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變故
“主人,來電話啦……”
手機彩鈴在寂靜的臥室驟然響起,平時小女孩稚嫩可愛的呼喚在大年初五的的清晨顯得有些刺耳。子儒努力睜開惺忪的睡眼,瞅了一下墻上的掛鐘,才5點40分。窗外一片漆黑,他自言自語嘟嚕道:討厭!誰這么早打電話。
“請問是郭子儒嗎?”電話里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你是誰?這么早打電話有什么事情?”子儒壓抑著心中的不快,悻悻地反問對方。
“我姓李,是梅縣三星村的支書。易陽今天凌晨煤氣中毒去世,現場只有一個不能主事的小孩。我是在易陽的手機通話記錄里找到你的電話,請你聯絡一下易陽的家人,盡快過來處理后事。”
子儒頃刻睡意全無,噌的一下坐了起來。搖醒身邊的妻子蘭瑤,復述一遍剛才的情況。
“過年碰上這樣的事情,真晦氣。會不會是騙子?”蘭瑤一臉不高興,無奈地披上睡衣,坐起來與子儒商量對策。
“這么早打電話應該不是騙子。易陽是我的好兄弟,真要是這樣,我沒有坐視不管的道理。”子儒一邊回應妻子,一邊起床穿衣。
“你晚一點跟梅縣的朋友打電話問一下情況,如果真是這么回事,就邀大俠一起去一趟梅縣。”蘭瑤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知道他們兄弟的關系非同一般。
子儒、易陽、大俠是八十年代末大學校園最要好的資水老鄉,江湖人稱“鐵三角”。易陽是三人中的老大,比子儒、大俠分別大了3、4歲。大學畢業后,兄弟三人各奔前程。易陽南下廣州,經商辦廠,紅火的時候,手下的雇員多達數百人。這兩年時運不濟,已歸隱田園。子儒、大俠留在省城發展。子儒熱心從政,在省政府機關的處長位置已干了超過10年,頗有壯志未酬的傷感。大俠早年從高校下海辦公司,但雷聲大雨點小,日子過得不好不壞。
春節前,子儒到廣州出差,易陽親自開車迎送,哥倆推杯換盞感嘆苦短人生,并相約春節期間與大俠一起在老家相聚。
易陽性格外向,事業、家庭卻跌宕起伏。妻子相貌平平、老實本分,之前一直在老家工作,5年前提前退休,移居廣州陪伴老公。易陽發跡前,日子雖然清苦,但生活也算平靜。50歲那年,易陽與公司前臺小美日久生情,愛得如膠似漆。小姑娘沒有多少文化,但有一種未經雕琢的樸素美,讓易陽欲罷不能。小美雖然只有23歲,但有過短暫婚史,因婚后未孕,被夫家遺棄。與易陽交往懷孕后,小美堅持要生下這個孩子,她要向前夫證明自己的無辜,同時也想靠小孩找到經濟上的依靠。易陽很矛盾,老婆死活不肯讓位,女兒也不接受一個比自己還小的后媽。易陽與妻子、小美苦苦對峙了3個月,最后達成共識:如果小美生下男孩,易家可以相認、撫養,但不在一起生活。如果生的是女孩,易家給小美一次性經濟補償,從此井水不犯河水。有人歡喜有人憂,小美如愿以償生下男孩,兩家人的命運開始按照新的軌跡運行。尤其是易陽,小心翼翼生活在情與法的夾縫,以致最終付出生命的代價。
易陽最初很享受這種有兒有女、家外有家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事業的滑坡,易陽在財力和精力上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除了按月支付小美母子的生活費,他還要隔三差五找借口去看望千里之外的兒子。最讓易陽頭疼的還是春節,他要先在廣州與老少一家吃完年飯,然后在大年初一的上午出發,舟車勞頓、輾轉多次趕往鄉下,才能確保在第二天中午前見到自己的兒子。
子儒的電話再次響起,梅縣的朋友證實了易陽的離世消息。兩天前,易陽回到鄉下,見到兒子非常興奮,在小美舅舅家吃晚飯時喝了不少自釀的米酒。4歲的兒子鬧著回家放煙花,自己也喝得有幾分醉意,易陽便帶著兒子提前離席。回到家后,易陽交待鄰居小哥哥帶著兒子一起玩耍,自己躲到里屋準備睡覺。山區的夜晚氣溫很低,易陽往余溫未熄的火盆里添了幾塊木炭,半掩房門酣然入睡。兒子回屋上廁所,怕煙花的爆炸聲吵到爸爸,便拉緊房門在屋外繼續玩耍。煙花放完后,兒子回到房間找爸爸講故事,再也搖不醒已經中毒身亡的易陽。
外面的天空飄著鵝毛大雪,易陽的死汛讓子儒感到后背發涼。他撥通大俠的手機,商定第二天開車去梅縣見易陽最后一面。
經過5個小時的一路顛簸,子儒和大俠在初六下午2點趕到位于梅縣三星村的小美家。
李支書昨天費盡周折終于聯系上易陽的家屬。離梅縣最近的侄子已在上午匆匆趕到現場,正在與小美商量后事。小美看起來哭得很傷心,手足無措的她把女方的事務全權交給小姨劉珊珊負責。劉珊珊是縣城中學的教導主任,也是小美家族中最有臉面的“文化人”。
劉珊珊陪同子儒和大俠見到了收殮入棺的易陽。昔日風光無限的都市大老板委身偏遠貧瘠的異鄉,躺在冰冷堅硬的地板上。兩個大男人看到這傷心的一幕,忍不住悲從心起、鼻子發酸。
易陽在當地畢竟沒有名正言順的身份,雙方商定盡快將遺體拉到縣城的殯儀館火化。易陽的妻子、女兒明天趕到梅縣接骨灰回老家安葬。
易陽的離世讓小美一家憂心忡忡,兒子今后的生活怎么辦、指望誰?過去還設想兒子大了到廣州上學、工作,過上子貴母榮的生活,現在這一切全都成為泡影。
小美與易家無法正常溝通,自己又是身單力薄的鄉下人。她只好苦苦央求子儒與劉珊珊日后多多聯系,最大限度地為兒子爭取合法權利。
與劉珊珊及易陽的侄子互加微信好友后,子儒和大俠又一次禮節性地安慰了一番小美母子,并送上事先準備的慰問金。現場的氣氛既悲涼又尷尬,子儒和大俠不想多作停留,便與大家寒暄告別。
明天是年后上班的日子,子儒必須連夜趕回省城。好兄弟意外去世故然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在政府機關的清規戒律里算不上請假不歸的正當理由。