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四 都指揮使

洪武年間,各省既無巡撫,亦無總督,最高的軍事負責(zé)人是“都指揮使”。都指揮使的衙門及其轄區(qū),均稱為“都指揮使司”。這都指揮使司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并稱為“三司”,分別主管一省的軍政、民政與監(jiān)察。

都指揮使的轄區(qū),與布政使的轄區(qū)并不吻合。例如,在洪武八年,十三個都指揮使司之中,有一個遼東都指揮使司,而當時并無“遼東省”。洪武十四年,增設(shè)貴州與云南都指揮使司與一個所謂“中都(開封)留守司”。洪武二十年,再添一個“大寧(熱河平泉)都指揮使司”。加起來,一共是十七個。

在這十七個都指揮使司之中,浙江、遼東、山東,屬于左軍都督府;云南、貴州、四川、陜西、廣西,屬于右軍都督府;中都、河南,屬于中軍都督府;湖廣、福建、江西、廣東,屬于前軍都督府;北平、山西、大寧,屬于后軍都督府。

此外,又有三個“行”都指揮使司,地位略低,一在福建,管建寧、延平、邵武、汀州、將樂;一在山西,管大同、蔚州、朔州;一在陜西,管今日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以及青海的西寧一帶。

明成祖遷都北京,把北京都指揮使司取消,部隊改為“親軍”。明成祖也把大寧都指揮使司移到保定,在事實上把熱河?xùn)|邊的領(lǐng)土放棄。

明宣宗添設(shè)了一個“萬全都指揮使司”,管轄后來的察哈爾南部與綏遠的興和等地。

明世宗添設(shè)了一個“興都留守司”,以承天衛(wèi)(今日湖北的安陸)為中心。此外,又有兩個新的“行”都指揮使司,一在四川,管今日的西昌一帶;一在湖廣,管今日的湖北省的西部與西北部。

都指揮使,勉強可比對日抗戰(zhàn)期間的“軍管區(qū)司令”與“保安司令”。在他的下面,有若干“衛(wèi)”及若干直屬的“所”。每一個衛(wèi),通常有五千六百名世襲的兵與軍官。衛(wèi)下面有五個千戶所。每一個千戶所,包含十個百戶所。每一個百戶所,包含兩個“總旗”。每一個總旗,包含五個“小旗”。

“都指揮使”的地位,不是世襲的。但是,只有屬于“指揮使”一級的世襲的“世官”,或考中武科舉的人,才有資格被任命為“都指揮使”。世官共有九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wèi)鎮(zhèn)撫、正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所鎮(zhèn)撫。這些世官,依照明朝的“軍民分籍”的制度,是一種沒有封地而有祿田,沒有人民而有部隊的貴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九龙坡区| 远安县| 大竹县| 响水县| 玉门市| 都兰县| 光泽县| 紫阳县| 阿荣旗| 怀安县| 台山市| 色达县| 永靖县| 大连市| 弋阳县| 光山县| 扶绥县| 监利县| 海阳市| 紫金县| 福州市| 剑阁县| 常州市| 昌图县| 类乌齐县| 武平县| 柳林县| 固阳县| 广安市| 光山县| 彰化市| 巧家县| 安吉县| 丹阳市| 蒙阴县| 巴马| 雷山县| 阜新市| 云阳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