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
楊昊宇同學在繁忙的專業學習之余,完成科幻小說《星元歷》,小說獲得首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小說即將付梓,昊宇囑托我寫幾句話,盛情難卻,姑且寫一寫自己的閱讀感受。
科幻是一個充滿青春與生命力的文學題材。《星元歷》蘊含著作者的創作激情與人文精神,表達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出作者對社會、政治、哲學等問題的思考。科幻與人類社會的歷史與現實具有深刻而密切的聯系,本書描繪了地球人類文明與太空瑪雅文明的世界,通過探討男女平權、種族歧視、世戰危機等時代議題,深思人類未來世界的多面性,如人類生命進化、文明守護與愛、人類整體命運與生命個體價值、未來世界人類如何生存、人類群體心理等。作者站在高于現實的另一個時空維度對現實進行深度的觀照和剖析,探討未來社會發展進步的潛質和可能性,顯示出對人類命運和發展前途的關切,對生命的思考和尊重。
這本書科學推理細節詳盡、場面宏大,高潮迭起、懸念叢生。在現有科學話語的基礎上進行科幻構思,在科幻元素細節設置上表現出很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聯系薩特、托爾斯泰的創作理念,結合培根、愛因斯坦、高爾基、李大釗、柴可夫斯基、村上春樹等人的思想觀點,以及畢達哥拉斯球形論、阿利斯塔克日心說、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賴特銀河系猜想等天文地理知識,書寫“科幻下的批判現實主義”,塑造內蘊深刻、更為飽滿的人物,提出“人類的歷史車輪隨著文明漂流而繼續滾動”的設想,在科幻中嵌入了具有哲學深意的文學思考。
楊昊宇將科幻視為一種敘事內容,一方面直接提及科幻產生所必需的自然資源,像殷商甲骨文有關日食和月食的記錄,《夏小正》關于中星、斗柄指向和物候的記載,天文算法著作《周髀算經》中“蓋天說”的敘述。另一方面間接表現了志怪小說中時空穿越、人造機器這些帶有想象色彩的科幻設計,以此體現出科幻作品博采眾長、海納百川的特質。
中國科幻在反映現實的同時,也對未來進行想象、表達崇敬。從電子技術到核能利用、從生物工程到人工智能、從宇宙探索到納米構建、從催眠冬眠到時間旅行,近些年,劉慈欣《三體》、郝景芳《北京折疊》等科幻小說接連獲獎,郭帆執導的科幻冒險電影《流浪地球》取得高票房,中國科協以“科學創想 智遇未來”“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科幻大會在京召開,在國家實施科技強國、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科幻文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青年一代蘊含著創新創造的無限活力。楊昊宇同學對科幻文學創作的熱情投入,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星元歷》充滿了思想探索的熱情和表達的欲望,這是非常可貴的。在文學創作中,除了寫什么之外,還需要更多思考如何寫的問題,如何將自己的思考、體驗、情緒、記憶與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藝術風格等很好地結合起來。不難看出,作者為此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績,當然也還存在某些不足,在思想、體驗、修辭、技巧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希望作者能夠繼續保持思想探索和藝術探索的熱情,不斷提升和突破,寫出更好的文學作品!
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武新軍
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