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1評論第1章 重生孫少安
一九七五年,春。
已至陽歷三月十八,雙水村南部田家圪嶗與東拉河間,天空依稀還下著小雪,但大地已經解凍,生產一隊農民們已經彎著腰在地里松土了。
這靠近東拉河灘,都是近幾年開辟的新田,只能種粗糧的下田。
這幾年陜北光景越來越不好,上田產的麥子交了軍糧、工糧、干部糧,賣了上面的愛心糧,隊員們手中剩不下多少,都是只能靠這些中下田種些粗糧活命。
這河灘開墾出來地都是一兩分一塊塊的,坡度大,蓄不住水,每年春耕前得多修修才有望多產些糧食。
雙水村一隊干活的約莫有五六十人,在這一群干活的人群中,最賣力的當數最前方的孫少安,他的镢頭舞的最歡實。
“少安碎娃,干活可得悠著點,你這么拼命干啥?”年長的田萬友實在跟不上孫少安干活速度,不由出聲喊道。
孫少安高大的身龐轉過頭,臉色卻是病態的鐵青色,他喘著粗氣正要說話,眼中神色突然消失,整個人直直向前倒去。
“少安!”
“隊長!”
生產一隊隊員看見孫少安竟然向東拉河倒去,都不由大喊了起來。頓時干活的所有人都跑了過來。
“少安娃,你這是咋了!”田萬友距離孫少安最近,他顧不得自己老煙斗已經掉在地上,拉住正要滾下河道的孫少安喊到。
“快,肯定是餓得了!這一天天的吃不飽肚子,這么干活誰受得了。”田四走過來,看著身材高大的孫少安臉色,嘆氣說道。
“你們在這看著啊!我(拼音e,平聲)去找玉厚去。”田海民媳婦銀花看到這里,急忙向河那頭跑去,那里孫少安家,昨天孫玉厚受了他那二流子女婿王滿銀拖累,剛回來今天沒有上工。
……
孫少安閉著眼睛,感覺天旋地轉,腦海里如同漿糊一樣在翻滾,讓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耳邊傳來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孫少安腦子慢慢清醒過來。
自己是孫少安,原本是海南動物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給牛配種時不小心被牛撞倒踢了腦袋,竟然與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男二號孫少安靈魂融合。
“海民!”孫少安看見眼前穿著破舊棉衣的男子,張口喊道。等他說完孫少安發現自己已經竟然是一口地道的陜北口音。
“少安,你那么拼命干啥,幫你爸上工我們又沒有說不同意。你那樣平娃還能多給你多計工分不成!”田福高作為副隊長,最近雖是玩笑話,但是多少帶了點嘲諷。
孫少安是生產隊長,按理說不用自己干活,只要管人監工就行。但是他爸孫玉厚昨天因為王滿銀賣老鼠藥受累,剛從金家灣工地回來,今天沒有上工,孫少安為了給家里多賺點公分,替父干活的確不符合規矩,但是他家里太窮,隊里人也都沒有說什么。
每年孫少安高票當選一隊隊長,干活又拼命,這讓作為田家圪嶗代表人的田福高輸給一個后生,心里怎能過的去。
“我沒事兒,剛才勁兒使猛了!”孫少安如今不知道自己是《平凡的世界》里的農民,還是海南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他為了別人不發現異樣,還是說道。
看到孫少安起來,其他隊員便也回到自己勞動位置繼續干活,只是大多數人镢頭舉的不到兩尺高,慢騰騰的半天不見松多少土。
孫少安坐在河灘上,看著雪花落在自己身上瞬間融化。他破舊的衣服十分的單薄,可是卻沒有感覺到寒冷,他能感覺到自己這副身體十分的強壯。
只是肚內不斷的“咕嚕”聲讓他很是難受,今天早晨就吃了一碗稀粥一個黑面饃饃,哪經的住他這樣干活。
“少安,你多歇會兒吧!這地才剛解凍,不用那么著急的。”田萬江是隊里飼養員今天也來出工,他年紀大了,在隊內很有聲望,來到少安身邊說道。
“行,大家都歇息會兒吧!”孫少安作為隊長剛發話,很多隊員就快速扔下農具圍在一起抽旱煙聊天起來。
隊員田間聊天那尺度都很大,幾個過了三十歲的女人很快就把氣氛帶起來,老實人與半大孩子紅著臉站在遠處聽,孫少安對這些似乎已經免疫。
一會兒有隊里婦女喊著要聽田萬友唱山歌,大家一起起哄,田萬友便唱了起來。
那歌聲飄過一道道坎,越過一道道梁,在這片黃土地上飄去很遠。
孫少安靜靜地聽著,隊員們跟唱著起哄,不一會兒有婦女又要讓田萬友唱“酸”歌,田萬友也是不拒,大家一起笑著鬧著。
這就是生產隊生活,似乎自己本就屬于這里,完全沒有一絲違和感。
如此孫少安也放下了心,就當五十年后的孫少安已經死了,自己如今是雙水村一隊隊長孫少安。
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少安不由想起一個女孩,一個讓他難以割舍又不敢去想的女孩,那就是和他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田潤葉。
孫少安昨天與田潤葉從縣城去石圪節公社,轉交田潤葉二爸的信給公社主任,孫少安收到了潤葉給他的寫的信。
看到潤葉向自己表明心聲,少安心中無比的激動,但是只是一瞬間他就清醒過來,他與潤葉之間的鴻溝無比巨大,少安含著淚把潤葉給他的信吞入腹中。
今天替爸爸出工,孫少安心中難受,他拼了命的干活就想讓自己麻木,結果才有剛才累倒兩個靈魂合而為一的事情發生。
“既來之,則安之!我現在就是孫少安了,腦海中多了這么多東西,如果還混不出名堂,那自己也太差勁了。
潤葉,你等著,哥會娶你的!”想到那個外表柔弱,內心無比強大的女孩,少安心中的惶恐與不安逐漸退去,逐漸變成了幸福與期待。
看著隊員們一起聊著天,少安一個人來到河邊坐在石頭上考慮自己的處境。
他只是一位農民,這時代不許做生意賺錢,農民連自己的地都沒有,收入全看夏冬兩季分紅,在這黃土地里自己就算累死也干不出個名堂。
腦海中另一個記憶是搞生物研究的,只是現在上面不允許農民辦養殖,牲口都是生產隊的,不許私人買賣,自己該如何改變家中的光景?
在這個特殊的時代,行動很受限制,孫少安腦海里的所有賺錢想法一一被否決,他皺眉雙手輕輕揉起了太陽穴。
突然,少安似乎感覺到了什么不對,他腦海里似乎多了一個光亮的空間,空間就如同一間寬敞的教室那么大,空間上方寫著三個大字——勤勞值:0
這是怎么回事兒,隨身空間?還是什么系統?需要激活?
孫少安看見地上一塊石頭,他試著把石頭收入這個空間內,結果沒有一點反應。
當他拿起石頭后,心想收取石頭,那石頭竟然真的不見了!
孫少安震驚地站起身,還好遠處隊員都沒發現什么。他試著把石頭取出來,石頭掉落在自己眼前。
真的是隨身空間!
孫少安去做各種嘗試,發現這個空間不能裝活物,只有自己接觸的東西,他才能收入空間內,重量不超過他的承重。
而空間上“勤勞值:0”后面還有一串倒計時“14:34:08”,算時間應該是夜里凌晨倒計時就結束了。
正想著遠處兩人向田地里跑來,孫少安遠遠看見是自己父親孫玉厚與銀花跑來,孫玉厚看見兒子沒有事兒大松了一口氣。
如今家里就自己與兒子賺工分,養活一大家還要供少平、蘭香上學,不時還要救濟大女兒蘭花與二弟孫玉亭一家,大兒子少安可是不敢出一點事兒。
“你銀花嬸子說你干活暈倒了,咋回事嘛?”孫玉厚來到少安身邊急切地問道。
“爸,我沒事兒,你昨天才從工地回來,快回家歇著吧!”少安說道。
“唉!來把這個吃了,你回家歇著去,我來干活!”孫玉厚從懷里拿出一個黑面饃饃,少安看見喉嚨不由動了動,肚子感覺更餓了。
“爸,你回去吧!我不餓!”孫少安起身,招呼隊員開始干活。
孫玉厚搶過少安手中的镢頭,把黑面饃饃塞在他的手中,那黑面饃掉在地上。
少安知道自己現在很需要一個黑面饃饃,如果再不吃東西,他身體可能真扛不住。他拾起地上的黑面饃饃,拍去上面的灰塵,坐在地邊慢慢掰下一小塊放在口中。
這黑面饃饃是用高粱與玉米糠混合制作而成,高粱面一般嘴挑一點的豬都不吃,玉米糠根本沒有營養,但是略帶點甜味兒,人才吃的下去。
很快饃饃吃完,少安感覺身體慢慢又有點力氣了,便起身接過孫玉厚的工具,干活起來。
老實本分的孫玉厚看到兒子真的沒事兒,便也就回去了。家里事兒還有很多,今天他不上工把家里的柴火劈一下,也能給兒子減輕點負擔,明天他就得上工了。
一個上午少安干活并不是很賣力,他看見腦海里勤勞值顯示變成了【2】,倒計時剩下十二個小時,到了時間隊員們一起收工回家。
中午回家少安又已經饑腸轆轆,爸爸已經早早做好了飯,奶奶坐在炕上不知道在嘀咕著什么,少安叫她好幾聲都沒回應。
少安與爸爸每人一碗高粱稀粥,兩個黑面饃饃,奶奶就吃半個黃面饃饃。
高粱做的黑面饃饃吃起來扎嘴,難以下咽,拉的時候更是麻煩,出不來要用工具,人更是難受。
小孩與老人吃不了黑面饃饃,消化不好排泄不出可能會出人命,因此少安奶奶吃的是黃面饃饃,那是專門給奶奶做的。
咸菜家里也有,但是那是有客人才吃的,平時能稍微多吃點稠粥都算不錯了。
“不行下午就讓我去上工,其他人也沒有什么說的。”孫玉厚一邊吃飯,一邊說著。
少安沒有回答,過了一會兒他看了孫玉厚一眼。
“爸,我想娶潤葉!”少安知道這事兒必須早早的告訴爸爸,如果不能得到自己的爸爸支持,那田福堂那里就更過不去。
孫玉厚也是沒有說話,他吃著自己的飯,過了很久這才出聲。
“潤葉給你說啥了?”孫玉厚問道。
“我想娶她!”少安道。
“潤葉是個好女娃…只是咱家這光景…”孫玉厚看著潤葉長大,也知道潤葉對自己家好,但是兒子要娶潤葉,潤葉爸就是大隊村支書田福堂,能把他們家砸了。
“我已經有了點賺錢的想法,只要爸你支持我,我就一定能把潤葉娶回來。
年底我就打算給家里箍幾間窯洞,到時候少平與蘭香回來,也不用晚上去金波家里睡覺了。”少安說道。
“你能有啥辦法?現在管的這么嚴!”孫玉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兒子要干一些投機倒把的事兒,這幾年悄悄做生意的人已經開始變多,但是農村還是很少有人有這膽量。
“我想養豬!”少安吃完飯把碗放在桌子上,認真地看著爸爸。
“咋養?”孫玉厚拿出煙斗從煙袋里裝滿煙葉,點燃靜靜聽著。
“我今天聽隊員說,去年養的豬到現在還賣不出去,我從書上看到一個給豬育肥的好辦法,咱們只要把那些豬養夠斤兩,交到收購站就能賣錢,到時候肯定能賺到錢。”少安看著爸爸說道。
“這事兒能成?你那辦法靠譜不?”孫玉厚也希望自家光景能好些。
“靠譜是靠譜,但是這養豬也得費點功夫,要蓋豬圈,要買材料制作飼料,必須用玉米面才能讓豬增肥,花費可是不小呢!
家里現在也就十幾塊錢,買材料制作飼料都不夠,還要蓋豬圈!”少安也是皺眉道。
養豬的辦法是少安回家路上想到的,公社這兩年都給各村生產隊分配養豬任務,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吃不飽,那豬一個個瘦的跟林黛玉似的。
石圪節公社收購站收毛豬,要120斤以上才收。而老百姓都只用草來喂豬,豬養一年下來大多數都長不夠分量,只能繼續養在家里。
養在家里的老豬賣不掉,就只能自己一直養,這讓農民們都十分的難受。自己要是能把這些豬收起來,用后世養豬育肥飼料喂養,最多一個月絕對讓這些豬大變樣。
現在的大環境,干其他的不行,但是養豬絕對是沒有問題的,賣到供銷社不但上面不會怪罪,還有獎賞。
少安記得現在供銷社一斤豬肉是五毛六。收購站收豬分六個等級,最差的120斤一斤兩毛二,140斤的兩毛四,160斤的豬兩毛六,180斤豬二毛八,200斤的豬能賣到三毛,220斤的豬一斤三毛二。
村里賣不出去的豬肯定很便宜,只要自己配置好飼料絕對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