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在霍格沃茨的醫務室
午夜,今夜的月亮格外的亮,它高掛在天空,銀白色的光芒灑向大地。高大的山毛櫸在月光的照映下像是掛上了一層白霜。
森林中一個巨人正踏著月光前行,他看上去有三個普通人那么高,兩個人那么寬,他身著一件寬大的皮衣,手上拿著一把巨大的石弩,身后背著弓箭,旁邊還跟著一只龐大的黑色獵犬。
巨人在森林中大步前進,寬大的靴底踩在月光上響起了一陣枯枝碎葉被碾碎的沙沙聲。突然他身邊的獵犬朝著某個方向警惕的叫了起來。
“怎么了牙牙?發生什么事了?你找到了什么?”
被巨人稱作牙牙的獵犬,一邊叫著邊向林中的一個方向跑去,巨人則是邁開大步緊緊的跟在后面。不多時,林間的一塊空地上,巨人看到銀白的月光下一個人倒在地上,而獵犬牙牙正圍著那人不停的打轉。
巨人踏著大步走近,借著月光他看到倒在地上的人。那人似乎是一個少年,但卻有著一頭白發,而他沒有血色的皮膚在月光的照映下顯得更加蒼白,臉上一道猙獰的傷痕格外的醒目。
巨人彎下身子,仔細檢查起倒在地上的少年,而牙牙則是沖著地上的身影叫了兩聲,隨即縮回了巨人身邊。
“梅林的胡子!這可憐的孩子,他傷得很重。”
“來吧牙牙,我們要趕快把他送到城堡里去,趁著他還有一口氣。”
招呼上自己的獵犬,巨人小心的把少年托在他的大手上,疾步跑向了森林外燈火閃爍的城堡。
少許時分,城堡內,醫務室病房。
一個體態消瘦,黑發平直的男人似乎是完成了檢查離開了病床,走向等候在不遠處的另外四人。
“怎么樣,西弗勒斯?”
帶副半月眼鏡,白色胡須長的能塞到腰帶里去的老者問道。
“他的情況很‘古怪’。”
被稱為西弗勒斯的男人眉毛擰在一起面色陰沉的說道。
老者若有所思點了點頭沒有繼續發問,而是帶領另外幾人走進了病房隔壁的一間辦公室,屋內的辦公桌后有一把椅子,但幾人都沒有去坐就這樣站在病房門口。
“具體說說吧西弗勒斯,古怪在哪里。”
“那男孩身體內至少存在著四種不同的毒素,他早就應該死了,可他現在活著,雖然身體極度虛弱,卻在緩慢的好轉。”
“他還經歷了恐怖的變形,很難想象會有人進行如此殘忍的魔法實驗,而且還是在一個孩子身上!”
一旁帶著方型眼鏡,身穿深綠色長袍的女士似乎震驚于發生在少年身上的事情,她臉色泛紅很是生氣的補充說道。
“他的身上進行過很多次變形試驗,暫時還不清楚這些試驗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試驗永久的改變了他。”
“梅林才會知道這些試驗給這孩子的身體留下了怎樣的痕跡,更別提這種極端的魔法變形造成的痛苦,會對他的心靈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謝謝你,西弗勒斯,還有米勒娃。”
帶半月眼鏡的老者點了點頭轉向站在一旁的巨人:
“跟我們說說吧,海格,這是怎么回事?你在哪找到的這孩子。”
“今晚和往常一樣,我和牙牙在禁林巡邏,在我結束巡邏回去的路上,突然牙牙叫了起來跑進了一旁的樹林中,我感到不對勁就跟過去,結果發現這小家伙倒在林間的空地上,于是急忙把他送到了城堡里。”
“牙牙真是好樣的,如果不是它發現了這個少年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大晚上孤零零一個人昏倒在禁林。”
“只發現了他一個人?”
“是的校長,確切的說牙牙只發現了這一個。”
老者思考了一下對坐在一旁的龐弗雷夫人說道:
“龐弗雷女士,麻煩你先去病房看著那孩子的情況,如果出了問題或者他醒了請你第一時間過來通知我。”
龐弗雷夫人點了點頭正要出門,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轉身走了回來。
“噢對了,校長。我在他的衣服口袋里發現了這個,這也許能幫你們搞清楚發生在那孩子身上的事。”
說著龐弗雷夫人拿出了一枚由細長銀鏈子拴著的徽章交給了老者,接著便離開了辦公室。
老者接過鏈子仔細端詳了起來。徽章不大工藝卻十分精細,精湛的技藝下雕琢著一個長角的獅頭,獅眼兇狠、獅口大張仿佛下一秒就會咬人。
“這似乎刻的是一只獅子的頭?”
一旁的海格開口問道。
“不,海格,你大概沒看清楚,普通獅子是沒有角的。這是一個獅蝎的頭,和普通的獅子不同,獅蝎不但頭上有角,還有一對蝙蝠的翅膀,更重要的是長著一只蝎子的尾巴,而且蝎尾含有劇毒。”
“這徽章是銀制的,而且對魔法非常敏感。當附近有人釋放魔法時,徽章就會用某種形式提醒他的主人周圍有魔法存在。”
“有趣,很有趣!”
阿不思舉起項鏈,饒有興趣的打量著掛在下面的徽章,隨后他抽出魔杖施放了一個小戲法點亮了自己的魔杖,緊接著徽章像是感應到魔法一樣,自行震動起來,同時還向下拉著那根系著自己的銀鏈子。
阿不思再次揮動魔杖,熄滅了帳端的光芒,一旁的徽章隨即也停止了震動。
“西弗勒斯,米勒娃,你們認為這個徽章是用來干什么的?”
西弗勒斯沒有說話只是盯著徽章陰沉著臉搖了搖頭。
米勒娃則是說道:
“也許是用來保護自己不被其他人用魔法偷襲?”
“重點是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才會需要這樣的小玩意?”
這時一旁沉默的西弗勒斯打斷了阿不思的猜想,他開口說道:
“重點是帶著這玩意的小孩現在躺在外面的病床上。而我們對他一無所知。”
“我們該怎么做,阿不思?我和西弗勒斯查過了他不是我們的學生,一年級新生的名單上也沒有他,這孩子處處透露著古怪,也許我們該聯系魔法部,讓他們來處理?”
被稱為為米勒娃的女士問道。
“不,在通知魔法部之前我們應該先想辦法搞清楚發生在這孩子身上的事情,至少也應該治好他的傷不是嗎?”
“可是他的身體……”
“砰,砰。”
一陣敲門聲響起,打斷了西弗勒斯將要開口說的話。
“校長,那孩子似乎醒了。”
龐弗雷夫人說道。
阿不思收起徽章,看了一圈其余三人拍了拍手說道:
“現在我們該去問問這位古怪的小客人,也許他能給出我們意想不到的答案。”
陌生的天花板。
這是維達爾醒來后映入他眼中的第一個畫面,在他的記憶中凱爾莫罕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城堡,維達爾不記得在哪里見過這樣漆成白色的天花板。
維達爾還沒來得及思考自己身在何處,首先感覺到的就是疼痛,全身上下沒有一處肌肉和骨骼是不疼的,身體各處都在報警,所有的痛感匯集到維達爾的大腦,別說思考問題了,整個人差點再次昏死過去。
維達爾閉上眼睛,放緩呼吸的頻率,發散自己的注意力,隨后艱難的觀察起周圍。
他發現自己躺在一張鋪著一張白色床單的鐵質架子床上,他試著挪動手指捏了捏床沿,冰冷的金屬觸感使他確定自己并沒有看錯。
維達爾暗暗的想到:“不對勁,凱爾莫罕什么時候有鐵架子床了,這對于冶煉技術并不發達的年代也太過于奢侈了。”
維達爾轉動腦袋像旁邊看去,一旁的桌子上放著一盞點亮的燭臺,蠟燭火焰散發的光芒使維達爾的眼睛有些刺痛。維達爾忽然明白自己的眼部突變才剛剛完成,自己還沒有習慣這種夜視能力,這時哪怕是黑暗中的燭光都會受到刺激。
眼睛閉上又重洗睜開,維達爾用稍微休息了的眼睛再次向旁邊看去,這次眼睛沒有感覺刺痛,而周圍的一切也變得更加清晰。自己的左右兩側拉著簾子,而床的對面則是同樣鋪著白色被單的鐵架子床,一張隔著一張的擺放,想來自己這邊應該也是如此。
“看來我的夢境試煉至少成功了一部分,我已經擁有了和一個真正的獵魔人一樣的夜間視力!”想到這里維達爾有些高興,隨即又感到擔憂。
畢竟自己所處的地方實在不像是凱爾莫罕,反而更接近十一年前自己穿越前的世界,但從風格來看不像二十一世紀,要更早一些,沒有那么多科技產品,更加的偏向二十世紀。至少維達爾所在的這個病房是這樣的。
一陣腳步聲從遠處響起,維達爾瞬間警覺了起來。來自獵魔人出色的聽力告訴他,有五個人向他病床的方向走來,兩個腳步輕盈似乎是女性,另外兩個是體型偏瘦的男性,而最后一個是重量級,光聽腳步和地板顫動的聲音來判斷,來的怕不是一個和巨魔一般身形的家伙!
“這可不是很好,我現在的狀態對付一只孽鬼都夠嗆,更別提一個身高三米巨魔般強壯的家伙了。”維達爾咽了口吐沫,雙眼迅速搜尋起來,尋找這個房間內能作為武器的東西。
一番艱難的搜索之后,維達爾只找到一把湯匙。這和他理想中的武器相差甚遠,總歸比空著手要強。
匆忙把湯匙藏到被子里,維達爾努力調整自己的身體,一只手握緊了被子里的湯匙,緊張的等待著腳步聲音主人的現身。
“老天保佑,但愿來的是一個能溝通的巨魔。”維達爾無聲的祈禱著。
隨著腳步聲的接近,出乎維達爾意料的是最先出現在他眼前的,并不是巨魔那石頭般的腦袋,而是四位他意想不到的人物。
最前面的是一位個子瘦高的老者,他的銀白的胡須和頭發長的都能塞到腰帶里去了,他穿著一件紫色的長袍,蹬一雙帶搭扣的高跟靴子,他的鼻子很長但是扭歪了,看起來像是斷過不止一次,而在鼻梁上架著一副半月形眼睛,眼睛后面一對湛藍的雙眼在閃閃發亮。
鄧,鄧布利多?!維達爾簡直不敢相信他的眼睛,這位出現在他眼前的老者實在太富有沖擊性,維達爾甚至懷疑自己的大腦因為青草煎藥出現了幻覺。曾經只是書中的人物真的出現在他面前。
“難道自己又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死掉了?”這是維達爾見到鄧布利多后腦海中產生的第一個想法。畢竟對于他來說上一次穿越到獵魔人世界,是十一年前他在原本世界因為意外不幸死掉以后的事情了。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小,但自己的獵魔人感官提醒著自己,這次穿越到魔法世界似乎并不是因為死亡。
那么在鄧布利多身旁那個有著一頭黑發、鷹鉤鼻、膚色蠟黃的男人應該就是斯內普了。而另一邊那位年紀偏大帶著一副方型眼鏡,烏黑的頭發挽成一個很緊的發髻的女士一定是麥格了。
最后一位站在他們三人身后,身高將近三米,身形足有兩人寬的一定就是海格了,剛才維達爾聽到那宛如巨魔行走的腳步聲也肯定是來自于他。
似乎是在等維達爾把所有人觀察完,有意的停頓了一會鄧布利多才開口:
“孩子,你醒了,感覺怎么樣?”
“身上很疼,使不上力氣。請問,我這是在哪,先生?”
“剛從沉睡中醒來人確實會有很多問題,讓我們來一個一個解釋。”
“這里是霍格沃茨的醫務室,我是阿不思·鄧布利多,放輕松,你在這里很安全。你被發現昏倒在禁林中,是海格救了你,把你送到了這里。”
“確切的說是牙牙發現了你,如果不是它,你現在可能已經成為野獸的晚餐了。”海格補充道。
“謝謝。”維達爾本能的道出一句感謝。海格笑盈盈的擺擺手表示并不在意,這時鄧布利多繼續開口說道:
“我們有很多問題,孩子,也許你應該先告訴我你的名字,和你為什么會倒在禁林中。”
“我叫維達爾,先生。來自澤瑞坎的維達爾。”
“我之前應該在凱爾莫罕附近的森林中參加試煉才對,我不明白我為什么會在禁林中被發現。”
“那么關于你昏倒前的事你還記得多少,你還記得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嗎?”鄧布利多又接著問道。
“我的家在……”維達爾剛想要回答,但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來自另一個世界,這個問題該怎么跟鄧布利多解釋?說實話會不會被當人成瘋子?可是說謊又怎么瞞得過一位高超的攝神取念大師呢?
短暫的思考后維達爾決定實話實說,他寧愿被當成是個瘋子,也不愿意說謊,尤其是一眼就被人識破的謊言。
不過這僅限于老實回答鄧布利多當前的問題。對于維達爾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隱瞞自己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個二次穿越者的身份。
“我的家在凱爾莫罕,而我是一名獵魔人學徒。
“在我失去意識前,我在凱爾莫罕附近的沼澤中進行著一項名為‘夢境試煉’的考驗,我最后只記得我筋疲力盡倒在沼澤中,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這里了。”
“你中的毒和遭受的魔法變形,也是你口中試煉的一部分嗎?”鄧布利多問道。
“中毒?我沒有中毒啊?”維達爾有些疑惑。
一旁的斯內普這時候開口了:
“你身體內至少存在四種不同的劇毒,你現在還活著只能用奇跡來形容。”
維達爾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什么斯內普會說他中毒,他解釋道:“我身上的毒是一種名叫青草煎藥的試劑所帶來的,甚至包括我身上的變形。
“這些確實都是試煉的一部分,煎藥和魔法改變了我,讓我成為了一個獵魔人。
“這也是我如此虛弱的原因,不過用不了多久我就會自行好轉起來,維瑟米爾是這么對我說的。”
“孩子,你口中的獵魔人指的是什么?某種特殊的職業嗎?”鄧布利多問道。
“是的先生,是一種狩獵魔法生物的獵人。”維達爾解釋道,他巧妙的把狩獵魔物,解釋成狩獵魔法生物。
“你說的這個維瑟米爾,就是對你進行這些殘忍變形試驗的人?你知不知道這種魔法變形極度危險!”
看到一旁的麥格似乎是有些憤怒,維達爾連忙出言解釋道:
“維瑟米爾是我老師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師拜托他讓我服下藥劑成為一名獵魔人,雖然有可能在變形的過程中死去,但這確實也是我本人的愿望。”
“你還記得你喝下的‘青草煎藥’的配方嗎?”一旁安靜旁聽的鄧布利多突然問道。維達爾皺起眉頭努力回想著:
“叉尾龍脊髓液、飛獅怪毒腺、白化吸血女妖的舌頭、歐薯蕷、長葉車前、曼陀羅根,最后還要一枚白化巨型蜈蚣蛋白。
“就是這幾樣,我不會記錯這個配方。”維達爾出了青草煎藥內材料的名稱,但是隱瞞了每樣材料具體所需的數量和操作流程。
“這男孩一定是瘋了,要么就是在胡編亂造,鄧布利多。”斯內普在聽完試劑內容后忍不住開口:
“把劇毒物質配成的藥劑當做魔藥一樣喝下,這顯然不是正常人,也許我們該檢查他的腦子是否還正常。”
“還應該調查這孩子說的地方,也許他們還是一個組織。”
麥格也在一旁說道,顯然她對于給十一歲孩子喝劇毒藥劑進行魔法變形的事依然無法釋懷,即便維達爾說他是自愿的。
鄧布利多擺了擺手沒有回話,從袍子里掏出那個銀鏈子系著的獅蝎徽章遞給維達爾。
“這是在你身上找到的,現在應該物歸原主了。”
維達爾伸手接過徽章如獲至寶,神情第一次變得有些激動:
“我還以為我把它弄丟了!
“謝謝,謝謝您,鄧布利多先生,這是我老師留給我唯一的遺物。”
“是個有趣的小玩意,能對我說說它的用處嗎,維達爾?”鄧布利多微笑的說道:“我發現它對魔法很敏感。”
維達爾把徽章緊緊攥在手中,神情已經恢復正常:“您說的對,它的確實對魔法很敏感,他的作用就是用來偵測周圍的魔法痕跡,以防佩戴者被不友好的人或者生物用魔法偷襲,每當周圍有人釋放或者出現魔法生物時,它會用震動的形式來提醒佩戴者。
“只有一個合格的獵魔人才能佩帶屬于自己的徽章,我本來還需要完成一個試煉才有資格佩帶它。
“我對您說的都是實話,請您不要把我當成瘋子趕出去,請您相信我,鄧布利多……先生。”
維達爾一臉誠懇的看著鄧布利多,希望能從半月鏡后的那雙藍眼睛里找出一絲信任的目光,他現在無處可去,能留在霍格沃茨是最好的。斯內普和麥格還有海格同樣也沒有說話,他們同樣在等待鄧布利多的答案。
病房內的空氣一度陷入沉默。
良久,直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進了房間,鄧布利多開口說道:
“澤瑞坎的維達爾,我想你可以留下來,等你的身體恢復以后,你要在霍格沃茨接受為期七年的魔法教育,成為一名合格的巫師。”
“可是,校長!”
沒等斯內普說話,鄧布利多再次舉起一只手打斷了他:
“我認為他不是在說謊,我愿意相信他說的是真的。”
“霍格沃茨是所有未成年巫師的家,只要他們愿意學習霍格沃茨就會對他們敞開大門。我們一直秉持著這樣的教育理念,不是嗎?西弗勒斯?”
斯內普皺緊眉頭,臉色差的像是吞下了一只蟲子,但他終究沒有提出更多反對意見。
“那么現在就只有一個問題了。”
鄧布利多轉向維達爾,微笑著說道:“維達爾,你愿意留在霍格沃茨,在這里上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