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0章 今天是2025年5月23號周五早上8點陰雨。
- 第29章 干窯3月14號周五下午16:48陰沒下雨有風,學生們又放假了。
- 第28章 這幾天太熱
- 第27章 嘉善
- 第26章 這兩天天晴了,
- 第25章 38婦女節
第1章 我的初衷
今天下午,孤獨。坐在了這溫暖的圖書館里的電腦前,感覺到我要在網上寫小說了,不能一直在底下寫不發表,不為人所知了。我要把我的孤獨寫出來,我成為一粒塵埃的經歷寫出來。在網上發表出來總會有人看吧。孤獨,我們的生活除了孤獨還有什么。以前我們沒有那么多書看,我們的生活精神上是混亂。我們一直在尋找。在迷亂中尋找。作為70后的我,父母一直養育了我快到30歲。高中畢業一無所知一無所有。沒有目標,沒有前途,只是想要離開家庭父母的約束,去追求一份輕松自由,因為在家里在父母的身邊,好像缺少了一份心理上的自由。就像沃爾夫的小說時間與河流中開篇的詩句:永遠流浪和重歸故土······播種,開花,成熟,收獲。疲倦的人將在何處休息?內心孤寂者將在何時返家?什么樣的門為流浪者敞開,在什么地點,在哪一片土地上,在什么時候?在何處?內心疲倦者能在何處永遠居住下去?厭倦流浪的人能在何處找到清靜?煩亂,狂熱,焦慮的人能在何處永遠平靜下來?誰擁有大地?難道我們需要大地就是為了在那里流浪嗎?難道我們需要大地就是因為我們永遠平靜不下來嗎?不管誰需要大地,他都可以占有大地:他可以在一小塊地方安頓下來,可以在一個小小的空間里永遠生活下去。這就是沃爾夫的開場白,也是他整部書的主旨基調。我們就像這樣一個流浪者疲倦者,我們就像沃爾夫一樣去流浪去爭斗,我們需要在泰戈爾的心中找到慰藉,找到精神上的依托。當然我們也可能找到了虛無。所以我們也需要爭斗,和自己內心,身體進行爭斗。這樣才能完善自己。當然高中剛畢業19歲的我根本不知道這些,我們像個雛雞,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既不知道愛,也不知道奉獻的精神責任,沒有目標也就沒有責任。只想找到脫離家庭父母的一種輕松自在。然而我們的精神卻是有些沉重的有種憂郁的氣質。這種中世紀的高雅的氣質在20世紀的我身上就顯得呆板與缺乏主見甚至懦弱。所以我也有些口吃,沒有一副好口舌,也就缺乏了必要的自信與勇敢。所以我很快就會陷入困境把自己可以左右開源的前途給封死了。我的家庭性格中的脆弱又顯現了出來。使我缺乏韌性,沒有吃苦耐勞以苦為樂的堅持。所以我只有在情欲方面專注了。這或許是我的家庭影響。我難以在擁擠的教室里安心的學習,不能在高壓的書桌下靜下心來。這是我的痛苦也是我的悲劇。我也依戀于歌聲,舞蹈,特別是四大天王的歌唱,而自己又不敢于表達,不敢于上臺在班上同學面前唱一首歌,我就是這么一個懦弱的人太膽小太羞澀。見到女生特別是漂亮的女生就臉紅不敢說話。而我的父母呢,也完全沒有在這方面告誡,訓練我們。我媽只覺得這好笑,不足掛齒吧。其實他們錯了,他們應該訓練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勇敢,冷靜。這些是一個向上的家庭所應有的,而我的父母只因為掙錢愚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