上鬧了起來。
我爸是個老實人,此時也急紅了一樣。
「不是,大根,不是,我們一家特意來這里,就是擔心……」
「我們一家沒有顯擺,真的,沒顯擺。」
我媽和我爺爺奶奶在一旁解釋道,其他親戚也紛紛上前說和。
大家都是看在王大叔一家剛死了女兒的份上,不想和他們計較,秉著和氣生財的原則。
誰知道,王大叔一家越發過分了。
「你們少來,你們就是故意了,我抱養兒子怎么了?顯擺你女兒會讀書 ,再回讀書還不是嫁人的賠錢貨。咱們村這么大,沒見過給女兒辦酒席,就你們一家能耐,有個狀元女兒了不起,也不怕折了她的福氣,黑心肝爛貨,小心出門被車撞死……」
他們當著我的面,罵我賠錢貨,那時多難聽有多難聽。
別說我爸媽聽不下去了,我們家親戚也聽不下去。
我姑直接上前一個巴掌,把老太婆扇了。
「媽的,給你臉是不是,你罵誰賠錢貨呢?你自己就是個賠錢貨。在我家撒野,有本事沖你孫女的婆家去啊,你個慫貨,自己孫女被人害死,屁都不放一個,跑來我家撒野,你看我不打死你。」
8
我們一家徹底和王家交惡了。
村里人知道這件事后,也覺得王家人不地道,自家的女兒被磋磨死,不去找罪魁禍首,反而來找我們家晦氣。
或許是大家說得太難聽了,或許是王家人為了吐口惡氣。
王大叔帶著家里親戚,把王大妞的婆家砸了,不僅砸了,還要求他們一家上門賠禮道歉。
如果他們不照做,他就每隔一段時間上門來砸,直到消氣為止。
這件事鬧得非常大,村長都出來了。
最后在村長的主持下,王大妞的婆婆,老公,從王家門口前十米,開始一步一跪,直到王家門口。
王大娘,和王大叔端坐在堂前,喝著他們三步一叩首遞過來的茶,這件事才總算落下帷幕。
然而,我們一家和王家的恩怨,也算是徹底結下了。
村里人都知道,我們兩家不和。
「抱養的果然就是不行,那個大妞走的時候,王大根的兒媳婦那是一滴眼淚都沒掉。」
「那可不是,這親生的矛盾本來就多,更何況他們不是親生。」
「聽說了嗎?王大根那個被送走的女兒,考上大學了,也是今年考上的,聽說還是本科嗯!」
「哎喲,那可了不得,不過她不是比建國女兒大嗎?怎么才參加高考啊。」
王大叔那個被送走的二女兒比我大一歲。
「上戶口上慢了,據說當娘不識字,就隨便取了一個名字,叫趙撿來,戶口上的遲,讀書晚了一年。」
「這事讓王大根知道,又戳他心窩,留了兩個不會讀書在家里,抱了一個白眼狼,送走的那個恰恰是會讀書,真是……」
或許是我們兩家對照得太明顯了,村民開始反思前幾十年的抱養孩子的行為。
大家越想越不劃算。
養一個兒子,還不是自己親生的,要娶媳婦彩禮錢,三金錢,蓋房子錢。
然而這樣養出來兒子還不是自己的兒子,對自己不孝順,人家還說畢竟不是親生的,能孝順到哪里去。
大家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冤大頭,紛紛開始批判這種行為。
早些年抱養的兒子的人家,為了避免出現王大根家的情況,則要求自己的女兒嫁給自己抱養的兒子。
這種情況在民間叫:登對。
然后很多人根本接受不了,跟自己一塊長大的弟弟或者哥哥突然變成自己的丈夫,很多姑娘紛紛跑到外面去打工。
然后更多的姑娘由于受不了家人的苦苦哀求,最終選擇接受。
9
而我順利地考上大學,上大學期間,我不僅勤工儉學,還靠著精湛文筆,在網上寫起小說。
因此大學沒畢業,我就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
我爸知道我會寫小說賺錢后。
總擔心我寫不出來,以后怎么辦?
于是,這個大字不識的老人家,為了女兒每天都去找人泡茶,聽別人講閑話。
然后把他認為可行,可用的故事橋段告訴我。
「怎么樣?能不能用。」我看著殷勤期盼的老父親,眼眶忍不住發紅。
我又想起了,高中的那個夏天。
爸爸去給我開家長會,他也看不懂字,被學校門口騙子忽悠買了一套高中練習,其實里面就是一些高中課本。
我沒敢告訴他,里面的練習是假的。
一如現在。
「有用,爸爸,你真好。」
「那行,你寫啊,爸爸不打擾你。」爸爸滿意地走了。
爸爸對我的小說,比對他自己還上心。
他總是很后悔,自己不識字,看不懂我寫東西。
但是當他聽說有很多人喜歡我后,他覺得自己也應該做點啥。
于是他讓我妹給他注冊了一個抖音賬號,每天我起床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道:「你今天更新了嗎?」
我要是說更新了,他就松了一口氣,然后出去跑茶。
我要是沒有更新,他茶能少喝三杯,水果都能給我端到樓上房間。
他每天堅持拍視頻,詢問我每天更新情況。
知道我不喜歡入境,于是他就拍腳,配上他濃濃方言。
我覺得這樣的視頻,估計沒人會看吧。
萬萬沒想到,我爸堅持拍了三年后,火了。
網友還給他取名,催更老爸。
我原本是不知道他火的,直到有一天,我爸拿著手機跟我說他的手機壞了,讓我給他修一下?
「壞了?不可能吧,不是上個月剛買的?」
「哎喲,就是說啊,這質量太差,得去找店家,真的是一天到晚,一直噔噔噔,吵死了。」
「吵?」
我疑惑地打開了我爸的手機,驚訝地發現,我爸的抖音粉絲比我還多。
后臺信息更是999+
什么情況這事?
我瞪大眼睛,快速瀏覽了一下網友的花式評論,這才發現我爸火了。
網友們對于我爸的堅持從一開始嘲笑到佩服,與此同時,他們更好奇,我這個作者是誰?
他們一直在評論區問我爸,我寫的小說的名字,他們要去支持一下。
但是我爸始終不回應他們,導致很多人開始懷疑,我爸是不是拿劇本炒作的。
我看到評論各種分析,差點沒笑死。
如果不是我發現,他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我爸不識字啊,壓根讀不懂他們的流言,還以為是手機壞了呢?
「怎么了?」我爸看我笑了好奇地問道。
「沒事,爸你火了。」我笑著和我爸說道。
我給我爸解釋了一下,他的粉絲,和網友的留言。
我爸更高興了,「原來他們這么喜歡我啊,那你寫的小說是啥?爸去給你宣傳宣傳。」
「不用了爸,我們讓他們猜,這樣才更有意思。」
10
網友們的留言我基本都看了,大部分網友點贊關注的原因,是特別想知道,我到底是哪個作者。
于是為了滿足我爸的分析,我把今年各大網站送給我的年禮拿出來給我爸拍。
「各位家人們,你們好,現在給你們拍一個開箱視頻,我女兒說這是福利視頻,地上這些禮盒,是網站還有出版社寄過來給她的,很感謝大家關心,但是我沒騙人啊,我女兒真的是大作家。」
果然,網友一看視頻,紛紛發出尖叫聲。
因為能得到網站送的禮物,是大佬無疑了。
網友1:萬萬沒想到,我關注了大佬的爸爸。
網友2:這下打臉了把,昨天有人說大叔的女兒是騙子,專門來騙他們的。
網友3:就是說啊。
網友們紛紛留言,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其中一個禮盒,還是出版社送的,于是在社交媒體上,艾特了那家出版社。
出版社也很快出來回應 ,他們的經理信誓旦旦地說道:「這肯定和我們出版社沒關系,也不知道這位網紅去哪兒拿到這個禮物,據我所知,目前我們出版社只給一個老師寄過這種禮……」
出版社的經理說著說著,臉色一變,突然覺得不對勁。
網友們也馬上反應過來,紛紛截圖,開始找那位作家,這不妥妥就是她嗎?
網友們速度很快,因為出版社此前已經在社交媒體上發過,要贈送的作家禮盒,名單上只有一個——一朵云。
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網友1:催更老爸的女兒是一朵云。
網友2:我草,真的假的,獲得金杯獎的一朵云。
網友3:媽媽丫,那個傳說中,只能在頒獎典禮上看到的一朵云嗎?
網友4:頒獎典禮也不一定能看到的一朵云。
我在網上很火,因為我參與制作的大型科幻電影,早些年橫掃了各大獎項。
網友們紛紛去我的微博,抖音留言,問我,催更老爸到底是不是我爸。
我沒想到網友這么快發現了,只能切大號認領爸爸了。
于是我爸爸更火了,他幾乎成了全國人民的催更老爸。
很多村子里的老人刷抖音都能涮到我爸。
大家都知道,我爸這個大字不識的農村,培養出也給大作家的女兒,心里更佩服了。
和我爸是同齡的老人,現在不是在家帶小孩,就是無所事事。
只有我爸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我還帶著我爸參加一個帶著父母去旅游的綜藝。
村民們在電視上看到我爸,十分的羨慕。
他們想起,村子里那些當年為了生兒子甚至去抱養別人的小孩的人家,一臉唏噓。
最慘的就是王大根一家。
他家抱養得來的那個兒子,雖然老實本分,但是架不住,娶得媳婦兇巴巴。
王大根六十歲的時候,在地里摔倒了,左腿骨折,好了以后也干不了重活。
只能靠兒子養了。
他讓兒子女兒每人每個月給他五百塊。
但是沒想到,大家都有意見。
小女兒說了,她嫁人了,家里的房子地都給了哥哥,那就應該哥哥來養老。
兒媳則說:他們不是親生的,養老這種事應該找親生的去。
這件事鬧得很大,最后村長出面了,斥責了,王大根的兒子。
告訴做人不能沒良心,他雖然不是親生,他享受所有親生兒子應該有待遇,就應該擔起養老的重任,要是敢不孝順老人,他們就聯合王家所有的親戚去告他,以后你兒子別想考公務員。
村長的強勢這才鎮壓了王大根的兒媳。
但是王大跟的夫婦吃一頓飯,都得看兒媳婦臉色。
有時候還弄餿飯給王大根夫婦吃。
氣得王大根夫婦聽聽抹淚,他們一家也是見天了吵架。
村民們紛紛說,要是王大根當初沒抱養孩子,現在也不至于那么慘。
11
王大根老了,許是聽多了村民的議論,也或許不像受兒媳婦的窩囊氣。
他居然堅持找人要解除收養關系,拿回原本屬于他們一家的房子和地產。
這下子,王大根的兒媳婦不干了,哪有人養兒子養到娶媳婦臨到頭取消撫養關系了。
「你要是敢取消撫養關系,我就跟王大軍離婚,我讓你這輩子沒兒子沒孫子送終。」
「沒人送終又怎么樣?我又不會活過來,老子不受你的鳥氣,房子是我建,我有權做主。」
由于王大根養子已經成年,取消撫養關系的手續非常順利。
不僅順利,法院還判了王大軍每月需要支付1000贍養費給王大根夫婦。
理由是,他已經把王大軍養大成人,幫他娶妻生子,盡到了做父母的義務,因此王大軍必須贍養老人。
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每月支付,直至王大根過世。
這件事,在村子里造成了轟動,村民們紛紛說。
養子走到這個地步,難免讓人唏噓。
而那些不惜跑路,也要堅持生下來的親兒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比如我小姨。
我小姨第三胎生了兒子,全家人非常開心。
但是這孩子一出生就面臨高額的罰款。
好不容易求爺爺告奶奶的把借款借到了,孩子又生病了。
我的表弟,他的一出生,生殖器粘在一起,必須做手術將他們分離,否則,這個兒子和太監并無區別。
然后兩萬塊的手術費,讓他們犯了愁。
但是有兒子的巨大喜悅,又讓他們咬牙撐了下來。
尤其是小姨父,他很樂觀,他以為只要他努力賺錢,日子總會變好的。
然后他的兒子是個名副其實的吞金獸,此后賺的每一分錢,都盡數花在他身上。
從表弟出生后,小姨一家一直在溫飽線掙扎著,無論他們有多努力,可賺的錢就是留不住。
只要家里有錢,表弟必會生病進醫院,一直到家里欠債了,他的病才會好。
這兩萬塊,小姨父一家足足還了十五年,一直到大表姐長大成人后,開始打工,小姨父一家的外債才徹底還完。
這就是那些強行想兒子的人付出的代價。
古人云: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強求的,不一定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