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護花鈴,諸神島!
大明永樂三年。
金陵,皇宮,武英殿!
一個宦官碎步入殿,捧著一封奏疏,呈送至御案前。
御案之后,永樂皇帝朱棣大馬金刀的坐在那里,臉色略帶黑沉,眸子轉動之間,卻頗有幾分錐入囊中一般的銳利,讓人不敢直視。
他拿起奏疏后,默然的看了好大一會兒,久久不語。
“奏疏上寫的可是真的?”
直到好一會兒,朱棣才將手中的奏疏放下,淡漠的看了眼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面無表情的問道。
“回陛下,魏國公世子徐欽,今日上午以外出尋找江湖名醫為魏國公治病為由,攜國公府家將一百三十七人,自金陵碼頭征調了一艘寶船入海,不知去向。”
紀綱不敢隱瞞,如實回答說道:“卑職聽到稟報,認為此事大有蹊蹺,所以不敢有絲毫耽誤,急忙入宮將此事稟奏陛下。”
“大有蹊蹺?”
朱棣聽到這四個字,面色不變,仿佛毫不在意般的繼續問道:“魏國公世子心憂魏國公身體情況,故而帶家將尋訪名醫,這有什么不對?”
紀綱斟酌著回答道:“回陛下,魏國公重病,魏國公世子帶人尋訪名醫,肯定是沒問題,只是這海外……”
“海外怎么了?”
朱棣淡漠問道,依舊是面無表情模樣,讓人看不出心中的真正想法。
“海外……”
面對天子的追問,紀綱仿佛下定了什么決心,深吸一口氣道:“回陛下,卑職在有幸追隨陛下之前,也有在江湖中廝混過一些時日,卻從未有聽說哪位江湖名醫居住在海外。”
“此外,根據卑職得到的線報知曉,這兩年來,似乎有不少建文余孽都是乘船逃往了海外,臣懷疑……懷疑……”
紀綱說到這里,小心翼翼的抬頭看了眼朱棣,然后咬牙道:“臣懷疑,魏國公世子此次出海,并不是為魏國公府尋找江湖名醫,而是去投靠建文余孽了。”
果不其然。
朱棣聽到這個回答,當即色變,怒喝道:“休得胡言,魏國公世子此次冒著生命危險出海為父尋找名醫,乃人倫之大孝,哪是你一個奴才能夠私自揣測。”
“你若再敢私下里胡亂揣測,朕直接砍了你腦袋。”
雖然朱棣也有這方面的懷疑,但這種事情肯定不能明說。
因為魏國公世子徐欽不僅是如今的大明頂級勛貴,魏國公爵位的第一繼承人,更是徐皇后的親侄子。
真要傳出國公世子投靠建文余孽的消息。
恐怕整個天下都會引發軒然大波。
所以別說還沒有確定魏國公世子徐欽出海是為了投靠建文余孽,即便他出海真的是為了建文余孽,朝廷這邊也是不會承認的。
紀綱也不是真傻。
他聽到朱棣呵斥,急忙叩首請罪道:“還請陛下恕罪,是卑職胡思亂想了。”
“卑職也曾多有聽聞,說很多武道強者在武功修煉到一定地步后,就會乘船出海求仙,世子大人此次出海,定然是有查到某位江湖神醫居住于海外,所以才會冒險出海的。”
朱棣聽到這個解釋,臉上的怒火瞬間消退不少,點頭道:“你知道就好,魏國公乃是我大明棟梁,魏國公世子更是我大明魏國公的第一繼承人,又怎會跟建文余孽有牽連?”
“他此次出海,定然是給魏國公求醫去了。”
“像魏國公世子先前推薦的江湖名醫王憐花就很不錯,不僅很好的緩解了皇后的心疾,更是治好了朕的不少暗傷,醫術比太醫院的太醫高明多了。”
朱棣越說越覺得有道理。
畢竟魏國公世子徐欽真要有心投靠建文余孽,也不會多方尋找江湖良醫為他和皇后診療了。
想到這里。
朱棣不由看了眼地上跪著的紀綱,厲聲道:“好了,此事到此為止,爾等錦衣衛務必要在魏國公世子不在的這段時間里,保護好魏國公府的安全,切不能讓一些宵小之輩打擾到魏國公的靜養。”
“至于徐欽那小家伙?”
“等那小家伙回來,讓他直接來見朕好了!”
紀綱聞言,不由松了口氣,急忙道:“卑職遵旨!”
…………
東海之上。
藍天碧海,萬里無云!
在陽光的照射下,海面金光粼粼,絢麗到極致。一只海鷗,沖天飛起,飛往海天深處,像是人們的青春一般,一去不再回頭。
陽光、大海、青天,金鱗,鷗影、孤帆……
天地間充滿了畫意。
一艘巨大的寶船,緩緩地行駛在海面上,像是一頭巨大的怪獸,以一種蠻橫的姿態撞碎了海面上的諸般波浪。
又如天地間的一艘孤舟,在這茫茫大海中,孤零零的飄蕩。
“還有幾日能到諸神島?”
寶船的四層舵樓上,徐欽目光從一望無際的海面上收回,轉而看向身旁一個穿著青袍的老者。
這老者,一手拄著拐杖,另一只手則是拿著一個酒葫蘆痛飲,看著一望無際的海面,雙眼中有著說不出的復雜。
船行數日,舉目四望,仍是海天茫茫,見不到一片陸地。
說實話,若不是乘坐大明寶船,寶船上又有大量經驗豐富,且熟悉海洋航線的大明水師。
徐欽還真不敢貿然跟著風漫天去傳說的諸神島,尋找那諸神之殿。
不是怕了諸神島上的那些活死人和瘋子,而是害怕在茫茫大海上遇到海上風暴。
在大自然的天地偉力下,人類的力量太渺小了。
哪怕徐欽對自己的武功有著極大自信,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在一望無際大海上跟風暴相抗衡。
“快了!”
風漫天聽到徐欽詢問,頭也不抬,冷冷回答道:“按照你這寶船的航行速度,大概再有三日時間,差不多就能到了。”
船行越久,他臉色就越陰沉,酒也喝得越多。
這自是大違常情之事,只因無論是誰,離家漸近,心里總是該高興的。
不過,徐欽卻對風漫天能夠理解。
畢竟那傳說中的武林圣地諸神島,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徐欽在前世時,雖然沒有看過電視劇版的《護花鈴》,卻也有拜讀過古龍先生的這一大作,知曉書中所謂的諸神島究竟是怎么回事。
前世!
沒錯,就是前世!
徐欽本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卻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莫名其妙的來到了這個世界,成為了同名同姓的大明王朝中山王徐達之孫,永樂大帝朱棣的親侄子,徐欽。
最開始的時候,徐欽還以為自己穿越到了一個普通的歷史世界。
等到后來,他才知曉,這個世界并不是純粹的歷史世界,而是一個有融合諸多古龍影視劇的綜古大明世界。
可能是因為穿越的原因。
徐欽發現自己穿越后,無論是記憶,亦或者是學習思考能力,都達到了一個恐怖地步。
過目不忘,快速理解,舉一反三,一聞千悟!
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武學功法,亦或者是星象醫卜等等,全都一學就會,一點就通,輕輕松松的掌握,成為普通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
武道修行突破,更是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再加上魏國公府作為大明王朝諸多勛貴之首,中山王徐達更是從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頂級武道強者,對外驅逐韃擄,對內馬踏江湖,人稱大明殺神。
如此,魏國公府中自然不會缺少了武道功法和修行資源。
所以別看徐欽年齡小,一身武學修為,早就遠遠超過了江湖中的所謂絕頂宗師,達到了普通武者一輩子都難以抵達的先天大宗師境界。
這也是徐欽敢帶人殺上諸神島的底氣。
當然,徐欽帶人殺上諸神島,也不是跟諸神島有仇。
而是他看上了南宮永樂手里的《華佗神術》,諸神島中收藏的大量武學秘籍,以及諸神島上那群瘋子的研究成果。
只因感悟這東西,不是憑空就能出現,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奇思妙想上。
一個人的智慧終究有極限,眾生的智慧卻是無限。
徐欽想要最大程度發揮自己在悟性方面的優勢,探索武道的前路,就必須不斷的增加自己積累,借眾生的智慧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