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無標題章節
相傳明朝萬歷年間,樟樹鎮有個名叫杜錦平的郎中,此人醫道高超,遠近聞名。后來由于老伴作古,膝下又無兒女,只收了個徒弟,便日日以酒解悶。久而久之,凡有病家請他上門治病,必先置酒,杜郎中即使醉中也能準確無誤地把脈處方。
這天杜郎中又爛醉而歸,正呼呼大睡時,一乘小轎來到門口。一個家人打扮的老者,攙著一位滿面倦容的少年公子,要請杜郎中看病。徒弟叫
醒杜郎中,杜郎中過來問明癥狀,屏神斂氣地給公子把脈,然后對老者道:“公子患病有些時候了,其面赤舌黃,脈沉虛緩滯,依我看是內熱外寒,食積所致,并已轉成痼疾,先服兩帖藥看看。”說完,杜郎中開罷處方,把筆一擱,又管自到里間睡去了。老者訕訕一笑,讓轎夫把公子抬到客店歇息,自己則持藥方去前街“同仁堂”藥店配藥。誰知同仁堂店門緊閉,老者敲了半天門,竟無人答理。老者搖頭嘆息道:“真是店大欺客呀。”無奈,只得來到隔壁“賓興”小藥店。
賓興藥店的伙計接過老者遞上的藥方,正要動戥撮藥,藥店管事丁喜元過來問道:“誰處的方子?”老者答道:“杜郎中。”丁喜元拿過藥方細細一看,頓時倒吸了口冷氣。他對老者道:“老人家,看您一身塵土,想是趕路累了,請到里間喝杯茶,吸筒煙。”接著,又對伙計使了個眼色道:“你好好服侍老人家,我上茅房出個恭就來。”伙計會意,忙上前與老者閑談。
只見丁喜元拿了藥方,撩起袍子下擺,急步流星來到杜郎中家里。杜郎中的徒弟正在清掃污穢之物,顯然杜郎電又是酒后嘔吐了。徒弟認得丁喜元,知道丁喜元與師傅有隙。古人有訓:“來者莫怪。”于是便迎上去道:“丁管事有事?”丁喜元點點頭道:“請你師傅出來一下。”徒弟見丁管事臉上有異,料想其中必有緣故,趕緊進了里間,喚醒杜郎中。杜郎中問明是丁喜元,轉了個身,面朝壁又呼呼睡了起來。丁喜元一時性起,闖進房里,端起桌上一杯剩茶,就往杜郎中頭上潑去。杜郎中從床上一骨碌爬起來,晃了晃水葫蘆似的頭,抹了一把臉,氣得一時說不出話來。丁喜元不等他開口,便抖著手中的藥方說:“這是你開的處方?”杜郎中氣沖沖地說:“我開的處方關你屁事!”
這杜郎中本是個性情和善的好好先生,為什么碰到丁喜元就沒有好臉色呢?說起來也是一場誤會。原來杜郎中交游甚廣,可論起知心者,還只有同仁堂的老板祝祥太。丁喜元呢,先前是同仁堂的伙計,這后生聰明伶俐,對醫藥又肯鉆研,平時向杜郎中討教不少,祝老板也另眼看待他,所以每回給他的傭金總比其他伙計多出幾成,這一來,店里就有人忌妒了,有一次,杜郎中為一個腹瀉病人處方,病人到同仁堂配藥,碰巧丁喜元在柜上。包藥時,內房伙計叫他,他剛轉身,旁邊一個對他有意見的小伙計趁機在每帖藥里撮了幾錢大黃。那病人可倒了霉,雪上加霜,瀉肚瀉得連路都走不動。那病人的腹瀉讓其他郎中看好后,就到處倒杜郎中的牌子,罵他是“雞屎郎中”。
杜郎中為此又氣又惱,其實兩人開的處方差不多,怎么會陰差陽錯出這種事情?不久,同仁堂里的伙計透出風來,說是丁喜元在杜郎中的處方上作了手腳,每帖藥里都擱了大黃。杜郎中聞聽此言,氣得七竅生煙。他把這事告訴祝老板,祝老板感慨萬分,連連搖頭:“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這年臘月二十四,祝老板請伙計們的年關酒,讓丁喜元坐了上席。須知這上席是不好坐的,只有被老板“炒盤子”、年一過請他卷鋪蓋走的人,老板才“客客氣氣”讓他坐上席。丁喜元打聽到這次自己被“炒盤子”,是杜郎中在祝老板面前進了讒言的結果,從此對杜郎中很有幾分氣恨。
不過話又說回來,丁喜元畢竟為人正派,所以此番發現杜郎中開的處方有誤,還是不計前嫌,明。眼下他見杜中怒不可遏,知道自己剛才的舉止有些偏激,便忙拱手道:“得罪,得罪了,煩先生看看,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呀!”杜郎中一聽“人命關天”,吃了一驚,接過藥方細細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他悸然問道:“這人把藥拿走了?”丁喜元道:“還沒有。”杜郎中轉駭為喜:“那就謝天謝地,唉,我把‘黃藤’誤作‘藤黃’,倘一服這藥,那人就要七竅流血而亡。丁老弟,你救了兩條人命,受我一拜!”丁喜元忙扶住他:“這可使不得,你快把藥方改過,那老人家還等著呢。”杜郎中于恩萬謝,重新抄筆開了一張藥方,交給丁喜元,
幾天之后,杜郎中配了一份水禮點心,來請丁喜元到他家中小斟。丁喜元頗為感動,便換了一身作客的新衣,來到杜郎中家里。杜郎中很是歡喜,幾杯酒下肚,兩人都有了點醉意。杜郎中對丁喜元道:“丁老弟,古人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今天請你來,想跟你商量個事。你也知道,你
過去的老板祝祥太去世之后,他兒子不爭氣,好好的同仁堂給敗了下來。同仁堂這塊牌子倒不得。前天,少老板苦苦相托,想請你回同仁堂當管事。”
杜郎中這番話完全出乎丁喜元的意外,他正要推辭,不料杜郎中眼中竟灑下兩滴淚來:“丁老弟,當年祝老板就有意抬舉你當同仁堂管事,只怪我從中作梗,坑害了你。現在就權當我替祝老板在天之靈求助于你,請你萬萬不要推托!”丁喜元見杜郎中態度十分懇切,也動情地說:“只怕我人卑面窄,撐不起這塊門面,反負了杜先生你的一番好意。”杜郎中見丁喜元松了口,興奮地說:“從明天開始,我戒酒了,到時天天去同仁堂坐堂處方,你我相互取長補短,重振同仁堂,你看如何?”丁喜元非常高興,他一口喝干杯中酒:“有你杜先生把住中軍帳,那我就不妨試試看了!”
不出十天半月,瀕于倒閉的同仁堂重打鑼鼓再開張,管事換了丁喜元,進門處,春風滿面的杜郎中坐在那里把脈處方。此事成了樟樹鎮的趣聞,有病的來診視配藥,沒病的也來瞧個新鮮。同仁堂的生意又開始興旺起來。
不久,樟樹鎮各家藥店群起仿效同仁堂的方式,紛紛請高明郎中坐堂
施診。這一作法,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