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從盤?創世者至嬴政?始皇帝
神威元年,世界還處于一片混沌,眾原初生靈生而為神,但都不是生而知之者。
眾神之中有一神名曰“盤”,持一上大而寬厚下尖而細長之物,向其四周三劈六砍,創其八方九重十二界,清而輕者于其揮動之下而升于上界,濁而重者于其圧踏之下而降于下界。
宇因其劈砍而誕于混沌,宙因其揮踏而生于無序。
世于光輝下顯現,界由虛無而劃分。
而在命運齒輪的驅動下,各世界從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火球不斷壓縮直至發生爆炸,再到星云出現、各恒星和各行星依次誕生直至毀滅。
以無數次的現與滅作為因,巧合之下,便有了后天生靈的出現的果。
后天生靈非生而知之,而相比神靈而言,后天生靈則又缺少了一種嚴格的秩序與一種強大的力量。
若先且不提后天生靈的無序,卻說后天生靈與神靈的力量差距,已經不是河與海的比較,而是小洼與大洋的比較。
但在壽命上,雙方卻又是相同,后天生靈個體壽命不得超過十萬年,神靈個體壽命不能超過十億年,看似相差很大,而若以一兆元為標準,差距又看上去微不足道。(講的是靈魂年齡,時間以混沌為主,神靈在時間加快的世界里壽元減少依舊比混沌的時)間為主。
在后天生靈誕生以后,就漸漸有文明出現,文明中會出現死亡,那么必有畏死者求長生。
短命的后天生靈的長生之道只有兩種,其一便是成神,其二便是突破種族限制,成為長生種。
大多數后天生靈選的都是第一種,而成神,又類似于有了編制,要向世界登記述職,只有真正為世界工作的生靈才算是世界認可的神。
那么作為創世主的盤便自然而然地成為這些神的上司。
至此,以盤為主的中原神系集團漸漸出現在了眾神眼前。
眾神見此也是十分眼紅,憑什么同樣是神,你卻有一群神服侍你?
不過,奈何盤搖人能力真的強,眾神還真只能干愣著眼紅。
在神靈個體實力相等的時代,神靈數量反而成了最為重要的因素。
若想體驗盤那樣的生活,神靈們的選擇無非有兩種:自己造和現成的。
而這兩種方式都會讓更多的神系集團出現。
于是乎,神靈便慢慢地分成三派:奴隸他人的、被他人奴隸的和既不被人奴隸也不奴隸他人的。
……
且不說神靈的階級分化與派系交縱,卻說盤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神靈,在創世后開始進軍神靈版的房地產業。
他將自己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群稱為大千世界,并以大千世界為基礎創造更多的世界,以世界養世界,其手上的世界數量漸漸達到了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而為使世界多元化,他以物換物,用成形的小型世界去換其他神靈創世的構思。
后又在其中原神系集團的幫助下,他先是建立了名為“創世源”的資料庫,再以人數優勢與他神講“道理”,提出了保護知識產權,并于不久成立了中原神系知識產權保護委員會,簡稱中產會。
而中產會的出現與盤創世資料及其洐生產品的版權積累,使許多想創世的神靈只能加入其“以物換物”的活動中。
在神啟1336年,中原神系世界交易所出現了。
又過了僅僅百年,中原神系集團建國了!
國號為正夏,簡稱為夏,盤就是正夏神王。
但可惜的是神靈的壽命被混沌道則鎖住了,盤的壽元在某個神啟年來到盡頭。
原初的神靈都是樂子神,除了老死,神靈是死不了的。
只有當他們壽元將盡的時候,神靈才會明白死亡為何物。
而盤等神靈卻都是第一批神靈,他們只見過后天生靈的死亡,但后天生靈的死亡對于他們又何嘗不是如同溪水回歸大海那么簡單?
因此,盤將老死這一消息對于所有原初的神靈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打擊。
當盤的王位傳給名為禹的神靈后安然逝去時,全部樂子神都陷入恐慌。
盤雖不是第一個死的,但卻是死的中最有名的。
原初的神靈們便開始自我懷疑:盤那么厲害竟死了?就如那些后天生靈一樣死了!那我們創世又有何意義?死了又沒法享受。活著又有何意義!
這樣的思考引起大量的辨論,辨論之中又誕生了各種各樣思想派系,而最有影響力的三個主流派系分別是:新樂子派、輪回派與長生派。
新樂子派總體認為他們都是為尋樂子而生的,快樂中生,快樂中死,不擇手段用快樂滿足自身的空虛感。
輪回派則認為神活一世應嘗盡世間的酸甜苦辣咸,轉生萬世輪回,升華自己,創造價值。
還有名如其實的長生派講的就是神也求長生。
……
說回正夏國,禹將王位傳給其子啟(神靈沒有性別),啟又傳給其子……在某一代,一個名叫桀的神靈成王,但不知為何,桀死后,王位卻到了當時中產會的湯手中,改國號為正商……
又不知過了多久,神王之位到了一位名叫帝辛的神靈手中,帝辛是新樂子派的一員,天天混于世界中而不管神國的事情。
他死后,正商成了無王之國,但群龍無首必亂,不久,中產會中一名叫嫗發的神靈在眾神的推舉下成王,囯號為正周。
正周神王為感謝眾神的推舉,權力下放。
神國的神靈們被允許掌管一方或多方世界,當然世界的所有權依舊屬于正周神王。
而正周神王又將能夠掌控世界神靈分別交給自己的親信管理。
決策一經發布,中原神系集團的規模又走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然而正所謂盛極必衰。
可能是認為國內新誕生的神靈實在太多了,不好管理,被后世稱為正周厲王的神王下發了名為神位有限的政策。
在“神位有限”之后,他又發布“神權受限”、“神額有限”兩大政策。
這十二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示便是:你職位劃分的太多了,少點……你手底下人太多了,少點……你人太多了,我不好管理,少點……
總而言之,便是少點,少點,還是tm的少點。
那聰明的反骨仔就說了:你丫能管管,不管拉倒!
于是“國神暴動”爆發了。
后來又有個正周幽王,為了樂子,同時把所有神的權限都關了。
中產會見此怒了:你丫什么意思?
于是正周幽王在中產會的逼迫下放棄了王位,讓正周平王上任。
正周平王尋思著都是新樂子派的鍋,于是打壓新樂子派。
從此,輪回派在正周國大興。
剛開始眾神游戲人間,但在感受到何為情時,便有意維護自己所在意的事物。
當事物上升成一個文明、一個世界時,神與神之間必然會產生矛盾。
但神也是要工作的,萬一某天工作時自己的愛物被其他神毀了怎么辦?
不工作就不算神,成神去工作了又可能失去所愛。
為了改變此狀況,一些神換了效忠的對象,改為中產會的人。
在正周幽王事件后,本就對正周神王們不滿的中產會領導們見有人效忠于他們,便野心大發,先是聯合起來,架空了正周神王,后又在集團再建立小集團,小集團在各方面互相爭比,爭奪中原神系集團的最高領導權。
其中以齊、晉、楚、吳、越五大部門為首,眾小集團分立。
后世稱這個時代為“神國春秋”,稱五大部門為“春秋五霸”,其間部門之間的交手洐生出許多故事,令后世傳頌。
不知過了多久,眾小集團與五大部門最終化為七大勢力,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其所在時代以三家分晉為界線區分于“春秋”,世稱“戰國”,七大勢力被稱作“戰國七雄”。
與七大勢力共同出現的是思想上的發展,以輪回派為基礎的各種新興思想派系在七大勢力間的斗爭中顯得十分活躍,其中以儒、道、法、墨為例。
七大勢力的出現也代表著正周王室的權力完全被轉移到了中產會的高層手中。
一些中產會高層使部分世界完全屬于自己,將世界中所有非生靈物體全都轉化成其私有產物,世界內的后天生靈的生死與成神之路完全被這些神靈掌控,不是奴隸勝似奴隸。
中產會高層多是七大勢力的高層,勢力間的爭斗,實則地盤的兼并戰爭。
不過,神靈只會老死,若有戰爭,死亡的肯定是后天生靈,且只有后天生靈。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戰爭,七大勢力內開始改變策略,其中秦中有個叫商秧的神靈提出:剝奪和限制一些神對世界的揮霍無度,將所獲的世界一部分充公,一部分按功賞賜的政策。后又向秦的首領提出下派直屬于首領的神去管高層……
商秧的提議最終得到接納,但商秧卻被高層們排擠,難以回到之前的位子。
不過,秦確實因此強大,不久后打敗了一眾勢力,滅了正周神國,獲得了中原神系集團百分之八十七的絕對掌控權,建立了新的神囯,國號秦,世稱神話秦國,首領嬴政自稱為圣天地正秦始皇,世稱始皇帝。
從此以后,中原神系集團進入了神話時代。
……
而與此同時,一雙眼睛在暗中發出紅色的光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